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

神都洛陽自有“天中”之稱,由此所出四通八達,連接海內四方名邑。

這其中,西向連接西京長安的道路是最重要的,兩京之間相隔八百三十五里,單單相連的道路便有數條之多,既有供聖駕往來兩京的御道,也有沿途多設驛、館的驛路,至於民間縣鄉之間那些私路、便道,則就更加的數不勝數。

這其中公私、客貨往來衆多的最主要幹道,自然還是要數驛路。沿途旅者衆多,車馬不絕於路,彷彿一條川流不息的生命大動脈。

時入八月,幾場雨落下來雖然帶走了一些夏秋之交的酷熱,但也讓道路變得有些泥濘。大凡行途旅人,不論目的爲何,總是各有各的辛苦,遠不及安在家室之中那麼舒服愜意。

行途之中突然道路中央傳出一聲驚人悶響,原來是一駕載滿貨品的馬車車輪陷入坑洞中,以至於車軸直接斷裂開,車上的貨品也都灑落在道途中,原來是一捆捆稻草捆紮的藥材。

“瞎了眼的苦命鬼,怎麼不看好道路!”

一名青衣襆頭中年人似乎是貨主,眼見藥貨灑落在泥濘的道路上,頓時氣不打一處來,自前方撥馬返回、衝上前來便揮起馬鞭對那個同樣摔倒在地、一身泥漿的車伕一通抽打。

此時道路前後行旅們見到這一幕,反應也都不一而足,有的人幸災樂禍、捧腹大笑,有的人則小心翼翼檢查自己的行李、貨品,更有一些品性猥瑣者則已經衝上來,開始哄搶泥漿中那些藥貨,場面頓時變得混亂無比。

中年貨主眼見貨品被哄搶,神態變得更加氣憤,一邊更加大力的抽打懲罰着犯錯的車伕,一邊暴躁得呵斥其餘行**僕們趕緊搶回藥貨。

車伕在泥漿中掙扎着,整個人已經變成了一個泥人,慘叫求饒聲淒厲無比,這時候旁邊便有人看不過去,一個年輕的騎士打馬上前、劈手奪過貨主手中馬鞭,怒聲喝道:“錯事已經發生,正該儘快補救,你這個賈客真是兇惡,難道還要把人當街打死?”

“我教訓自家犯錯奴僕,你這閒人……”

貨主正心疼並氣惱,擡手便要指罵多管閒事的年輕人,轉念卻見年輕人反手扣住佩劍,且已經抽出一截寒芒閃爍的劍鋒,臉色變了一變,後退幾步招來幾名健僕拱從左右,膽氣才又壯了起來,指着年輕人怒聲道:“這賤奴毀我一車良貨,死不足惜!奉勸足下,閒事少問!”

敢行商野途者,哪個也不是善類,這貨主前後幾車的貨品,隨從者不少,已經有奴僕持着鐵杖上前,只是畏懼年輕人腰間利刃纔沒有上前。

年輕人見這架勢,一時間也有些踟躕,尤其在見到貨主有恃無恐還待懲戒犯錯奴僕,半是羞惱、半是可憐,猶豫片刻後開口喝道:“你懲戒罪奴,外人莫問。但我既然開了口,不可沒交代,反正你是要將這奴僕打殺,索性賣給我!”

貨主聞言後更冷笑起來:“還是一個尚義好生的義士,你要多管閒事,好得很,這賤奴往常半匹細絹不值,但今日毀我一車重貨,你要救他一命,也要把這罪過應下來。五十匹絹,拿得出,你將人引走,拿不出,記住道途閒事莫問,自己滾開!”

此時驛路上聚集起不少的看客,聽到這番對話,反應也都不一而足,有的指罵那貨主貪婪殘忍,有的則勸年輕人不要強出頭,更有此前參與哄搶者眼見這一幕,主動將藥貨還回來,勸那貨主留一線餘地。

“劉長史,咱們要不要……”

圍觀諸衆中,有十數名精壯騎士勒馬於人羣外圍,其中一名騎士轉頭請示中間身穿灰色圓領袍的劉幽求。

“不必,大事要緊。”

劉幽求聞言後便擺擺手,視線則在圍觀人衆身上觀察一番,然後才又將手一招:“繼續上路吧,已經行過數個驛館,俱都不見周興。狗賊卻仍能應時入驛,可知必有藏匿的手段,還是要儘快將他揪出來!”

之後一行人便繼續上路,而驛路上的事故卻仍然沒有解決,貨主咬死了不肯鬆口,管閒事的年輕人雖然鮮衣怒馬且有三五隨從,但一時間也拿不出這麼多的財貨,沉吟半晌,他翻身下馬,一拍自己那神駿的驄馬坐騎,說道:“此馬直價五十金有餘,以此易奴,你若不肯,今日算我受個教訓。來年野途再遇,你只盼自己仍有人多勢衆,否則……”

話講到這裡,語氣已經非常的不善,貨主聞言後,臉色也變了一變,再見年輕人坐騎乃是毛色漂亮、體態神駿的連錢驄馬,一時間也是心生貪念,便笑道:“如此,那就多謝義士惠我。”

圍觀諸衆看到這裡,一時間也是羣情涌動,原本一開始還有人取笑年輕人不自量力的多管閒事,待見他竟然連如此名馬都捨得送出,只爲解救道途相見一個不起眼的奴僕,自是對其刮目相看。

唐人世風本就勇健尚義,在場衆人誇讚年輕人高義之外,對於貨主的貪婪殘忍也都分外的不恥。這會兒人羣中便有人叫喊道:“人間血氣,豈在一人!義士無需折馬,咱們在場人衆敢捐半端一錢,也能湊足這奸商貨錢!”

那人可不只是說漂亮話,喊話的同時越衆而出,行囊中掏出數百枚紮成一束的開元通寶,直接摔在貨主腳前的泥地中,怒聲喝道:“點收!”

說完之後,他更頭也不回的離開此處。有了這一個人作爲表率,周遭圍觀者紛紛做出響應,或錢或絹,很快便在貨主面前聚成一小堆。

所謂衆怨難犯,那貨主雖然人多勢衆,但當此要道上,往來者絡繹不絕,人人怨望向他,也讓他驚悸不已,連連拱手作揖:“夠了、夠了……”

一件事情到此已是圓滿解決,那個年輕人臉色變幻不定,突然振臂大喊道:“請羣義留步,容薛某報還!”

喊話間,他轉過頭去,望着駿馬一臉不忍,但還是咬牙揮臂,抽出劍來斬在馬頸,一匹駿馬就這樣哀號倒地。

年輕人轉望向驚愕衆人,神情雖有幾分悲傷,但很快又振奮起來,面向衆人微笑道:“良駒雖難得,我獨好公義!道途殺馬、犒請羣義,也請捐輸財貨、行善助義之類飽餐此途!”

衆人見年輕人如此,更是鬨然叫好。而那貨主見狀,神情更是驚慌,根本不敢收取攤在一地的財貨,驅趕自家奴僕駕駛着貨車趕緊上路,至於那個被他鞭打重傷的車伕,自然也被遺留在了原地。

年輕人讓自家隨從將馬屍搬擡到道左草叢,引渠水沖刷乾淨。同時也有人將那名被衆人營救下來的車伕搬到溪流旁,當其人身上那些泥漿血水被沖洗乾淨後,更露出一具瘦骨嶙峋的身體,鞭痕羅列,血肉翻轉,望上去很是悽慘。

“在下略通岐黃,行囊恰有金瘡藥物,盼能稍盡人事。”

人羣中一駕馬車上又走出一個身穿布袍的清瘦中年人,如果劉幽求等人還留在這裡,一定能認出來這正是他們離開神都後一路追蹤卻不見蹤跡的周興。

周興一身布衣的尋常行旅裝扮,眉眼之間雖然仍有一股盤桓不散的陰鷙,但當他排開衆人,耐心爲傷者診治的時候,誰也不會猜到這個望似尋常行人正是令天下人都咬牙切齒的周興!

周興本就積年的刑徒,怎樣悽慘之人也都見過,由他出手很快便將傷者傷勢給處理一番,又獲得周遭圍觀者一通喝彩。

這時候,年輕人也主持分割馬肉並衆人捐輸財貨返回完畢,轉過頭來又對周興連連道謝,想要支付診金,周興自然不會收取。

“少年仗義行途,讓觀者欽佩。只是你這奴僕仍需細養,不可再受顛簸勞累。我行裝尚有閒車一駕,不妨同行一程,到了前方邸店,再作計較?”

周興望着年輕人,也是一臉的欣賞,並主動邀請他同行。

年輕人聞言後便點點頭,他隨從也有騎馬或騾駒,也實在不適合運輸傷者。

“在下蜀中成都人士,楊門諱顯宗,未知足下高第?”

再次上路時,年輕人與周興共乘一車,並主動自我介紹。

周興聞言後只是捻鬚微笑道:“區區不過高門一走吏,不足掛齒。楊郎奔行在途,歸鄉還是遊離?”

年輕人楊顯宗對主動幫他的周興印象很好,聞言後也不隱瞞,便笑道:“在下只是門中一厭兒,親長敦促欲作舉業,東行神都,遊居幾月也無起色。恰聞朝中有一大凶走出帝宅,世道多有尚義徒衆要追逐殺之,左右無事,並襄盛舉。”

周興聽到這話後,神色就變得有些不自然,開口問道:“楊郎言中所謂大凶,不只是……”

“原秋官侍郎周興,如今見厭斥出,此賊血啖人命以求榮,作惡無算,正當趁時殺之!暴惡者,天厭之,其人尚未離都,驛途行止已經泄露於坊野,神都市肆更有人明價數百金求其首級……”

年輕人侃侃而談,渾然不知正主就在他的面前。

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130 少王邪才妖異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060 唯望生,不望死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270 兵入武氏邸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378 坐皇帝,立皇孫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235 義伎捐金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055 一人而敵一族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030 百騎軍士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083 途窮生戾氣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094 大酺禮畢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130 少王邪才妖異楔子0321 來君珍重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196 卑職願從大王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176 倒黴的獨孤氏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965 持符握憲,不負此生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149 舊事再起波瀾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378 坐皇帝,立皇孫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258 曲江盛會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034 狄公滿腹荊棘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
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130 少王邪才妖異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060 唯望生,不望死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270 兵入武氏邸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378 坐皇帝,立皇孫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235 義伎捐金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055 一人而敵一族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030 百騎軍士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083 途窮生戾氣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094 大酺禮畢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130 少王邪才妖異楔子0321 來君珍重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196 卑職願從大王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176 倒黴的獨孤氏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965 持符握憲,不負此生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149 舊事再起波瀾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378 坐皇帝,立皇孫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258 曲江盛會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034 狄公滿腹荊棘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