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

王美暢如今官居諫議大夫,掌侍從贊相、規諫諷喻,可以說是皇帝的智囊顧問團。

這樣的職位,一般都是最爲信賴或者頗爲欣賞的人才能擔任,雖然本身權柄並不高,但卻能夠直達天聽,與君王的關係較之一般朝臣要更加親近得多,往往就容易出寵臣、倖臣。

不過王美暢本身身份便特殊,作爲皇嗣的老丈人,雖然不是正牌的,但卻碩果僅存。而且王美暢有兩個女兒都在李旦後宮,其中一個還生下子嗣。

所以其人擔任諫議大夫這樣的職位是非常合理的,朝臣們也說不出什麼。

今日會議,王美暢也有份列席,而且位於供奉班列第一位置。至於另一個有着顧問參謀性質的散騎常侍薛稷,則直接列席於宰相班列中。

自從雍王登殿,王美暢望向其人的眼神就不乏怨毒。

此前受不住張循古的央求前往登門拜訪,結果卻被區區一個閹奴驅趕出來,甚至雍王還指桑罵槐的讓王美暢將彈劾司屬寺的奏書呈送省中,這對身爲外戚新貴的王美暢而言,自然是奇恥大辱!

以前的王美暢久任外州,很少回神都,性格方面還是不失謹慎的。

畢竟當時環境如此,眼見到前皇后劉氏幾乎被滿門殺絕,較之他們家更加強勢的竇氏也被打壓得只剩半口氣苟延殘喘,王美暢自然也是戰戰兢兢,唯恐行差踏錯。

但就算是這樣,王美暢也沒能躲過牢獄之災,受到前冬官尚書蘇乾的牽連而被押回神都,只在刑獄中等待大禍臨頭。

不過隨着政變發生,皇嗣出宮,情況便大不相同。王美暢不只免於一死,更因與皇嗣的關係而被任命爲諫議大夫,得以入參國務機要。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眼見到劉氏、竇氏包括豆盧氏紛紛遭殃,偏偏自己卻能熬到時局發生轉機、否極泰來,王美暢自覺得不該浪費掉蒼天給予的這份眷顧,他是勢必要在時局中擁有一番作爲!

此前遠離中樞,對於朝中的局勢,王美暢也是所知不多。但如今身在此中,王美暢便能真切感受到皇嗣處境的不妙。

眼下這時局,看起來聖皇已經被拘禁在大內,皇嗣也得以出宮監國。

但實際上,大權仍然掌握在雍王、李昭德與狄仁傑這些策劃政變的人手中,甚至於就連太平公主這個女人都蠢蠢欲動。而皇嗣不過只是這些人推在臺面上的一個傀儡而已,根本就掌握不到多少自主權。

同時,這幾方藉由政變除掉豆盧欽望,也將他們打壓皇嗣羽翼的想法畢露無遺,同樣身爲外戚的王美暢心中自然也是危機感十足。

他久不在朝,根基本就淺薄,遠遠比不上豆盧欽望,如果還不能防患於未然,提前做出一些應對,若等到這些人繼續加大力度剪除皇嗣羽翼,那麼就算皇嗣出面都未必能保得住他。

王美暢對朝情局勢雖然不乏陌生,但眼下正逢舊秩序被打破、新秩序還在形成,所以這當中也大有可操作餘地。

他首先便藉着外戚的身份,聯絡上了同爲外戚的司屬卿唐善識,雙方身份處境不乏類似,也有着共同的憂困,都因豆盧欽望之死而對自身安危不敢有樂觀之想,自然也是一拍即合。

除了唐善識之外,王美暢又留意到被宰相李昭德打壓得萎靡不振的清河張氏,以及因爲不滿狄仁傑安排而怨望不已的同族王勮。有了這些人靠攏過來,王美暢的小圈子便初步形成。

之所以將雍王兄弟作爲第一個下手的對象,王美暢等人也是經過了一番細緻權衡。

首先自然是因爲雍王過於勢大,掌握了整個都畿道大半的軍權,宰相李昭德、狄仁傑等對雍王的提防也並不是一個秘密。他們兩人甚至都不敢同一時間前往政事堂,就是擔心雍王突然發難,將他們全都控制住。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們這些人手中幾乎也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三省六部九寺五監、包括南北兩衙,唯一可以影響到的,只有一個宗正司屬寺,就算要搞什麼動作,也只能從這方面入手。

一番商議之下,於是便有了之前那一系列的舉動,繞開他們根本不是對手的正面權鬥戰場,轉而從家事方面攻擊雍王一家。這在王美暢看來,自是一大妙計。

但是沒想到,雍王之囂張跋扈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一俟有所察覺,便對張家展開了猛烈的報復。這也讓王美暢一時間有些發懵,不明白究竟是雍王過於囂張,還是朝廷中的權鬥路子本身就這麼野。

但除了雍王的囂張讓王美暢深感羞辱之外,更讓他感到憤怒的是隊友們的不堪。清河張氏遇事則慌,根本沒有一點身爲名門大族的氣概。

須知舊年他作爲皇嗣外戚,面對武週一朝那麼兇狠的打壓與迫害,不也熬出了頭?眼下的雍王就算再囂張,難道還要比當年聖皇還要更加勢大凶狠?

更可恨是王勮那個同宗,眼見情勢不妙,竟然立刻反水,拒絕再與他們往來並商討後計。

今日朝堂上,眼見雍王侃侃而談、羣臣全無異聲,王美暢在羞惱之餘,也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是有些錯估了形勢。或許雍王恃變倖進、根基淺薄,但如今掌握都畿道軍權,在外患還沒有完全掃除的情況下,不好貿然對其下手。

不過幸好眼下雙方也還沒有徹底交惡,畢竟雍王眼下所記恨還只是司屬寺與清河張氏,既然這些庸流都不足與謀,王美暢也犯不上再跟他們共同進退。

就算雍王對自己有所遷怒,但他畢竟身份特殊,雍王還要忙於應對外患,也不好直接向他下手報復。或許還能請求皇嗣出面,緩和一下他與雍王兄弟的關係。

王美暢心裡這麼盤算着,心中對雍王的敵意也有所削減,雖然被羞辱一番,但怪只怪他聽信邪言蠱惑,沒有判斷清楚形勢,也算是自取其辱。

不過王美暢這裡方有轉念,便見到張柬之與杜景儉接連起身奏事,並將矛頭直接指向了他。王美暢心中頓時一凜,下意識站起身來指着杜景儉怒聲道:“杜尚書能否把話說得清楚一些?不知卑職究竟所犯……”

王美暢剛剛起身開口政變,李昭德驀地自席中立起,垂眼向下望去,沉聲道:“今日殿中司禮是誰?叉出施刑!”

觀風殿朝議氛圍雖然稍顯輕鬆一些,但也並不意味着就全無朝議。最基本的一點,當臣子遭受什麼彈劾攻訐時,唯一能做的就是伏地聽訴並請罪,哪怕是位高如宰相,也決不可當面反駁回去。

如果沒有這樣的規矩,朝堂就成了互放嘴炮的地方,那還成何體統?

李昭德起身呵斥刑罰今日在直的司禮官員,但目標當然是王美暢。

因爲與皇嗣的關係,王美暢多年來輾轉外州,完全沒有在中樞待過。雖然此前也惡補過一些朝儀禮節,但觀風殿過於寬鬆的議事氛圍,又讓他在情急之下將腦海中那些禮儀規矩拋在了腦後,一時間便亂了朝禮。

當聽到李昭德呵斥後,王美暢也猛然醒悟過來,忙不迭出班伏地叩首道:“臣失禮,臣有罪……”

李潼站在席中眼見到這一幕,心中頓時一樂,同時忍不住感慨,就王美暢這全無城府、七情上面的樣子,究竟誰給你的膽量居然敢在神都這汪深不見底的渾水中盪漾?

別的不說,就堂上這幾個老狐狸,真要用心整你的話,一天死上八回都不帶黑天的!

心裡這麼想着,李潼又轉過頭望向上席的他四叔李旦,挺好奇他四叔究竟會怎樣處理這個活寶丈人。

大唐立國以來,便非常注重中樞權威的建設,所以在朝禮方面也有着非常嚴格的規定,有的三品大員僅僅只是因爲蹈舞禮不合格便被直接免職。甚至到了安史之亂的中唐以後,一些藩鎮節度使都因爲身體不好、不能行蹈舞禮而拒絕入朝。

眼下王美暢所犯的錯,可不只是舞姿不夠曼妙,而是在遭受彈劾的時候直接回嘴反駁,這性質又嚴重多了,絕不僅僅只是免職避嫌、事了歸朝那麼簡單。

此時,殿上的李旦臉色也是難看到了極點,王美暢因爲是他的丈人才得以入朝,結果卻犯了這種低級錯誤,那不異於一巴掌打在了他的臉上。如今的他正需要樹立自己的權威,卻發生這種事情,一時間也是氣得腦殼發懵。

最終皇嗣開口直接當殿免了王美暢的職事,並交由宰相、禮部尚書歐陽通負責審斷王美暢殿中失禮之罪。

聽到這一安排,發聲的李昭德並坐在席中的狄仁傑眉頭都微微皺了一皺,明顯是有些不滿意,各自看了李潼一眼,倒也沒有再發聲反對。

至於李潼,則忍不住嘆息一聲,他四叔可真是一個善良的人,就這種豬隊友,如果落在他手裡,那是直接放棄沒商量啊,但李旦卻似乎還想保下王美暢,否則便不會將王美暢發禮部而是直接發送刑部了。

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253 勿謂新王不死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220 如意元年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618 興亡繼絕,不足成事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070 頌聖臺閣體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089 賢賢易色0100 不望獨活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202 大唐帶貨王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032 君子滿朝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117 權門惡事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118 從子昌嗣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326 幼宦可養0417 搶位政事堂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246 細憐閒庭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137 好生是天德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229 心似雙絲網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902 贊普成年,幾分肖我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725 水土不同,或橘或枳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176 倒黴的獨孤氏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107 坊居閒趣0038 水漲船高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253 勿謂新王不死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220 如意元年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618 興亡繼絕,不足成事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070 頌聖臺閣體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089 賢賢易色0100 不望獨活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202 大唐帶貨王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032 君子滿朝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117 權門惡事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118 從子昌嗣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326 幼宦可養0417 搶位政事堂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246 細憐閒庭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137 好生是天德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229 心似雙絲網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902 贊普成年,幾分肖我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1031 癰疽之疾,剜骨不痛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725 水土不同,或橘或枳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176 倒黴的獨孤氏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107 坊居閒趣0038 水漲船高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