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偵查

這些瓷器看着還不錯,鄭安水暗暗判斷這些瓷器是否是海盜們燒製的,這需要一些高明的眼力,鄭安水經過了劉宇的教導,對於瓷器的好壞有了基本的判斷,他知道這些瓷器的確還不錯,就問道:“掌櫃的,你們的瓷器是哪裡買來的?”

“客人爲何如此問?”掌櫃的自然不願意說出瓷器的來源,害怕鄭安水直接去瓷器燒製的人那裡購買,反而將自己排除在生意之外了。

“每一個地方的瓷器,能夠賣出的價格是不一樣的,例如景德鎮的瓷器,無需多說,別人就知道是好東西,自然願意出高價。如果你們的瓷器製造者沒有名氣,那麼瓷器就賣不出高價了。”鄭安水詳細解釋了一下自己的意圖。

掌櫃聽了之後,也知道鄭安水說的有道理,掌櫃只好猶猶豫豫地說道:“我們的瓷器是天封城本地燒製的,工坊就在天封城外長江的邊上,雖然這家燒製瓷器的工坊不是很出名,但是他們的瓷器品質不差,完全可以賣出高價,客人你看是否滿意呢?”

鄭安水暗暗記住掌櫃的話,然後問道:“這三件瓷器分別是多少錢?”

“花瓶一兩銀子一件,碟子和碗五分銀子一件。”掌櫃說道。

這個價格已經算是頗高的了,鄭安水既然是演戲,自然要演好,所以他與掌櫃的討價還價,之後以更加便宜一點的價格買下了這三件瓷器。

當鄭安水詢問有沒有更多的瓷器的時候,掌櫃說上好的瓷器只有這三件,其他的瓷器品質比不上這三件。

鄭安水就拿着瓷器告辭離開了。

離開之後,鄭安水就來到了位於天封城的孫家店鋪之內,衆人約定在這裡見面,商議事情。過了一會,陸續有人到來,五個軍官在店鋪裡後面的一間密室之中集合。

鄭安水看到人到齊了,就說了說自己獲得的情報,海盜的瓷器工坊應該在長江之旁,位於城外,應該不難發現。

其他的人得到的消息大致相同。

於是,鄭安水就安排衆人沿着長江乘船而過,如果發現了岸上的瓷器工坊,就過來稟告。海盜的瓷器工坊借鑑了劉宇的瓷器工坊,應該會有高大的水車,很容易分辨出來。

於是,五個人分別租了一條小船,沿着長江駛過,希望發現岸邊高大的水車。

鄭安水選擇的是中間的一段,這段長江水流豐沛,江面寬闊,小船在長江江畔慢慢行駛,鄭安水站在船頭瞭望遠處的情景,小船行駛了一會,鄭安水果然發現了遠處岸邊有一座高大的水車,鄭安水掏出一張紙來看,這張紙上面畫了水車的形狀,鄭安水將這張紙上面的水車與岸邊的水車比較,發現兩者比較相似,都有先進的齒輪結構。

鄭安水就在這裡登陸了,他假裝遊覽的樣子,躲在這家工坊附近,觀察出入工坊的人。

這家工坊裡,有十幾個工匠在勞作,有人制作泥胚,有人上色,有人燒製瓷器,各自分工負責,忙得不亦樂乎。

鄭安水在這裡監視了半天,發現有牛車出入瓷器工坊,運走成箱成箱的瓷器,鄭安水跟蹤運送瓷器的牛車,一路前行,運送瓷器的人都是龍嘯天僱傭的普通工人,哪裡有高度的警覺性,能夠察覺有人跟蹤,所以,運送瓷器的人一直將瓷器運到了天封城內的一處店鋪之中,這裡是龍嘯天開的店鋪,名爲龍氏店鋪,專門販賣劫掠而來的各種貨物,算是一個陸地上的銷贓窩點。

雖然龍嘯天已經半退休了,但是他依舊掌控着自己的海盜團伙,依舊在讓海盜給自己賺錢。

鄭安水在店鋪外面監視着,發現進出店鋪的人當中,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夥計、掌櫃和工人,只有極少數神情彪悍儀態狂放的人,這些人鄭安水猜到他們都是海盜。

海盜在陸地上有窩點和銷贓的店鋪,這並不奇怪,而是必然的事情,只要有錢賺,衆多的人都會趨之若鶩,甘願聽從海盜們的命令。

而且,龍嘯天表面上是一個商人,也從事商業活動,並沒有暴露自己海盜的身份。

這也是大部分海盜臨老之後的常態生活。

鄭安水安排其餘四個同夥過來龍氏店鋪外面守候,偵查到長江邊的那座瓷器工坊就是海盜們的產業,鄭安水沒有貿然將此事報告給這裡的官府知道,鄭安水知道海盜們很可能勾結了官府,所以才能夠如此明目張膽地開設工坊和店鋪,鄭安水收集了情報之後,就派人回去稟告給劉宇知道。

劉宇在軍營之內見到了鄭安水派回來的軍官,瞭解到了鄭安水偵查到的情況,劉宇開始思考如果突然偷襲海盜們的工坊,成功的機會有多大?

經過一番仔細地思考,劉宇覺得此事成功的希望頗大,海盜們當然在瓷器工坊裡安排了守衛的力量,鄭安水看到許多海盜在瓷器工坊裡出入和守衛,人數不是太多,大約有十幾個人的樣子,如果劉宇派人突然襲擊海盜的瓷器工坊,成功的機會很大。

鄭安水跟蹤出入的海盜,也偵查到了龍嘯天的住所,猜測這裡就是海盜頭目的宅院,但是劉宇沒有貿然決定突襲這個住所,因爲住所在天封城內,很可能海盜與官府有勾結,如果一旦突襲失敗,被人抓住了把柄,恐怕會落在官府的手裡,官府會以各種罪名治劉宇的罪,劉宇不敢過分揣測天封城官府的道德水平。

海盜頭目都可以公開在天封城裡居住做買賣,可見官府的無能和縱容。

劉宇下令讓鄭安水等人繼續監視瓷器工坊的情況,然後劉宇召集部下的軍官30人,其餘4個人還留在天封城沒有返回。劉宇拿出了鄭安水畫的地圖,鋪在了會議室當中的桌子上面,三十個軍官圍在劉宇的身旁。

劉宇指着地圖說道:“我們會乘坐孫家的貨船,扮做商人出發,一路不靠岸,直接來到海盜們的瓷器工坊外面,然後趁着敵人不注意的時候,發起攻擊,得手之後放火將瓷器東方燒燬,之後就立即返回。這一戰必須勝利,我下令……”

軍官們齊齊立正,聽候命令。

“我下令全體出發!”

所有的軍官們拿上了自己的裝備,包括十杆隧發米尼槍,還有盾牌、長矛和腰刀等物,三十一個人乘坐了孫家借來的貨船,然後漂流直下,往天封城而去。

貨船是100噸的福船,船身肥碩,重心很低,能夠運載大量的貨物,採用的是硬帆,能夠利用各個方向的風來行駛,所以速度還可以,達到了每小時四節。

衆人乘船來到天封城外海盜的瓷器工坊之旁,貨船就找了一個碼頭停靠了,船上的人全部待命,等到天色黑暗,這些人才在劉宇的帶領之下,摸黑下了船,然後與鄭安水等人接上了頭,鄭安水帶路,來到了海盜們的瓷器工坊之外。

此時天黑,不利於戰鬥,所有衆人坐在地上休息,吃點乾糧,喝點清水,等待天明。

第213章 集市第128章 招兵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1章 穿越第172章 賄賂第43章 燒製瓷器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225章 懸賞第172章 賄賂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176章 劫掠第231章 策論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127章 談判第244章 辯論第263章 海戰勝利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87章 大肆宣揚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113章 商議第107章 比詩第173章 造船廠第260章 謀劃第41章 劉宇的思考第40章 賣蠶繭第223章 投靠第54章 利誘第1章 穿越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01章 官吏的刁難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77章 練兵的秘訣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61章 新官上任第138章 打手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16章 鐵匠第93章 火炮第43章 燒製瓷器第112章 流言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271章 收容流民第85章 偵查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215章 收網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163章 鬥詞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273章 與鬱金香國的貿易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76章 獎賞第179章 訓練家丁第154章 死亡的消息第75章 勝利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18章 治病第2章 追債和休書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235章 廣州府第12章 埋伏第176章 劫掠第17章 貴人出現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79章 貢品第277章 協議第128章 招兵第258章 買鐵第28章 實戰演練第176章 劫掠第92章 銷售火爆第250章 開挖水渠完工第235章 廣州府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56章 計劃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65章 報復第157章 福臨門第138章 打手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226章 肉搏戰第261章 分進合擊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259章 造戰艦第146章 成親第174章 購買工匠第127章 談判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262章 初戰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
第213章 集市第128章 招兵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1章 穿越第172章 賄賂第43章 燒製瓷器第254章 賑濟流民第195章 劫掠地方第225章 懸賞第172章 賄賂第220章 艱難的談判第176章 劫掠第231章 策論第233章 朝廷的密探第127章 談判第244章 辯論第263章 海戰勝利第192章 戰鬥開始第87章 大肆宣揚第178章 陶家家丁第113章 商議第107章 比詩第173章 造船廠第260章 謀劃第41章 劉宇的思考第40章 賣蠶繭第223章 投靠第54章 利誘第1章 穿越第20章 養蠶和種植第101章 官吏的刁難第278章 海盜的敵意第77章 練兵的秘訣第36章 劉宇的產業第218章 新任鎮波將軍的策略第61章 新官上任第138章 打手第169章 劉宇的解釋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16章 鐵匠第93章 火炮第43章 燒製瓷器第112章 流言第136章 降價銷售第271章 收容流民第85章 偵查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215章 收網第217章 新的鎮波將軍第163章 鬥詞第270章 鐵娃的隊伍第273章 與鬱金香國的貿易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243章 羅九堯的視察第76章 獎賞第179章 訓練家丁第154章 死亡的消息第75章 勝利第216章 偵查和高爐第18章 治病第2章 追債和休書第247章 修建水渠第227章 艱難的勝利第248章 完成進度第235章 廣州府第12章 埋伏第176章 劫掠第17章 貴人出現第125章 拜訪路家第79章 貢品第277章 協議第128章 招兵第258章 買鐵第28章 實戰演練第176章 劫掠第92章 銷售火爆第250章 開挖水渠完工第235章 廣州府第47章 袁福天的改革第269章 河北道乾旱第153章 令人震驚的家丁第56章 計劃第72章 子彈和圖紙第65章 報復第157章 福臨門第138章 打手第91章 熱火朝天的修建工程第226章 肉搏戰第261章 分進合擊第134章 龍舟比賽第259章 造戰艦第146章 成親第174章 購買工匠第127章 談判第147章 單雄的報復第262章 初戰第29章 崔文龍的介入第208章 大琉球島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