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

蕃國公主一行,被安置在了長安城東的宣陽坊中。

這安排倒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講究含義,大行臺諸司各有忙碌,將人接入長安城後,便隨手分配給了萬年縣府處理。

萬年縣廨地處宣陽坊中,恰好此前對諸勳貴門戶抄家的時候,幾處位於宣陽坊內的宅邸劃給了萬年縣,萬年縣又隨手選了一處贈給蕃國公主居住。

雖然大行臺上下對接待蕃國公主一行都頗爲隨意,但哪怕是隨手贈給的這處宅院,也是規模頗大,很是氣派。畢竟原本的主人乃是家底雄厚的老牌勳貴,宅邸家居自然奢華講究。

葉阿黎此行入唐,隊伍規模雖然龐大,但真正准許帶入長安城的只有百十隨員,居住在這座大宅中綽綽有餘。

當然,如果跟葉阿黎在吐蕃邏娑城所居住的鹿苑相比,這宅邸面積自是遠遠不及。鹿苑方闊幾十頃有餘,在沼澤、溝嶺錯落分佈的邏娑川,面積都是屈指可數的大地塊,甚至就連贊普都對這座莊園垂涎不已,一有機會便即刻納爲己有。

不過,鹿苑舊居雖然面積廣闊,但若講到風物繁盛,自然就遠遠比不上長安大坊。而且那座舊居留給葉阿黎的,只有那段戰戰兢兢、小心翼翼求活自保的歲月所帶來的陰影。

長安坊居雖然稍顯侷促,但卻讓她有種莫名的踏實。特別是長安行臺安排於此,環繞坊居的那百數名甲衆,儘管他們不會聽從葉阿黎的號令,但也不會突然對她揮刀殘害,讓人安心。

新入異國,儘管人事陌生,但葉阿黎心情卻平和有加,以至於睡眠都變得踏實起來。夜中登榻入眠,睜眼便有朝陽灑入居室,這感覺實在是舒服愜意。

如果說有一點不美,那就是入城之後,長安行臺便沒有派遣員衆與她進行更進一步的接觸。

正如葉阿黎對郭元振所言,她入唐來是有着大訴求,希望能夠藉助唐國的勢力給國中那些曾經迫害、並侵吞她勢力、產業的人以報復。

長安雖好,終究不是故鄉。縱使風物繁盛,但入眼也只是一時的驚歎,並不能讓葉阿黎爲之產生什麼長久的留戀。

所以在短暫享受過幾日長安坊居的安寧後,葉阿黎便試圖接觸行臺,首先詢問的自然是那些負責保護她的那些甲士們。

但通過與這些甲士交流得知,長安大行臺分司任事,各有所任,他們只負責保護,是沒有資格安排公主入見雍王殿下。且雍王殿下日理萬機,究竟什麼時候能抽出時間來接見公主,也不是他們能夠猜測的,他們頂多是將公主這一番訴求彙報上去。

甲士們有沒有彙報,葉阿黎自然無從得知,但接下來幾天時間,生活依然波瀾不驚,那位唐國的雍王殿下對她而言仍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只存在傳說中。

爲此她又專程前往拜訪萬年縣廨,及見萬年縣廨中同樣事務雜多、人員勞碌不已,她在縣廨裡等了將近一個時辰,縣令才匆匆來見,但也只是短言片刻,很快又被屬員喚走。

縣令只是安慰公主耐心等待,既然已經進了長安,起居安全自有保證。至於雍王殿下幾時撥冗召見,其也不能斷言。

見識過萬年縣廨的事務繁忙後,葉阿黎倒是能夠理解,區區一縣政務已經如此繁忙,那位雍王殿下分掌半壁江山,自然只會更加的忙碌,遲遲不見,倒也未必就是刻意冷落她。

既然她所能接觸到的官方人士都請她安心等待,那她也只能如此,轉而趁着這段時間,深入瞭解一下長安風物人情,順便對這個所謂的長安大行臺作更多的瞭解。

宅邸周邊的甲兵們只是負責護衛,並不禁止她們的行動,甚至要去哪裡都主動導引。這態度也讓葉阿黎略有安心,起碼處境不像她此前所預想的那般入唐之後或許就會被軟禁起來。

不過她們一行人自蕃國遠來,不說風物人情的陌生,單單語言溝通上就是一大障礙。一衆人能通唐語者唯葉阿黎一人而已,至於其他的人衆則就一口蕃言。即便長安行臺對其行動不作限制,可葉阿黎這樣的身份,也實在不方便頻繁出入坊間曲裡。

可是還沒等到葉阿黎再作請示,希望長安行臺派遣幾名翻譯人員,很快便發現她是多慮了。

某日葉阿黎乘車出坊,突然聽到道左有人以蕃語召喚,停車挑簾、側首去望,只見一名身穿青灰色唐式圓領袍、但相貌卻依稀有些胡態的中年人正向這個方向拱手爲禮,嘴上還不斷說着蕃人祝福請安的俗語。

身在異國、驟聞鄉音,葉阿黎自然頗感親切,將人招至車前來,同樣以蕃語詢問道:“你是蕃人?因何來了長安?”

那人聞言後先是錯愕,片刻後才擺手微笑,並不無自豪的以唐語說道:“小人雖然形貌有異,但卻是土生土長的長安人。日常營生常與蕃人往來,因通蕃語,及見貴人屬衆多有蕃俗,所以斗膽冒昧道左請安。”

聽到這人回答,葉阿黎不免略有失望,但又不乏好奇的詢問道:“長安城中,蕃人不少?”

那人聽到這話後便點頭,神態間自豪之色更加濃厚:“長安城宇內首邑,四方來人衆多,莫說蕃人,其他境遇的胡、人口,也都不在少數。小人營生正是爲東市幾家珍貨邸鋪奔走,對於各色夷客也都多有接觸。”

說話間,其人又切換不同語言分別請安,有的葉阿黎還能聽得懂,有的則就聽得一頭霧水。

儘管對方非是鄉人讓葉阿黎有些失望,但其人能言善辯的稟賦技能還是讓她頗感意外。

其實隨着吐蕃國勢日益壯大,生活在王都邏娑城周邊地區的外鄉蠻夷數量、種類也是不少。

但這些人衆往往只作爲奴隸,供蕃人奴役使用,甚至不被當作人來看待,更沒有人有興趣瞭解他們的語言文化習俗等事項。如長安城這樣繁榮開放,諸族人衆活躍在坊市間安心生活的情景,在蕃國境中更是不可能出現。

與這人稍作交談,葉阿黎才瞭解到對方原來是一名掮客,受僱於長安兩市那些販賣奢侈品的豪商,遊走於坊區之間,爲他們招攬客戶,抽傭謀利。

宣陽坊是城東大坊,所居多達官貴人,又靠近東市,正是此類人物主要的活動場所。幾次見到葉阿黎出入隨從衆多,雖然不知曉其身份來歷,但也壯着膽子入前攀談。

這樣的職業,葉阿黎倒並不陌生,吐蕃國中也有類似的人,且還有一個專稱爲奉寶人,每家豪酋權貴都養着這麼一批人,轉爲他們走訪西域或者是唐國的蜀中,採買珍品異貨進獻享用。

不過眼下的葉阿黎倒沒有要在長安城大作消費的想法,與其人稍作交談後便沒了興致,擺手屏退。

那人見狀後雖然有些失望,但也不敢再繼續糾纏,只是在退開的時候又說道:“觀貴人行止應不是久居長安,或是入京走訪權門貴戶。小民常常行走坊曲之內,與京內名家門下也略積眼緣,知各家主人喜好。貴人若於此有困,可使人遞信坊中武侯鋪道是召見馬九,小人即刻登邸聽候。貴人若有什麼器物厭於收存,小人也可……”

“且慢!”

葉阿黎聽到這裡,心中倒是一動,再作招手並詢問道:“你說凡京中名家主人喜好如何,你都有所瞭解?”

那掮客馬九聞言後自是一喜,忙不迭點頭說道:“貴人慾問哪家,只需道來,即便小人不能及時作答,也一定儘快爲貴人打探詳細。”

“我要問的,你應該也不陌生,便是長安主人、鎮國雍王殿下。我要求見殿下,不知該具何禮儀,你如果能……”

葉阿黎這裡話還沒講完,那掮客馬九臉色卻驟然一變,再也顧不上招攬生意,直接掩耳而走,其動作之乾脆,倒讓葉阿黎想起了早前在康延川聞她將要和親雍王的郭元振。

葉阿黎也顧不上吐槽唐人怎麼都這樣的毛病,擡手着隨員將那馬九拉回來,斥問道:“你主動入前交談,我話還未講完,怎麼就不告而走?”

那馬九被拉回來後,卻沒了此前的殷勤,雖然身在一衆蕃人悍卒包圍中,但卻當街跺腳大吼道:“蕃國賊衆,欺我長安無人,當街探問雍王殿下隱私!街中曲裡可有壯士,隨我捉拿蕃賊奸細告官!”

隨着這人一通吼叫,本就人來人往的坊街上頓時圍聚過來一大羣人,甚至就連附近幾所大宅當中都衝出許多手持器杖的豪奴,一邊奔向此處,一邊大聲吼叫道:“什麼樣的兇悍賊衆,竟敢在長安城中圖謀加害雍王殿下!”

不多久,葉阿黎這出行隊伍便被團團圍住,圍繞在車駕周邊的隨從雖然也孔武不俗,但卻遠不是羣情憤慨的長安民衆對手,很快便被人七手八腳的扭架起來。甚至就連車駕上的葉阿黎也不得安寧,車前馱馬被直接卸下,車板更被衆人直接擡起便往萬年縣廨送去。

“蕃賊輸在了青海,竟然還敢使派奸細入京作禍!我早察覺這一路人不妥,近日一直在盯望,果然今天就露出了痕跡!”

原本入前招攬生意的掮客馬九,這會兒則化身成爲察奸的英雄,身在一衆街坊當中,一臉智計在懷的表情說道:“一定不可放過他們!這些蕃人狠惡得很,送去縣廨,大家明日都去西市觀看斬首!”

所以當雍王想起此節,並派使員入宣陽坊傳召蕃國公主時,卻赫然發現這公主再次沒了蹤跡。

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146 好狗戀舊槽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115 倩女幽魂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355 大河漕幫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327 南省氣象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320 高句麗遺民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055 一人而敵一族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306 魏王不壽0150 俱入彀中0255 肥羊難宰0304 待罪慈烏臺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106 禁中逆亂0036 身不由己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211 不宜輕沾俠名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058 薛師懷義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439 踏破白馬寺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063 明月暫未有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270 兵入武氏邸0269 西京此夜驚魂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177 大王才思敏捷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241 秀姿動人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
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146 好狗戀舊槽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115 倩女幽魂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355 大河漕幫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327 南省氣象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320 高句麗遺民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055 一人而敵一族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306 魏王不壽0150 俱入彀中0255 肥羊難宰0304 待罪慈烏臺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106 禁中逆亂0036 身不由己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211 不宜輕沾俠名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058 薛師懷義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439 踏破白馬寺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063 明月暫未有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270 兵入武氏邸0269 西京此夜驚魂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177 大王才思敏捷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241 秀姿動人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