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開辦書院

陶家家丁勝利的消息傳到陶家和劉宇這裡,陶家知道之後,十分高興,終於擁有了一支能夠匹敵海盜的隊伍,雖然傷亡頗爲嚴重,有三十多個家丁傷亡,但是陶家依舊十分滿意這次的表現。

劉宇得知之後,並沒有太過歡喜,只是微微一笑。

這次的戰鬥結果在事後也傳播了開去,許多富貴人家都知道了此事,登時起了很多的心思,他們都渴望擁有一支能夠匹敵海盜的隊伍,這種戰鬥力在東南沿海變得十分重要,可以保證他們的商隊的安全。

所以,很多富貴人家都開始打起了劉宇的主意,並非壞事,而是好事,這讓劉宇擁有了更高的聲望和更多的實力。

劉宇也知道此事,但是此刻朝廷正在盯着劉宇,擔心他造反作亂,所以劉宇也不敢隨便擴大自己的實力,只好等待時機。

此刻,劉宇最強大的聲譽就是能戰,但是這對於劉宇招募管理地方的人才是不利的,因爲管理地方的人才是文人,他們雖然佩服劉宇的戰鬥力,但是不會佩服劉宇的文治能力,這就很尷尬了,雖然劉宇實力頗爲強悍,卻無法得到急需的文人的效忠。

對此,劉宇也有過思考,想要得到文人的效忠,就要表現出強大的文治能力,以此吸引文人過來,但是劉宇又不是官員,何來展示文治能力的機會呢?

劉宇決定自己開辦一傢俬塾,專門傳授各種知識,其中就包括文治能力,由於劉宇擁有各個時代的知識,所以他完全可以教導出擁有強大文治能力的人才。

這傢俬塾當然不能開辦在高隆鎮,畢竟高隆鎮太小了,人才不夠多,所以,劉宇就決定暫時將私塾放在晉江城,爲了辦好這傢俬塾,劉宇拿出了幾千兩銀子,用來購買土地和修建房舍,招募老師和學生。

此事,劉宇讓杜久洲先去辦理,自己隨後就來,從此劉宇可能要比較長時間地在晉江城裡居住了,他將已經跟隨自己學來一年多時間的幾個學生也帶去了。

由於銀子到位,杜久洲很快就買下了一塊地皮,然後在上面修建了水泥的房舍,房舍一共有六十多間,其中三十多間作爲老師和學生們的住所,其餘的作爲上課的課室,做實驗的實驗室。

劉宇僱傭了很多人到處張貼告示和派發傳單,宣讀內容,廣爲宣傳自己的私塾,好處就是免費入學,免費提供筆墨紙硯和一頓午餐,還提供一些免費的書籍,這種條件已經很是不錯了,足以吸引到文人來進學。

唯一的問題是,這個私塾教導的不僅僅是孔老夫子的聖人之言,還教導天文地理、物理化學、語言數學、政治歷史、外語等各種學科,這些學科對於文人當官考試沒有幫助,但是卻是治理地方急需的能力,所以,劉宇承諾,學成之後包安排工作。

劉宇想要開辦私塾的事情,在晉江城裡廣爲傳播,使得很多人都好奇劉宇到底能夠辦出一所什麼樣的私塾?

當得知私塾裡教導衆多內容之後,衆人心中也是十分好奇,有的文人就嘗試過來了解一下,當得知私塾裡不僅僅教導聖人之言的時候,學子們就開始考慮了,沒有教導聖人之言,就無法考試當官,這樣的私塾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劉宇讓杜久洲擴大招募的人才的範圍,不要限定於現有的讀書人,還包括小孩子、各行各業的人,例如學徒工、流民等等。

如此,杜久洲很快就招募了大約三百人的學子,這些人之中,大部分都是學徒工形式招募的,他們就是衝着畢業包分配工作而來的,相當於給別人當幾年學徒工那樣,不要報酬,只要吃飽穿暖有地方住就行了。

老師也招募了十人,都是識字的,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教導學子們識字,等到學子們識字之後,就可以觀看劉宇放在圖書館裡的書籍,從中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這種教學的方法雖然很粗放,但是這是無可奈何的,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第一代的人才。

之前劉宇親自傳授功課的幾個小孩子,也充當了衆人的師兄,帶領衆人學習各種知識。

劉宇爲這所書院取名爲萬物書院。

從此每天,劉宇都會給這裡比較出色的老師和孩子講課,主要講述各種各樣的基礎知識,還帶領他們做實驗,向他們展示各種有趣的現象,這種輕鬆的上課氛圍,很受這些老師們和學子們都歡迎,關鍵是每次劉宇來都帶着一些糕點送給大家品嚐。

隨着教學的開展,老師和學子們的心態也起了很大的變化,原本這些老師們都是抱着只學聖人之言的心態的,但是自從聽了劉宇的課程之後,他們發現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奇妙的理論和知識,足以讓他們大開眼界。

學子們的感受更深刻了,原本他們就是衝着學一門手藝而來的,聽了劉宇的課程之後,學子們才發現眼前出現了一個嶄新的天地,他們開始對劉宇教導的內容感興趣了,開始主動去學習了,這是一個好事。

劉宇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將他們分成了不同的班級,教導不同的內容,這樣做有些急功近利的感覺,但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現在劉宇急需各種人才。

梅晚秋得知劉宇興辦了一個私塾之後,心中也是十分好奇,當他得知劉宇教導的並非聖人之言之後,感覺有些意外,梅晚秋擔心劉宇教導出來的學子無法考試當進士,所以他就很好心腸地準備勸說劉宇改變教學的方法。

這天梅晚秋趁着無事的時候,就來到了劉宇的萬物書院之外,打算暗中看看劉宇的書院有何特別的地方,梅晚秋知道劉宇打仗厲害,還不知道劉宇的文治水平如何?

當梅晚秋邁入書院裡的時候,就遭到了門房的阻攔,門房是一個戰鬥之中受傷的家丁,失去了一隻手掌,劉宇就安排他做了門房的工作,算是給他一份養家餬口的收入。

門房攔阻了梅晚秋,梅晚秋只好表明身份:“我是知府,特地來拜訪劉宇的。”

門房一聽仔細看去,發現梅晚秋果然比較眼熟,的確是知府大人,門房只好讓開了去路,順便派人去通知劉宇知府來了。

第181章 跟蹤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129章 商議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46章 招募人才第33章 刻苦訓練第223章 投靠第264章 退兵第38章 斬殺倭寇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107章 比詩第219章 東印度公司的條約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19章 養蠶第51章 城堡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189章 械鬥第32章 對比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143章 捐贈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182章 反計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11章 新的力量第213章 集市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86章 伏擊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207章 人才涌現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245章 投靠第215章 收網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211章 獵頭部落第33章 刻苦訓練第162章 崔世勳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51章 城堡第60章 趙無極第62章 偷襲的建議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84章 討價還價第138章 打手第128章 招兵第75章 勝利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95章 船長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16章 鐵匠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61章 新官上任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101章 官吏的刁難第60章 趙無極第212章 滅族第104章 沙幫的反應第141章 製糖第159章 剿滅反賊第189章 械鬥第260章 謀劃第59章 王大將軍第123章 出發第259章 造戰艦第99章 新船下水第67章 偷盜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24章 衝突第118章 朝廷的旨意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189章 械鬥第4章 寄賣火柴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245章 投靠第152章 報功第257章 上書第117章 調查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71章 崔久和任天第250章 開挖水渠完工第214章 密探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86章 伏擊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223章 投靠第65章 報復第258章 買鐵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54章 利誘第37章 收到任務第262章 初戰第16章 鐵匠第207章 人才涌現
第181章 跟蹤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129章 商議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46章 招募人才第33章 刻苦訓練第223章 投靠第264章 退兵第38章 斬殺倭寇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107章 比詩第219章 東印度公司的條約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19章 養蠶第51章 城堡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189章 械鬥第32章 對比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143章 捐贈第25章 叔侄兩人的評價第182章 反計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11章 新的力量第213章 集市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86章 伏擊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207章 人才涌現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245章 投靠第215章 收網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211章 獵頭部落第33章 刻苦訓練第162章 崔世勳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51章 城堡第60章 趙無極第62章 偷襲的建議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84章 討價還價第138章 打手第128章 招兵第75章 勝利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95章 船長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16章 鐵匠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61章 新官上任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205章 參觀書院第101章 官吏的刁難第60章 趙無極第212章 滅族第104章 沙幫的反應第141章 製糖第159章 剿滅反賊第189章 械鬥第260章 謀劃第59章 王大將軍第123章 出發第259章 造戰艦第99章 新船下水第67章 偷盜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24章 衝突第118章 朝廷的旨意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189章 械鬥第4章 寄賣火柴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245章 投靠第152章 報功第257章 上書第117章 調查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71章 崔久和任天第250章 開挖水渠完工第214章 密探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86章 伏擊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223章 投靠第65章 報復第258章 買鐵第241章 呂松濤來訪第54章 利誘第37章 收到任務第262章 初戰第16章 鐵匠第207章 人才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