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投靠

一場辯論就在不愉快的氣氛之中結束了,萬物書院的學子們聽了劉宇的話之後,心中十分振奮,他們深知只有事實才能夠撐起自己的夢想,能夠讓天下人吃飽飯,能夠保家衛國,這是多麼崇高的理想?

當學子們得知自己所學的知識擁有如此巨大的威力之後,他們心中便充滿了信心,之前的卑微和不自信都置之腦後了。

聖人之學有沒有用?當然有用,但是不能將聖人之學當做唯一的學問,別的學問也很重要,這就是劉宇帶給大家的思考。

辯論結束之後,衆人紛紛迴歸原來的座位,開始熱鬧地喝酒吃菜。

劉宇坐在學子們當中,蔡佳生說道:“老師,請問我們能夠讓船隻跑得更快,讓機器擁有巨大的力氣,對國家有什麼好處呢?”

衆人紛紛看向劉宇,希望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船隻可以跑得更快,路上消耗的時間就更少,運輸貨物的費用就更少了,物價就會降低,如此百姓就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買到糧食等重要的物資,如此百姓的生活就會更好。”劉宇說道。

衆人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可是聖人之言更加優美啊,我們所學的知識硬邦邦的。”

衆人聞言都是一笑。

今天的這場爭論傳播了出去,在學子之中廣爲流傳,許多人都聽到了劉宇所說的話,他們心中竟然暗暗被劉宇的話打動了,有幾個學子竟然悄悄地從晉江書院退了出去,改投萬物書院了,當劉宇得知此事,心中暗暗振奮,總算是有人聽到他的聲音了。

範偉隆得知此事之後,十分氣憤,這代表着晉江書院輸給了萬物書院?範偉隆便找到那幾個學子,準備勸說他們回到晉江書院裡。

其中有一個學子名叫彭玉,這個學子家裡並不寬裕,家裡能夠供他讀書,耗盡了家裡的積蓄,大家都期待着彭玉能夠不負衆望考取進士然後當官,可是沒想到彭玉竟然一下子離開了晉江書院,跑到萬物書院裡去了,此舉讓彭玉的家裡人也是十分的擔心。

範偉隆知道之後,便去找彭玉,在彭玉的家中,範偉隆找到了他。

這個家是一個比較簡陋的家,除了基本的傢俱之外,並沒有多餘的東西,而且就算是這些基本的傢俱,也大多老舊了。

彭玉是一個身材瘦小膚色黝黑的年輕人。

“彭玉,你可知道,離開了晉江書院,就是放棄了當官爲國爲民的理想,天底下還有什麼東西能夠比這個還重要的嗎?”範偉隆語重心長地說道。

彭玉低着頭看着腳下的地面,梗着脖子硬邦邦地說道:“我聽了劉宇的話之後,覺得他說的對,我們飽讀聖人之書,可是我們做出了什麼成績嗎?沒有,我們既不能增加田地裡的糧食產量,也無法保護百姓和國家,而這些劉宇都做到了。”

“你啊,劉宇所做的都是小道,我們的聖人之言纔是大道,豈能因爲小道而放棄了大道?”範偉隆十分可惜地說道,一臉的不甘心。

“什麼纔是小道?什麼纔是大道?我覺得劉宇所說的纔是大道!”彭玉說道。

範偉隆一時間都有些語塞,他定了定神,然後一擊掌說道:“劉宇所說的,不過是工匠和武人的事情,可是世上還需要我們這些文人治理國家,沒有我們治理國家,國家哪裡有安定的局面?劉宇擅長種地,種地能治理國家嗎?”

這番話倒是不錯,治理國家的本事屬於政治治理的範疇,與工匠和軍事無關,範偉隆的話終於擊中了劉宇的理論之中的弱點,當然,劉宇也有反駁的能力,只是他不在現場而已。

彭玉低聲說道:“劉宇對此一定有答案的。”

範偉隆此時也是無奈,他說道:“既然如此,我和你去找劉宇問個明白。”

此時的範偉隆十分自信,他知道自己找到了劉宇的弱點。

彭玉也只好答應,他也想知道劉宇對此有何看法。

於是,兩個人一前一後來到了萬物書院裡,這還是範偉隆第一次來到萬物書院,只見書院裡到處都是學子們在讀書,在操場裡,在過道上,在樹蔭下,學子們都在用功苦讀。

彭玉帶着範偉隆找到了劉宇,此時劉宇正在給學子們講解知識,彭玉站在課室外面等候着,劉宇看到了他和範偉隆,就讓學子們自學,自己走了出來,對彭玉說道:“有事?”

“剛纔我和範偉隆聊天,他說只有文人才能治理國家,讓國家富強,而武人和工匠卻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彭玉說道。

聞言劉宇微微一笑,說道:“治理國家的目標是什麼?是爲了富民強國,誰能夠富民強國,誰就能夠擁有治理國家的能力,不分武人還是工匠,只要是有利於富民強國的,就可以了。”

範偉隆站在旁邊十分不滿地說道:“按照你這麼說,武人和工匠也可以治理國家了?請問,從古到今,有多少武人和工匠能夠將國家治理好,還不是要靠我們文人?”

說完,範偉隆十分得意地笑了。

彭玉有些擔心地看了看劉宇,擔心他答不上來。

劉宇卻說道:“從古到今,就不該分武人、工匠和文人,武人可以當文人,工匠也可以當文人,誰能夠治理好國家,誰就是那隻好貓。”

彭玉站在旁邊聽着兩人辯論,心中還是有些疑惑,不知道如何才能算是治理國家的人才?

“可是你並沒有舉例說出任何的武人或者工匠能夠治理好國家。”範偉隆得意洋洋地笑了,他終於贏了一局。

“歷朝歷代的皇帝不都是一邊治理國家,一邊驅逐外敵的嗎?還分什麼武人、工匠和文人?”劉宇說道。

正在笑着的範偉隆聞言一愣,隨即沉默了,笑容也收斂了,劉宇說的沒錯,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是兼顧軍事、民政和製造的,沒有任何一個大國的開國皇帝是隻偏向某一項的,如此就可以證明軍事、民政和製造是可以兼顧的,劉宇說的沒錯,只要能夠治理好國家,任何好的理論都是可以提出來的,任何好的措施都是可以實施的。

第59章 王大將軍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245章 投靠第188章 硬碰硬第175章 冷遇怠慢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58章 縣令職位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114章 調查第11章 新的力量第123章 出發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44章 商談合作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63章 小本買賣第203章 勝利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71章 崔久和任天第88章 接戰第9章 二舅第92章 銷售火爆第172章 賄賂第15章 帝國形勢和發展方向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145章 運貨第33章 刻苦訓練第73章 招募人手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62章 初戰第87章 大肆宣揚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190章 形勢逆轉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226章 肉搏戰第45章 瓷器暢銷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24章 衝突第62章 偷襲的建議第214章 密探第75章 勝利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255章 爭奪流民第155章 招募流民第156章 流民營地第11章 新的力量第121章 苦戰第85章 偵查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75章 勝利第173章 造船廠第181章 跟蹤第12章 埋伏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112章 流言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213章 集市第84章 討價還價第242章 劉宇的裝修隊第200章 劉宇請客第129章 商議第255章 爭奪流民第2章 追債和休書第226章 肉搏戰第190章 形勢逆轉第181章 跟蹤第82章 換人第156章 流民營地第48章 海盜出擊第54章 利誘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152章 報功第113章 商議第32章 對比第6章 審案第61章 新官上任第79章 貢品第175章 冷遇怠慢第131章 付錢第230章 聚會第212章 滅族第23章 訓練鄉勇第34章 演練第1章 穿越第132章 刺殺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22章 器械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33章 刻苦訓練第98章 新任縣令第196章 交戰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56章 計劃
第59章 王大將軍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245章 投靠第188章 硬碰硬第175章 冷遇怠慢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58章 縣令職位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114章 調查第11章 新的力量第123章 出發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44章 商談合作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63章 小本買賣第203章 勝利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71章 崔久和任天第88章 接戰第9章 二舅第92章 銷售火爆第172章 賄賂第15章 帝國形勢和發展方向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145章 運貨第33章 刻苦訓練第73章 招募人手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62章 初戰第87章 大肆宣揚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190章 形勢逆轉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226章 肉搏戰第45章 瓷器暢銷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24章 衝突第62章 偷襲的建議第214章 密探第75章 勝利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255章 爭奪流民第155章 招募流民第156章 流民營地第11章 新的力量第121章 苦戰第85章 偵查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75章 勝利第173章 造船廠第181章 跟蹤第12章 埋伏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112章 流言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213章 集市第84章 討價還價第242章 劉宇的裝修隊第200章 劉宇請客第129章 商議第255章 爭奪流民第2章 追債和休書第226章 肉搏戰第190章 形勢逆轉第181章 跟蹤第82章 換人第156章 流民營地第48章 海盜出擊第54章 利誘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152章 報功第113章 商議第32章 對比第6章 審案第61章 新官上任第79章 貢品第175章 冷遇怠慢第131章 付錢第230章 聚會第212章 滅族第23章 訓練鄉勇第34章 演練第1章 穿越第132章 刺殺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22章 器械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33章 刻苦訓練第98章 新任縣令第196章 交戰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56章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