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

滿堂羣衆數百人,但真正交上來的詩稿不過三十多份。

詩詞這種事情,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如果心理素質過硬,面子之類都作身外物,後世十全老人乾隆皇帝與狗肉將軍張宗昌那也寫得飛起,可謂兩大詩豪。

但是這種心理素質也不是常人能有的,如今在堂諸衆,如果不算老一輩的士林人物,可謂畢集神都士**英,許多人或無捷才,或是自怯,自覺不能卜成妙語,那就乾脆放棄了,藏拙總好過露醜。

李嶠等人又在這些呈上來的詩稿中挑選,湊出了十幾篇認爲值得當衆賞鑑的詩作,剩下那些,則就是有着明顯大問題的,乾脆也不浪費大家時間。

名單選出之後,李潼擡手示意,自有內教坊妙齡伶人上前吟唱示衆,雖然只是並未協律的清歌,但女聲清透婉轉、腔調薄怨,也自有一番簡約的氣韻。

隨着歌聲響起,堂中衆人也都側耳細聽,但有某人察覺是在吟唱他的作品,便忍不住笑逐顏開。哪怕排名並不算高,但在這樣的場合下能夠被選中,便已經值得誇耀一番了。

李嶠等人的賞鑑水平還是靠譜服衆的,一連十首吟唱下來,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反對聲。如張說、徐堅等人俱都赫然在列,特別是張說,更是效法沈佺期作變格七律,雖然只是中規中矩,遠不如沈佺期詩作那麼驚豔豐美,但就難度上,已經勝過了其他人因循舊體的五言。

案上詩稿越來越少,堂中氣氛也越來越安靜,衆人俱都斂息凝神,唯恐錯過佳作。

到最後,只剩下三篇詩稿的時候,滿堂也只剩下伶人獨聲,所吟唱乃是崔融所作。一詩讀完,頓時滿堂喝彩。

崔融本就是一個水平不遜李嶠的文豪,雖然才名更多體現在文章上。但其人方從韋待價西征敗歸,如今仍是在罪的白身,以怨婦口吻追念征夫,可謂感同身受,情真意切,雖然言辭樸實,但也引起在座時流許多共鳴,紛紛報以掌聲。

崔融詩作之後,便是宋之問的詩了,伶人高歌:“秋寒照苦月,隴暗積愁雲……”

李潼在席中也是認真傾聽,應該說宋之問是有自負的資本的,其人本就宮體詩的大家,雖然急筆頓成,但這首詩寫得也是可圈可點。若照真正水平,李潼自然是拍馬難及,可是誰又會跟你真實水平的較量!

宋詩吟唱完畢之後,堂內便響起議論聲,不乏人覺得宋詩雖然清寒雅緻,但怨情卻停留紙面,較之崔詩稍欠幾分意長。

意蘊長短,本就沒有一個準確的尺度。其實李嶠也是覺得自己好友崔融的詩作要淺勝半分,但雖然是以文會友,也不能完全忽略其他的元素。

崔融眼下戴罪之身,宋之問卻是清貴的弘文館待詔,淺壓崔融半分,也是不想他因爲一時意氣而結怨旁人。

現在衆人議論起來,又將兩首詩作各自翻唱幾遍,到最後宋之問也不得不出言誇獎幾句崔詩,於是二詩便暫列伯仲。

可是這一結果出來之後,列席左堂的徐堅卻舉手發聲,言宋之問此詩首聯乃是化用前作,曾經作爲某將軍輓歌。

徐堅本就博聞廣記,如今在麟臺助編禮典,廣索故籍,提出這一點之後,索性又站起身來將那篇輓歌通讀一遍。

李潼見自己小夥伴兒這麼給力,心裡默默給徐堅點了一個贊。

宋之問臉色則變得有些難看,其實詩人臨場化用自己的舊詩也不算什麼大事,畢竟都是一人才思。所以徐堅指出這一點之後,衆人也沒有什麼非議聲。

可是,臨場應教所較量的本來就是捷才。剛纔崔詩與宋詩已經被論作伯仲,現在又發現宋詩取巧,如此一來,宋詩評價自然要低幾分。

一詩勝負只是尋常,旁人倒也不覺得如何,可宋之問今次本就筆指少王,現在卻被崔融都壓了一頭,還不知少王詩作如何,心裡自然滿是尷尬羞澀。

終於,伶人拿起衆人期待良久的少王詩作吟唱起來:“白馬誰家子,黃龍邊塞兒。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

《獨不見》這一樂府舊題,李潼倒是記得幾篇,穩妥起見,還是選了李白的這一篇。雖然說李白的《獨不見》遠不及其他傳世名篇那麼驚豔,但畢竟詩仙出品,在時下而言,還是有着幾分降維打擊的高度。

果然,當伶人吟唱完畢後,堂中贊喝聲已經不絕於耳,崔融更是直接從席中立起,對少王拱手道:“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桃今百餘尺,花落成枯枝。良人久不見,豈能不自傷……大王才意捷達,情及肺腑,融所不及,唯俯首而!”

就連崔融都發聲認輸了,宋之問哪還有再作爭辯的餘地,也只能起身離席表示認輸。

“偶作閒趣強說愁,盡興則可,無論勝負。”

李潼微笑着從席中站起身來,走入陳設的珠寶華器當中,撿起一個朱彩雕飾的玳瑁筆架,然後又走回沈佺期席前笑語道:“雖無鬱金堂,且以玳瑁玩器贈送學士,還請學士不厭簡陋,雅受勿辭。”

“這、這實在太貴重!”

那玳瑁筆架通體斑斕,並點綴大小不一的寶石珍珠,燈光下五彩繽紛,彷彿天河中打撈出的瑰麗器物,自然不是凡品,沈佺期搖手推辭,卻被李潼不由分說的擺在了他的案上。

“先前便已有言,器不可誇,才最難得。諸位美篇俱陳,使我廳壁流彩,俗外諸物,怎可吝情,各自揀取,勿負酬意。”

聽到少王這麼說,堂內衆人又變得激動起來,特別那些歌詠列名之人,更是激動得臉色潮紅。他們本以爲只有案首纔有美器相授,卻沒想到少王手筆如此豪爽,居然分潤及衆。

一時間許多此前沒有詩稿呈交的人也都各自懊惱,只覺得排在後邊那幾人詩作也不算絕佳,自己若強作韻詞,未必不能列選。

在少王催促下,崔融舉步出席,挑選了一枚翠玉的壓卷環扣,並笑着轉回來向少王致謝。

李潼又笑着望向宋之問說道:“小王所愛廣博,堂設仍有所珍,未知宋學士能否同趣揀得。”

現在他心裡也是有遺憾,跟這些文化人打交道太費勁,否則就可以直接說你這大傻X不是挺能嗎,你去挑啊,挑到老子愛物直接剁了你的手!

宋之問聞言後自有幾分窘迫,舉手道:“戲笑閒言,不可當真。大王捷才妙筆,卑職實在難倉促追及,雅賞諸器,實在敬謝愧領。”

他這話講出,且不說別人感想如何,反正後邊排着那十幾個人恨得牙癢癢,你這傢伙太不地道,就算要講風格,能不能換個場合!老子都已經看好該挑啥了,結果被你給擋住了!

見宋之問推辭不受賞,李潼也沒有再讓他,這傢伙擺明來找茬,喝他家兩口酒他都覺得心疼。他本來已經打算好了,如果宋之問真的不要逼臉下去選,他就說恰好選中自己的愛物,再作首詩把東西換回來,總之不能讓這傢伙佔了便宜!

既然宋之問識趣,倒省了李潼的工夫。他又轉頭望向堂下諸衆,並笑道:“今日羣才並集論雅,舉貨酬衆,豈有私庫吝守的道理。《獨不見》婦怨不歡,難襯今日樂宴趣意,今日諸位但有餘興未已,取物擬辭,詩成即納。非爲貪貨,只爲彰才!”

衆人聽到這話,興致更加高昂,少王豪爽實在是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堂設重物,俱非凡品,其中珍貴者,怕是有價無市。而且少王也說的好聽,不是爲了貪享珍貨,只是爲了彰顯才氣,洗去銅臭,全是雅情。

且不說其他人羣情振奮,一個個低吟構思,反正那十幾個本來有望先取珍貨的人,這會兒是把宋之問恨到了骨子裡。如果不是宋之問矯情作梗,他們自能按序俯拾珍貨,哪還用再與旁人競爭!

“李學士可否先入歌取,爲羣衆作態?”

李潼擡手對李嶠笑道,這本來就是他準備的曲目。說到底,他骨子裡並不是一個貪愛財貨之人,之所以在這方面有計較,也僅僅只是因爲要做的許多事情都要用到錢。

珍貨再好,也不治飢渴。那些豪商們爲了託市,都捨得將這些珍貨白送到王府中,他總不至於連那些商賈的氣概都沒有。本來就在構思一場直播帶貨,更加體現他的商業價值,恰逢這個機會,自然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李嶠聞言後也不推辭,走下堂中取了一件檀木手柄的團扇並笑着吟道:“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未有大王捷才,因風破題,敬謝雅賞!”

宋之問聽到這話,臉上笑容更僵,心裡則滿是悔意,實在不願繼續逗留。

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355 大河漕幫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004 醫博士沈南璆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130 少王邪才妖異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376 紈絝衛府0075 將軍跋扈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270 兵入武氏邸楔子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227 名馬梨花落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405 都水使者,畿內藏丁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103 府佐諸衆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159 皇孫李寶雨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381 媽寶裴光庭0225 無兒還有孫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024 神皇鑑詩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280 寶利行社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028 禁宮異兆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100 不望獨活0389 鄭女文茵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363 新的班底0261 不欺少年窮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060 唯望生,不望死0308 吾皇萬萬歲0008 聖母神皇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002 又一個才人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381 媽寶裴光庭
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355 大河漕幫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004 醫博士沈南璆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130 少王邪才妖異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376 紈絝衛府0075 將軍跋扈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270 兵入武氏邸楔子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227 名馬梨花落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405 都水使者,畿內藏丁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103 府佐諸衆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159 皇孫李寶雨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381 媽寶裴光庭0225 無兒還有孫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024 神皇鑑詩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280 寶利行社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028 禁宮異兆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100 不望獨活0389 鄭女文茵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363 新的班底0261 不欺少年窮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060 唯望生,不望死0308 吾皇萬萬歲0008 聖母神皇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002 又一個才人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381 媽寶裴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