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崔世勳的策略

此時已經是八月份了,天氣炎熱,氣候乾旱,這幾年各地都偏向於乾旱,導致農作物收成不是太好,所以繳納的賦稅也少了,但是這些並沒有影響晉江城官吏們的心情,他們依舊是過得十分舒適。

崔世勳上任晉江城通判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自從上次經歷了一次危險之後,崔世勳似乎成熟了一些,不再眼高於頂了,深深明白了世上的難處,他並沒有企圖找到襲擊自己的幕後黑手,就連劉宇都不希望此事鬧大,身爲當事人的崔世勳自然也接受了這個結果。

由於那次襲擊的人之中,一部分人死了,一部分人被俘虜之後全數被劉宇斬殺了,還有一部分人逃脫了,崔世勳沒有任何的證據,所以他也無法發起反擊,只能吞下了這顆苦果。

當然,崔世勳身爲崔家的子弟,自然是知道自己的分量的,崔家可是龐然大物,在朝廷裡有幾十名大小官吏,這些人集合起來的力量之大,就連東南道節度使安在旭也是十分忌憚,所以安在旭只能暗中襲擊崔世勳,不敢公然動手。

作爲崔家子弟的崔世勳,升官自然有後臺支持,只要有功勞,就可以很輕鬆地升官,可謂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立功的途徑有幾種,一是收齊了賦稅,二是剿滅了海盜,三是合理公正地判了案,四是向朝廷提出了合理的建議,獲得很好的效果的。

雖然立功的途徑頗多,但是崔世勳也知道其中的難度,賦稅想要收齊,原本就不容易;剿滅海盜需要強大的武力,崔世勳並不擅長練兵,自然沒有這樣的本事;判案也許是一個突破點,但是需要一件十分重大的案件才能彰顯他的能力,普通的小案是沒用的;向朝廷提出合理的建議,這需要很好的文采和見識,能夠將一種合理有效的建議寫得妙筆生花才行,如此才能引起朝廷的關注。

崔世勳決定走最後那條道路,他開始在晉江城裡仔細研究各種工作,希望找到一個突破口,提出驚人的建議。

晉江城裡現在的問題有很多,例如海盜的襲擊問題;還有農民的生計問題,由於權貴們侵佔農民們的土地,使得農民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生活沒有着落,這些農民都成爲了長工或者流民,成爲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還有糧食問題,雖然土地沒有減少,但是種植糧食的人少了,畢竟大家都希望種植更高價值的作物,所以糧食有缺口,需要從外地運糧過來補充。

還有賦稅的減少問題,由於豪門世家隱匿人口和田產,使得繳納的賦稅少了許多,使得東南道和朝廷的賦稅不足,無法處理一些急需金錢的問題,例如修建長江的堤壩,防止洪水的衝擊。

這些種種問題都急需解決,如果崔世勳能夠提出一些好的建議,就完全可以憑此立功,這也是文人的立功途徑,正所謂治理地方。

經過一番仔細地思考,崔世勳選擇了首先解決糧食問題,這是最不會觸動權貴們利益的。

糧食需要從外地運來,導致糧價頗高,百姓的生活比較辛苦,畢竟需要購買的糧食價格高。

如何壓低糧食價格呢?

這就需要仔細地考量了,從外地加大運糧的量是最簡單的做法的,但是運糧需要耗費大量的運力,而且由於糧食乃是量大價格低的物品,別人都不喜歡運送,導致價格虛高。

通過陸路運送糧食得不償失,最好就是通過海路運送糧食,但是海路上有海盜的襲擊,還有風暴的侵襲,雖然海路運糧耗費少,糧食的價格低,但是如果不解決上述兩個問題,很難通過海運運輸糧食。

想到海盜,崔世勳就想到了劉宇,如果劉宇能夠帶領船隊安全順利地通過海面,就可以將南方和長江上游的糧食運到東南道來,其中最主要的還是長江上游的糧食,由於通過的是長江的水道,海盜們的侵擾相對少一些,雖然有些水匪幹擾,但是估計劉宇可以應付得來。

但是,價格就需要很小心地計算了,如果水路運來的糧食與陸路運輸的糧食一樣貴,那麼就失去了價值了。

價格要低,還要安全可靠,這可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一不小心還得虧本。

崔世勳不知道劉宇願不願意接下這個任務,所以崔氏新首先去找了知府梅晚秋,崔世勳知道梅晚秋與劉宇熟識,希望通過梅晚秋的勸說讓劉宇接受他的條件。

爲了一炮打響,崔世勳還動用了崔家的力量,希望能夠到時候在朝廷裡造勢,造成這個策略是崔世勳的功勞之一,讓人刮目相看。

梅晚秋坐在大堂之中,接見了崔世勳,當得知崔世勳的來意之後,梅晚秋也有些猶豫,長江水道上的運糧任務一向是由朝廷指定的船隊負責的,其中涉及到了比較複雜的利益關係,各方勢力在其中如吸血的螞蟥那樣吞噬着糧食的利潤,如果一旦改爲交給劉宇負責運輸,恐怕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帶來很多的敵人。

當梅晚秋對崔世勳說出這番顧慮之後,崔世勳表情依舊冷峻,他說道:“大人,你說的我都明白,不過是影響了長江上面船主和水手們的生計而已,但是於國有功,於民有利,我覺得可行。”

聽了崔世勳的話,梅晚秋就知道崔世勳一心想要這樣做了,梅晚秋不知道劉宇和崔世勳等人能否抗住長江上面依靠運糧吃飯的幾萬水手和幾百家船主的反撲,萬一他們承受不住,就會鬧得身敗名裂,甚至可能丟掉性命。

對此,梅晚秋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

但是崔世勳堅持要這樣做,他相信自己的眼光沒有錯。

於是,梅晚秋只好答應寫信給劉宇訴說此事,希望劉宇能夠接下這個重擔。

劉宇在高隆鎮收到了梅晚秋的信件之後,看完也是心中一驚,這可是與長江水道上的幾萬水手搶飯吃,前途如何難以預料,萬一幾萬水手沒了飯吃發生了暴動,地方損失重大的話,朝廷還是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的。

但是,如果劉宇能夠做成此事,利益自然是巨大的,除了經濟利益之外,還有劉宇可以趁機擴大自己的船隊規模和水手的數量。

經過一番仔細的思考,劉宇覺得此事還不到時候,希望緩行,當劉宇將自己的答覆寫信告訴梅晚秋的時候,梅晚秋心中暗喜,他將劉宇的信給崔世勳看,希望打消崔世勳的主意,但是崔世勳已經心頭火熱,不得不行此事了,他不顧梅晚秋的反對,直接向朝廷上書建議將長江水道的運糧任務交給崔家來做。

這個建議果然在朝廷裡引起了軒然大波!

第143章 捐贈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103章 免官第138章 打手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7章 邀請第40章 賣蠶繭第145章 運貨第19章 養蠶第249章 超越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77章 協議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127章 談判第1章 穿越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52章 水泥和築城第81章 貢品第126章 赴宴第181章 跟蹤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168章 和解第14章 學生第258章 買鐵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162章 崔世勳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48章 海盜出擊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84章 討價還價第77章 練兵的秘訣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4章 學生第189章 械鬥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143章 捐贈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268章 勝利第2章 追債和休書第82章 換人第154章 死亡的消息第260章 謀劃第84章 討價還價第106章 聚會開始第223章 投靠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173章 造船廠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98章 新任縣令第50章 擊退倭寇第198章 開戰第11章 新的力量第8章 治病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251章 測量土地第261章 分進合擊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43章 捐贈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189章 械鬥第81章 貢品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109章 巡視第99章 新船下水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236章 演練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151章 激戰第253章 暴力抗稅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13章 集市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28章 實戰演練第240章 葛長虹的野望第267章 車輪戰第191章 策略第24章 衝突第121章 苦戰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118章 朝廷的旨意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225章 懸賞第137章 陷害第55章 偵查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213章 集市第235章 廣州府第15章 帝國形勢和發展方向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
第143章 捐贈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103章 免官第138章 打手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7章 邀請第40章 賣蠶繭第145章 運貨第19章 養蠶第249章 超越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77章 協議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127章 談判第1章 穿越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52章 水泥和築城第81章 貢品第126章 赴宴第181章 跟蹤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168章 和解第14章 學生第258章 買鐵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162章 崔世勳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48章 海盜出擊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84章 討價還價第77章 練兵的秘訣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4章 學生第189章 械鬥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143章 捐贈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268章 勝利第2章 追債和休書第82章 換人第154章 死亡的消息第260章 謀劃第84章 討價還價第106章 聚會開始第223章 投靠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173章 造船廠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98章 新任縣令第50章 擊退倭寇第198章 開戰第11章 新的力量第8章 治病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251章 測量土地第261章 分進合擊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43章 捐贈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189章 械鬥第81章 貢品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109章 巡視第99章 新船下水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236章 演練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151章 激戰第253章 暴力抗稅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13章 集市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28章 實戰演練第240章 葛長虹的野望第267章 車輪戰第191章 策略第24章 衝突第121章 苦戰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118章 朝廷的旨意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225章 懸賞第137章 陷害第55章 偵查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213章 集市第235章 廣州府第15章 帝國形勢和發展方向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