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

前夜李潼與衆將議事到了很晚才入睡,清晨時迷迷糊糊聽人奏報安西來使已經抵達鄯城,便隨口吩咐將人導引到湟源大營來見。

他又臥牀片刻,等到頭腦清醒一些,才起身洗臉用餐。吃飯的時候,看到對面婁師德同樣盯着一對黑眼圈,但還在神情專注的調配着佐料,案上的餐食早已經沒了熱氣,可見時間已經不短。

吃貨的世界真是理解不了。

李潼擡手示意護衛將婁師德剛剛調好的醬料拿來自己案上,不知是用羊油混合了什麼香料,倒在食鉢中拌和進食,哪怕只是稍顯簡陋的谷飯,入口都噴香無比,讓人食慾大開。

婁師德擡眼看了看已經開始伏案大吃的雍王,嘴角抖了抖,招手吩咐人再送一份佐料來,一邊等着一邊說道:“依照昨夜所計,燕國公已經親率三千河源將士入駐烏嶺橫堡,並逐步恢復周邊烽堡防務,再展開遊弈活動,驅逐海東雜胡部落,爲大軍出行清場護道。”

李潼一邊吃着一邊微微點頭,無論吐蕃方面打得什麼主意,大唐此次青海之戰還是要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既然吐蕃主動放棄赤嶺防線,那大軍可以有更多時間來完善赤嶺這個出兵基地。

驅逐海東區域的胡部,既是爲了避免這些二五仔干擾戰事的發展,也是爲了向吐谷渾諸境宣告大唐已經重新進入青海地區,大家如果有什麼想法,那就抓緊時間活動起來。

吐谷渾如今的形勢,終究不同於大非川作戰前夕,多年窮兵黷武的高強度勞役,讓吐蕃在吐谷渾羣衆基礎變得異常脆弱。

此前因爲沒有新的變量入場,有什麼不滿也只能憋着,現在大唐捲土重來,對吐谷渾故地那些胡人而言,自然就多了一個新的選擇。

李潼也不指望這些反骨橫生的胡部能在正面戰場幫上什麼忙,只要能給欽陵徵召吐谷渾諸部造成一些困擾,就是在削弱對手的實力。如今的欽陵再想動輒於吐谷渾境中調集幾十萬大軍,可不容易做到。

“再取一份飯來。”

被雍王搶了配好的佐料,婁師德這次動作要更快,將要舉箸時,才發現案上谷飯已經涼透,只能又吩咐一聲。

李潼用餐沒有婁師德那麼講究,當新飯送來時,他已經吃完了,一邊捻食鹽水泡煮的黃豆,一邊對婁師德說道:“農事之急,更勝兵期。今日就安排婁公前往河州細封部舊地,先將彼處河谷開墾出來。就先用河源戍卒墾荒,但得地還是要劃歸河州州府。洮州也已經設軍爲防,田地還是不好俱歸河源。大軍入了青海境,諸邊仍要加設軍營,軍需諸類,都要總而度量。”

他已經決定把河源軍屯田事宜收回來,以後便專心軍事。只不過河源軍設屯多年,許多兵卒都已經在此成家,家小生活俱仰屯田所出,不好一刀切的處理。

等到各州民屯初見規模之後,那些軍屬也可以就地轉爲民籍,直接分配土地與奴役。未來幾年時間裡,他要讓河源軍這些苦守赤嶺的將士們人人都成家底殷實的大地主。

婁師德聞言後,只是點頭卻並不說話,細嚼一番、嘴裡飯食嚥下去之後,抓起案左酪飲輕啜一口,然後纔開口道:“殿下放心,墾荒是我本業。河州之地,舊在河源的時候,我已經進策入屯,卻被朝中太僕所阻,不願讓邊軍侵佔隴右牧監產業。結果牧事還未及興復,其地已經先授党項羌。

如今殿下收回,臣一定儘快將其土墾闢出來,洮、河夾谷,益田三千頃綽綽有餘。其地肥力內藏,攥土流膏,賜給蕃胡本就是浪費。”

說完後,他又等了等,見雍王沒有再繼續說的意思,這才端起陶碗繼續進食。

李潼見婁師德吃的認真,心中突生惡趣,接着又說道:“鄯城來訊,道安西軍使已至,婁公要不要留下來見一見安西的使者?”

聽到雍王再次發問,婁師德進食的動作頓了一頓,但還是嚥下了嘴裡的飯又用酪漿漱口,然後才又說道:“安西王孝傑得於勇,唐休璟成於守,此剛柔並濟,無可稱憂。況臣所事隴右營田,知其事未能進於謀,還是不必留見,早一步前往河州吧。”

說完這話後,他又端起了陶碗,想了想後卻把碗放下來,正色道:“周公吐哺,古者稱德。臣雖不至其位,但也傾慕其功。但若專論此行,竊以爲吐哺一事未可稱誇,周公身領百事,竟不得一餐之安,爲尊者如此,在下者又如何安生?一箸之奢可知天下將亂,一人廢食同樣也可讓民力不恤……”

見婁師德一臉嚴肅,李潼忍不住笑出了聲,起身說道:“婁公安心進餐,小王且先入營巡察,稍後再來送婁公。”

打擾一個吃貨進餐,真是了不得的罪過,天下興亡都搬出來了,李潼也實在不好意思再糾纏下去,索性行出這個食堂。

他在湟源大營裡巡察一番,感覺到在有了充足的給養補充後,整個湟源大營都發生了由內到外的變化。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隴邊四月同樣不失寒冷,晝夜溫差極大。此前李潼第一次來到湟源時,見到將士們多着舊袍,可現在都已經換上了新的褐麻,看起來顯得更加精神。巡營的甲兵挺胸凹腹,一臉的油光,再無飢餒之色。

不獨李潼對河源將士面貌改變深感欣喜,將士們對於帶來這些改變的雍王殿下也都感念不已。

雖然沒有什麼道左叩謝恩典的感人畫面發生,但無論雍王行至何處,那裡的將士們都打起精神來,將最好的一面呈現給雍王殿下。

此前的河源軍就像是一個性能良好但卻失於保養、表面鏽跡斑斑的機器,而在增加了足量的給養之後,這個殺戮的機器再次變得內外煥然一新,讓人感動,讓人振奮。

良好的營伍生活,自能將人的心情向積極的方面引導。赤嶺西麓的堡壘被攻克後,意味着不久之後河源軍便要再赴青海作戰,此前幾場敗仗並沒有給將士們帶來太大的心理壓力,可以稱得上是疲敝盡掃、軍心可用。

李潼在營中逛了一圈,午前又親自將婁師德一行送出了大營。

雖然他挺想去看一眼剛剛攻克的那個烏嶺橫堡與石堡城在地勢方面有什麼異同,但想到自己一旦出行,動靜必然不會小,將士們忙於修復城防,也沒有必要爲了一時好奇再去增添什麼麻煩。

回到營中後,他又翻閱了一下隴右的地理圖籍,順便考慮一下繼續開拓西河行社的業務,再選幾個對他不夠恭順的胡部開刀練手。

不知不覺,時間就到了午後,用餐之際,李潼才又想起來安西來使的事情,便詢問道:“安西使者入營沒有?”

衛兵出堂詢問一番,歸來後回報道:“半個時辰前使者已經入營,但、但要求營中準備熱湯,他要沐浴換衣。”

李潼聽到這話,頓時一瞪眼,片刻後才反應過來,並冷哼道:“身負軍機,走見上員,竟還有暇修理儀表?這使者名何?”

他是真有一點不爽,這使者譜還挺大,讓雍王在這裡乾等,他卻先去洗澡換衣服去了。

“使者名張仁願,官在殿中侍御史,爲安西監軍。”

聽到衛兵的回答,李潼不免又是驚訝:“張仁願?太州人?”

“屬下這便不知了,這便再往詢問。”

“不必了,將其告身條引取來。”

李潼再次吩咐道,自有人將安西送來的文書資料呈上,翻到使者資料一卷,這才確定果然是他所知道的那個人。

如此又過了小半刻鐘,衛兵終於來報張仁願請見。

李潼本來也想晾一晾這傢伙,但畢竟還是好奇心佔了上風,且安西呈交的文書只是一些基本資料的概述,像正副兩個都護的親筆信都在使者身上攜帶,一些細節、應時的資料也只有使者才能及時備問回稟。

“把人請上來。”

李潼放下手中的籍卷,開口說道,並擡眼望向堂外,想要看看力斷突厥國運的張仁願風采如何。

不多久,堂外身影閃過,一身緋紅官袍的張仁願便出現在門前。殿中侍御史爲憲臺七品,本來是不夠資格服緋,只能一身蛤蟆皮,但張仁願又在外監軍,這種情況下,是需要借服彰威,不算逾越。

“卑職殿中侍御史、安西都護府監察軍機張仁願,拜見雍王殿下。”

登堂之後,張仁願便俯身作拜,執禮端正,並不像李潼所想的有些恃才傲物的習性。

李潼認真打量着張仁願,算是有些瞭解這傢伙爲啥見自己之前還要洗個澡。

眼前的張仁願,四十出頭的年紀,肩寬背闊,頜下蓄鬚,面相端正儒雅,兩眼湛湛有神。儘管俯身作拜,但兩肩仍水平不斜,背挺如鬆。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非常注重個人儀表氣度的老帥哥。話說回來,吏部那些選美官員們還是挺盡責的,李潼官場所見這些官員,別管才能、名聲如何,個頂個的有官樣。

這麼一想,武氏諸王遭人厭不是沒道理的,特別是武懿宗那個五短身材。我們大家都是帥的跟帥的一塊玩,你這混進來個什麼鬼東西?

張仁願儀態如此,李潼也下意識的端正了坐姿,擡手正色肅聲道:“張副端不必多禮,且入席言事。”

張仁願聞言後便起身並順勢上望,當視線落在堂上端坐的雍王身上時,不由得頓了一頓,片刻後才連忙收回視線並垂首道:“唐將軍舊有傳書,言殿下龍鳳之種,尊容貴態、無可挑剔,此日幸見,所述誠是不虛,唯書不及實,使人望而驚異。”

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056 金吾衛大將軍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330 給事真幹才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160 血洗丘宅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306 魏王不壽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417 搶位政事堂0253 勿謂新王不死0076 祈求長生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053 誤我少王0225 無兒還有孫0124 朔邊良才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074 《萬象》美哉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009 聖心取捨0008 聖母神皇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258 曲江盛會0161 宰相薦才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230 過平康款轡0107 坊居閒趣0241 秀姿動人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029 李氏爲上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180 豈能笑罵由人0264 色是殺人刀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270 兵入武氏邸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141 劫掠金吾衛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398 狄公出手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029 李氏爲上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227 名馬梨花落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022 萬古愁難銷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
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056 金吾衛大將軍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330 給事真幹才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160 血洗丘宅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306 魏王不壽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417 搶位政事堂0253 勿謂新王不死0076 祈求長生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053 誤我少王0225 無兒還有孫0124 朔邊良才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074 《萬象》美哉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009 聖心取捨0008 聖母神皇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258 曲江盛會0161 宰相薦才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230 過平康款轡0107 坊居閒趣0241 秀姿動人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029 李氏爲上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180 豈能笑罵由人0264 色是殺人刀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270 兵入武氏邸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141 劫掠金吾衛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398 狄公出手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029 李氏爲上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227 名馬梨花落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022 萬古愁難銷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