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

河東王與來俊臣之間的糾紛頗爲牽動人心,而負責推理案件的司刑少卿杜景儉自然也就頗受矚目。

女皇臨朝以來,大用酷吏製造冤獄,這已經是一個標籤。因此大凡與刑司有關的朝臣,往往給人印象不佳,但也並非所有刑徒都以酷戾爲能。

天授年間,杜景儉與徐有功、來俊臣、侯思止專理制獄,時諺便有遇徐、杜者必生,遇來、侯者必死。

雖然刑令本身就以威懾人,仁慈並不代表盡職,但在那樣的氛圍之下,此二人能夠不一味的迎合上意,刑令法威之下能夠不失仁恕,足見是有着公直的一面。

不過因爲案件過於引人矚目,杜景儉也是承受了不小的壓力。案情本身並不複雜,畢竟是發生在衆目睽睽之下的公開場合,杜景儉所承受的壓力,主要還是案件之外的人情請託。

其人甫一受事,朝野之間便不乏人奔走相告,而且有人專候在他歸家的道路上,高聲叫嚷希望他能主持公義、憑此案一舉解決掉近乎毒瘤一般的來俊臣。

來俊臣入事以來,便以鮮血人命鋪墊自己的上升道路,自然結仇積怨頗多。所以當其人涉入到罪案中時,想要置其於死地的人簡直數不勝數。甚至有人直登杜景儉家邸,刺面出血,表示只要杜景儉能除掉來俊臣,願意終生爲奴。

當然,除了來俊臣之外,河東王也頗惹許多人情問事。只是相對於時流對來俊臣的積怨爆發,有關河東王的聲議則要複雜一些。

河東王時譽不弱,甫一歸都,便引得時流競相趨迎,甚至想要以女妻之。可是當那些人情問事傳到杜景儉耳中時,結果卻讓杜景儉大感意外。

他本以爲那些人家應該是要爲河東王求請居多,實則不然,真正爲河東王求請、希望能寬容處理的並不多,反而是有許多聲音希望杜景儉能不畏王勢煊赫、人情雜擾,秉公處理。

身爲一個法官,秉公處理本就是分內之事,這一點也無需人言。但杜景儉還是不免有些奇怪,時流何以對河東王的態度如此表裡不一。

一直等到西京薛季昶將西京有關卷宗使人送達神都司刑寺,杜景儉翻看到一些有關河東王與關中竇氏的糾紛案事,才漸漸有所瞭然,轉又不免嘆息起來。世道變革,人情乖戾,身爲李氏宗枝,總是難免遭受刁難,哪怕河東王這種還有聖眷所繫的少王。

與事雙方俱難引入案問,來俊臣自以傷病拒絕,儘管每天往來皇城請求拜望女皇。至於河東王則深居禁中,外臣根本難見。

拋開人情的雜擾,關於如何量刑裁斷,杜景儉也是深思良久,一直等到政事堂連催幾次,纔將自己的意見呈交上去。

這樣具體的案事,自然無勞政事堂諸相公親自過問,之所以連番催促,則就是代聖皇陛下發聲,所以杜景儉的判書遞上去之後,很快便得到了批覆。

關於來俊臣的判決,單純此案以論,並不足以入死。但杜景儉也在規則之內做了最重的量刑,判決將之流放西南萬里之外的愛州。

但是聖皇陛下的批覆當中,則是循引舊功,將流放地量移到了江州,可見仍然沒有將來俊臣完全放棄掉,直接將流放路程縮短几倍。

對此,杜景儉自然有些不能接受,準備再作申訴,認爲即便是要作敘功量移,來俊臣的流放地起碼也要不出嶺南道。

不過,當他看到有關河東王的判決時,則不免又是大吃一驚,乃至於直入直堂宰相李昭德面前詢問道:“如此判處,是否量刑過重?河東王雖然確有罪實,但不至於如此……”

聖皇陛下的批覆,李昭德當然也過目了,此時面對杜景儉的詢問只是說道:“河東王才器可珍,仍有用地,逐之事外,纔是荒廢了名王才力,是一事二懲。”

講到這裡,他又拿過了判決書,指了指有關來俊臣的部分,說道:“至於來某,罪事不只此案。此前數日,坐失官儀兼車行皇城,要一併入量。你如果不能將他系引案中問事,案事發回省中秋官,入呈政事堂,我親自審理!”

李昭德講到這裡的時候,神態間頗有幾分不滿,前日他就打算在南省道途直接逮捕來俊臣,但被別的雜事牽擾,等到轉過頭來,來俊臣已經閉門不出。

他雖然是宰相,但南省諸司做事都有章程,也不能直接越權插手下司問事,但言語之間已經對杜景儉的保守行事非常不滿。

被宰相如此訓斥,杜景儉心情惡劣可想而知,他本來不想接手此案,可是既然事情發在了他的案上,如果不能處理周全、還要呈送上司,年考的時候便是一大污點。

儘管杜景儉還在爭取量刑輕重,但聖皇陛下的相關批覆也已經流傳開來。涉事兩人俱高位,本來就不能完全按照刑律裁斷,聖皇陛下既然已經公開表態,基本上就算是已經定論了,不會再有什麼變數。

來俊臣流放江州,自然讓人不滿,感覺判處太輕。但也不能說完全的失望,起碼這傢伙是被踢出了朝堂,不會再毒蛇一樣盯着在朝羣臣,也能讓南省諸衆長鬆一口氣。

而來俊臣被貶,本身也是一個信號,意味着聖皇陛下對這些酷吏們已經不再像此前那樣過分縱容。所以朝內朝外也都不乏人摩拳擦掌,準備乘此勢頭去圍攻其他仍在朝局中的酷吏們。

至於河東王,近日都居禁中,有關其人與聖皇陛下的相處細節,其實也通過一些渠道傳遞出來,時流不免有感少王所受寵眷之深。

可是當河東王的判決作出後,還是令人大跌眼鏡,越發覺得天意高難測:河東王竟然被直接奪爵且免了司禮少卿的官職!

如此懲罰,不可謂不重。河東王既是李氏宗枝,又是聖皇陛下親孫,即便是當街毆打憲臺大臣,懲罰應該也以訓誡爲主,諸如削邑、削階、罰俸、免官之類。如果上升到需要直接奪爵,那幾乎已經是謀反之類的十惡大罪。

原本杜景儉的判決也是河東王年少性躁、資淺歷重,不當官長,建議免官警誡。

杜景儉在做出這一判決的時候,雖然不失公正,但也不乏對河東王這宗枝少者的迴護。

在他看來少王本就身世敏感,一旦再居事中,所招惹的情勢糾紛難免加倍,避得了一次避不了兩次,還不如干脆側身事外,深居王邸、安享富貴。

可是聖皇陛下這一番加懲,實在是太苛刻,不只奪職,還要奪爵,以至於讓人懷疑此前禁中流傳出來的訊息究竟是不是真的。

且不說外朝的喧擾,武則天在將批覆發放外臺之後,轉又忙起別的事務。

一日政務處理完之後,轉又吩咐宮官去召少王入殿,宮官離去不久轉又返回,卻稟告少王自陳抱恙潰悶,不敢以病氣遞染陛下,所以不來。

武則天聞言後便笑道:“這小子日間還在練鼓,現在就染疾了?受此嚴懲,能不潰悶?婉兒去傳告他,若入殿來,自有導氣之言,如果不來,此際就收拾收拾自歸邸中吧。”

上官婉兒領命而出,一路趨行直至閒苑,走入閣堂中,便見少王居坐調琴,也不擡頭看她。

她上前一步,將聖皇言語轉告,但見少王神情並沒有多少變化,於是便又忍不住軟語說道:“大王如此身世,顯貴與否本不在於官爵如何,但有聖眷常在,何憂眼前並後事。”

李潼聞言後便哼哼一聲:“不當上官應制此稱,小民已是黔首,卑微纖弱,雨露尚且不禁,遑論堂皇聖恩。既遭言逐,不敢頓候,這便遠離宸居,自放於野。請應制如此歸告,並請賜我出宮手符。”

上官婉兒聽到這話後不免愣了一愣,但見少王言雖幽怨至極,但神情卻仍平靜,心緒略有安定,於是便轉身退出。

望着上官婉兒離去背影,李潼神色轉爲鬱悶。上官婉兒那番勸言,他當然也明白,但被如此涮了一把,心裡當然芥蒂難免,對他奶奶充滿怨念:你這老孃們兒不把孫子當人物,老子對你這麼好,你卻這麼玩弄我!

當然他敢這麼耍性子,也是感情到了這一步。會哭的娃有奶喝,武承嗣在禁中發了一次病,皇輦都有得坐。老子被這樣敲打還啥反應不給,那也太卑微了。你要是對我連這點容忍都無,那關係還怎麼繼續下去?

上官婉兒趨行歸告,武則天聞言後,眉頭也微微皺起,略作沉吟後從案側一堆早就擬好的敕書中抽出一份遞給上官婉兒,並又說道:“送去示他,如果還不來,那就歸家繼續潰悶着。”

不久之後,李潼便從上官婉兒手裡接過敕書,展開一看,嘴角便抖了一抖,轉又覺得情緒太外露,顯得自己肚量淺,控制住表情後,這纔跟在上官婉兒身後一溜小跑行向殿堂。

0238 洗劫武攸宜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052 大酺獻樂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094 大酺禮畢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368 薛郎鐵頭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002 又一個才人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113 荒園生妖異0316 鸞臺給事中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152 潛龍怒音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376 紈絝衛府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376 紈絝衛府0308 吾皇萬萬歲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175 索性以身相許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180 豈能笑罵由人0050 太平公主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066 猶歌前代功德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018 跋扈宗王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164 官拜尚輦奉御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006 人盡敵國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154 宰相入刑0106 禁中逆亂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172 薛師人間英豪0020 願此心同我0061 佳人再贈香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439 踏破白馬寺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015 仁智院掌直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090 家賊難防0169 酷吏授首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
0238 洗劫武攸宜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052 大酺獻樂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094 大酺禮畢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368 薛郎鐵頭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002 又一個才人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113 荒園生妖異0316 鸞臺給事中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152 潛龍怒音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376 紈絝衛府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376 紈絝衛府0308 吾皇萬萬歲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175 索性以身相許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180 豈能笑罵由人0050 太平公主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066 猶歌前代功德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018 跋扈宗王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164 官拜尚輦奉御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006 人盡敵國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154 宰相入刑0106 禁中逆亂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172 薛師人間英豪0020 願此心同我0061 佳人再贈香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439 踏破白馬寺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015 仁智院掌直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090 家賊難防0169 酷吏授首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