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3 前途堪憂

上官婉兒時年二十五,正是一個女人韶年正盛、芳華豔麗時節,髮結百合髻,同樣是上衫下裙的打扮,但站在人羣裡卻是清麗獨秀。

她臂彎環披黃羅帔子,本來一雙晶亮的眼睛還在認真觀察着李潼,待見房氏撲在身前,連忙彎腰將之攙起,但卻並不接房氏所言。

待見到房氏衫裙血污並頸間的血紅,上官婉兒眼中也泛過一絲哀傷但又很快壓在眸底,她側身攙扶住房氏,用一種責備又關切的口吻說道:“先王所遺,豈獨永安?太妃雖然思疾念切,但也不可輕操兇險,如此不止讓受者失於孝道,一旦險成於難,二王也將痛失所恃,此跡實在不可復爲!”

說話間,她又望向那縮頭立在一側的徐典,語調也變得冷厲起來:“宮人典掌用事,是爲了讓禁中井然肅靜,各安所在。職內生出這種亂子,盡責與否,我不便置喙,但請徐典自趨尚事者座前詳陳!”

那徐典唯唯諾諾點頭,不敢口出不滿並埋怨,只是望向雍王太妃房氏的眼神多多少少有些不善。

之後上官婉兒便又望向帶隊的羽林將軍,開口說道:“宿衛拱庇禁中,所守在於慎重。妾非持戈長,不敢輕言諷事,但幃私難得是清靜,還請將軍體宥。”

那羽林將軍叉手示禮,之後擺手驅退一衆羽林賁士,自己也退至院舍之外,不再立足其中。

李潼這會兒只是站在原地,一言不發,上官婉兒的豔麗的確讓他眼前一亮,但眼下這狀態很明顯不適合欣賞美色,特別之後這女人一系列的言語,又讓他忍不住感慨,能夠被武后欣賞留用在身邊的女子確是不凡。

拋開上官婉兒對當下混亂局面的調控,最讓李潼關心還是他那嫡母房氏泣訴所言,原來他也是有將自己死而復生的事蹟加以利用的想法,卻想不到房氏在悲慼外表下很快便脫口而出坤福庇護云云,思維較之他實在是敏捷得多,直接將他的復活與武后福澤聯繫起來。

但這個上官婉兒也實在是敏感得很,直接就繞開了這一言語陷阱,並用寥寥數語杜絕房氏繼續言行失控的可能,也實在是心思玲瓏。訓斥那女官徐典,既確立自己在當下場面的權威,其實又讓自己遊離事外,這又是一種不廢於事的明哲保身。

李潼一邊沉吟回味,一邊緩行上前,準備從上官婉兒身畔接過嫡母房氏,但他還沒有靠近過去,上官婉兒已經擁着房氏退後,並對他說道:“請大王暫居閒庭,容妾奉送太妃歸苑診細。”

李潼見狀,疾衝一步大聲道:“母傷子痛,請才人留情勿陷,容我近前侍藥。”

上官婉兒聽到這話後卻並不直接回答,只是轉頭看了房氏一眼。

房氏這會兒也過了最初的衝動,並在上官婉兒話語中意識到自己今日的衝動多有隱患,已是心亂如麻,她只是望着李潼緩聲道:“垂死復生,人間大瑞,兒郎承此恩澤,切勿辜負!安守此中,靜待朝霽。”

一番喧擾很快平息下來,偌大庭院中再次只剩下了李潼一人。

這麼說也不對,因爲還有幾名跟隨上官婉兒過來的宮婢也留了下來,她們或是入舍整理灑掃,或是分立於廊前庭中,視線不斷遊弋於李潼身上,眼光裡透出大寫的兩個字:監視!

李潼也再次回到了房間中,並坐回了帳幕下的素榻上。那些宮婢大概也知這裡此前是個什麼位置,並不敢站得太近,倒讓李潼得以避開那些擾人視線。

環境冷清起來,也讓李潼得有精力繼續整理腦海中有關少年李守義的記憶細節,以便於更加認清楚他當下的處境。

首先需要認清楚一點,那就是在武週一朝前後,生爲李氏宗室子弟,那就是一個大寫的慘。而作爲章懷太子李賢的家眷,這個“慘”字還要加黑粗描,慘中之慘!

章懷太子李賢自己被廢逐逼殺之外,遺下三子同樣境遇悽慘,如自己這個魂穿附體的少年李守義,被不斷的疲勞審訊驚駭至死。另外的長子李光順,則是在武周革命的690年被鞭打至死。唯一活下來的嗣子李守禮,後來更是因爲常年的幽禁鞭刑熬出了風溼病,成了一個人體晴雨表能夠預卜天氣。

如果說在此前這些只是與自己不相干的古舊故事,那麼在親眼看到太子妃房氏爲了能夠見上自己一面,不得不自殘乃至於以性命逼迫,人間慘劇正真真切切發生在自己並周圍人身上,李潼也很難再保持什麼輕鬆樂觀的心態。

李潼垂首看着自己手足纖瘦的新身體,心情可謂複雜,強漢盛唐,人所向往,可是當自己真正有幸來到這個時代,卻發現迎接他的是澎湃洶涌、漫無邊際的惡意。獨坐在這宮婢環繞監視的房間中,他甚至不敢忿聲咆哮以宣泄心中的積鬱。

難道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只是爲了匆匆一覽,飽嘗人間苦楚之後再淒涼的奔赴黃泉?

這樣一種經歷,李潼自然不願接受,可是他又清楚的知道,所謂的夭亡復生只是一個開始,之後種種真正的折磨將會陸續到來。

武則天其人史上功過如何暫且不論,但是對於她的兒孫們實在心狠,她的履極之路就是李氏宗族與其他被波及的臣民血肉屍骨鋪就而成。就算李潼暫保於當下,可是兩年後的武周革命、改元天授所興起來新一輪的打擊,他也絕難置身事外。

知道歷史後續的發展,只能讓李潼對於未來的命運更加恐懼。他只是一個因公殉職的普通人,沒有那種天生的鬥天鬥地的豪邁氣概,想到前途種種兇險莫測,甚至生出一種到此一遊然後了此殘生的打算。

可是當手指落在懸掛在蹀躞帶上的餐刀刀柄上時,他腦海中卻又閃過剛纔房氏決然來見的畫面,心中不免百念叢生。

“不知當年青燈古佛的武則天,又是什麼樣的心情?”

他腦海中偶發奇想,想到了他那個還不曾謀面的“祖母”,若以前途絕望而論,其實當年被髮配感業寺的武則天又何嘗沒有感受過?韶華虛度,恩澤無享,卻又不得不青燈古佛了此殘生。

那時的她,大概也是飽嘗了孤獨與絕望的滋味,但這些卻並沒有打倒她,卻讓她變得更加強大。有的人,只需要一個機會而已,沉淪苦海中,哪怕僅僅只是一根稻草的施予,也能讓其迸發出驚世絕豔的璀璨光芒!

拋開李氏子弟與武后天然立場上的衝突,李潼是真的覺得武則天是一個偉大的人。言之偉大,不在於帝王功業如何,而是作爲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勇於野望,勇於踐行,人間的規矩約束不了她,永遠不被已知的見識自我束縛,將人生之價值發揮到極致,開天闢地第一人!

人生從無僥倖,無非坐言起行!

當李潼清晰的感受到自己內心裡那種不甘,儘管思及前路艱辛,仍然難免軟弱,但對軟弱的品嚐,只會勞神傷志,於事無補。他現在需要確定的,是活下去這一目標,以及圍繞這一目標該要怎麼做?

是的,求活是李潼給自己樹立的大目標,而非打倒奸後武氏、光復李唐江山這種狂妄念想。當然也並不排除未來隨着境遇改變,李潼的目標也繼續拔高,但就眼下而言,這真是不切實際的狂念。

武氏得以坐大,大而言之在於庶族地主向傳統貴族秩序發起衝擊,小而言之在於高宗李治十數年如一日的縱容。二聖並尊,一個女人在原有政治生態中能夠達到的最高尊榮,早在李治在世時期,武則天已經得到了,之後種種突破,都是立足此前已有的基礎上。

武則天能夠成爲諸夏傳統中惟一一個女皇帝,在於世道的因緣際會,在於手段的高超絕倫,一步一步,紮實無比,絕不是一兩個微小的變數能夠扭轉的。

儘管還沒有見到武則天其人,但是方纔所見上官婉兒那玲瓏心竅、謹小慎微的言行方式,給李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因此明白,想要在武則天煌煌慈威之下得於生存,絕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更何況他血脈裡就存在着原罪。

其實某種程度上而言,上官婉兒的事蹟也大值得李潼去效法。上官婉兒祖父上官儀諫言高宗廢后,武則天絕對是將這老傢伙恨進了骨子裡,但是對於罪戶之後的上官婉兒卻能愛才留用。

這也說明武則天絕不僅僅只是一個弄權姦婦,她是有着真正政治家的格局、襟量。

這也給李潼以啓發,那就是他如果想活命,就絕不能只在武則天心目中留下一個可有可無的庶孫這樣一個印象,在此之外,必須要展現出超出血脈的價值與用處。

其實房氏臨走之前,也給李潼留下了提示,那就是將他的死而復生往祥瑞方面去攀附,讓他的存在成爲武則天得天眷深的一個證明。

但這當中又有一樁隱患,那就是他不僅僅只是武則天的庶孫,身上還流淌着李唐宗室的血!他能死而復生,是不是又意味着李唐社稷得天眷深,不可逆奪?

一件事情,兩種解釋,所帶來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生死殊途!所以留給李潼的時間並不多,如果他不能將事態往好的方面去引導,說不定下一刻就會賁士衝入,將他亂刀砍死!

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050 太平公主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005 再愛我一次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307 南望老人星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076 祈求長生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043 進學內文學館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005 再愛我一次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263 娘子隨戲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180 豈能笑罵由人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052 大酺獻樂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048 內教坊諸事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070 頌聖臺閣體0274 只待神都制命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251 不當大用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295 無妄之災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118 從子昌嗣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142 就怕有壞人
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050 太平公主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005 再愛我一次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307 南望老人星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076 祈求長生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043 進學內文學館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005 再愛我一次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263 娘子隨戲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180 豈能笑罵由人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052 大酺獻樂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048 內教坊諸事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070 頌聖臺閣體0274 只待神都制命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251 不當大用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295 無妄之災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118 從子昌嗣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142 就怕有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