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

得知來俊臣在坊中所作所爲,李潼一時間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但也不得不感慨,能在武週一朝混出名氣的,還真是有兩手,來俊臣這個彎轉的,真是讓他都感覺有些猝不及防。

“殿下,要不要警示來某,告誡他不準狐假虎威?”

在聽李敬一苦着臉講述原因之後,姚元崇也皺眉請示道。

李潼聞言後笑着搖了搖頭,擺手道:“跳樑小醜罷了,不必理會。此徐司苑家事,她兒女不作發聲,旁人都是越俎代庖。總之,來某若再逾越法紀,自有朝廷章令制裁!”

來俊臣聰明處就在於跟代王攀上一點似是而非的關係,給人以暗示,卻又不與代王產生直接的聯繫。從人情而言,李潼也確實沒有干涉旁人家事的足夠理由,畢竟來俊臣也不是跟他或他的親戚認乾親。

當然,道理是這個道理,如果李潼肯說上一句,來俊臣也得戰戰兢兢縮起尾巴來,不敢再瞎折騰,但這有何必呢。

畢竟來俊臣真正的主子是他奶奶武則天,此前所殘害的也多是唐家老臣,跟李潼本就沒有什麼太大的牽扯,就算其人有罪,李潼也沒有責任去審判制裁。

後世也不乏人爲了出頭而狂蹭熱度,對於這樣的行爲最好的做法便是無視他。就算現在李潼不想被蹭熱度而直接出手製裁來俊臣,也談不上是爲民除害,興許未來在跟朝廷交惡後,還會被人當作他恃功干政的一個罪證。

更何況,來俊臣這一通折騰對他也並非全是滋擾。對付李敬一這樣的人,正需要來俊臣這種滾刀肉,瞧瞧李敬一登堂之後的表現,效果真是出奇的好。

說到底,眼下的李潼跟來俊臣已經是不同層次的人,而來俊臣自己也明白這一點,所以纔會認司苑徐氏作乾媽。

李潼自然明白,來俊臣這樣的人名聲實在是太惡臭,自己如果接受他的投誠效忠,甚至會給己方的人帶來不小的壓力。

他這裡都還沒有正式上位,便已經開始使用來俊臣這樣的酷吏,想也可知時流對他會是怎樣一種看法。如果收留來俊臣,一定是弊大於利。

但他也沒有必要去主動跟來俊臣接觸,只要他不冒犯到自己,由其自生自滅就是了。就算有人看不慣來俊臣,卻又忌憚不敢下手,這跟我有什麼關係,只是你們自己愛瞎想。

李敬一這裡獲得了代王諒解,多番道謝後便恭謹行出。至於其他還在玄武門前等待召見的人,他就不再理會了,而是跟王方慶與姚元崇繼續討論組建班底的問題。

眼下所說的班底,是他的都畿道總管府。他所擔任的這個職位,言則是時下慣用的行軍總管使職,但其實更加類似於國初時的大行臺。

但大行臺的霸府意味太濃厚,而且職權甚至比唐中後期的節度使還要更強,幾乎就是一個獨立的小朝廷,這當然是那些外朝大臣們所不能接受的。

眼下的都畿道大總管府還是隻存其名,而未有其實,李潼接下來的主要工作就是將這個總管府從無到有的建立起來,這也將會是他未來坐鎮關中的主要班底。

關於這一點,剛纔楊再思也代表政事堂提出了幾點意見,那就是有關這個總管府的駐地、人員結構以及各種書令格式的有關內容。

政事堂對此的意見那就是類比於大都督府,三上佐、六曹參軍以及諸行參軍,府、史等胥員隨曹配置,品秩也都類比大都督府。李潼對此倒是沒有什麼反對的意見,相對於一般的行軍總管,這樣的人員配置已經相當的周全。

李潼初步擬定是由姚元崇擔任他總管府司馬,順便把姚元崇的本職給提上一級,直接擔任兵部夏官侍郎。

姚元崇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政變,但在謀劃階段提出了許多的建設性意見,而且在事變中的南省裡也多有表現,由兵部郎中提拔爲侍郎雖然也是超階,但也有足夠的理由。

如果僅僅只是管理都畿道這幾州府兵,姚元崇原本的官職倒也足夠,但接下來還要前往關中,乃至於逐漸侵奪隴右、河東軍事,則就有些勉強了,索性一步到位。

畢竟關中的府兵體系雖然敗壞嚴重,但也還有殘留,甚至於閤府上柱國。姚元崇如果本職不高,則就有點鎮不住場子。

總管府長史的話,李潼初步擬定是李敬一的次兄李元素。

一則李元素曾經擔任過宰相,資歷是足夠,二則既然要榨乾這兄弟身上的政治潛力,當然是安排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才放心,通過李元素的號召力將一部分時流引入到自己麾下,再逐步的分化吸收,爲自己所用。

三上佐還有另外一個就是別駕,這個位置李潼眼下還沒有一個具體的人選,也就不急於定論,索性給朝廷一個安插人進來的餘地。畢竟眼下局面初定,也不好公開的將總管府經營爲朝廷政令不能覆及的法外之地。

諸曹參軍中,尤以錄事參軍爲重,乃是諸參軍之首。

關於這個人選,李潼也考慮很久,此刻講起來,便笑着問道:“二位知不知在都有一選人名宋璟?”

王方慶聞言後有些迷茫的搖了搖頭,而姚元崇聞言後則有些驚喜道:“殿下竟也知宋璟之名?”

“肅嶽行軍時,與蘇味道淺論時流俊彥,偶知其名。”

李潼又笑着解釋了一句,開元名相的宋璟,他當然不需要從蘇味道口中得知,但也的確是從蘇味道口中得知,宋璟從年初便從外州返回神都,正在活動希望縮短一下守選期。

此前李潼便因爲宋璟遠任外州、無從攻略而被感惋惜,聽到蘇味道提了這麼一句,當時便上了心。不過回到神都後,他正忙於準備政變,能否成功還未可知,也就沒有將宋璟招攬入府。

如果失敗了,自己遭殃就行了,好歹給大唐留下一個名相種子。而且宋璟眼下還是一個官場小字輩,即便招攬過來,也用處不大。

“蘇味道竟會見重宋璟,可知其人也並非一味推尚浮華,仍存幾分識人之明,難怪能得裴獻公賞識。”

姚元崇聞言後倒覺幾分意外,接着又說道:“宋璟的確是後進中難得的才士,體貌端莊、氣度正直,有警人自省的品德。即便殿下不問,卑職也準備將其人引於殿下。”

聽到姚元崇言中對蘇味道評價不高,李潼不免一樂。

有本事的人難免眼界高,如姚元崇此類雖然不會淺薄到傲氣外露,但日常言行中也都難免會有流露,能入其法眼者,必定是有能夠讓其人認同的才能與氣質。小滑頭張說,跟姚元崇便有些不對付,兩人之間的糾紛更成了開元初期主要的官場軼事。

就連被後世影視塑造的平易近人的狄仁傑,其實也不是一個好說話的人,夥同其老鄉們給李潼下絆子就不說了,哪怕對邊疆營田出身的婁師德,也是滿心的看不起。

不過,聽到姚元崇對宋璟的評價雖然挺高,但那語氣卻讓李潼感覺怪怪的。歷史上通常姚宋並稱,也讓李潼下意識覺得兩人應該是一代人,但現在姚元崇儼然以一個官場前輩的語氣在點評晚輩。

其實這也並不奇怪,姚元崇與宋璟之間本就差了十多歲,在時局變幻頻繁的武週一朝,這已經足夠拉開一代政治人物的資望。

歷史上姚元崇的上位期是在武周營州之亂,而宋璟則就到了數年之後的武周大後期,伴隨着他們河北老鄉的上位才逐漸走上歷史舞臺的中心。

宋璟出身河北刑州,雖然也是一個官宦之家,但也談不上是什麼名門,甚至沒有憑蔭入仕的資格。但小夥子自己很爭氣,年僅十七歲就中了進士,也是一個少年得志的代表。

但有前途是有前途,想要將這前途變現卻足以爲難住絕大多數人。宋璟雖然不像老街痞郭元振那麼落魄,但授官兩任後,到現在也是一個爲了守選期過於漫長而求告無門的小字輩。

雖然眼下宋璟那些河北老鄉們已經上升勢頭明顯,但在沒有強硬關係引見的情況下,想要單憑着自身素質便引起檯面上大佬們的關注、從而優先提拔這樣一個資望未著的小老鄉,希望也是不大。

李潼對時下的官場風氣了解也算比較深刻,在沒有特殊際遇的情況下,宋璟想要獲得關注,起碼還得等上個兩三年,他們河北老鄉在朝堂上立足穩定、手裡政治資源給核心成員分配完畢之後,纔會想着提拔一些外圍的優秀後進,分配一個職位觀其表現。

不過,就連姚元崇都注意到宋璟且準備向自己引薦,可見宋璟個人素質是極強的。

時下雖然還沒有形成宋明時期那麼成熟的官場秩序,但地域的影響是古已有之。姚元崇肯如此表態,一則說明是真的挺看好宋璟,二則就是宋璟還沒有進入大佬視野中受到關注。

否則姚元崇橫插這一槓子,非但人情賣不出,可能還會被人誤以爲是挖牆腳從而遭到拒絕乃至於報復。

“既然元之也這麼說,那麼就擇時把宋璟引來見上一見。”

李潼本身並沒有什麼名臣情懷,即便是曾經有過,但來到這個世界被摔打幾年之後也就淡了。有本領的人都有個性,強湊在一起未必就是好事,如果不能平衡善用,說不定內鬥起來更加兇狠。

但姚元崇與宋璟,卻是史實公論開創開元盛世、能夠與房杜相提並論的頂尖人才,李潼是真的不想錯過。寧願你們有脾氣了懟上我幾句,也得全都扒拉到我麾下來替我做事。

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218 銀青光祿大夫0264 色是殺人刀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楔子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261 不欺少年窮0111 少王人物如何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207 李氏名駒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032 君子滿朝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381 媽寶裴光庭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439 踏破白馬寺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224 名寺可藏重兵0925 英主名臣,相見兩歡0149 舊事再起波瀾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014 一窩小雞崽兒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077 永昌元年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112 神都水深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123 兵事再興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107 坊居閒趣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234 刑威如玩物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376 紈絝衛府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317 尚方少監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037 春官武承嗣0095 東宮舊人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
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218 銀青光祿大夫0264 色是殺人刀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楔子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261 不欺少年窮0111 少王人物如何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207 李氏名駒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032 君子滿朝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381 媽寶裴光庭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312 本錢自收,一本萬利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439 踏破白馬寺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224 名寺可藏重兵0925 英主名臣,相見兩歡0149 舊事再起波瀾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014 一窩小雞崽兒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077 永昌元年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112 神都水深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123 兵事再興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107 坊居閒趣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234 刑威如玩物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376 紈絝衛府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317 尚方少監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037 春官武承嗣0095 東宮舊人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