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葡萄牙人的火炮

劉宇的船隊一路暢通無阻,沒有任何人膽敢攔截他的船隊,就連官兵也不敢冒犯,一路直行到了高隆鎮才停下。

由於王鬆暫停了供應鐵料給劉宇,導致劉宇將所有的產業都搬遷到了大琉球島去,所以高隆鎮碼頭這裡冷清多了,平時熱鬧的碼頭上沒有多少人,力夫們的收入都少了許多,他們作爲社會最底層的百姓,自然是不能埋怨王鬆造成了這個結果,只好自認倒黴。

王鬆看到無法買到劉宇製造的火炮,心中有想法想要將劉宇的火炮列爲進貢的物品之一,劉宇自然是不願意的,如果王鬆這樣做,肯定會遭到劉宇以及盟友們的強烈反撲,王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頂得住這種壓力。

雖然王鬆有王大將軍撐腰,但是王大將軍願不願意與劉宇爲敵,還是一個未知數,所以王鬆就寫了一封信給王大將軍,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希望王大將軍給予指示。

王大將軍收到了王鬆的信件之後,思索片刻,然後就召集門下省給事中黃文魁、御林軍的統領趙無極商議此事,三個人坐在王大將軍奢華的客廳之中喝茶,客廳四面的窗戶都打開了,外面是一個三面環繞的池塘,池塘裡種滿了荷花,此刻外面冷風嗖嗖,屋子裡卻點燃了十幾個火盆,顯得十分溫暖。

王大將軍就將王鬆的意見說了一遍,黃文魁和趙無極聽了之後,紛紛沉思起來。

過了片刻,黃文魁說道:“劉宇製造的火炮如果的確是精良,讓其進貢也是理所應當之事,但是我們必須考慮到劉宇會不會因此而謀反作亂。”

在歷史上,因爲進貢的事情導致民怨沸騰的不是少數,例如宋代的花石綱就曾經鬧得民怨沸騰。

“劉宇的實力頗爲強悍,如果他謀反作亂,恐怕不是短時間可以剿滅的,那時候東南道都會震動,東南道是朝廷財源所在地,失去了這裡的財源,朝廷的日子就難過多了。”趙無極說道。

“如此說來,我們竟然無法可想了?”王大將軍心中不甘,堂堂的王大將軍怎能屈服於一個小小的黎民百姓?

黃文魁看出了王大將軍的窘態,他說道:“大將軍,想要購買好的火炮,我們可不是隻有劉宇一條路子可走啊,我們可以向西洋人購買火炮,他們的火炮更加精良。”

此言一出,王大將軍驟然驚醒,說道:“你說得對。”

“西洋人的火炮固然精良,但是他們願意賣給我們嗎?”王大將軍問道。

“西洋人性情貪婪,只要我們允許他們進入廣州港貿易,他們自然願意賣火炮給我們,那樣我們就有了精良的火炮,又可以多收一些關稅,一舉兩得,豈不是妙哉!”黃文魁說道。

王大將軍聞言大喜,用力一拍大腿說道:“好,馬上下令讓廣州知府與西洋人商議此事,務必買到幾百門的精良大炮,到時候海盜來了,我們就轟他孃的!”

黃文魁和趙無極聞言都是大笑。

朝廷向葡萄牙人購買火炮的旨意很快就到達了廣州府,廣州府知府乃是黃文魁的親戚黃日升,黃日升是安平七年的進士,此人身材修長,長着一張馬臉,膚色發黃,性格圓滑。

黃日升收到朝廷的旨意之後,仔細思考了片刻,然後就下令邀請在澳門的葡萄牙人過來商議此事,澳門葡萄牙人的首領是總督丁法理,此人乃是一個葡萄牙的貴族,受到國王的信任,被委任爲澳門的總督。

雖然說葡萄牙人佔據了澳門作爲據點,但是其實澳門並不屬於葡萄牙人管治,而是屬於大夏朝官府治理的,葡萄牙人只是爭取了一個自治的權利,只能管管自己人而已。

丁法理聽說廣州知府邀請,急忙帶了兩個僕人過來拜見,黃日升就在知府衙門裡接見了丁法理,丁法理是一個身材健碩的中年人,長得紅髮藍眼,相貌頗爲英俊。丁法理看到黃日升坐在主位之上,就鞠躬行禮,說道:“在下丁法理,拜見知府大人。”

“免禮,請坐。”黃日升輕輕擺手。

丁法理就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下了,黃日升說道:“總督大人,本官接到朝廷的旨意,想要向你們採購一批火炮,請問你們願意以什麼價格出售給我們呢?”

一聽這話,丁法理立即就來了興致,倒不是他很興奮藥賣火炮給黃日升,而是丁法理知道大夏國對他們的需要不多,這導致了大夏國對待丁法理等人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傲慢,經常禁止丁法理等人進入廣州府進行交易,現在黃日升有求於丁法理,自然讓他驚喜不已。

丁法理故意露出爲難的表情,說道:“我們火炮的產量也很低,恐怕未必能夠有多餘的火炮賣給大人。”

聞言黃日升就眼睛一眨,說道:“那麼你們有什麼要求,可以提出來商議。”

丁法理心中暗喜,說道:“我方要求能夠自由進出廣州府從事商業活動,能夠自由購買土地和僱傭僕人,能夠按照大夏國人的關稅優惠繳納關稅,能夠不受限制地採購各種貨物。”

這幾個條件一出,黃日升心中也是暗暗不滿,丁法理的要求未免太多了,讓人聽了感覺很是過分,但是黃日升也知道,如果不給丁法理一些好處,他是不可能將火炮賣給自己的。

其實丁法理的幾個條件並不過分,他也有自知之明,不可能提出過分的條件,只是由於大夏國習慣了上國的面子,一時間無法與丁法理平等相待而已。

黃日升不知道自己談妥的條件上報到朝廷去會引起如何的爭論,他必須小心謹慎地處理此事,免得招致政敵的攻擊,所以黃日升頗爲慎重,告訴丁法理需要時間考慮,然後就把丁法理打發回去了。

丁法理回到澳門之後,心中回想起此次會面商談的過程,便趁着有空到澳門的火炮製造工坊裡看一看,這裡是葡萄牙人開辦的工坊,裡面可以製造三磅乃至十八磅的火炮,使用的工藝是十分成熟的。

火炮的炮管由兩層鐵管組成,鑲嵌在一起。炮管做好之後,外面套上燒紅的鐵箍,用來加固炮管。

經過複雜的工藝,火炮就這樣完成了。

第185章 會議第214章 密探第128章 招兵第89章 獎賞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44章 辯論第236章 演練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152章 報功第267章 車輪戰第213章 集市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117章 調查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158章 精神領域的競爭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258章 買鐵第6章 審案第222章 大海盜的家事第276章 俘虜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163章 鬥詞第75章 勝利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129章 商議第41章 劉宇的思考第226章 肉搏戰第6章 審案第109章 巡視第101章 官吏的刁難第58章 縣令職位第141章 製糖第154章 死亡的消息第119章 調查情報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21章 倭寇和團練第128章 招兵第75章 勝利第107章 比詩第19章 養蠶第182章 反計第242章 劉宇的裝修隊第33章 刻苦訓練第85章 偵查第81章 貢品第45章 瓷器暢銷第46章 招募人才第83章 新的欽差第53章 謀劃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43章 燒製瓷器第135章 提親第142章 聚會第117章 調查第245章 投靠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143章 捐贈第194章 談判失敗第26章 紛爭第68章 蠶病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172章 賄賂第228章 招募水手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112章 流言第66章 賣蠶繭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188章 硬碰硬第11章 新的力量第174章 購買工匠第121章 苦戰第160章 回家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132章 刺殺第187章 談判第98章 新任縣令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21章 倭寇和團練第152章 報功第93章 火炮第211章 獵頭部落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250章 開挖水渠完工第112章 流言第126章 赴宴第152章 報功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185章 會議第231章 策論第42章 番薯收穫第230章 聚會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32章 對比第224章 葡萄牙人的火炮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
第185章 會議第214章 密探第128章 招兵第89章 獎賞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44章 辯論第236章 演練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152章 報功第267章 車輪戰第213章 集市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117章 調查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158章 精神領域的競爭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258章 買鐵第6章 審案第222章 大海盜的家事第276章 俘虜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163章 鬥詞第75章 勝利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129章 商議第41章 劉宇的思考第226章 肉搏戰第6章 審案第109章 巡視第101章 官吏的刁難第58章 縣令職位第141章 製糖第154章 死亡的消息第119章 調查情報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21章 倭寇和團練第128章 招兵第75章 勝利第107章 比詩第19章 養蠶第182章 反計第242章 劉宇的裝修隊第33章 刻苦訓練第85章 偵查第81章 貢品第45章 瓷器暢銷第46章 招募人才第83章 新的欽差第53章 謀劃第237章 談判策略第43章 燒製瓷器第135章 提親第142章 聚會第117章 調查第245章 投靠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143章 捐贈第194章 談判失敗第26章 紛爭第68章 蠶病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172章 賄賂第228章 招募水手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112章 流言第66章 賣蠶繭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188章 硬碰硬第11章 新的力量第174章 購買工匠第121章 苦戰第160章 回家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132章 刺殺第187章 談判第98章 新任縣令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21章 倭寇和團練第152章 報功第93章 火炮第211章 獵頭部落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250章 開挖水渠完工第112章 流言第126章 赴宴第152章 報功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185章 會議第231章 策論第42章 番薯收穫第230章 聚會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32章 對比第224章 葡萄牙人的火炮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