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學生

這裡的流民大概有三百多個,其中比較漂亮的女孩已經被牙人單獨挑走了,她們會另外發賣,價格自然是高得多的。

幸好劉宇也不需要漂亮的女孩。

強壯的男人也價格較高,只有比較年長的人和小孩價格較低,由於年長的人和小孩無人問津,導致了大量的小孩和年長者累積在這裡。

一眼望去,大部分的都是小孩和老人。

劉宇就挑選那些看起來比較機靈的小孩,這些小孩都會被教導新的知識,有希望成爲將來劉宇的得力助手。

要知道想要建立一個工業的體系,需要成千上萬的聰明能幹的年輕人充當頂樑柱,沒有這些人,再高明的東西也無法發揮出來。

劉宇看到有眼緣的小孩就上前詢問對方識不識字,懂不懂工匠的活計,大部分的小孩都是不識字的,只有少部分小孩懂得一些工匠的手藝,劉宇看過了所有的流民,回想起剛纔表現比較好的幾個,無奈之下只能選擇了他們。

這些小孩每個只要三兩銀子,簡直就是便宜得很,劉宇買了一個手腳麻利、老實本分的女人,以及三個機靈的小孩子。

女人年紀頗大了,已經三十多了,但是帶着一個小孩,很多人都不願意買她,所以她表現得比較絕望,幸好劉宇並不嫌棄她,把她連同孩子一起買下了的。

這讓女人絕望的眼睛裡流露出了一絲希望的光彩。

買了人之後,讓他們簽訂了契約,然後付給了牙人錢,劉宇就領着一大三小四個奴隸回家去了。

回到家中,劉安就充當了管家,讓一大三小四個人好好洗刷一番,換上了趕緊的棉布衣服,然後開始吃稀粥,這是因爲他們的腸胃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一下子吃得太飽容易出事,所以只給她們喝一點稀粥,而且還不能太多。

吃完之後,劉安就安排四個人在南廂房裡休息,給了他們乾淨的被褥,四個人躺在乾淨的牀上,不禁淚水橫流,總算是有飯吃、有衣穿、有被子睡了,這種幸福的生活簡直就是在做夢一般。

第二天一大早,劉宇就催促四個人起來了,良好的習慣必須從小養成。

女人去洗衣做飯,二舅在製造火柴,剩餘三個小孩就跟着劉宇學認字。

除此之外,劉宇也花了點時間去找里正,說出了自己的來意,原來是劉宇打算在自己的家中興辦一個工坊學堂,專門招收平民家的孩子來上課,學習認字和各種知識,就是不學四書五經而已。

里正是一個留着長長的黑色鬍子的中年人,身材矮小,眼睛裡流露出幾分靈動,一看就是很機靈的人。里正聽說了劉宇的來意,又接受了劉宇拿出來的一串肉乾的禮物,心中開始轉動念頭了。

如果允許了劉宇的請求,里正就不免要到各家各戶去推銷劉宇的設想,如此會增加里正的工作量,還會給里正帶來一些隱患,如果劉宇的學堂裡出現了什麼違法犯忌的事情,里正不免要承擔責任。

如果拒絕了劉宇的請求,里正自然樂得清閒,但是如此一來,就容易斷絕了努力上進的劉宇的前程,順帶着也斷絕了許多貧窮人家孩子的前途,對於里正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爲官一任,自然希望造福一方,里正也不例外,能夠讓窮人家的孩子讀書認字出息,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成就和政績,將來稟告上官,至少也有一個亮點可以吹噓。

劉宇看出了里正的猶豫不決,劉宇就拿出了大殺器銅錢,劉宇將一串銅錢塞入了里正的手裡,里正知道這是一百枚銅錢,對於里正來說,一百枚銅錢不多也不少,不會讓里正覺得劉宇人傻錢多,佔劉宇的便宜。

里正看到劉宇給了錢,也知道劉宇是新來的住戶,家裡頗有錢財,買下了一棟寬敞的住宅,不是什麼壞人,所以里正就答應了劉宇的請求,里正帶着劉宇去拜訪各家各戶的窮苦人家,向他們宣傳工坊學堂的好處。

有了里正的介紹,大家對於劉宇都給幾分面子,耐心聽他介紹工坊學堂的好處。

工坊學堂可以讓小孩子讀書識字,將來做一份體面輕鬆點的工作,對於這些城裡面的人家來說,這是很有吸引力的一個點,就像是幹學徒工那樣,想要從師傅手裡學到東西,需要做幾年沒有工錢的活,還需要能夠得到師傅的歡心,然後纔有可能學一點手藝,而劉宇不需要弟子學費和免費幹活,直接教給他們能夠生活的知識,這種慷慨是很吸引人的。

而且,劉宇還提供中午的一餐免費午餐,這也是很吸引人的。

此外,劉宇還提供免費的筆墨紙硯和書籍,只是不能帶回家。

可以說,只要到劉宇的工坊學堂裡上學,一切額外的花銷都不會有,反而能夠省下中午的一頓飯錢,對於很多貧窮人家來說都很吸引。

劉宇走了幾十家,總算是招收到了兩個小孩子來工坊學堂學習。

此後,每天劉宇都跑到附近的人家裡去宣傳工坊學堂,經過很多次的嘗試,終於多招收了兩個學生,如此,劉宇的學堂之上就有了七個學生了,這就是劉宇最基本的班底。

其實,劉宇還想招收更多的學生的,只是沒有合適的人選。

此時,經過幾天的努力,劉宇成功改變了幾個人的命運,又賺到了一些銀子,這些加起來總共給劉宇提供了40點的積分,現在劉宇的總積分是53.5點。劉宇花了50點積分換取了五本小學的課本,用來教導小孩子們學習。

劉宇發現,課本所需的積分較少,如果是兌換實物,例如一斤糖果,所需要的積分高達100點,這就讓劉宇琢磨出瞭如何使用工業系統的辦法,只要不斷兌換所需積分較少的東西,例如課本、著作等等,然後教給這些孩子們,等到他們學會之後,自然可以做出實物來,這就是最有效率使用工業系統的方法。

當然,對於目前做不出來的東西,也可以用積分在工業系統裡兌換。

第87章 大肆宣揚第53章 謀劃第231章 策論第70章 情報系統第214章 密探第197章 落敗第276章 俘虜第56章 計劃第199章 朝廷的猜忌第109章 巡視第3章 賣火柴第197章 落敗第245章 投靠第15章 帝國形勢和發展方向第191章 策略第197章 落敗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104章 沙幫的反應第128章 招兵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37章 收到任務第7章 邀請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141章 製糖第172章 賄賂第193章 落敗第213章 集市第49章 奪門第215章 收網第222章 大海盜的家事第50章 擊退倭寇第24章 衝突第150章 俘獲船隻第95章 船長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141章 製糖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167章 安在旭巡查第165章 血戰第221章 火炮擴散第276章 俘虜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80章 欽差第180章 打聽情報第250章 開挖水渠完工第24章 衝突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219章 東印度公司的條約第160章 回家第188章 硬碰硬第276章 俘虜第78章 各方派系登場第259章 造戰艦第98章 新任縣令第155章 招募流民第7章 邀請第71章 崔久和任天第88章 接戰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4章 寄賣火柴第185章 會議第150章 俘獲船隻第266章 激戰第84章 討價還價第26章 紛爭第6章 審案第183章 崔世勳的策略第194章 談判失敗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73章 招募人手第162章 崔世勳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232章 民主制度第106章 聚會開始第215章 收網第33章 刻苦訓練第70章 情報系統第99章 新船下水第256章 錢糧耗盡第199章 朝廷的猜忌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267章 車輪戰第74章 偷襲第21章 倭寇和團練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104章 沙幫的反應第6章 審案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251章 測量土地第68章 蠶病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39章 獎勵
第87章 大肆宣揚第53章 謀劃第231章 策論第70章 情報系統第214章 密探第197章 落敗第276章 俘虜第56章 計劃第199章 朝廷的猜忌第109章 巡視第3章 賣火柴第197章 落敗第245章 投靠第15章 帝國形勢和發展方向第191章 策略第197章 落敗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104章 沙幫的反應第128章 招兵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37章 收到任務第7章 邀請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141章 製糖第172章 賄賂第193章 落敗第213章 集市第49章 奪門第215章 收網第222章 大海盜的家事第50章 擊退倭寇第24章 衝突第150章 俘獲船隻第95章 船長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141章 製糖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167章 安在旭巡查第165章 血戰第221章 火炮擴散第276章 俘虜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80章 欽差第180章 打聽情報第250章 開挖水渠完工第24章 衝突第246章 梅晚秋的野望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219章 東印度公司的條約第160章 回家第188章 硬碰硬第276章 俘虜第78章 各方派系登場第259章 造戰艦第98章 新任縣令第155章 招募流民第7章 邀請第71章 崔久和任天第88章 接戰第265章 海盜的報復第4章 寄賣火柴第185章 會議第150章 俘獲船隻第266章 激戰第84章 討價還價第26章 紛爭第6章 審案第183章 崔世勳的策略第194章 談判失敗第206章 梅晚秋的感慨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73章 招募人手第162章 崔世勳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232章 民主制度第106章 聚會開始第215章 收網第33章 刻苦訓練第70章 情報系統第99章 新船下水第256章 錢糧耗盡第199章 朝廷的猜忌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267章 車輪戰第74章 偷襲第21章 倭寇和團練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104章 沙幫的反應第6章 審案第272章 擴大合作第251章 測量土地第68章 蠶病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39章 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