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

司衛少卿閻知微家中這一場宴會,因爲與會者衆多,很快就傳遍了畿內,與此同時,也在時局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這種大難臨頭、摒棄故誼的做法,當然不會獲得什麼好的評價。一時間,論者無不被閻氏的做法大加斥責,而閻知微的風評一時間也降到了谷底,出入之間,道途不乏行人指罵。

但在洶涌的輿情之下,同時也隱藏着一股試探與觀望的意味。畢竟,閻氏所面對的處境並非一家之困,這樣的做法究竟是不是一種出路,也都讓人心存好奇,急切的想知後續如何。

時流也並沒有好奇太久,幾日後,禁中對此作出了迴應,閻知微由司衛少卿轉爲右羽林將軍。儘管並沒有論斷閻知微這一做法是善是惡,但卻用實際行動表達出了聖皇陛下對此的態度。

與此同時,也有幾句禁中言辭泄露出來,是聖皇陛下對閻知微的評價:“知微其人,誠是拙於情。謀逆重罪,非窮兇極惡者誰敢與聞、同污此中?

且不論罪實與否,凡心存良善、無辜之徒,輕涉於事,無不膽戰心驚,或失於從容,這也是人之常情。其人之所以痛斬倫誼,可知情急之下仍能守於忠義大節。輿情薄論、羣衆非之,朕不恤之,更仰何人?”

聖皇陛下究竟有沒有說過這樣一番話,誰也不能篤言確定。但這番話卻在一些私密的場合裡傳揚開來,言者繪聲繪色,聞者一臉沉思。

當然,輿論風評也並沒有因此改變對閻知微的評價。但是,神都城裡卻悄然掀起一股和離斷親的風潮。往昔時流無不以攀結名族爲榮,可如今卻少有人再將這樣的事情宣揚於外。

無論輿情如何,在接下來刑司推審案件的時候,也都逐漸的不再將這樣的姻親關係作爲推案的一個憑據。

儘管酷吏重刑的氛圍仍然沉重得將人壓得喘不過氣,但這一點微小的轉變,也彷彿穿過層層積雲的一縷陽光,起碼是讓人看到了一絲轉機與希望。

如果說閻知微一事給外朝局面帶來了一絲轉機,那麼大內禁宮中則就是陰雲越積越厚,幾乎快要將人逼瘋。

此番酷吏復起推案,核心就在於皇嗣究竟有無謀反。衆所周知,垂拱之後,皇嗣一家便久居禁中,所以嚴查近侍宮人,也是推案的一個重要環節。

最開始,推案提審的宮人還主要集中在現在仍在服侍、或者曾經服侍過皇嗣一家的人員。可是隨着事態發展,這範圍也在逐漸擴大。特別當來俊臣案引蘇瑰、將案情追溯到豫王府故事的時候,對宮人的履歷追查力度也是大增。

如果說對外朝人事的追查,聖皇陛下還要有所顧忌,不能任由酷吏全無限制的牽引發揮。那麼對於宮內這些宮官家奴們,則就沒有了此類限制。

麗景門附近的內獄被重新啓用,外朝刑吏們彷彿索命的無常,肆無忌憚的在禁中閒苑行走,不斷的將禁中的宮婢與宦者押入內獄,晝夜不斷的嚴加審問。

漸漸地,甚至就連內獄都不足用,刑卒們又將掖庭宮一部分宮室擴做臨時的監室,用以關押從禁中各處搜捕而來的宮人。

午後仁智院裡,司苑徐氏正在安排院中貴人們晚間飲食事宜,突然有宮婢倉皇衝入直堂,雖然只是素面,但臉色較之重粉塗施還要慘白,入堂後便顫聲道:“救命、徐、徐司苑請搭救柳司正,外朝那些鬼卒,剛剛入苑捕走了柳司正……”

徐氏聽到這話,臉色也是陡然一變,忙不迭起身道:“幾時發生的事情?柳司正被押往何處?”

“一、一刻鐘前,已經、已經往麗景門去了!”

宮婢帶着哭腔泣訴道。

徐氏聞言後便點點頭,回首對堂上一名女官說道:“不要耽誤了晚間貴人飲食,我去去就回。”

“要、要不然去稟告前堂貴人……那些鬼卒兇惡,我怕司苑你去也是枉然,或、或還……”

女官上前拉住徐氏,低聲勸告道。

徐氏聞言後搖搖頭,嘆息道:“我等宮奴,合該遭此劫難,下人們的憂困,哪好驚擾貴人。柳司正於我有恩,她遭此橫劫,我該要去看一看能不能將人搭救出來。即便不成,鬼卒知我侍在仁智院,想也不敢刁難。”

說完後,徐氏便匆匆出門,直往尚宮院而去。行途中便多見有宮官疾行於宮道中,一個個也都神情凝重,目標同爲尚宮局所在的院舍。

尚宮局爲禁中六尚之首,司正女官掌管宮人賞罰事宜。禁中局勢不像外朝那樣變幻無常,因此這名被捕的柳司正已經在尚宮局供事十餘年之久,也多有宮人承其恩惠,徐氏自然也不例外。

當徐氏抵達尚宮局的時候,便見到尚宮局院外多有宮人徘徊張望,院門前仍有外朝刑吏把守。大多女官至此都裹足不前,很明顯除了擔心柳司正之外,更重要的是想觀望形勢,擔心遭受到牽連。

也無怪這些宮人們涼薄,她們彼此之間身份或有高低,但在貴人們眼中,也不過是奴役而已,生死禍福都在貴人一念之間。今次這一場大案彷彿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在這樣的情形下,誰也不敢說處境就較別人更加保險。

徐氏同樣也是如此,她入宮這些年多承柳司正照顧,但之所以匆匆來此,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柳司正掌握着一條出入禁宮的私密道路。此前徐氏搬運宮財出宮,便多循這一條通道。

甚至就在此前不久,因爲代王殿下臨行前的叮囑,徐氏還暗中聯繫這位柳司正,向她暗示必要時要借這條通道往宮外送出幾人。

所以徐氏也擔心柳司正會耐不住刑卒拷問、將這些事情也招出來,屆時自己遭受連累還在其次,若累及代王一家纔是真正的大禍。

徐氏在尚宮局外徘徊好一會兒,不見刑卒離開,倒是院裡傳來的搜查聲越來越大。她權衡良久,終於橫下心來,舉步往院門前行去。

“來人止步!刑司蒐證,閒雜人等不得入內!”

徐氏距離院門還有丈餘,便有刑卒亮出佩刀,大聲斥道。

“尚寢局司苑徐某,暫事仁智院代王殿下諸貴眷。院事雜多,乏於使用,來尚宮局請求增補。”

徐氏強自按捺住悸動的心情,上前凝聲說道。

守門刑卒聽到代王之名,臉色略有異變,沉默片刻後才各自退開,其中一人還沉聲道:“出入從速,不要耽誤刑司用事。”

徐氏聞言後便點點頭,然後快速行入尚宮局院中。

此時的尚宮局院子裡,一衆宮官婢女們都被驅趕聚集在外堂附近,眼見徐氏行入,紛紛投過來求助的目光。

徐氏硬着頭皮走上前,尋到相識的女官將前言複述一遍,女官聞言後便連連點頭,抓住徐氏胳膊便往側堂行去。

然而這側堂裡,也有刑卒在搜索徹查,自然不許兩人進入。徐氏瞪眼喝道:“我暫充代王殿下禁中行走使用,爾等刑卒安敢阻事!”

聽到這話,在場一名司刑評事忙不迭匆匆入前,斥退幾名刑卒,笑臉請二人入堂。

“徐司苑你真的是守得至寶,眼下禁中翻天覆地的震盪,能讓這些窮惡鬼卒忌憚的,唯代王殿下等幾名貴人而已!”

眼見司刑評事對徐氏的態度,尚宮局女官忍不住嘆息說道。往常她們尚宮局在禁中是見人高一等,可是現在也難免驚擾,如果有可能,這女官甚至都想放棄這官身,哪怕到仁智院中擔任一個尋常灑掃婢女,也要勝過這種朝不保夕的驚恐。

徐氏這會兒卻沒有心情自誇,快速詢問柳司正何以入刑。原來也只是心善惹的禍,禁中一些貧苦女官舍財開鑿佛窟,組了一個拜止蓋菩薩社,邀請柳司正擔任社首。

本來以柳司正在宮中的門路與積蓄,實在不必搞這些事情,卻耐不住宮婢們苦求而應承下來。卻不料當中有宮女輪侍皇嗣苑居而被提審,耐不住刑問苦打便供出了這個佛社,於是作爲社首的柳司正便也被牽連入案。

得知柳司正是因此事入刑,徐氏才鬆了一口氣。柳司正久事宮中,應該也明白不該說的話不要說,就算招供再多,也只會讓她更加的罪惡深重。

但爲了保險起見,徐氏還是低聲道:“司正有什麼秘務叮囑,你等如果自覺難保,可以暫交我來保存。”

女官也知仁智院乃是目下禁中難得清靜地,而尚宮局眼下這形勢也實在難以保存什麼隱私,聞言後便轉入被推得半倒的屏風後,摸索片刻後將一個絲布包裹塞入徐氏懷內,並低聲道:“這是禁中諸苦命娘子往生活計,請司苑一定要保全!”

徐氏聞言後便暗暗點頭,明白這就是尚宮局對外聯絡的暗道相關,連忙收入衫裙內並將衣衫稍作整理,然後又與女官快速擬定一個名單,然後便行出側堂去點選宮婢。

那些宮婢們知徐氏來意,一個個都瞪大眼滿懷期待的望着她。被徐氏點到名的宮婢們都如蒙大赦,忙不迭行入徐氏身後,那些沒有被選中的則一臉失望,有些心理脆弱的更是忍不住發出近乎絕望的悲聲。

儘管徐氏也想搭救更多宮婢,但她也知此際不宜將太多人事麻煩引入仁智院,只能在心裡對那些宮人們暗道抱歉,然後領着挑選出來的二十人匆匆返回仁智院。

回到仁智院後,天色已經到了傍晚,徐氏也來不及仔細安置那些宮婢,想了想之後,懷揣尚宮女官給她的那個包袱,直往代王妃鄭氏寢居而去。

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102 少王神都行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133 太平歸邸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177 大王才思敏捷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365 羣僚入廟,參佐代王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080 豬狗之才0114 友誼的河0130 少王邪才妖異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281 牡丹花下死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161 宰相薦才0261 不欺少年窮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389 鄭女文茵0350 艱難皇嗣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058 薛師懷義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456 誰沐代王恩威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265 順水推舟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054 鎖喉之臣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050 太平公主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223 軟飯香糯0024 神皇鑑詩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229 心似雙絲網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287 靈前敲詐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220 如意元年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
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102 少王神都行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133 太平歸邸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177 大王才思敏捷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365 羣僚入廟,參佐代王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080 豬狗之才0114 友誼的河0130 少王邪才妖異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281 牡丹花下死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161 宰相薦才0261 不欺少年窮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389 鄭女文茵0350 艱難皇嗣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058 薛師懷義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456 誰沐代王恩威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265 順水推舟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054 鎖喉之臣1010 西土悍胡,得隴望蜀0050 太平公主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223 軟飯香糯0024 神皇鑑詩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229 心似雙絲網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287 靈前敲詐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220 如意元年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