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

楊顯宗入營後,見到轅門前所懸掛那幾十顆首級,心裡也是驚了一驚,待前來迎接的中軍將士稍作解釋,這才暗暗鬆了一口氣。

可是當聽到雍王殿下竟然召集陌生將士入直中軍,楊顯宗還是暗覺不妥,特別在行至中軍大帳外時,見到帳外已經有一些陌生的將士們在此值守。

所以入帳後還沒來得及講述西京見聞,他便先開口說道:“殿下召外軍內拱,或收撫顧軍心之效,但也讓殿下安危立於莫測。如今已非國朝創業同心同欲之時,營士未必能夠深刻領悟殿下恩義所施,殿下安危爲重,還是不可輕慢啊!”

楊顯宗所言倒也不無道理,李潼終究不是他太爺爺那種創業之主,與諸軍將士們少了那種共同奮鬥的情義。與其打感情牌的收買人心,不如完善制度。

不過他這一波樹立軍威殺得實在有點狠,如果不作補救,不免就過猶不及、動搖軍心。

對於楊顯宗的勸告,李潼並沒有正面迴應,而是笑着講起剛纔所接見的那個果毅張拙的告密言行。

他本身的起點太高,與中下層將士們很難培養出那種共同成長、共同奮鬥的情義,但故衣社的存在確是另一個切入點,起碼能夠在心理上拉近與這些關內將士們的距離,又不至於亂了尊卑。

當聽到故衣社的影響在眼下大軍中都滲透極深,楊顯宗也是忍不住的笑逐顏開,並頗有幾分自豪道:“過往數年,故衣社在關內發展的確迅猛。哪怕沒有皇命遣使,殿下仁恩惠及庶卒寒士,振臂一呼,關中羣義必響應如雲!”

說話間,他又建議道:“除那張拙之外,關內新聚之軍必也不乏故衣社徒。不如由卑職聯絡那些社徒們,稍透事機,引入中軍之內,既能收攏軍心,也能保證殿下安全不受危及?”

“這點先不談,說一說西京什麼情況吧。”

這一念頭也在李潼腦海中閃過,不過他在想了想之後,還是不打算顯露出他乃是故衣社社首這一身份。

故衣社終究不屬於制度之內的力量,一旦他這一身份泄露出來,很難通過律令的形式對社衆的行爲進行約束。

如今故衣社社衆幾十萬人,他也不會想當然就覺得這些人全是尚義無私。如果那些人仗着他雍王的權勢橫行鄉里,乃至於抗拒地方官府的管束,則就實在不好處理。

像今天這樣直接砍掉幾十名將校腦袋,那是因爲本身就有着軍令作爲依憑。但故衣社本身對社衆們的行爲管束還不夠周全,仍要仰仗來自道德層面的約束,如果在故衣社中也這麼威刑懾衆,引起極大的惶恐與騷亂那是必然的。

楊顯宗聞言後便也不再繼續這個話題,於是便將李陽那裡得來的資訊以及自己見聞講述一番,同時又遞上了蘇約所整理的情報。

“西京居然是這種情況……”

李潼聽着聽着,眉頭也隱隱皺了起來,他本來還以爲西京這場動亂,故衣社即便不是主導,應該也掌握了極大的引導權,現在看來,西京局面遠比他想象中要更加混亂的多。

楊顯宗的轉述,或還不夠清晰,蘇約在書文中的描述就更加的全面與具體,眼下的西京,言之一盤散沙也不爲過,根本就沒有什麼人和勢力能夠主持局面。

這樣的局面,雖在預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特別在得知西京具體的鬧亂經過之後,李潼更是忍不住感慨關隴勳貴們真是虎父犬子、丟盡了祖輩的臉面。在這場鬧亂中,明明有太多機會能夠將局面控制住,可卻偏偏都完美錯過了。

當然,說關隴勳貴們全是豚犬之才也有點過。畢竟傳承了這麼久,底蘊與基礎還是有的。但是很顯然,這當中能夠有擔當、控制局面的第一流人才都沒有站出來,當中絕大多數應該已經趕往神都去了。

畢竟眼下神都纔是時局大勢真正的中心所在,只有在神都時局中掌握到話語權,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留守鄉土的,要麼是才器不足,要麼是資望不夠,都不能很好的將局面給控制起來。

西京城這場動亂,本質上來說還是一次突發事件,從動亂爆發到現在都還不足一個月的時間。或許再過一段時間,動亂中會形成一定的秩序,涌現出一些人物出來,但眼下火候明顯還不夠。

蘇約在文書中也說了,主要聚集在城東那些勳貴人家們,已經漸漸有了一些聯防的苗頭。如果接下來仍然沒有外力進行干涉,很有可能這些勳貴世家們就會組織家丁攻出坊區,逐步的將那些亂民們驅逐出城,或者就地鎮壓。

但眼下所困,就是這些勳貴們並沒有什麼號令諸家的資望之選,所以力量才遲遲沒有整合起來。這種情況也很好理解,大家同屬一個階層,祖上都闊過,我又憑啥聽你的?

彼此不服,而且本身的利益還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害,沒有足夠的動機讓他們可以徹底的抱成一團。畢竟武則天這些年的分化與打壓,效果也不是虛的,那些有資格統合各家的頭面門戶已經日漸式微。

這一點,早在李潼去年還在西京的時候就有深刻感受,如果關隴勳貴們隨隨便便就能擰成一根繩、不分彼此,那麼他搞竇家的時候也就不會那麼容易得手。

從這一點而言,西京眼下這種混亂對李潼而言也算是比較有利的。特別是李陽等人能夠隨機應變,主動約束故衣社衆不要參與鬧亂,使得亂民們也乏於整合,雖然攪亂了秩序,但又沒有給關隴勳貴們施加太大的壓力,這對之後將故衣社洗白收編也是有利的。

這麼想着,李潼心裡很快就勾勒出一個定亂的大體計劃,他並不打算直接將大軍推進到西京城下,如果擺出的氣勢過於雄壯,這會讓西京城裡那些勳貴們心驚之下、聚集在一起抱團取暖,並不利於之後的分化拉攏,各個擊破。

至於那些鬧亂的民衆們,解決起來其實很簡單,他們無非是生計所迫,可能裡面也隱藏着一些野心家,但起碼現在還不成勢力,只要能夠提供一些生存保障,短時間內就能瓦解大部分的亂民。

想了想之後,李潼下令將李湛喚來,吩咐他道:“明日一早,你先引一千騎卒往西京去,走訪京中勳爵人家,着令他們各捐物貨集在灞橋,以供大軍取用。”

“那麼卑職該要走訪哪幾家?”

聽到這一模糊的軍令,李湛不免有些摸不着頭腦,便又追問一句。

這個問題也很簡單,蘇約的書信中裡面就記載了西京各家防守情況,李潼隨手在裡面劃拉出十幾家出來。

同時心裡不免有些遺憾,此前他是覺得今次定亂多多少少都要幹上幾場架,所以並沒有將武攸宜帶在中軍,而是讓其與唐先擇一起西來。如果現在武攸宜在軍中,倒是可以更加精準的敲詐各家。

不過眼下這麼做,也只是小試牛刀,反正大戲還在後頭,武攸宜之後也一定會大顯身手。

李湛接過這份名單後便點頭領命,但卻沒有即刻退出,而是又在帳內等了一段時間,卻見雍王並沒有後續舉動,才忍不住提醒道:“卑職此前未在事西京,城中少有識者,若無書令在身,恐不能取信於人。”

李潼聞言後便皺眉不悅道:“我大軍數萬陳設境中,難道是虛?你是我帳下肱骨力士,領命而往,肯登門訪問已經是降禮屈尊,誰人還敢小覷?若有人不肯應命,也不必糾纏,自有後計治他!”

李湛聽到這話,這才隱隱瞭解到雍王心意,連忙說道:“卑職明白,一定速去速歸,不誤軍期。”

那些關隴勳貴們貪吝物貨,致成此亂,雖然也算是間接幫了李潼一把,但他卻並不打算幫這些人省錢。先派李湛前往,倒不求能敲詐出多少物資出來,主要是先做個標記,接下來慢慢收拾。

正因這個目的,他才選擇李湛前往。李湛的父親李義府,早在高宗年間,就是二聖打擊關隴的工具人,可以想見關隴人家對其感觀必定不好。

李湛作爲李義府的兒子,登門去紅口白牙、張嘴就要錢糧,連一道正式的手令都沒有,可以想見那些關隴勳貴們會是怎麼樣的反應,能滿足他那纔怪了!

跟李湛功能類似還有一個,那就是許敬宗的兒子許景,李潼這一次也帶來西京,準備安排其人擔任萬年縣令。讓他們接過父輩手中的刀筆,重新出發,再創輝煌。

當然,就算那些關隴人家知情識趣,願意捐糧助軍,李潼後續也有安排。他倒並不打算將關隴勳貴們連根拔起,但起碼也要壓制在一定範圍內。

更何況這羣人本身就是關中的土豪大地主,不把他們油水榨乾,後續許多工作都不好展開。畢竟三代積累不得了,一個個養得腦滿腸肥,殺一個頂十個。

就算你們祖上對大唐有功,可老子之所以牛逼起來,靠的全是我奶奶,不認你們那筆賬。覺得委屈,去昭陵跟我太爺爺聊去。

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150 俱入彀中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033 雕蟲與公賞0304 待罪慈烏臺0268 薰蕕不同器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246 細憐閒庭0240 少陵原逢故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095 東宮舊人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287 靈前敲詐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097 壯力當賞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324 寶藏仍未枯竭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028 禁宮異兆0003 前途堪憂0050 太平公主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048 內教坊諸事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188 愛上一匹野馬0154 宰相入刑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楔子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073 春江花月夜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023 情新因意勝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399 行驛命案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196 卑職願從大王0113 荒園生妖異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154 宰相入刑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077 永昌元年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203 奔跑的大王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079 神宮巍峨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
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150 俱入彀中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033 雕蟲與公賞0304 待罪慈烏臺0268 薰蕕不同器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246 細憐閒庭0240 少陵原逢故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095 東宮舊人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287 靈前敲詐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097 壯力當賞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324 寶藏仍未枯竭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028 禁宮異兆0003 前途堪憂0050 太平公主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048 內教坊諸事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188 愛上一匹野馬0154 宰相入刑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楔子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073 春江花月夜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023 情新因意勝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399 行驛命案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196 卑職願從大王0113 荒園生妖異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154 宰相入刑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077 永昌元年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203 奔跑的大王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079 神宮巍峨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