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

初次坐船的興頭一過,包括英娘在內,一羣人的興致都慢慢低落了下來,就連原本東奔西跑的高嘉也安分了不少。好在除了幾個頭一回坐船的僕婦之外,其他人沒有一個暈船的,這也讓高俅省卻了不少煩心。此時此刻,他站在船頭眺望着往來的船隻,心中不由生出了幾分感慨。

這年頭只有海路和陸路兩種交通方式,陸路上最快的就是騎馬或坐馬車,但是,那股顛簸勁卻着實讓人難耐,因此,宋時無比發達的運河體系,便成了貿易繁榮和交通發達的一條捷徑。可以說,若沒有運河,也就沒有天下第一繁榮的東京城。

宋代的運河體系以汴河爲骨幹,包括廣濟河、金水河、惠民河,合稱汴京四渠。通過四渠,向南溝通淮水、揚楚運河、長江、江南河等,向北溝通了濟水、黃河、衛河。而這其中,超過六成的南糧都是通過汴河運到東京開封府。因此,宋朝的歷代君王,無不在維護汴河上投入了巨大心力。然而,汴河的水源乃是黃河,自唐到五代再到如今的宋朝,河水中沙泥沉積,水面早已高出地面,一旦潰堤便是毀滅性後果。正因爲如此,每年朝廷在這上面投入的錢糧便是一個天文數字。

“幸好這個時代的人不說什麼人定勝天!”想到後世那句口號,高俅不由嗤之以鼻。在那樣科技發達的時代,不是照樣有洪水氾濫山體滑坡颱風肆虐?生而爲人,便需時時刻刻地保持着那點敬畏心,不敬神佛並不可怕。但是,最可怕的是人真的什麼都不敬,那時。恐怕天地就真地倒置了。

他這一次雖然不想太招搖,但是。內河航運畢竟不可能用那種太大的船,再加上還有趙佶給他派的一些衛士,另外十幾個進士及其家眷也人數不少,因此足足用了四艘船。浩浩蕩蕩地船隊在運河上駛過,就是不想引人注目也不可能。

他五月十八日從東京開封府動身。一路經過了寧陵、南京應天府(商丘)、永城、宿州等十餘個州縣,此時剛剛抵達楚州。爲了避免驚擾各地官員,他每到一地除了補給食水和糧食外,並不輕易上岸,只是即便如此,卻依然有官員前來拜會,他卻名帖照收,人卻一概不見。此時楚州在望,他自知又是一番應酬,不由輕輕嘆了一口氣。

果然。船一靠岸,他便看到了岸上有一長溜馬車等在那裡,中間大多是青袍官員。也有寥寥幾縷紅色夾雜其中,一眼掃過去少說也有十幾人。如今他的情形幾乎和後世地欽差大臣差不多,大宋以往罷相的宰臣哪個不是滿身失意地離京,他倒好。夾道歡迎的人一撥又一撥的!

不多時,下船交涉的高豐景便拿着一疊拜帖迴轉了來,不待炙吩咐便輕手輕腳地將其分門別類,最後才說明道:“相爺,這些大多都是楚州地官員,因爲聽說大人過境,所以纔來求見。除了楚州的知州洪令亨洪大人之外,尚有市舶司提舉鍾昌鍾大人,相爺是不是準備見一見?”

高俅聞言倒是躊躇了起來,楚州知州洪令亨乃是蔡京的人,這種時候見不見卻是無所謂。只不過,這個市舶司提舉鍾昌卻有些意思。楚州增設市舶司之後,每年來往高麗的船隻陡增一倍有餘,特別是近兩年上交國庫稅錢高達六十萬貫,比起東南明州、杭州和華亭市舶司也不遜色多少。須知在各沿海州縣增設市舶司乃是他提出來的,但是,中間過程他卻沒有過多地過問,只是在大局上稍稍留心,即便如此,鍾昌這個人也小覷不得。

沉吟良久,他終於定下了主意:“這樣,讓洪令亨和鍾昌上船,順便告訴其他人,我只是過境,地方事務與我無干,他們都是公務在身的人,不要在這裡多做盤桓,免得誤了自己的事。”

“是!”高豐景彎腰答應了一聲,隨後便匆匆下了船。傳達了高俅的意思之後,下頭的官員果然是大失所望,但當着洪令亨和鍾昌的面卻不好表露出來。畢竟,一個是執掌一州大權地正牌知州,又是京黨親信;另一個則是管着肥得流油的市舶司,一年過手的銀錢無數;無論是哪一個,都不是他們這種小官惹得起地。見洪令亨和鍾昌上船,這些人便三三兩兩地散去了。

高俅對於洪令亨自然沒有什麼好說,按例敷衍了兩句,又提了提蔡京的近況,不到一刻鐘工夫便打發走了人,這才正兒八經地見了鍾昌。

從第一眼看來,這是一個平凡無奇的中年人,非但沒有一點管錢的官員應該有地精明相,相反卻顯得頗爲糊塗。若是隻看表面,他幾乎無法相信,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能把楚州市舶司管得滴水不漏井井有條,就連本地知州和本路轉運使也找不到可以入手的地方。

“鍾大人,你接任楚州市舶司似乎已經三年多了吧?”

他隨口問了一個問題,這纔好整以暇地等待着對方的回答,順便觀察一下其人神色。

“已經四年了。”鍾昌略微欠了欠身,臉上並沒有尋常官員應對時的誠惶誠恐之色,“當初高相公主張增設市舶司,我便從寶應任上被派到了楚州,那時連市舶司衙門都是從百姓那裡借的房子。須知我朝雖然曾經在明州杭州泉州廣州等地設過市舶司,大多數官員卻認爲楚州不是個貿易的好地方,因此全都認爲市舶司即便建了,不久之後也會撤去,所以被推出來的我便成了一個笑話。如今眼看着市舶司蒸蒸日上,這些人便紛紛紅了眼,若非我的政績仍然在那裡,恐怕早就被調走了!”

高俅還是第一次聽說此事,臉色不由微微一變←乃是政令的建議者,至於具體施行則是由下頭官員奏報,因此他雖然消息靈通,但卻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此事上,他看到的還是官面文章居多。再加上乃弟高傑任官一直在市舶司之中打轉,他也沒聽到多少抱怨,因此本能地認爲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不會有多少困難,誰知其中還有如此隱衷。

此時,他立刻收起了最初的漫不經心,鄭重其事地問道:“這麼說,明荃此來是爲了討一個說法?”

“下官並非此意。”見高俅態度與剛纔截然不同,鍾昌的心中不由暗自高興,本能地坐直了身體,眯縫着的眼睛也突然睜大,射出了不容人輕視的精光。”大人,我朝的富足四海皆知,因此,但凡我朝貨物,南至交趾蒲甘,北至遼國高麗,幾乎處處都能夠賣出高價,因此,儘管海上貿易風險太大,十停的商隊往往要折損三停,但是,商人依舊是趨之若鶩。市舶司發引課稅,這利錢確實是豐厚。這市舶司乃是我一手組建,因此,用的吏員無不是經過一再篩選,稍有貪賄便罷斥不用,所以,一直以來,我自信楚州市舶司的每一分利,都完完全全地入了國庫!”

聽到這句斬釘截鐵的保證,高俅更是悚然動容。自己不貪賄已經很不容易,而能夠保證手下也不貪賄,這鐘昌絕非等閒人物。此時,他情不自禁地擱下了茶盞,臉上的神情更凝重了一些。

“然而,在別人看來,我此舉無疑是斷了他人財路!”鍾昌憤憤地一拍大腿,臉上露出了痛心疾首的表情,“自從聖上下旨褒獎楚州市舶司以來,人人都知道這其中是一條巨大的財路,因此不僅僅是知州,還有歷任本路轉運使,紛紛都想把自家人安插進來,或者是明裡暗裡示意要分一杯羹。我起初還一個個地拒絕,到了後來卻發現,市舶司雖然是一個獨立的衙門,但是,諸多事務卻不可能全靠自己人完成,於是我便處處掣肘,甚至連要從百姓中請幾個幫手也是困難重重,若是再如此下去,只怕我再難維持下去!”

事情真的有那麼嚴重?高俅微微皺起了眉頭,手指不經意地敲着扶手。要知道,他如今不是宰相,雖說人人知道他寵眷不衰,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他就能夠真的肆無忌憚地插手地方政務,這可是莫大的忌諱!

他的職責在於兩浙路和江南東路,楚州屬於淮南東路,怎麼也輪不到他插手的份,除非……他忽然感到腦中靈光一閃,目光立刻往面前的鐘昌掃去,見其堅定的目光下似乎隱藏着一絲別的東西,他立刻醒悟了過來。好一個鐘昌,果然是莫測高深的心計,因爲當初是他高俅提出了增設市舶司而理所當然地找了上來,而後又痛陳事實,果然又是和杭州明州市舶司一個打算,想要完全脫離轉運司而成爲一個直接向上負責的部門。

他不露痕跡地端起茶盞,做出了送客的架勢:“鍾大人說的我明白了!茲事體大,我必須考慮考慮!”他一邊說一邊露出了一個值得玩味的笑容,“鍾大人且回去等待消息好了!”

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13章 晴天霹靂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6章 駕幸王府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章 初入高門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32章 所謂江湖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7章 王府密謀第15章 閹宦手段第10章 爲夫郎妻妾費心第5章 巧言令色探虛實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第19章 遼使告哀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22章 疑霧重重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12章 諜影迷蹤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20章 定立新君第31章 反目成仇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11章 分而化之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26章 狹路相逢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15章 球場驚變第1章 穿越時空第9章 爭分奪秒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3章 路遇貴人第39章 雙管齊下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7章 王府密謀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35章 王府大變第24章 長訌後浪推前浪第19章 禍水東引第40章 臨行前夕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35章 措手不及第8章 橫生波折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24章 弄虛作假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15章 閹宦手段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34章 危機重重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
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13章 晴天霹靂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6章 駕幸王府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章 初入高門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32章 所謂江湖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7章 王府密謀第15章 閹宦手段第10章 爲夫郎妻妾費心第5章 巧言令色探虛實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第19章 遼使告哀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22章 疑霧重重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12章 諜影迷蹤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20章 定立新君第31章 反目成仇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11章 分而化之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26章 狹路相逢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15章 球場驚變第1章 穿越時空第9章 爭分奪秒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3章 路遇貴人第39章 雙管齊下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7章 王府密謀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35章 王府大變第24章 長訌後浪推前浪第19章 禍水東引第40章 臨行前夕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35章 措手不及第8章 橫生波折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24章 弄虛作假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15章 閹宦手段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34章 危機重重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