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0 豈能笑罵由人

入夜後,金吾衛街徒又開始巡弋於神都城縱橫坊街之間。

一架馬車自洛水上的新中橋行駛下來,前後數名壯僕仗從,下了新中橋後,馬車便沿洛堤向西行駛。

恰逢長夏門大街一隊金吾衛騎士策馬轉出,眼見這一幕,騎士們頓時變得緊張起來,率隊什長振臂甩鞭大吼道:“什麼人敢犯夜行街?速速停下來!”

隨其一吼,隊伍中已經分出數名騎士握弓扣弦馳行向前,從街道左側繞行到前方去,搭箭引弓將這一車駕逼停。

“放肆!幾個街鬼安敢阻行!”

車前兩個壯僕身材魁梧,並有幾分軍伍氣息,撩開缺胯袍前擺塞在腰際,手中硬木杖橫端胸前,觀其姿態反倒較之職責巡城的金吾衛還要更加氣盛幾分。

這些金吾衛街徒們自然也不是善類,見幾個奴僕如此囂張,又沒有在馬車上發現什麼明顯標記,已經有人揚手射出一箭,箭矢直接插在壯奴身側,並冷笑道:“速速棄械!否則下一箭便要射穿幾個狗奴!”

此時,率隊的什長也從後方追趕上來,總算較之部下卒衆要稍顯穩重一些,勒住坐騎後對着馬車稍作叉手,並沉聲道:“敢問車上乘坐何者?”

車幔打起,在車前燈火照映下,露出一張中年婦人鉛華慘白的臉龐,婦人蠶眉微皺,擡手示意車前壯奴上前將一手令在什長馬前晃了一晃。

什長示意左右保持警戒,並讓一人上前接過那符令來仔細驗看,臉色頓時一變,翻身下馬前驅幾步,更作莊重叉手:“不知夫人夜歸,斗膽冒犯,還請夫人見諒……”

壯奴上前劈手奪回符令,復又昂首行回車前,車上婦人則一眼不發,只是又讓人落下車幔,示意繼續前行。

“上府有令,謹防畿內犯夜兇徒。卑職請送一程……”

什長見馬車旁若無人的繼續前行,連忙也返身上馬,擺手示意屬下們跟隨上去。

然而這一番熱情換來的卻仍然還是無視,馬車上婦人不再露面,至於幾名護從的壯僕對跟隨在後的金吾衛街徒們也不作理會。

“阿兄,這究竟是哪家貴人?這般狂妄,既然不見我等,咱們避行就是了,何苦作踐自己……”

殷勤護送還被人如此無視,金吾衛街徒們自然不滿,其中一人便低聲抱怨。

“收聲!”

什長臉色也有些不好看,低斥一聲後不再多說,如此一直追隨在後,行過數座坊區,而後馬車抵達尚善坊外,由東北角一處私開坊門駛入坊中。

眼見這一幕,街徒們一時間也都心生凜然。算是明白他們無意間真的冒犯到了了不得的人物。神都坊禁嚴格,私開坊門絕對是一樁大罪。

當然事無絕對,若是真正的權貴門庭,出入不隨起居,或就權宜,於正式的坊門之外再開私門專供出入。

不過,尚善坊地傍天津橋,乃是都內屈指可數的貴坊之一,防禁自然也是更加嚴格。本身能夠居住在此坊中的已經不是俗流,居然還能專開坊門以供出入,遍數此世又有幾家?

目送馬車行入坊內,什長才突然低啐一口,冷哼道:“仗勢豬狗!”

尚善坊內多居都邑權貴人家,最翹楚便是太平公主與武三思。

爲了防止小民循私門任意出入,坊區東北角這一道私門在內還有籬柵阻隔,侵佔半條坊街一直延伸到太平公主邸後花園。

馬車一路行至園內,太平公主乳母張夫人才下了車,自有奴僕上前將馬車引至閒處。張夫人則在兩名婢女導引下,徑直行往後廳中。

後舍廳堂寬闊,內外燈火通明。太平公主端坐在堂上繩牀,無危髻華裳,無鉛華美妝,素面朝天,一襲紗裙,面前書案上還擺設着衆多的文書。

張夫人趨行登堂,眼見公主還在捧着一份籍簿細覽,那粗濃的蠶眉已經揚起,頓足怒喝道:“那些賤奴們,怎麼忍心見公主殿下這般勞累!殿下只是太仁慈,良言勸用,哪比得上鞭杖驅使!”

“阿姨不要這麼說。人能留此破落門庭,已經是情誼難得。況且家事底細,我總要自己略知大概,主人心力,又哪裡是僕人用功能夠代替。”

太平公主放下籍簿,擡手示意張夫人到近前來做,又微笑問道:“事情已經做好了?”

張夫人聞言後便從懷內掏出一份卷宗,遞交到公主面前,並有些忿忿道:“那些閒人也真是不知有多煩擾,什麼瑣碎器物都要相托轉送,真當我家車馬不必惜力。”

“話也不該這麼說,人能有事託我,總是一份敬重。無非行走勞累一些,積下的人情總能用到。”

太平公主口中笑語,然後拿起那一份卷宗仔細翻閱,逐次對照,語調則稍顯低落:“家無長丁,但終究還是要維持下去,不讓人見笑我家門無人。那些女官深居禁中,思念家人也是人情難免,我自己患於這一點人情缺失,卻又享有一點便利,替她們將情義傳遞,事蹟不算顯重,用心卻能暖人肺腑。也不盼人能竭力保我,只要稍念惠德,替我將人情稍作張望,便不辜負這一番行跡。”

一個人成熟與否,不在於年齡高低,只有感覺到有的事情不得不去做,便是獲得了彌足珍貴的成長。

生爲二聖愛女,配爲名門新婦,如果不是垂拱四年那一場災禍,太平公主這一生可謂是圓滿無暇。但大概是因爲天道有數,滿則溢,盈則虧,家門樑柱痛折,太平公主才真切感受到生而爲人的不容易。

換了一年前,她絕對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淪落到爲了邀取禁中那些尋常女官的感激與情誼,便勞心勞力,幫助她們與宮外的家人溝通聯繫。

人只有痛入骨髓,纔會看清楚一些東西。往年的太平公主因恃寵而懵懂,只覺得所享諸種都是命裡應當,但當摯愛之人離她而去,而她卻半點不能爲,傷心欲絕、萬念俱灰之後,才終於明白世道之內,人能夠依靠的唯有自己。

但如果有得選,太平公主寧可一世懵懂下去。痛失愛夫之後,她整夜難眠,特別是前不久畿內動盪,突然兵丁夜圍坊居,她還以爲去年禍事未已,一整個晚上守着自己的兒女,唯恐睡夢中又是生死兩別。

原來,當脈脈溫情的掩飾被撕開後,這個世道竟然是如此的殘忍血腥!她的母親,不再是和藹慈祥,是一個張着血盆大口的人間兇獸!

“今日入大內,神皇有問沒有?”

太平公主晃晃腦袋,屈指輕敲眉心。

張夫人有些尷尬的搖了搖頭,只說道:“神皇陛下控御人道,晝夜繁忙,怎麼又閒情召見妾這走奴。但公主殿下如果親望求……”

聽到張夫人規勸,太平公主嘴角泛起一絲苦笑:“我這個母后啊,血親或是走奴,於她又有什麼不同?我是真的、真的怕,不敢見她……”

她所說的怕,只是怕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儘管眼下的她已經清醒的認識到,自家禍福榮辱只在母后一念之間,甚至都咬牙承受下來母后對她人生新的安排,但是終究心魔難定,仍然做不到心平氣和的去求寵於那個將她美滿家庭一手摧毀的罪魁禍首。

“此事容後再論。”

太平公主神態蕭索,將腦海中諸多雜緒盡數摒去,然後又開口問道:“讓你轉告夫門阿叔薛少監,聲訊傳遞過去沒有?孩兒漸長,將曉人事,餘者萬般無論,他終究是薛門血嗣,不可家宅荒長,要禮聘德長良師善教。”

“已經傳話,但薛少監他、他……”

眼見張夫人一臉難色,太平公主便冷笑起來:“老奴仍是孤僻?哈,如果不是、如果……他小覷我寡母孤兒,我記下了!”

她伯子薛顗與謀亂事,累及自家,太平公主對薛氏未嘗無恨,但心裡也很清楚,哪怕爲了兒子前程,也不好徹底斷絕與薛家的往來。

但這些薛氏族人卻將她視作家門禍源,再加上薛氏不少家業沒入官中後又被母后賞賜給她,更讓薛家人對她敬而遠之,避恐不及。

“人唯氣不自盛,豈能笑罵由人!薛門上下避我如病,我就要讓我的兒子掌其家廟!”

太平公主語氣雖然剛硬,但是講到該要怎麼做,心頭卻仍是一團亂麻。

“是了,妾出宮之際,司宮臺滿車幾駕由玄武門行出,問答乃是神皇特賞河東王財貨諸類,供其養家。”

聽到張夫人這麼說,太平公主便愣了一愣,擡手說道:“怎麼回事?仔細說一說。我是記得,那小兒處境紛亂,怎麼又……”

太平公主此前倒是吩咐張夫人打聽一下嗣雍王一家際遇如何,但所打聽到的卻是雜亂,她又操勞家事諸種,根本無暇關心其餘,這件事吩咐之後也就拋在了腦後。

“外朝情勢,妾也難作打聽。只是聽說這位大王入事之後表現優異,多受大臣褒揚……”

張夫人一個婦流之輩,即便是仗着公主聲勢能夠出入禁中無阻,但是對於本就錯綜複雜的外廷情勢也是所知不多,實在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太平公主扶額沉思,過了好一會兒才嘆息道:“無論緣由如何,我那個侄子處境從容未必過我,卻能弄事許多,不是一個俗類啊。阿姨記得着人遞帖,讓他近日來見一見他親人。”

0083 途窮生戾氣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072 天賦異稟0114 友誼的河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150 俱入彀中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193 太平托子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330 給事真幹才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149 舊事再起波瀾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235 義伎捐金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089 賢賢易色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355 大河漕幫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371 爲王先驅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091 恩賜瑞物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036 身不由己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290 懼親如仇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193 太平托子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107 坊居閒趣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280 寶利行社0218 銀青光祿大夫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楔子0918 盡力而爲,不負此生
0083 途窮生戾氣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072 天賦異稟0114 友誼的河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150 俱入彀中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193 太平托子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330 給事真幹才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149 舊事再起波瀾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235 義伎捐金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089 賢賢易色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355 大河漕幫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371 爲王先驅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194 報還顏色,李氏有人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091 恩賜瑞物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036 身不由己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290 懼親如仇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193 太平托子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107 坊居閒趣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280 寶利行社0218 銀青光祿大夫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楔子0918 盡力而爲,不負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