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獎勵

衆人輪流守夜,一夜無事,第二天中午時分,來自晉江城的民夫到了,劉宇就讓他們推着獨輪車上路,往晉江城而去。

衆人走了半天,終於來到晉江城下,此時,晉江城裡的主簿出來迎接隊伍,劉宇讓主簿清點物資之後,在縣令給的公文之上蓋章確認,然後劉宇就將物資交給了主簿,劉宇招募了幾個民夫,讓他們推着獨輪車,運送倭寇的屍體回去領賞。

晉江城裡的縣令聽說劉宇等人竟然斬殺了十七個倭寇,心中也是十分驚訝,急忙問這是哪裡的強兵?莫非是節度使的精銳牙兵?

在江南道之中,只有節度使的精銳牙兵纔有與倭寇戰鬥的能力,其他的士兵都不堪戰鬥。

當得知是一夥鄉勇剿滅了倭寇之後,縣令也是無語了。

這就像是侍女忽然成爲了主婦,真是翻身當了主人了!

劉宇帶着車隊返回的時候,在半路遇到了前來支援的一百多名官兵,這些官兵都是附近各地抽調過來的,他們人多勢衆,遇到十幾個倭寇還是能打一打的,未必能贏,但是人多壯膽,至少不會輸得太慘。

劉宇的車隊遇到了過來支援的官兵,官兵們看到這麼多倭寇的屍體,都是驚訝得目瞪口呆,看劉宇等人的時候,彷彿在看什麼怪物那樣。

官兵們得知倭寇全部被剿滅,只好收隊返回,許多官兵都覺得不需要與倭寇戰鬥,算是好運氣了。

劉宇回到高隆鎮城外,他先派了一個人去通報情況,典吏出來迎接,看到獨輪車上面的倭寇屍體,還有倭寇的長刀,典吏心中十分震撼,典吏帶着衆人來到縣衙之外,縣令已經在門外等候了,衆人上前查看倭寇的屍體和長刀,確認是真正的倭寇,縣令心中不由大喜,這可是一件天大的功勞,在各地面對倭寇有敗無勝的時候,縣令這裡的勝利就顯得格外珍貴。

縣令吩咐衆人收好倭寇的屍體和長刀,這是用來向上面請功的,必須經過上官的檢查覈實。

“劉宇,你跟我進來,我有話對你說。”縣令和顏悅色地微笑說道。

“是。”劉宇連忙低頭。

兩個人一前一後走入了縣令的書房之中,這裡放着許多的書架,書架上擺滿了書籍,現在的書籍可是奢侈品,擁有如此之多的書籍,也讓縣令頗感自豪。

“請坐。”縣令率先在椅子上坐下,看到劉宇也坐了,縣令就說道:“劉宇,你們立了大功,應該獎賞,但是我只能給你10兩銀子的獎賞,給你的鄉勇每個人2兩銀子的獎賞。雖然按照朝廷的律令,斬殺一個倭寇,應該給10兩銀子的賞銀,但是你要知道,這些銀子需要分潤給縣裡面的各級官吏,如果不這樣做,大家不免有所不滿。”

劉宇一聽就覺得有些不樂意了,憑什麼減少給自己和鄉勇的銀子,就是爲了分潤給縣裡面的官吏?他們又沒有上戰場拼命廝殺,卻坐享其成,但是劉宇也知道,這是官場的慣例,所以他沉默不語。

看到劉宇保持了沉默,縣令也是瞭解他的心情,所以縣令語重心長地說道:“劉宇啊,你不是官吏,即使我給你報功,朝廷也未必會給你升官,你只是鄉勇的團練副使,再升官也升不了,所以,你還是拿點銀子划算。雖然說銀子要分潤給各級官吏,但是大家都知道因爲你的原因而拿了銀子,大家都會對你多有照顧,方便你以後在這裡做事。”

聽到縣令的話,劉宇知道改變不了,只好說道:“既然如此,那麼我申請給鄉勇發一些裝備,例如戰馬。”

縣令一聽就笑了,說道:“劉宇啊劉宇,你可知道戰馬要多少錢一匹?在東南道,一匹戰馬需要50兩銀子,我最多隻能給你一匹戰馬,算是獎勵給你的。”

朝廷裡在各地都有養馬場,戰馬並沒有縣令所說的那麼貴,但是縣令爲了推脫,所以故意說高了戰馬的價格。

聽到只有一匹戰馬,劉宇也是無奈,他需要騎兵作爲偵騎,爲他打探沿路的軍情,這就需要幾匹戰馬才能裝備騎兵,但是現在劉宇缺少戰馬,即使他願意自己出錢購買戰馬,也需要通過縣令的渠道下發,否則,私人獨自購買戰馬,容易遭到別人的非議,覺得劉宇私自購置戰馬,意圖不軌。

“既然如此,那麼我向縣令大人捐獻150兩銀子,縣令大人撥給我5匹戰馬,可好?”劉宇無奈地說道。

縣令一聽,略微皺眉,片刻之後說道:“既然如此,那麼好吧,我撥給你額外的5匹戰馬。”

“多謝大人。”劉宇站了起來抱拳拱手恭敬說道。

帶着這些成果,劉宇告辭離開了縣令大人的書房,來到門外,就看到自己的鄉勇正在等候,每個人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不僅因爲打了勝仗,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還因爲即將獲得官方的獎勵。

劉宇就將剛纔縣令所說的內容告訴了他們,這些鄉勇一聽就懵了,陷入了難以接受的情緒之中,劉宇無可奈何,只好宣佈自己將用自己的錢補上獎勵的缺額。

衆人一聽,心中又是感動又是無奈。

晚上,劉宇在高隆鎮的酒樓裡設宴款待鄉勇們,大家坐在寬敞的房間之中,坐了兩桌人,夥計將菜餚和美酒送了上來,衆人就開始熱鬧地吃喝起來。

衆人紛紛向劉宇敬酒,劉宇不斷乾杯,喝得十分盡興。

酒足飯飽之後,劉宇在一家旅館裡開了十幾個房間,給鄉勇們休息,然後,劉宇纔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這次的功勞影響深遠,超出了劉宇的預計,原本各地對於團練都是持慎重的態度的,覺得團練鄉勇只能守城,無法野戰,對於改善東南道的局面沒有幫助。

只能守城的話,廣大的鄉村就處於無法防禦的狀態,經常會被倭寇們劫掠,導致鄉村裡很多地方都荒廢了。

所以,鄉勇纔不被重視。

但是,現在劉宇證明了鄉勇其實也是可以野戰的,雖然只是小規模的戰鬥,但是這足以改變官方對鄉勇的看法,各地開始興起了建立鄉勇的熱潮。

第131章 付錢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177章 嚴家落敗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13章 通緝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259章 造戰艦第97章 調查運輸行情第2章 追債和休書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225章 懸賞第148章 謀略第119章 調查情報第158章 精神領域的競爭第40章 賣蠶繭第117章 調查第112章 流言第174章 購買工匠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46章 招募人才第258章 買鐵第171章 逼問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15章 收網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235章 廣州府第223章 投靠第193章 落敗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198章 開戰第106章 聚會開始第114章 調查第234章 澳門第187章 談判第135章 提親第46章 招募人才第120章 突然襲擊第90章 調查第27章 操練士兵第98章 新任縣令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30章 練兵的方法第74章 偷襲第264章 退兵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27章 操練士兵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84章 討價還價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124章 刺殺第11章 新的力量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92章 銷售火爆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126章 赴宴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11章 新的力量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95章 船長第33章 刻苦訓練第180章 打聽情報第162章 崔世勳第262章 初戰第21章 倭寇和團練第44章 商談合作第133章 端午節第185章 會議第259章 造戰艦第141章 製糖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128章 招兵第152章 報功第193章 落敗第143章 捐贈第88章 接戰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148章 謀略第203章 勝利第32章 對比第172章 賄賂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101章 官吏的刁難第155章 招募流民第214章 密探第34章 演練第245章 投靠第5章 討債第45章 瓷器暢銷第250章 開挖水渠完工第263章 海戰勝利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59章 王大將軍
第131章 付錢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177章 嚴家落敗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102章 交涉無果第13章 通緝第202章 商隊出發第259章 造戰艦第97章 調查運輸行情第2章 追債和休書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166章 幕後主使第225章 懸賞第148章 謀略第119章 調查情報第158章 精神領域的競爭第40章 賣蠶繭第117章 調查第112章 流言第174章 購買工匠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46章 招募人才第258章 買鐵第171章 逼問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215章 收網第130章 一千兩銀子第94章 招募造船廠管理者第115章 發現問題第235章 廣州府第223章 投靠第193章 落敗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198章 開戰第106章 聚會開始第114章 調查第234章 澳門第187章 談判第135章 提親第46章 招募人才第120章 突然襲擊第90章 調查第27章 操練士兵第98章 新任縣令第210章 水泥礦藏第30章 練兵的方法第74章 偷襲第264章 退兵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27章 操練士兵第116章 朝廷的態度第84章 討價還價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124章 刺殺第11章 新的力量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92章 銷售火爆第186章 風暴的前夕第31章 槍管和皮甲第126章 赴宴第122章 斬首計劃第11章 新的力量第144章 番薯收穫第95章 船長第33章 刻苦訓練第180章 打聽情報第162章 崔世勳第262章 初戰第21章 倭寇和團練第44章 商談合作第133章 端午節第185章 會議第259章 造戰艦第141章 製糖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128章 招兵第152章 報功第193章 落敗第143章 捐贈第88章 接戰第201章 晉江城遊覽第148章 謀略第203章 勝利第32章 對比第172章 賄賂第229章 招募水手和鍊鐵第101章 官吏的刁難第155章 招募流民第214章 密探第34章 演練第245章 投靠第5章 討債第45章 瓷器暢銷第250章 開挖水渠完工第263章 海戰勝利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59章 王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