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紛爭

“劉宇現在練兵,已經用募集的銀子給士兵們準備了盾牌、腰刀和長矛,但是士兵們還欠缺盔甲,我們作爲團練正使,就必須在適當的時候給劉宇解決這個難題,那樣我們才能夠掌控團練的士兵,獲得劉宇的尊重和感激。”孫思秀說道。

“我馬上寫信給叔父的同僚請求調撥盔甲。”孫再香說道。

“不急,等到劉宇沒有辦法的時候,我們再出手不遲。”孫思秀哈哈一笑,顯得很是得意,他說道:“作爲團練正使,我年紀大了,不方便出面,你可以代替我出面,參加團練的事情,也算是鍛鍊一下吧,等到將來你出仕做官,纔有一些底氣。”

“是,叔父。”孫再香想到將來要與劉宇搭檔,心中暗暗存了比較的心思,看看誰練的兵更好?

對此,孫思秀是樂見其成的,有競爭纔有進步。

在兵營之中,劉宇還在訓練士兵們的隊列和站立,這種訓練已經簡化到極點了,不像別的軍隊訓練那樣複雜,需要聯繫燕行陣、一字陣、鴛鴦陣等複雜的陣法,容易讓士兵們掌握。

練好了基礎之後,更加優秀的士兵才能夠學會更加複雜的陣法,簡單的士兵就讓他們保持這個水平就好了。

如此練兵速度更快,只需要練兵一年即可作戰,成軍更快。

說是練兵一年,其實只是幾個月的時間而已,農忙的時候這些士兵都要回家去幫忙,此時無法練兵,只有在農閒的時候才能夠練兵。

第二天,孫再香奉孫思秀的命令來軍營裡練兵了。

看到孫再香來了,劉宇和安真煥出去迎接,三人拱手作禮,然後劉宇請孫再香到軍營裡坐下聊天。

“不知道孫兄弟來這裡有何貴幹?”三人坐下之後,劉宇好奇地看着孫再香問道。

“團練正使讓我來練兵。”孫再香朝着孫家莊的方向拱了拱手。

劉宇一聽就知道這是孫思秀企圖掌控團練士兵的手段,當然,劉宇並不太反感,只是覺得有些壓力而已,畢竟多了一個人主導練兵,將來團練聽誰的,還真是很難說。

看到孫再香來了,劉宇就敲鐘召集兵丁列陣,衆多的兵丁排列成了方陣,劉宇就按照孫再香的建議,將一半的士兵交給孫再香訓練,另外一半的士兵纔是交給劉宇訓練,如此就有了競爭,誰練得好,誰練得差,一目瞭然。

分兵之後,孫再香想辦法開始琢磨如何練兵了,他按照自己看過的兵書之中的辦法,操練士兵。

此時,東南道各地的官吏已經收到了孫思秀派人寄去的信件,孫思秀在信件裡述說了崔家騎兵衝撞劉宇的事情,請各位同僚上書向朝廷訴說此事。

這種事情沒有證據,全憑衆位官員的奏摺說話。

崔家也發動自己派系的官員向朝廷上書,控告劉宇無故打斷崔家馬匹的馬腿,意圖謀害崔文龍。

雙方在奏摺裡爭執不下,引發了新一輪的朝廷黨爭。

此時朝廷依舊擁有大義名分,朝堂之中天子年少,不過是九歲,朝政由宦官和外戚把持,朝廷之中還有衆多的黨派,包括北方的世家派,以及江南的進士派,幾方勢力都在朝廷裡互相爭鬥。

孫思秀屬於江南進士派,同僚都是同年的進士、師友,他們的勢力遍佈朝野,雖然缺少朝廷裡的高官支持,但是基層官吏頗多,人人上書言事,形成了一股風潮,足以改變朝廷的風向。

崔家所屬的世家派雖然也勢力龐大,但是他們的勢力與進士派勢均力敵,無法佔據上風。

此時,朝廷裡主要由外戚王大將軍主政,內廷由五位宦官把持,雙方決定了朝廷的風向,看到兩派官吏的上書,王大將軍和宦官們都沒有任何的表示,只是一件小事而已,發到高隆鎮責成縣令按律處置即可。

縣令收到了朝廷發下的詔令,就派衙役去召集劉宇和崔文龍過來斷案。

崔文龍經過一番修養之後,已經恢復過來了,這天來到縣衙大堂,看到劉宇手提鐵棍站在大堂之外,崔文龍雙眼一陣收縮,閃爍着敬畏的光芒,沒有經歷過,就不懂得畏懼,面對可以掌握自己命運的劉宇,崔文龍再也不敢仗勢欺人了。

此時,兩列衙役手持水火棍走入大堂,分列左右,然後用水火棍敲打青色的地磚,嘴巴里發出威武的喊聲。

縣令帶着莫師爺從後堂走入,縣令在主位之上坐下,然後說道:“傳原告、被告上堂。”

衙役們跟着喊道:“傳原告、被告上堂!”

於是,崔文龍和劉宇邁步走入了公堂之中,站在了縣令面前。

“誰是被告?”縣令問道。

崔文龍和劉宇同時說道:“我是原告。”

縣令聞言略微皺眉,他對崔文龍說:“你先說,控告何人何事?”

崔文龍手裡拿着摺扇,瀟灑地一個合攏,然後用摺扇輕輕拍打掌心,說道:“我控告劉宇無故打斷我家馬匹的腿,讓我家的家丁受傷倒地。”

至於劉宇揮舞鐵棍嚇得他魂飛魄散的事情,他就不提了,免得丟臉。

“劉宇,你說,你控告何人何事?”

“我控告崔家的騎兵無故衝撞我,辛苦我用鐵棍打斷了騎兵的馬腿,才安然無恙。”劉宇低頭鞠躬說道。

“一派胡言!”崔文龍站在旁邊怒道。

縣令看了看兩人,然後說道:“傳西門的看門人上堂作證。”

衙役們紛紛大喝:“傳西門的看門人上堂作證!”

一個瘦小的老頭畏畏縮縮地走了進來,縣令對老頭說道:“你說,那天劉宇與崔家的騎兵發生了衝突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老頭畏懼地看了看崔文龍和劉宇,一縮脖子說道:“我沒看清發生了什麼?”

縣令聞言也是無奈,他知道老頭也許是不想得罪人,所以才說不知道,又傳喚了幾個證人,他們都是膽小怕事的普通人,自然不肯得罪劉宇和崔文龍,都推說沒有看到發生了什麼事情!

縣令只好宣判了:“本縣依照大夏律判處劉宇賠償崔家三十兩銀子,崔家將傷馬交給劉宇處置,以後崔家不得在城內縱馬奔馳,違者杖二十,退堂!”

宣判之後,劉宇無奈只能將三十兩銀子交給莫師爺代爲轉交給崔家,而崔家送來的傷馬也在莫師爺的手裡,劉宇直接讓人宰殺了。

此事之後,劉宇算是和崔家結仇了,雙方都不滿意最終的結果。

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51章 城堡第127章 談判第107章 比詩第197章 落敗第267章 車輪戰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112章 流言第129章 商議第19章 養蠶第146章 成親第256章 錢糧耗盡第10章 保鏢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118章 朝廷的旨意第14章 學生第133章 端午節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97章 調查運輸行情第262章 初戰第164章 突襲第112章 流言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223章 投靠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24章 衝突第44章 商談合作第44章 商談合作第71章 崔久和任天第103章 免官第59章 王大將軍第212章 滅族第148章 謀略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49章 奪門第228章 招募水手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68章 蠶病第39章 獎勵第101章 官吏的刁難第160章 回家第159章 剿滅反賊第30章 練兵的方法第50章 擊退倭寇第60章 趙無極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105章 聚會的內容第267章 車輪戰第232章 民主制度第10章 保鏢第185章 會議第120章 突然襲擊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249章 超越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16章 鐵匠第212章 滅族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164章 突襲第45章 瓷器暢銷第62章 偷襲的建議第197章 落敗第8章 治病第60章 趙無極第160章 回家第93章 火炮第23章 訓練鄉勇第215章 收網第259章 造戰艦第89章 獎賞第162章 崔世勳第142章 聚會第185章 會議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7章 操練士兵第212章 滅族第70章 情報系統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157章 福臨門第211章 獵頭部落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40章 賣蠶繭第179章 訓練家丁第86章 伏擊第257章 上書第168章 和解第190章 形勢逆轉第167章 安在旭巡查第114章 調查第92章 銷售火爆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266章 激戰第79章 貢品第245章 投靠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150章 俘獲船隻
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51章 城堡第127章 談判第107章 比詩第197章 落敗第267章 車輪戰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112章 流言第129章 商議第19章 養蠶第146章 成親第256章 錢糧耗盡第10章 保鏢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118章 朝廷的旨意第14章 學生第133章 端午節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97章 調查運輸行情第262章 初戰第164章 突襲第112章 流言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223章 投靠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108章 詩詞傳世第24章 衝突第44章 商談合作第44章 商談合作第71章 崔久和任天第103章 免官第59章 王大將軍第212章 滅族第148章 謀略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49章 奪門第228章 招募水手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68章 蠶病第39章 獎勵第101章 官吏的刁難第160章 回家第159章 剿滅反賊第30章 練兵的方法第50章 擊退倭寇第60章 趙無極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105章 聚會的內容第267章 車輪戰第232章 民主制度第10章 保鏢第185章 會議第120章 突然襲擊第209章 野外探險第249章 超越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16章 鐵匠第212章 滅族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第164章 突襲第45章 瓷器暢銷第62章 偷襲的建議第197章 落敗第8章 治病第60章 趙無極第160章 回家第93章 火炮第23章 訓練鄉勇第215章 收網第259章 造戰艦第89章 獎賞第162章 崔世勳第142章 聚會第185章 會議第239章 收攏流民第27章 操練士兵第212章 滅族第70章 情報系統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157章 福臨門第211章 獵頭部落第69章 反擊的陰謀第40章 賣蠶繭第179章 訓練家丁第86章 伏擊第257章 上書第168章 和解第190章 形勢逆轉第167章 安在旭巡查第114章 調查第92章 銷售火爆第238章 產業發展和流民培養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266章 激戰第79章 貢品第245章 投靠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150章 俘獲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