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

潼關緣河新設的關城前,正有一羣人站在那裡向東面道路眺望着,神情神情多有急切。

這羣人正是原代北道大軍的將士們,如今代北道行軍軍命已經廢止,如今的他們則歸於關內道大總管雍王李慎之麾下,數日前由風陵渡過河南來,於此等待雍王匯合。

站在隊伍前的,是契苾明、曹仁師等幾名行軍總管,他們原本以軍使之號督軍,在歸於關內道之後,暫時還未有正式的職名,需要與雍王匯合之後,才能獲得新的職使。

所以這羣人心中也都頗有忐忑,畢竟雍王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他們未來前程命運的人,清晨前路使者入關告是雍王今日入境,於是便都早早的等候在關外,不敢怠慢。

眼下陽光已經漸漸偏西,逐漸東斜的關城陰影也已經將要覆蓋在他們身上,但仍遲遲不見雍王到來,有些人便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不免擔憂雍王或是要藉此立威。

“契苾兄,你既與雍王殿下相熟,能不能講一講這位殿下秉性如何?”

北面便是大河奔流聲,聽的久了難免心浮氣躁,曹仁師湊到契苾明身邊,低聲詢問道。其他衆人也都是閒極無聊,眼見這兩人湊在一起,也都下意識的靠了過來。

聽到曹仁師發問,契苾明心中不免苦笑一聲,他又能跟雍王有什麼交情?

永昌年間,雍王出閣受封時,他還在朔方邊鎮爲將,去年倒是有過一段時間南衙共事,但也頂多就是朝會場合之類的點頭之交,之後不久他便又以單于都護府鎮守使而出巡邊地,彼此之間可以說是少有交集。

此前身在代北道營中,爲了扭轉自身頗爲惡劣的處境,不得不如此宣揚,難得那使者張嘉貞機警,也幫他掩飾一番。可他終究跟雍王交情馬馬虎虎,隨後這段時間裡,也常有同僚以此相問,他也不敢輕率作答。

此時再聽曹仁師如此發問,他只是搖頭擺手,並低聲道:“擅議主將,終究不妥,曹將軍還是不要爲難我了。”

聽到契苾明仍是這一番說辭,衆人包括曹仁師在內,不免都頗感失望。他們眼下前程未定,又沒有事功傍身,乍作新用,若是不能合於主將心意,前景將要更加不妙。

可是他們對於這位雍王殿下,瞭解實在不多,即便深察其事蹟,無非一個豪勇能搏的宗室少壯。少年得意者,往往性格張揚,未必好相處。

這麼想着,終於東面略有軍旗招展,衆將連忙命人入前查看,確定正是雍王行軍前路人馬。衆將聞言後這才各自上馬,東行裡許終於聽到迎面馬蹄聲雷動,陸陸續續有騎兵馳行入前。

衆將站在道旁坡地上,眼見騎兵隊伍行過將近兩千之數,才總算見到了中軍大纛帥旗正向此而來。他們也不敢輕易入前相阻,又派使者入軍中通傳,大半刻鐘後,才終於被引入了軍中。

行軍途中,李潼並沒有披掛那一身騷氣誇張的貼金明光甲,只是穿着一身樸素的圓領袍,外罩一件覆及半身的犀皮輕甲。

及見契苾明等一行被引入軍中,李潼便勒馬頓住,之後契苾明等一行人便趨行入前抱拳作禮:“末將等恭迎大總管。”

“道左說話!”

李潼擡手一指道路南側的坡地,並在親衛們的簇擁下脫離了仍在保持前行的大軍。

眼下雖然距離天黑還有一個多時辰,但大軍前路五千人馬並馱力、輜重在貼近黃河的這條道路上前後綿延十幾裡,想要在天黑之前完全進入潼關,也是不容耽擱。也就是內陸行軍尚有關城可以投靠,若是巡伐邊遠,此刻大軍早已經需要尋找宿地、紮營設竈了。

“有勞久候了,新掌大軍,人事陌生,衆將軍各自入前簡介吧。”

登上道左土坡後,李潼下馬一邊活動着長時間騎行顛簸而有些痠痛麻痹的腰胯,一邊對衆人說道。

他對衆將各自資歷倒是已經熟記心中,但當面認人還是做不到對號入座,畢竟朝廷內外有名有號的將領便有幾百乃至於近千之衆,他此前又沒有深入的掌控軍事,能夠認識且熟悉的實在不多。

眼見雍王殿下言談語氣不失溫和,衆人心裡也都暗暗鬆了一口氣,開始入前各作自陳。李潼一邊聽着衆人介紹,一邊點頭回應。

前來迎接的將領有十一人,其中三個是就近虢州、商州與華州的集募軍使。這又是一個臨時新加的使職,召集各州折衝府將士並訪募健兒從軍。剩下的八個,則全都是遠代北道的行軍總管們。

代北道大軍六萬有餘,南來有五萬之數,朝廷召入神都兩萬充任宿衛,剩下的基本就被李潼包了下來,歸入他關內道所統轄。

至於那些統軍的將領們,基本也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擔任禁衛將領,另一部分則留給了李潼。代北道行軍,本有十八路總管,拋開一個充數的武攸宜,眼下站在李潼面前的,就有八人之多。

這麼算起來,在高級人才的競爭力上,自己居然能跟朝廷平分秋色。

當然李潼也明白,這些人之所以留下來,原因也是有很多,有的是身上武周痕跡太濃厚,擔心遭到清算,有的是朝中乏於援助,根本就沒有被召回朝堂。

站在隊伍前方的契苾明與曹仁師,恰好便是這兩種情況的代表。

契苾明之父契苾何力乃是貞觀時期著名蕃將,因其功盛,不獨娶了李唐宗室女,嫡子契苾明也在襁褓之中便授勳上柱國、得封縣公。

契苾明雖然不及其父功壯,但人生履歷卻基本複製了其父的過程,深得聖皇武則天的信重,其母與其妻俱賜姓武,嫡子垂髫便得授三品。在一衆蕃將中,所得殊榮恩寵也是名列前茅。

只不過宰相李昭德對於蕃將向來不怎麼感冒,此前鬥敗了武承嗣而上位之後,便把契苾明從南衙大將發配到漠南鎮守。如今李昭德權勢更是獨冠朝堂,契苾明即便歸朝也沒啥好果子吃,索性留在軍中託庇於雍王。

至於另一個曹仁師,雖然也是出身將門,但家世門第並不算高,也不入原本的勳貴圈子,是聖皇武則天當國之後纔得到提拔的寒門將領。此前朝廷在商議召代北道將領入朝時,其人名諱根本就沒有被提及,畢竟朝裡有人才好做官。

當曹仁師入前介紹自己時,還不忘追加一句:“末將舊年充職府將,曾有幸追隨故清河公入定江南賊亂,如今名列幕府,自當爲大總管再效犬馬之勞!”

李潼聽到這話,倒是忍不住多看其人兩眼,他嫡母房氏之父房先忠舊封清河郡公,高宗年間曾經擔任過揚州大都督府長史並負責平滅江南的叛亂。但這都是幾十年前的舊事了,難爲這曹仁師還記起這樣的陳年舊事。

於是他便也微笑道:“將軍名門英種,戎行壯跡我亦有聞,如今府內分席,盼能並志創勳!”

這些蛛絲瓜葛的牽連,李潼倒是不清楚,但卻知道曹仁師曾今跟隨丘神勣前往博州平滅李唐宗室的叛亂。但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既然這個曹仁師肯用心琢磨,也就沒必要再說這些舊事,暫且留用麾下,觀其後行。

聽到雍王語氣不失嘉許,曹仁師臉上也流露笑容,頗有幾分沾沾自喜的退回隊伍中。

已經先一步自報家門的契苾明見他這模樣,心中不免薄有暗怨,你這老小子剛一見面就賣好拉關係不通知我,枉我還把你當做禍福與共的好兄弟!你跟雍王能扯上關係,我難道就差了?我老丈人還跟雍王他老子一起謀反呢!

不過之後諸將陸續上前自陳,契苾明也不好再上前補充,只是低頭腹誹曹仁師不講義氣。

此番與諸將見面,雖然場合有些簡陋,但氛圍還是不錯的。起碼沒有什麼不長眼的傢伙覺得雍王少不更事,想要顯擺一下自己的老資歷,態度也都是恭謹有加。

類似曹仁師這種硬跟雍王扯關係的也不少,畢竟大唐權貴圈子就這麼大,李潼自己雖然在世道耕耘尚淺,但他老子多啊,只要用心琢磨,多多少少都能夠跟雍王一家扯上一點關係。

當然扯關係也只是之後交流的一個契機,無非表達一個恭服的態度,倒並不足以影響李潼之後的人事安排。眼下這些人,他基本還是屬於在考察階段,接下來該要怎麼用,仍須斟酌。

彼此見面後,一行人再次上馬,簇擁着雍王殿下直往潼關關城而去。一路上,李潼也在與諸將交談,想要聽一聽他們對於此次西京定亂的看法與策略,這同樣也是考察的一部分。

如果說本身乏甚主見,或者說所表達出的態度與他相悖,那也沒有必要加以重用,先給個冷板凳坐坐,等到完全接手原代北道軍衆們之後,再找個機會踢出隊伍。

說話間,一行人已經抵達了潼關關城前,李潼擺手拒絕了入關休息的提議,而是準備實地考察一下潼關關塞。接下來無論是關門打狗、收拾關隴勳貴們,還是經營關中、與朝廷分庭抗禮,潼關都是重中之重。

0023 情新因意勝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018 跋扈宗王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111 少王人物如何0025 不如降黃巢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274 只待神都制命0105 人間滋味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142 就怕有壞人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246 細憐閒庭0097 壯力當賞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306 魏王不壽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006 人盡敵國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263 娘子隨戲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053 誤我少王0160 血洗丘宅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456 誰沐代王恩威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120 諸用仰於國0172 薛師人間英豪0005 再愛我一次0202 大唐帶貨王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389 鄭女文茵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229 心似雙絲網楔子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010 悲慘的一家人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121 徐敬真引誣0206 一支穿雲箭0399 行驛命案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221 窺望河西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142 就怕有壞人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152 潛龍怒音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009 聖心取捨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220 如意元年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0262 謀殺河東王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
0023 情新因意勝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018 跋扈宗王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111 少王人物如何0025 不如降黃巢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274 只待神都制命0105 人間滋味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142 就怕有壞人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246 細憐閒庭0097 壯力當賞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306 魏王不壽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006 人盡敵國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263 娘子隨戲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053 誤我少王0160 血洗丘宅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456 誰沐代王恩威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120 諸用仰於國0172 薛師人間英豪0005 再愛我一次0202 大唐帶貨王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389 鄭女文茵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229 心似雙絲網楔子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010 悲慘的一家人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121 徐敬真引誣0206 一支穿雲箭0399 行驛命案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221 窺望河西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142 就怕有壞人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152 潛龍怒音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009 聖心取捨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220 如意元年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0262 謀殺河東王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