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 仁智院掌直

李潼在一座已經打掃好的亭舍中接待了李光順,當然還有從剛纔便一直跟着他的李守禮。

兄弟三人並席而坐,李潼不着痕跡的打量着李光順。老實說,對於和身邊這兩人就此兄弟相處,李潼心中還是存着幾分戒備與疏離。

他又不是李守禮那種全無心機、七情上面的性格,面對陌生人,總會多多少少有所保留。這一點,哪怕是他接受了少年李守義的記憶也幫不了他多少,想要熟悉起來,家人一般的相處,肯定還需要一些時間。

兄弟三人並坐亭中,李光順坐席要稍遠一些,距離李潼約在幾十公分外,不同於緊挨着李潼坐下、腦後甚至還能感受到呼呼溼氣的李守禮。這是一個敏感且略有自閉的人,哪怕在與兄弟們日常接觸,仍然下意識的拉開一些距離。

對於李光順這種表現,李潼並不感到意外,在他看來這纔是李賢的兒子們該有的謹慎,至於李守禮那純粹是個異數。

李光順也在打量着這個三弟,雖然在他眼中這幼弟除了略顯憔悴瘦弱了一些之外,與以往並沒有什麼區別。但給他的感覺卻與此前完全不同,彷彿換了一個人。具體哪裡變了,他卻又說不出來。

李守禮這會兒還在低頭沉思剛纔李潼所言,也並沒有急於開口,因是亭舍中的氣氛一時間略有尷尬。

過門總是客,李潼先擡手召來宮婢吩咐取茶待客,卻被告知院舍中尚無茗茶預備。李潼剛剛意識到眼下才是初唐,茶飲真正風靡天下還要到盛唐時期,中間還差着幾十年的醞釀傳播。

“只是兄弟閒坐,也無需飲品點心。”

李光順擡手說道,語速略顯急促,反倒顯出幾分謹小慎微。

李潼見狀便也不作更多吩咐,擺手屏退宮婢,順勢便與李光順閒聊起來,話題無非房氏的傷情,還有仁智院這個新的居住環境之類。

李光順在與李潼閒聊幾句後,忍不住又仔細打量他一番,頗有詫異道:“三郎言談,較之往昔真是大不同。”

這話李守禮聽到了,一拍憑几便眉飛色舞道:“是吧?果然阿兄也覺出巽奴不同,你可知爲什麼?我來告……”

話講到這裡,李守禮語調戛然而止,瞥了一眼李潼,轉又擺手道:“罷了罷了,當中緣故,娘娘不許我多問,巽奴不准我多說。不能說,不能說,阿兄你也不要再問!”

一邊說着,他一手虛掩嘴巴,另一手則作向下撫胸,似乎衝到嘴邊的話又生生嚥了下去。李潼將這模樣看在眼裡,對於其人究竟能否始終保守秘密真是不報什麼信心,就怕光咽話就能把這小子撐死。

李光順本來饒有興致側耳聽着,聽到李守禮這麼說,眸光閃過一絲黯淡,便也果真不再追問,只是眉目間的失落就連李潼都能感受到。

“二兄慣作誇言,哪有什麼……”

“罷了,既然娘娘叮囑,我也不再多問。”

李光順擺擺手,繼而便低下頭去。這一次就連大大咧咧的李守禮都察覺到他情緒不太對:“總之阿兄記住,這可不是什麼壞事。巽奴他、他可是……唉,往後我是要聽巽奴訓令的,阿兄你也要待他、嘿,恭敬一些吧。”

說話間,他又對李潼挑了挑眉梢,頗有幾分討好意味,似乎真的將這少弟當成了亡父的化身。

李光順垂首不語,又過片刻才做欲言又止狀,斟酌了好一會兒才又說道:“你們記不記得珠娘?早前咱們各自在監,她也被宮人引走,只是、只是大家都回來了,卻不見她,我不知何處去尋……”

李潼聞言後便搜尋少年李守禮的記憶,旁邊李守禮已經開口了:“是了,早間入此我還念着要請珠娘蒸糕來食呢,怎麼不見她?”

有了李守禮的提醒,李潼纔想起來。少年李守義留下的記憶駁雜又混亂,但幸在本身年紀不大,經歷又少,能記下的且留給李潼接受的人事也不多,只是乏於整理。

李光順所言的珠娘乃是他貼身的侍婢,有一手很巧妙的炊食技藝,早前也承擔一部分一家人的飲食,這是少年李守義對於其人的印象。

李光順神色黯淡且忐忑:“此前我尋問幾名宮官,都說不知。那娘子只是個尋常雜使罷了,或是被人遺在某處。我、我想請你們同我去見一見娘娘,請娘娘轉言直院宮官找一找她。”

李潼見李光順態度懇切又小心翼翼,但眉目間憂愁卻是濃郁得很,很明顯這個對他和李守禮而言只是一個妙廚的婢女,對於李光順而言有着非凡的意義。不過僅僅只是尋找一個走失的婢女,也算不上什麼大事,何以李光順又請求他們兩個一同去向房氏說?

腦海中遺留的記憶沒能爲李潼解惑,原本的少年李守義對於家門內人事糾葛似乎有些遲鈍。

“這也不是什麼大事,何必麻煩娘娘。眼下也是無聊,咱們一同去找宮官問一問吧。”

李潼說着便站起身來,不單隻爲這一事,他也想去看看安排掌管仁智院事務的女官是什麼樣的人。

李守禮自無不可,聞言便也站起來。李光順卻不好意思說剛纔在掌院那裡碰了一個軟釘子,他與李守禮簡直是兩個極端,心思細膩敏感,哪怕在自家兩個兄弟面前都放不開言行。

此前聽鄭金絮叨,李潼對於家門人事已經有所瞭解。舊年其父李賢居在東宮時,殿下人氣也是旺盛,但之後被廢位幽禁,侍奉者多裁撤,長安幽禁幾年又被髮配巴州,落足巴州不久,李賢便被逼令自殺,之後殘餘家人再被押回洛陽,到如今還存留的東宮老人已經寥寥無幾。

房妃身邊尚有兩名舊年供事東宮的女史,再就是李守禮生母張良媛並李潼的奶媽鄭金,李光順所言珠娘算一個,還有就是那個還未及見面的小妹李幼娘身邊侍用兩人。除此之外,尚有七個舊年在巴州時地方進獻的僚人僕婦並宦者,只作粗勞役使,大概旁處也無從安置,便一直留用下來。

眼下仁智院灑掃忙碌近百宮婢、宦者,都非舊人,而是禁中安排過來。說起來,這些宮人們聽從的也不是李潼一家的命令,自有掌院女官負責管理。

皇宮大內同樣有官秩構架比擬外廷,皇帝的妃嬪屬於內命婦,本也有掌管宮事的職權。不過眼下就連皇帝李旦都只能幽居禁中,他那些妃嬪自然也只是虛設。當下直掌宮事的,主要是六尚二十四司的女官們。

這些女官負責的主要是宮事庶務,與上陽宮一衆待詔女官如上官婉兒分屬不同的系統。上陽宮女官本非定製,只是武則天女主執政的一個班底,類似於皇帝秘書省官員。

仁智院掌直位於院舍的左後方,一間廳室作爲直堂,兩排廊舍,一邊是倉房,一邊是居舍。

李潼登堂而入時臉色便微微一沉,因爲他發現這間直堂陳設居然比他的廳室還要更考究許多。

兩方寬近丈餘的大屏風擺設在堂上,彩紗細綾的屏面,精雕的檀香木作爲骨架,木架上還錯落有致的點綴着一些光芒絢麗的珠玉。兩座造型古樸的香爐擺設在堂上不起眼處,香菸蒸騰,滿室芬芳。另有一些精巧美觀的小擺件,將廳堂點綴得頗有貴氣,遠不同於自己居室的素淡,甚至就連房氏居舍都遠有不及。

當然,對於眼下尚還在努力融入這個時代的李潼而言,這些都是眼下不必計較的小細節。但他在意的是,一家人剛剛遷居仁智院,掌直女官的廳堂便佈置得遠比他們居舍要有格調,這說明掌直的女官並不將他們一家人放在眼中,甚至這一份輕視根本都不作掩飾,就這麼明明白白的擺出來!

當看到坐在正堂那一名掌直女官模樣後,李潼眸光又是一寒。他來到這個世界不久,見到的人也不多,而這女官恰好他見過,就是昨日在五殿後廊舍中,追趕嫡母房氏而去的那名被稱作徐典的女官。

掌直女官徐氏看到三王並行而入,一時間也有些詫異並侷促,但很快神態就恢復如常,起身緩行上前斂裙施禮,垂首道:“院室久廢,妾恭在直中,爲免怠慢貴人,整頓繁忙,尚無暇敬拜大王等,失禮之處,還望三位大王見諒。不知大王入直可有訓教?”

“掌直不必多禮,我們隨大兄來,是要問一問,我家有女侍珠娘,至今還沒入院。你來查一查,是不是引路的宮人找尋不到?”

李守禮眼色不濟,並沒察覺到身旁兄弟兩人神色都有幾分不自然,他踱步堂上,很快就看到擺放在案的一份雙陸棋具。他們剛纔行入時,婦人正在擦拭棋具沒來得及收起來。

他見獵心喜,走上去摸着那精緻棋具嘖嘖道:“我舊有一副象牙棋具,可惜搬遷居舍早就尋不見了。你現在就去做吧,我與阿弟暫借你這棋具戲玩一局,要快些,稍後娘娘尋我,可就沒時間等你。”

說話間,他已經坐了下來,手拍着那被擦拭得纖塵不染的棋枰,招呼兩個兄弟過去坐下來一局,渾然不知那掌直女官已經被氣得身軀頻顫。

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115 倩女幽魂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096 勇宦楊思勖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1020 朝議未定,民聲先傳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345 雲韶府諸王鬥0088 貌類乃父0355 大河漕幫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015 仁智院掌直0188 愛上一匹野馬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100 不望獨活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304 待罪慈烏臺0062 禁中亡命徒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398 狄公出手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304 待罪慈烏臺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218 銀青光祿大夫0305 門牆生隙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154 宰相入刑0106 禁中逆亂0246 細憐閒庭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856兵強馬壯,殺氣外露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218 銀青光祿大夫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255 肥羊難宰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122 枯禾逢甘霖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269 西京此夜驚魂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015 仁智院掌直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432 達則兼濟天下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105 人間滋味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031 不是一路人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
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115 倩女幽魂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096 勇宦楊思勖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1020 朝議未定,民聲先傳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345 雲韶府諸王鬥0088 貌類乃父0355 大河漕幫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015 仁智院掌直0188 愛上一匹野馬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100 不望獨活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304 待罪慈烏臺0062 禁中亡命徒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398 狄公出手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304 待罪慈烏臺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218 銀青光祿大夫0305 門牆生隙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154 宰相入刑0106 禁中逆亂0246 細憐閒庭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856兵強馬壯,殺氣外露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218 銀青光祿大夫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255 肥羊難宰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122 枯禾逢甘霖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269 西京此夜驚魂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015 仁智院掌直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432 達則兼濟天下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105 人間滋味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031 不是一路人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