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

聽到唐子霞的這種回答,高俅心中覺得新鮮,轉念一想卻不由得大笑了起來:“不愧是唐真人,果然和別人不同。世人求籤原本就不外乎爲了那上中下三個字,與其費那功夫編排籤語,不如還是就直書那幾個字,只不過,若是他日要重修洞霄宮,那些凡夫俗子看到這些可是要嚇跑了!對了,李小姐抽中的是什麼籤?”

李清照倒沒有防備高俅突然問到了自己身上,先是一怔然後方纔笑道:“我可沒有高相公那樣的好運氣,剛剛隨手一掣,結果拿到的卻是下下籤。不過求神問佛本就是爲了求得心安,如今既然籤頭不好,我不信就完了!”此時,她的臉上第一次露出了狡黠的笑容,“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竹筒裡的籤應該只有兩種——上上和下下,唐真人,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

此話一出,不單是高俅吃了一驚,就連李綱也轉頭看向唐子霞,而性急的燕青乾脆三兩步走到案桌前,呼啦啦地把所有的竹籤都倒了出來。低頭檢視了片刻,他便擡頭叫道:“果然沒錯,裡頭的籤不是上上就是下下,李小姐真是未卜先知!”

見自己的猜測正確,李清照不由露出了小女兒的神態,竟是輕輕揮了揮拳頭。倒是旁邊的唐子霞無所謂地一攤手道:“這籤卻不是我的發明,而是我那位故去的好友做的,說起來,洞霄宮之所以會淪落到如今的地步,這也是一個原因。不過有一句話他說得很對,這天下人求籤無非是問一個吉凶,既然來了,那麼索性不是大吉就是大凶,哪有什麼所謂的中籤!”

這都是什麼奇談怪論!若非有淑女在場,高俅很想翻一個白眼,忍了半晌纔想說話時,一旁的李綱卻突然好奇地問道:“李小姐。敢問你剛纔如何能夠斷定竹筒中就只有這兩種籤?”

“我也是瞎猜的。”李清照輕輕吐出這句話,見旁邊的三人都是面面相覷,就連唐子霞也露出了好奇之色,她便莞爾一笑道,“唐真人雖然隱居天目山,但是,我卻聽說當日東坡居士和唐真人相交的時候,曾經被唐真人戲弄過。如今這竹籤先是稀奇古怪。然後又是這麼一個做派,怎能不讓人起疑?我不過胡亂一猜而已,想不到真的猜中了!”

唐子霞不由得仔細打量起了李清照,目光在她的臉上停留了好半晌之後,他方纔低頭沉思了起來。旁人都不知道他此舉地用意,李綱看了看高俅,也不敢貿貿然打擾。畢竟,天目山鐵冠道人的名頭在浙東一帶相當有名,甚至還有好事者說唐子霞身懷神術,諸般傳聞說得是神乎其神。

許久。唐子霞方纔擡頭問道:“李小姐此番來是否爲了令尊之事?”

“正是!”李清照聞言立刻肅然。”家父這些年的身體一直不好,如今提點河北刑獄,自然更是忙碌。此次我南下之前←就曾經在家裡休養過一陣子,但後來還是銷了假回去料理※以,我聽說洞霄宮乃是有名的洞天福地,便想拜一拜,也好求一個心安。”

唐子霞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突然站起身來,在殿內來回踱了兩步。緊接着,他遽然轉過身來,剛纔還顯得懶懶散散的目光如同刀子一般在高俅和李綱臉上掃過,然後才沉聲說道:“李小姐 貧道直言,世上之事多有蹉跎,所以不可一味強求。我早年曾經見過令尊一面,所以在此可以妄言一二。據我當年所看,令尊雖有才名,但是,仕途卻應該多桀,而在新君登基之後,更會因爲奸人構陷而身陷困境。如今令尊反而得到大用。顯然是別有貴人的緣故,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壽數兩個字卻是旁人幫不得的。”李清照聞言臉色大變,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和唐子霞昔日素不相識,自然不會以爲對方是虛言恐嚇,但是,心中惱火卻是難免的。畢竟,換孜何一個人說自己地父親即將不久於人世,爲人子女的都不會高興。深深吸了一口氣之後,她終於按下了心頭的紛亂情緒,淡淡地一施禮道:“我也知道壽元之事苛求不得,不過,父親這幾年一直顧惜身子,再說也一直有劉大夫妙手診治,想必短時間不會有礙。唐真人的關心,我心領了,就此告辭!”

見李清照頭也不回地朝殿外走去,唐子霞不由眉頭一挑,彷彿是自言自語地說道:“原來一代才女也是諱疾忌醫之人,忠言逆耳,你若是不想令尊延年益壽,貧道這個方外人又有什麼法子!”

又是諱疾忌醫,又是延年益壽,連知道一些內情的高俅都感到一頭霧水←原本還以爲唐子霞是從李格非當年的面相中看出了一點什麼,要知道,若不是自己橫空出世跑到了宋朝,這歷史應該是按照原來的軌跡一成不變地向前發展,那麼,李格非的仕途當然是應該在被歸入元祐黨籍之後嘎然而止。如今雖然不能說趙佶啓用李格非是因爲他的緣故,但是,也總有幾分相關的地方。

“李小姐……”

不待李綱說出什麼勸告,李清照便忽然停下了步子,然後在原地站了半晌,這才徐徐轉身迴轉了來。如果說剛纔展現在衆人面前地還是一個明麗地大家閨秀,那麼此時此刻,衆人看到臉帶淚痕的李清照,一時就全都坐不住了,就連高俅也起身安慰道:“清照,你也不用太擔心了,京城劉克勘乃是杏林國手,只要他肯下大力診治,李大人定然會安然無恙。當初先師在嶺南便染上了重疾,還不是劉大夫治好的?你且坐下,聽聽唐真人怎麼說吧。”話音剛落,他便知道自己孟浪了∥朝重男女之別,他這個有婦之夫直呼一個未嫁女子地名字本來就不妥,更不用說在場的還有其他人。此時此刻,他知道若多加遮掩反而欲蓋彌彰,乾脆直截了當地道:“內子既然和你情同姐妹,那麼,我也就當你如同自己的妹妹一般,若是你真的認爲李大人太過於操勞,那麼,我替你婉轉向聖上提一提,讓吏部改注他官也是可以辦到的……”

冷眼旁觀的唐子霞見一旁的燕青眨着眼睛在那裡似笑非笑地看着,而李綱則是一臉的驚愕,不覺有些好笑,此時便出口插話道:“看來我想說的話都讓高相公給說完了,李小姐,李大人乃是文學之士,其位應該在於館閣,備位文學侍從,而不是在外提點刑獄。當然,李大人爲人大公無私,提點河北刑獄也定然會公正嚴明,但是,這對於他的身體卻不是好事,因爲,他地隱疾太重了。我且問你,他在京城的這些時日,是否有痰中偶見血絲,夜裡往往只能睡上兩個時辰?是否白日有時會頭暈,還伴着食慾不振?是否一旦坐的時間長了,起身便會有困難?”

一連三個問句讓李清照一時間愣了,等到反應過來之後,她立刻連連點頭答道:“有的,都是有的!可是,家父一直說先前數年一直都荒廢了光陰,如今一旦起復,勢必要爲朝廷做一些實事,倘若就讓他這麼離任,恐怕他知道了之後絕不會感激!即使在他閒置養病期間,也從未忘記國事,甚至曾經上呈過一封萬言書勸諫聖上,我又怎麼忍心讓他因爲顧惜身體而棄了他的理想?”

李綱原本還不敢插嘴,此時越聽越覺得心中激盪,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高相公和唐真人的話我不敢芶同!李小姐,在我看來,正如你說的那樣,恐怕令尊寧可在任上嘔心瀝血,也不會接受唐真人這等好意的!爲官者若一心爲己,那麼即使官做得再大,卻終究還是缺失了本心!我雖然無緣拜見李大人,卻也知道河北盜匪橫行,既然聖上用他提點河北刑獄,那麼,不單是爲了聖上地信任,即使是爲了河北的千千萬萬百姓,李大人也不可能因爲顧惜自己的身體而半途而廢!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便是這樣的名臣風範!”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他突然覺得自己交淺言深,不由有些惴惴然,但最後還是咬咬牙道:“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中間多有偏頗之處,如果李小姐覺得不妥,還請見諒!”

發覺李清照的臉色變幻不定,卻沒有指斥李綱的這種說法,高俅心中不由深深嘆了一口氣。不得不說,他從來就沒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意思,這不是說他對這個時代沒有代入感,而是說,他的每一招每一步都是在確定自己安全的情況下做的,而一旦無法達到目的,他寧可稍退一步,也絕不肯拿着自己去冒險,這便是他和李綱的最大區別。

而儘管對於李格非並沒有太多瞭解,他也能從李清照的話中分辨出,這樣一位出身書香門第的士大夫,對於有些事情卻有着異乎尋常的執著,所以說,要李格非棄官養病是絕對不可能的。

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9章 人面獸心第3章 路遇貴人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10章 賀新人陳王登門第29章 大名豪賈第4章 酒肆論書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4章 緊鑼密鼓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35章 太后歸政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26章 千金女得償心願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27章 峰迴路轉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11章 奇妙遇合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34章 危機重重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31章 寶物無雙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6章 高府夜話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8章 初識童貫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27章 善後事亦分贓事第19章 後宮女陰結外援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22章 防微杜漸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17章 略施薄懲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14章 小王駙馬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32章 所謂江湖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33章 大行善舉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33章 狹路相逢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33章 狹路相逢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2章 大遼密諜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7章 出人意料第26章 狹路相逢第37章 國之大計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
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9章 人面獸心第3章 路遇貴人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10章 賀新人陳王登門第29章 大名豪賈第4章 酒肆論書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4章 緊鑼密鼓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35章 太后歸政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26章 千金女得償心願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27章 峰迴路轉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11章 奇妙遇合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34章 危機重重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31章 寶物無雙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6章 高府夜話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8章 初識童貫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27章 善後事亦分贓事第19章 後宮女陰結外援第7章 趁慌亂別有所第22章 防微杜漸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17章 略施薄懲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14章 小王駙馬第25章 聞首告洞若觀火第32章 所謂江湖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33章 大行善舉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1章 爲固己引狼入室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33章 狹路相逢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33章 狹路相逢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2章 大遼密諜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19章 禍水東引第17章 出人意料第26章 狹路相逢第37章 國之大計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