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辯論

聚會的當天,劉宇親自率領萬物書院的六十多名學子去參加聚會了,其餘的學子都有自己的事情,所以沒有參加。

衆人都是步行,穿過了狹小的街道,出了晉江城,來到城外的煙波湖之旁,由於參加聚會的學子會很多,所以這次聚會的場所就不放在花船之上了,而是放在了岸邊。

這裡佈置了很多的竹子製造的涼棚,涼棚裡放着一張張的圓桌子,還有許多的椅子。

由於這次的聚會是由學子們舉辦的,所以梅晚秋等官吏都沒有參加,大家都是年輕人,自然性情熱烈好動,看到萬物書院的學子過來了,晉江書院的學子領袖範偉隆走了過來迎接,範偉隆是一個長相清秀的年輕人,頗有幾分書生氣,膚色白皙,五官秀美。

由於範偉隆是晉江書院的領袖,所以他爲人是有傲氣的,雖然他的傲氣隱藏得很深,不會輕易讓人察覺到,但是在他的內心之中,他是看不起萬物書院的學子的,萬物書院的學子學的都是雜學,而他學的卻是經典的聖人之學,雙方的差距簡直不可以道理計。

劉宇看到熱情笑容的範偉隆,心中也是暗暗嘀咕,在他的熱情笑容之後,顯然有着一絲陰霾。

“歡迎,歡迎,諸位萬物書院的學子,我代表晉江書院歡迎你們,請快快過來坐下吧。”範偉隆伸出雙手做出了歡迎擁抱的姿態。

劉宇一拱手鞠躬說道:“你客氣了。”

於是,劉宇帶着衆多的學子紛紛入座,範偉隆看到劉宇挺拔的背影,心中十分妒忌,劉宇的名聲已經傳遍了東南道,而他範偉隆還是一個普通的學子,不受人重視。

如此,範偉隆就決心在這次的聚會之中,讓劉宇出醜,襯托出自己的偉大形象。

就在範偉隆思考着如何讓劉宇出醜的時候,陸續有更多的學子到來了。

當衆人都到齊之後,範偉隆站在中央喊道:“各位學子,今天我們舉辦一次聚會,就是爲了彼此聯絡感情,分享讀書的心得,我們今天邀請了晉江書院、萬物書院……的學子,來的人很多,我們如果有什麼招呼不到的地方,請各位諒解。下面,我宣佈,這次的聚會正式開始!”

衆人紛紛鼓掌,然後就有僕人送上了酒菜,學子們就開始端着酒杯到各處去敬酒。

崔文龍也在錦江書院學習,他站了起來,端着酒杯來到劉宇的面前,崔文龍說道:“劉宇,你是詩詞雙絕,我很佩服,但是你可敢與我們比拼聖人之學?”

劉宇一聽就笑着說道:“聖人之學我是不懂的。”

聽了這話,崔文龍發出嘖嘖怪笑聲,他得意地說道:“聖人之學的確不是人人都懂的,你不懂也沒事,可是從今往後你就不能說自己是才子了,天下可沒有不懂聖人之學的才子。”

範偉隆站在一旁觀看,看到劉宇承認自己不懂聖人之學,心中暗暗鄙夷,劉宇只是一個武夫而已,不過是受人驅使的命運,哪裡比得上懂得聖人之學的自己呢?

“劉宇,你不懂聖人之學,怪不得只能當一個百姓,是當不了官的,你倒是有自知之明。”崔文龍第一次超過了劉宇,心中十分興奮,臉色漲的通紅地說道。 Wшw▲Tтka n▲¢O

劉宇微微一笑,說道:“就算我不懂聖人之學,但是我知道天地的奧妙,世間萬物的神奇,我可以讓田地裡的糧食出產更多,我可以讓鐵器更加堅固耐用,我可以讓船隻跑得更快,我可以讓百姓更加富足,國家更加強大。”

這一番話一說,萬物書院的學子登時感覺一機靈,精神了起來,說的太好了!

崔文龍一聽就懵了,劉宇所說的,也是他所做的,衆人都知道這是真相,事實俱在,無法反駁,崔文龍的臉色猛地一紅,訥訥地低下頭不說話了。

範偉隆站在旁邊說道:“也許你有一些本事,但是我們並不比你差,甚至比你更好,我們有信心做出更大的事業!”

此言一出,晉江書院的學子都是感覺很解氣,劉宇雖然厲害,但是畢竟是不懂聖人之學,根本無法與晉江書院的學子相比,他們肯定能夠做得比劉宇更好。

“想要讓自己的話更有說服力,必須有事實作爲依據,你們的事實在哪裡呢?”劉宇問道。

這一問給了範偉隆沉重的一擊,範偉隆除了飽讀詩書之外,並沒有別的本事,他既不能讓糧食增收,也不能保家衛國,只有一腔熱血和幼稚的理想而已,他的本事完全無法支撐自己的遠大夢想。

範偉隆臉色驟然一暗,但是他不會輕易服輸的,他梗着脖子說道:“沒錯,你的確做出了一些成績,可是你不懂忠義之心,終究會成爲國家的亂臣賊子,不像我們,我們懂得忠義之心,一輩子的都是朝廷的忠臣。”

這句話雖然鏗鏘有力,但是避而不談實際的才能,轉移話題說起了忠心,看似言辭犀利,其實已經露怯了。

劉宇聞言冷笑一聲,說道:“天之道,唯有德者據之,如果沒有造反作亂,那麼朝廷的第一任皇帝又是從何人手裡奪得江山的呢?還不是從前朝的皇帝手裡奪得了江山?可見,江山不是一直都是一家人的,而是屬於有才德的人的。”

這番話直擊範偉隆等人的理論之中的弱點,因爲朝代更替太過正常了,每一次朝代更替,都會引起激烈的爭鬥,只有勝利者才能夠贏得天下,那麼這個勝利者豈不是造反成功了?那麼造反就成爲了正義的事情,否則就是在指責這個勝利者的忠心。

範偉隆一愣,愕然無語,他想不出話來反駁,他想了一會說道:“你……你胡說,大夏朝的高祖皇帝自然是一個忠心之人,前朝德能淺薄,無法享用天下,高祖皇帝順應民心,改朝換代,自然是合理的。可是你劉宇只是一個普通人,如何能與高祖皇帝相比?”

“當然無法相比,我沒有造反的念,可見我還是一個忠臣。”劉宇自嘲地說道。

第9章 二舅第39章 獎勵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7章 邀請第117章 調查第120章 突然襲擊第41章 劉宇的思考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204章 開辦書院第64章 偵查第120章 突然襲擊第219章 東印度公司的條約第42章 番薯收穫第43章 燒製瓷器第133章 端午節第127章 談判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59章 王大將軍第92章 銷售火爆第266章 激戰第56章 計劃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214章 密探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61章 新官上任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163章 鬥詞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60章 趙無極第157章 福臨門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215章 收網第231章 策論第93章 火炮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117章 調查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80章 欽差第256章 錢糧耗盡第235章 廣州府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87章 大肆宣揚第104章 沙幫的反應第142章 聚會第28章 實戰演練第223章 投靠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141章 製糖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234章 澳門第266章 激戰第277章 協議第107章 比詩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12章 埋伏第177章 嚴家落敗第215章 收網第46章 招募人才第223章 投靠第139章 獻計第131章 付錢第176章 劫掠第34章 演練第150章 俘獲船隻第151章 激戰第223章 投靠第2章 追債和休書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204章 開辦書院第75章 勝利第160章 回家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22章 器械第81章 貢品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95章 船長第28章 實戰演練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51章 城堡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73章 招募人手第112章 流言第194章 談判失敗第45章 瓷器暢銷第60章 趙無極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152章 報功第146章 成親第121章 苦戰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225章 懸賞第63章 小本買賣第45章 瓷器暢銷
第9章 二舅第39章 獎勵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7章 邀請第117章 調查第120章 突然襲擊第41章 劉宇的思考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204章 開辦書院第64章 偵查第120章 突然襲擊第219章 東印度公司的條約第42章 番薯收穫第43章 燒製瓷器第133章 端午節第127章 談判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59章 王大將軍第92章 銷售火爆第266章 激戰第56章 計劃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214章 密探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61章 新官上任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163章 鬥詞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60章 趙無極第157章 福臨門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215章 收網第231章 策論第93章 火炮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117章 調查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80章 欽差第256章 錢糧耗盡第235章 廣州府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87章 大肆宣揚第104章 沙幫的反應第142章 聚會第28章 實戰演練第223章 投靠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141章 製糖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234章 澳門第266章 激戰第277章 協議第107章 比詩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12章 埋伏第177章 嚴家落敗第215章 收網第46章 招募人才第223章 投靠第139章 獻計第131章 付錢第176章 劫掠第34章 演練第150章 俘獲船隻第151章 激戰第223章 投靠第2章 追債和休書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204章 開辦書院第75章 勝利第160章 回家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22章 器械第81章 貢品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95章 船長第28章 實戰演練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51章 城堡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73章 招募人手第112章 流言第194章 談判失敗第45章 瓷器暢銷第60章 趙無極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152章 報功第146章 成親第121章 苦戰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225章 懸賞第63章 小本買賣第45章 瓷器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