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廣州府

愛德華剛纔也看過了劉宇等人的船隻,發現他們的船隻很怪異,體型修長,甲板上有鐵製的桅杆,還有一個大煙囪,這種船隻行駛的速度很快,但是裝載的貨物就不是很多,顯然,愛德華以爲劉宇害怕遇到海盜,所以選擇了行駛速度快的船隻,希望能夠避開海盜們的追擊。

如此,不畏懼海盜的葡萄牙人就有了一個巨大的優勢——安全。

這種安全是可以賺取利潤的。

愛德華微笑着說道:“我聽說各位帶來了精美的貨物,能否讓我看一看?”

劉宇說道:“當然,請看。”

旁邊就有水手拿出了各種貨物交給愛德華看,愛德華首先看的是火柴,對於這個小東西,他並不陌生,已經有人從東南道販賣火柴到廣州府裡販賣了,甚至還有人賣給了葡萄牙人,但是愛德華知道這種火柴很不安全,很容易發生自燃。

於是,愛德華拿起桌面上的一盞檯燈,將火柴放在臺燈的火焰下烤,希望看到火柴燃燒的情況,但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火柴並沒有自燃,顯然,這種火柴是更加高級的產品,不會發生自燃,十分安全。

愛德華一看就愛不釋手,把玩了一會,然後試着點燃了幾根火柴,發現使用十分方便,愛德華慢慢放下了火柴,臉上不動聲色,這是談判必要的技能,如果給對方看出了自己的心意,談判就可能會很艱難。

然後,愛德華拿起了瓷器來看,葡萄牙人販賣的貨物之中,瓷器佔據了大頭,這種瓷器比起一般的瓷器更加精美,色澤溫潤,質地光滑明亮,一看就知道是精品。

依舊不懂神色的愛德華繼續看生絲,生絲的質地更加精美,色澤統一明亮,質地柔軟堅韌,顯然是上好的生絲。

當然,葡萄牙人主要販賣的是絲綢,而不是生絲,不過這沒有任何問題,本地就要將生絲製造成絲綢的工坊。

最後,愛德華看的是鹽和糖,鹽葡萄牙人並不缺少,所以愛德華對此興致不高,但是糖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這種糖潔白如雪,品嚐過後,發現十分甜蜜,沒有任何苦澀的感覺,是上好的糖,比歐洲的糖要更好得多。

這些貨物,愛德華十分滿意,他問道:“這些貨物出售的價格是多少?”

“火柴三十文一盒;瓷器1兩至3兩銀子不等,主要看品質的不同而定;生絲三百兩銀子一擔;鹽一百文一斤;糖兩百文一斤。”石函在劉宇的示意之下說出了這番話。

愛德華一聽就連連搖頭,他說:“能送貨上門嗎?”

“需要你們去取貨。”石函說道。

愛德華繼續搖頭,說道:“如果需要我們自己去提貨,價格就要腰斬一半,否則我們就要虧本了。”

石函看了看劉宇,劉宇微微搖頭,示意不能答應,石函就說道:“這個價格我們無法接受。”

談判當然不會一帆風順,需要經過雙方的博弈較量之後才行,愛德華也不想表現得太過熱切,所以他就起來告辭離開了,臨走的時候,愛德華留下了自己的地址,讓劉宇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去找他。

劉宇看着愛德華離開,便也帶着衆人離開了,他們下一站就是廣州府了。

當劉宇的船隊離開澳門的時候,愛德華站在碼頭旁邊的一所房子裡看到了這一幕,愛德華從隱約的情報之中,得知東南道有一種跑得很快的船隻,顯然就是劉宇等人的船隻了,愛德華等人知道這些船隻十分難得,也深知其中的好處,船隻跑得快,賺錢就快。

劉宇的船隻沿着珠江溯游而上,來到了廣州城外,官吏碼頭的官吏上來檢查過貨物之後,便收取了三百兩的稅收,然後就離開了。

劉宇等人看到熱鬧繁華的廣州碼頭,只見這裡停靠着幾百艘的船隻,船隻的風帆就像是天上的白雲那樣多,讓人見了感覺十分震撼。

石函已經是第二次來廣州府了,他充當了嚮導,帶着劉宇等人走街串巷,劉宇隨身帶着廣州府裡權貴的名冊,這種名冊是很流行的,裡面記載了權貴人家的情況,劉宇等人找了個最好的旅店住了下來,然後就開始外出拜訪權貴。

由於有了孫家、路家和陶家的推薦,劉宇準備了一份權貴的名單,按照名單一一去拜訪這些權貴,送上了一些薄禮和書信。

這些權貴們隱約聽說過東南道有一位能征善戰的人,多次打敗了海盜,如果能夠和他合作,那就不必擔心海盜們的劫掠了,如此,商隊就安全了許多,其中蘊含的價值是很驚人的。

在這麼多的權貴人家之中,有一戶人家對待劉宇最爲熱情,這戶人家就是潘家,潘家的家主乃是潘高,潘家是廣州府裡的官吏世家,雖然比不上清河崔氏那麼清貴,但是在廣州府這裡,潘家也算是一個大家族了,潘家世代在廣州府當官,祖上出現了幾個節度使和刺史。

現在潘家之中依舊有十幾個族人在各地爲官,他們集合起來的力量也不算是小了。

爲了開拓財源,潘家自然也像其他人家那樣經商,潘家從事的主要是外貿生意,從內陸各地收購土特產,然後販賣到廣州城裡去,甚至還與澳門的葡萄牙人有生意往來,賣給葡萄牙人很多的貨物,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但是,潘家面臨的問題也是一樣的,從內陸各地收購的貨物,很容易遭到海盜或者山賊的劫掠,一旦損失就很慘重。

爲了保護商隊的安全,潘家當然也養了幾百名家丁,充當商隊的護衛,但是他們的家丁戰鬥力實在是堪憂,遇到普通的山賊還可以憑藉更好的兵器取得優勢,但是如果遇到強悍的海盜,就幾乎是必敗無疑的。

潘家也發動了自己的關係推動官府圍剿海盜,但是官府的水師根本打不過海盜,只能勉強守住珠江而已,無法像海盜那樣隨時登陸作戰,也無法擁有制海權,所以,海盜們進出珠江就像是自己家那樣容易。

爲此,潘家也想了很多辦法,聘請了一些經驗豐富的軍官來幫忙訓練家丁,但是效果雖然有,並不明顯,這些軍官的訓練方法都是比較落後的,無法很好地提供家丁的戰鬥力。

第230章 聚會第163章 鬥詞第182章 反計第172章 賄賂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67章 偷盜第172章 賄賂第164章 突襲第42章 番薯收穫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90章 調查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266章 激戰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48章 海盜出擊第64章 偵查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277章 協議第228章 招募水手第266章 激戰第175章 冷遇怠慢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90章 調查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161章 做媒第232章 民主制度第197章 落敗第264章 退兵第182章 反計第6章 審案第146章 成親第152章 報功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95章 船長第19章 養蠶第17章 貴人出現第129章 商議第224章 葡萄牙人的火炮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223章 投靠第54章 利誘第258章 買鐵第45章 瓷器暢銷第273章 與鬱金香國的貿易第28章 實戰演練第93章 火炮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163章 鬥詞第185章 會議第63章 小本買賣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74章 偷襲第10章 保鏢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198章 開戰第161章 做媒第193章 落敗第85章 偵查第188章 硬碰硬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66章 賣蠶繭第133章 端午節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207章 人才涌現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252章 暴力抗稅第18章 治病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60章 謀劃第173章 造船廠第131章 付錢第146章 成親第13章 通緝第123章 出發第127章 談判第64章 偵查第104章 沙幫的反應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189章 械鬥第41章 劉宇的思考第1章 穿越第71章 崔久和任天第199章 朝廷的猜忌第35章 獎勵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7章 邀請第75章 勝利第261章 分進合擊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11章 新的力量第14章 學生第124章 刺殺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54章 利誘第129章 商議
第230章 聚會第163章 鬥詞第182章 反計第172章 賄賂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67章 偷盜第172章 賄賂第164章 突襲第42章 番薯收穫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90章 調查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266章 激戰第110章 殺豬喝湯第48章 海盜出擊第64章 偵查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277章 協議第228章 招募水手第266章 激戰第175章 冷遇怠慢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90章 調查第111章 寫詩和唱曲第161章 做媒第232章 民主制度第197章 落敗第264章 退兵第182章 反計第6章 審案第146章 成親第152章 報功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95章 船長第19章 養蠶第17章 貴人出現第129章 商議第224章 葡萄牙人的火炮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223章 投靠第54章 利誘第258章 買鐵第45章 瓷器暢銷第273章 與鬱金香國的貿易第28章 實戰演練第93章 火炮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163章 鬥詞第185章 會議第63章 小本買賣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74章 偷襲第10章 保鏢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140章 蠶農如願第198章 開戰第161章 做媒第193章 落敗第85章 偵查第188章 硬碰硬第100章 運輸業的暴利第66章 賣蠶繭第133章 端午節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207章 人才涌現第184章 制衡之術第252章 暴力抗稅第18章 治病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60章 謀劃第173章 造船廠第131章 付錢第146章 成親第13章 通緝第123章 出發第127章 談判第64章 偵查第104章 沙幫的反應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189章 械鬥第41章 劉宇的思考第1章 穿越第71章 崔久和任天第199章 朝廷的猜忌第35章 獎勵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7章 邀請第75章 勝利第261章 分進合擊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11章 新的力量第14章 學生第124章 刺殺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54章 利誘第129章 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