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

由於趙鼎在任期間風評極好,因此,趙佶很快便下旨任命其擔任殿中侍御史。而蔡京雖說心中不情願,卻也不想在這種小節問題上和高俅發生衝突,繼而引起天子的不滿,因此沒有提出任何反對意見。既然他不哼不哈,何執中更沒有理由做惡人,這件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然而,知道老子已經默許了自己的所作所爲,蔡攸對這一點卻異常不滿。要知道,御史臺官員之中,殿中侍御史極其重要,而且最爲清貴,等閒御史就算再有成績,也極難升任殿中侍御史。而趙鼎作爲高俅的侄女婿,一回朝便擔任如此要職,無疑對他的籌劃不利。

於是,在他的計算之下,便有人上書抗辯,言說趙鼎自知州任上回朝,授監察御史屬應當,但加授殿中侍御史卻違反了先例,言辭中引經據典頭頭是道。而這道奏疏一送進政事堂,便引起了高俅的警覺。

雖說和蔡京不復往日和諧,但他還是把奏摺遞了過去,似笑非笑地道:“元長,你看看,這裡頭的意思就差沒說我任用私人了。難不成就因爲趙元鎮娶了我家的侄女,他便不能在朝爲官不成?此人的才具乃是聖上嘖嘖稱讚的,想不到下頭竟有如此議論。”

見高俅把東西遞給自己,蔡京心中很有些惱火。不消說他也知道背後的始作俑者是誰,只不過,如此小題大做反而會引起更大的麻煩,蔡攸難道不知道麼?想到蔡攸最近時常不歸家,蔡京的心中隱約有些擔心,但此刻卻不好在面上表露出來,只是無所謂地淡然一笑,隨手把奏摺擱在了一邊。

“有什麼好說的,不過是那起子嫉妒的人胡亂編造的。莫說伯章不高興,就是聖上看見,也不見得會高興的。”

政事堂一幫人把這奏摺當作笑談的時候。蔡攸卻陪着趙佶在巡視正在建造的延福宮。現如今,他地角色便好似當年時時刻刻陪在端王身邊的高俅,由於親近,因此趙佶很多事情都不避他,而他也趁勢彌補着當年在趙佶心中留下的壞印象。

“居安,你這個龍圖閣學士總是陪着朕幹一些瑣事,可是感到委屈麼?”

蔡攸聞言一凜,面上卻堆滿了笑容:“聖上哪裡話。這是臣的榮寵,哪裡會感到什麼委屈?聖上日理萬機,但也不能日日勤勞政務累壞了身子。就說這延福宮吧,倘若換了那些昏君,哪裡會顧及百姓死活,大手一揮要造就造了。只有聖上體恤萬民,不但只動用了宮中內庫,而且又一年年慢慢造着,京城百姓無不交口稱讚聖上賢明呢!”

人無完人,趙佶如今雖然亦算是一個英明的帝王。但骨子裡還是喜歡人說好話的。此時不由心中得意。他指着不遠處初具規模的幾處宮殿,笑吟吟地道:“朕昔日曾經去過京兆府,又曾經看過昔日的圖樣。我大宋皇城。比起當年盛唐之時地宮城要小了許多。如今造這延福宮,並非是給朕一個人享用的,而是給天下百姓和四方使節看的。到以後八方來朝的時候,朕的後輩便可以將這宏大的宮院展示給那些番邦來使,如此一來,更可顯示我中原之威!”

蔡攸聞言連連稱是,少不得又讚美了幾句,見旁邊的年輕君王眉飛色舞,他心中愈見篤定,一直到陪着趙佶在一個新完成的亭子中坐定。

他便準備丟出那些醞釀已久的話。

“前些時日彗星當空的時候,若不是聖上安排得宜,只怕是朝中要起大波瀾了。家父不得已告病在家,結果果真生了一場大病,如今看來,精神和身體都已經大不如從前了。”蔡攸一幅唏噓不已地語氣,身爲人子地痛惜顯露無遺,“所幸聖上英明,洞察奸人詭計。否則,我蔡氏滿門亦不知被人置之於何地!”

但凡是君王的,都喜歡聽這種表露忠心的話,趙佶又怎會例外?此時見蔡攸面色通紅,眼眶中似乎還有淚花,他便出言勸解道:“你父親和你都是一心爲國,朕自然不會忘記。元長自從執政以來,不計聲譽推行政令,在諸多大事上更是果決,遠遠勝過那些自以爲忠良地官員,朕又怎會不知?昔日朕還是端王的時候,你便不像別人,始終對朕恭謹有加,所以,即使你後來有些小錯,朕也都寬育了。總而言之,朕不疑你們父子,你們也不必疑朕的決心。”

蔡攸聞言心中一熱,連忙跪倒拜謝。然而,這不過是他今日的開場詞,事到如今,他已經挑起了高蔡之間的鬥爭,如果不能牢牢抓住皇帝的心,或是給高俅上一道眼藥,他自己能否保全尚在可知與不可知之間。

“聖上的擡愛和寬容,微臣感激不盡!”蔡攸拜謝之後,這才誠惶誠恐地站了起來,“只是,微臣如今時時刻刻跟着聖上,已經有人稱微臣爲佞幸,長此以往,恐怕也與聖上聲譽有礙。而且,如今外面已經有不小的謠言,言說聖上雖是明君,卻不免爲小人和女人矇蔽……”

“這是什麼話!”

趙佶聞言勃然大怒,要知道,一直以來他最是得意自己的功業,而且在用人方面更是自負,從來就不喜歡有人指摘自己這一點。他之所以次次都維護蔡京高俅,也有這個緣故從中作怪。畢竟,哪個君王都不願意承認,自己苦心任用的人居然是什麼小人奸佞。

“聖上息怒,這些謠言倒不是完全衝着朝中大臣,還有言涉後宮地。”蔡攸偷偷窺視着趙佶的臉色,見這位天子的眼神中一瞬間冒出一縷寒光,便更多了幾分小心,“有人說,聖上娶了遼國公主,乃是爲了遼宋兩國的關係計。但是遼人在我北部邊關一向無惡不作,殘害黎民百姓。聖上哪怕是冊封了耶律貴妃,也應當冷落她於別宮,更是不可讓她有了我大宋皇室血脈,所以……”

“夠了!”趙佶霍地站了起來,臉色極不耐煩地大手一揮道,“這樣的宮闈隱情,居然被人胡亂拿出來議論,簡直是膽大包天。朕明日便召見開封府推官,讓他們好生去查!”

話雖如此,他心中卻有深深的隱憂,自己對耶律燕如何,這些事情應該只有宮中人知曉,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傳入民間。倘若真有這樣的言論,那麼,便說明宮中有人刻意向輿論製造壓力。在迎娶耶律燕之前,他已經冊立了太子,這些亂七八糟的話卻仍然出現,莫非,如今就已經有人打起了大位的主意?

見火候差不多了,蔡攸便和趙佶由拱辰門回了宮,隨後便有大批內侍闈了上來。他見人羣最後一個相熟地小黃門朝自己擠眉弄眼,又作了幾個手勢,頓時心知肚明,連忙朝旁邊的趙佶道:“聖上剛剛轉了一大圈,想必也累了,臣先行告退!”

嘴裡說着告退,蔡攸卻並沒有任何退走,果然,趙佶只是略一躊躇便點點頭道:“也好,朕去淑寧殿看看鄭貴妃,你還有自己的事要做,就先回去吧。”

等到了天子官家的這句話,蔡攸不由異常高興,連連答應之後便立刻退下。只不過,他卻沒有走遠,等趙佶一行人起行之後,他便匆匆原路返回,而剛剛那個給他通訊息的小黃門正好溜了回來。

“蔡大人!”

“你剛剛可看仔細了,高家三位夫人真的已經進了淑寧殿?”

“絕對沒錯!”那小黃門很是肯定地說道,“小人在淑寧殿正好有認識的人,還特意裝作好奇問了問。那個人是個多嘴的,還和小人說,裡頭正在商量大事。”蔡攸從袖子中掏出幾枚銀錢打發了那個小黃門,心中異常得意。想當初他就是計策用得過了頭,鬧出什麼庵鎮之類的大事,所以才使得事情無法收場,現在想來,那時實在是太年輕氣盛了。所謂計策因人而異,有的時候,輕飄飄幾句話的用處反而更大。希望那邊幾個小內侍能過聰明一點,讓趙佶一個人進去撞破了好事,方纔是最佳計算。如果他沒有猜錯,那位最最爭強好勝的王貴妃,大約正在和別人計議怎麼對付耶律燕或者是蔡家吧。只要讓趙佶當場抓了現形,還怕天子心中沒有芥蒂?

即便沒有,他剛剛說的那些話也不是沒有效用的。高家幾位女眷和王貴妃鄭貴妃交往這麼密切,只要讓天子相信,謠言就是從這種渠道傳出去的,何愁他日天子不因此而疑忌了高俅?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文火慢慢煮,火候總是會到的!)

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6章 高府夜話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26章 狹路相逢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31章 反目成仇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6章 高府夜話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21章 延帥之爭第18章 鉅商雲集第36章 宮中私語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1章 生財有道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38章 痛苦抉擇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7章 王府密謀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36章 慘淡收場第31章 另有定計第15章 閹宦手段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第14章 通風報信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15章 蘭心蕙質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24章 巧言令色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21章 一唱一和第18章 御前交鋒第39章 雙管齊下第24章 巧言令色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
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6章 高府夜話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4章 會羌酋夏主定策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26章 狹路相逢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31章 反目成仇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6章 高府夜話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21章 延帥之爭第18章 鉅商雲集第36章 宮中私語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1章 生財有道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38章 痛苦抉擇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7章 王府密謀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36章 慘淡收場第31章 另有定計第15章 閹宦手段第6章 蘇子由千里回京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第14章 通風報信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15章 蘭心蕙質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24章 巧言令色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21章 一唱一和第18章 御前交鋒第39章 雙管齊下第24章 巧言令色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