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6 猶歌前代功德

部頭康多寶向前,一臉慚愧道:“新任直事到來,勒令僕等須臾不離,甚至不許小退以向大王告罪……”

其餘管事者也都訕訕上前,說辭大同小異。

這些高低眼說些什麼,李潼也就一聽,或會以爲他們是諉過於人。但康多寶這樂工也算是相熟,他既然也這麼說,便讓李潼越發肯定那個樂官到來應該就是針對自己。

畢竟若僅僅只是太樂署上官不樂自己干涉內教坊事,也完全不必表現得針鋒相對、惡意滿滿。

如果那樂官真是丘神勣安排的,可知這狗賊要害他家之心甚切,一俟打聽到他們兄弟頻繁往來內教坊,即刻就做出了安排。一個南衙大將軍要往太樂署安排一個低品卑職,也實在沒有難度可言。

一念及此,李潼更覺薛懷義面目可愛起來。

丘神勣既然把人安排到了禁中,絕不會只是尋晦氣那麼簡單,他們兄弟還真沒有什麼應對良策,最聰明做法無疑灰溜溜離開內教坊,龜縮回仁智院。他這段時間所做的工作,自然也就只能付諸流水。

可是現在,無論內中蘊藏着什麼樣的險惡毒計,都被薛懷義大腳踹飛。只怕在短期之內,沒了解到薛懷義與他們一家真正關係之前,丘神勣應是不敢再輕舉妄動的。如此,便又爭取到一點彌足珍貴的時間。

沒有了惡人阻事,李潼在這內教坊也算半個主人,自然要熱情招待剛剛幫了他一個大忙的薛懷義,吩咐康多寶等樂工接連上演他這段時間翻新的曲目也是基本操作,順便也是通過薛懷義檢驗一下成果。

薛懷義市井出身,自然也不會對什麼清商雅樂感興趣,李潼最近所翻新那些小曲雜調自然是投其趣味,聽得不亦樂乎。尤其那曲太平公主都讚不絕口的《逍遙王》,更是一連聽了十幾遍。

興濃之際,薛懷義甚至自己親自下場,或掏彈、或吹奏並擊打,居然也都耍得有模有樣,更讓李潼認清自己是一個鹹魚的事實。眼下的他,練習羯鼓,鼓槌倒是換了三五根,臂力漸長之外,都還不能總領一曲。

雖然薛懷義這文學素養馬馬虎虎,對於李潼新編的曲子詞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但也得評價響聲切口,已經讓李潼比較滿意。

他編的這些小曲,主要還是爲了向外傳播,擴大在普通民衆之間的影響力,琅琅上口、引人傳誦便是成功。

但除此之外,該怎麼繼續在這條道路上發展,乃至於獲得政治上的庇護,他心裡其實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想法。混成柳永那樣可以去青樓不要錢,明顯不符合他的設想,他要真能苟得住活下來,也根本不差那點錢。

不過剛纔被薛懷義毆打的那名樂官所說的話,給他提了一個醒,洛典這種武周革命重要的典禮環節,用的居然還是《聖壽樂》!

《聖壽樂》可是高宗時期所制樂章,正是所謂“我受天命在即,樂府猶歌前代功德”的情況。

當然也不排除武則天還未正式履極,還要考慮高宗遺澤問題,但武週一朝禮樂乏甚創建也是一個事實。或者說在當下而言,這一領域競爭還是一片藍海,大有挖掘空間。

《教坊記》載:玄宗之在藩邸,有散樂一部,戢定妖氛,頗籍其力。

當然也不能說,李潼養上一部樂人,就大有宮變成功的可能,畢竟他沒有一個李旦那麼能苟的爸爸。但起碼說明,這件事它沒有那麼大的忌諱。

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李潼便開始思考該要怎麼着手去實現。

他身在席中,趁着一曲終了,擡手止住樂人們繼續演奏,轉對薛懷義嘆息道:“近日往來樂坊,本是閒趣娛情,所聞多是前代舊音,實在索然無味。而今人事翻新,樂府猶歌舊調,少述今人風流,實在不美,因是賣弄拙計,小翻幾曲,不知能否得薛師賞嘉?”

“沒想到王還有這種雅趣良才,實在可誇!”

薛懷義還沒有意識到李潼言中重點,聞言後只是咧嘴對他笑道,對其翻曲才能給予肯定,特別那曲《逍遙王》,簡直唱到了他的心裡,單此一曲已經讓他覺得永安王文采勝過內外學士諸多。

李潼擡眼,示意廳中其他伶人暫退,只留近用幾人,然後才又說道:“我也是薄纔好逞,想得人間誇美。雜調小曲之類,娛情而已,翻新與否,不及大雅。只是聽到樂府排演仍是《聖壽樂》舊聲,只覺今人庸劣,大不如古。一點輕狂,唯與薛師親近私第分享。對了,康部頭,《聖壽樂》是幾年編制?”

“回稟大王,乃麟德年間,天皇聖壽所制宴戲,後登封泰山,爲郊演,遂成雅禮。”

部頭康多寶上前恭謹回答道,他這個部頭可不同於大字不識的米白珠,樂技精湛之餘,也能通掌典故,算是內教坊爲數不多的高端人才。

李潼一邊聽着,一邊側眼看向薛懷義。果然薛懷義在聽過這介紹後,臉色就變得有些不自然。

他內侍得顯多年,也曾經參加過一些重要典禮,見過《聖壽樂》排演畫面,只覺得那字舞挺美觀,但也不是咬文嚼字的人,更沒想到這竟然是高宗皇帝的生日歌!

現在想想,的確每每慶典之後,偶有大臣對他或冷眼、或不善,原本只覺得這些人閒極無聊,現在知道這一點冷知識後,才覺後背涼嗖嗖的。原來這麼多年,高宗皇帝始終陰魂不散,且就如影隨形!

李潼將薛懷義反應收在眼底,心中不免一樂,但口中還是嘆息道:“我也是不在其位,少論其事,只是一點意氣難平,人事翻新,舊物杳然,宮商戲雅,也該與時俱進。”

“王此言大善、大善!司禮諸衆,沉迷舊調,實在是大大失職!”

薛懷義一臉認同的點頭說道,他本就居安思危,甚至擔心死後到了黃泉會被先帝收拾了。

現在再想,舊調頻演,難免讓人追憶故事,念及天皇舊年恩惠,一時激憤之下,或就要對他動手動腳,這實在大有可能,他能至今無事,也真是幸運。

“你我都在職外,也是尋常牢騷一言,未必詳知在事者此中憂困,還是不宜多論。幸在康部頭等人助我,小翻舊曲,可怡新趣,今日才能於此款待薛師悅新。”

李潼擺擺手,表示不再繼續這個話題。

但薛懷義此刻已經入心,哪能說不想就不想,他皺眉沉吟片刻,又開口問向李潼:“王既有協新之能,可否教我禮樂翻新有什麼疑難?”

“我只是閒人快意,可不敢妄論端莊。薛師此問,實在難答。司禮諸公,俱國學宿老,豈事外之人能隨意臧否。”

李潼連連搖頭,表示不敢深入討論這個話題,但又話鋒一轉,不乏自負道:“但若只是宴戲之趣,無論大小樂章,薛師也不必再問其餘,守義便能小制娛新。”

聽到這話,薛懷義眸光頓時一閃,他可是聽到那樂工剛纔介紹,《聖壽樂》本是宴樂,但在封禪泰山的時候編新成爲雅禮,如此可知二者可有互通。

他心裡這一點髒心思,那是不好向外宣揚的,禮樂方面的制度更是全不通曉。但恰好身邊就有這樣一個樂法人才,這當中有沒有循序漸進、伺作更替的空間?

Wшw_ тTk Λn_ ¢ ○

如果李潼能聽到薛懷義心聲,對這個新認的大哥將會更加滿意,都會搶答了。

他心裡打的主意,就是先在太樂署這裡紮下根,通過舊樂翻新去逐漸獲得他奶奶的信任:雖然兒子鬧彆扭,侄子豬隊友,但你也千萬不要因此就對人倫親情失望,低頭就能看到你的小棉襖。

讓我們祖孫合力,從政治到文藝,把你那死老漢的存在抹殺得乾乾淨淨!

你跟我爸那上一代的糾紛,在我還槓不動你之前,咱們就親親相隱。你孃家一大家子,不也被你禍禍不輕,現在不照樣用得挺順手。

最起碼武周代唐這一塊,我是站你的隊。人不患貧而患不均,我早看那倆叔叔不順眼,憑啥他們不用死?李不李的無所謂,關鍵我覺得武守義這名字好聽。

真要能當家做主,是周是唐,你能管得了我?無字碑全給你刻上“到此一遊”!

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103 府佐諸衆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376 紈絝衛府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289 竇七入彀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307 南望老人星0014 一窩小雞崽兒0248 太平積忿0159 皇孫李寶雨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286 竇七暴斃0055 一人而敵一族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191 少王竟知有我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109 仗義屠狗輩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229 心似雙絲網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141 劫掠金吾衛0099 宰相危矣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330 給事真幹才0058 薛師懷義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284 禍水東引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050 太平公主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253 勿謂新王不死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234 刑威如玩物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229 心似雙絲網
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103 府佐諸衆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376 紈絝衛府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289 竇七入彀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307 南望老人星0014 一窩小雞崽兒0248 太平積忿0159 皇孫李寶雨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286 竇七暴斃0055 一人而敵一族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191 少王竟知有我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109 仗義屠狗輩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229 心似雙絲網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141 劫掠金吾衛0099 宰相危矣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330 給事真幹才0058 薛師懷義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284 禍水東引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050 太平公主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253 勿謂新王不死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234 刑威如玩物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229 心似雙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