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

禁中仙居院,政變後聖皇武則天便一直居住在此,此前一段時間,雖然有大量宮人出宮,但也還有相當數量的人留在禁中,眼下也都聚集在仙居院周邊,倒也讓這宮苑不至於顯得過於冷清。

得知雍王入宮,上官婉兒便率一衆宮人們出苑相迎,她眼下也是宮中爲數不多仍然還專心在侍聖皇身邊的女官。及見雍王迎面行來,這女人眉眼之間風情暗涌,清麗面貌下自有一股且含且露的魅惑。

那日閒苑相見、稍逾禮節,之後李潼便離開神都、前往黃河南岸佈防,倒是有段時間沒見上官婉兒,此時相見、隨員不少,也只是微微頷首,然後李潼便問道:“聖皇陛下近日起居如何?”

“陛下體中無憂,只是精神終究不如往常了,癡睡懶醒,稍後入見,還請殿下稍作規勸。”

講到這個問題,上官婉兒不乏憂慮。聖皇陛下是她還能留在禁中的唯一理由,所以對陛下的生活習慣也非常關心。

“辛苦你了。”

李潼聽到這話,心裡也不免嘆息一聲,當着衆人面也不好多說什麼。

當他進入側殿時,便見武則天軟偎在榻上,只穿了一件淺紫色的時服衫裙,較之往年在勢時相比,的確是稍顯不修邊幅了。

“孫兒拜見祖母,此前事務在身,失於拜問,請祖母諒解。”

李潼上前一步,低頭下拜道。

武則天身體緩緩坐直,垂眼望着李潼微笑道:“不用多禮,入前來說。”

及至落座,李潼認真觀察這祖母神情,確如上官婉兒所言,樣子倒是顯得更富態溫和一些,但早前充斥滿身那股威嚴銳氣的確是淡化許多。身份處境給人氣質帶來的改變,的確是大得很。

“懷義屍骨,幾時南來?”

武則天已經知道代北道大軍事宜,此時開口問來,倒讓李潼心中暗覺幾分慚愧。

他想了想之後才又說道:“朝廷此前在議招引兩萬外軍入充宿衛,並遣使北行導引,本來是打算趁此將薛師屍骨運回。但關內西京陡生動亂,事情或許還有波折,孫兒打算先着建安王南來,並運回薛師。”

若是往常,武則天肯定要第一時間問一問西京動亂的問題,但這會兒則只是嘆息一聲,繼續說道:“南來後,也不要再窮責他的罪過,直接歸葬白馬寺吧。他生人至此雖然良善無稱,但與我家總算也有一份前緣,沒有什麼大惡害世,讓他安赴往生。”

“孫兒明白,一定將事情妥善處理。祖母也不必因此傷懷難遣,薛師從子名昌嗣,早在我門下任事,故人不復可追,但會一直給生者一份關懷。”

李潼聞言後便又說道,他對薛懷義,倒也談不上再有什麼愧疚不捨,終究是道不同不相爲謀。只是他奶奶早就授意武攸宜幹掉薛懷義,這一點的確感慨良多。

他這奶奶長存厲念,偶有一點真心錯付於人,想來也是一種報應。總算祖孫兩人都不乏剋制,沒有徹底的反目成仇。

“西京動亂是什麼事?說一說?”

武則天也不再就此多說,轉而講起別的事情,於是李潼便將竇懷讓宣撫關中、擅自召集力役、官逼民反的過程仔細講述一下。

武則天聽完後眸光略有閃爍,又望着李潼說道:“所以說,你一早篤定有機會前往西京?”

“西京人情,早就不同往時。竇懷讓等名族子弟雖然生長於斯,但若還妄想故技御人,也只能是惹禍於身。”

聽武則天的語氣,已經認定西京發生的動亂是自己在搞事情,畢竟他奶奶本就知道他將要前往關中的計劃,李潼倒也並不感到意外,但也並沒有正面作答。

西京的事情,當然是他一早就安排好的,但也多虧了竇懷讓配合得好,居然主動將更多丁力集結在西京內外,這不免讓故衣社起事更加順利。

眼下西京還是有數量不少的武裝力量,既有留守府本部人馬,也有隴上與安西都護府戍邊歲滿退回休整的兵衆,咸陽附近還有駐守昭陵、乾陵等地的陵衛,如果再加上各大戶家丁和諸折衝府殘留在籍的府兵,短時間內召集起兩萬甲士並不困難。

大概也正是因此,竇懷讓纔有恃無恐,強使民力,結果連自身都陷入其中。如此一來,西京留守的力量雖然不少,但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調度,自然也就防不住早有預謀的故衣社敢戰士們。

不過李潼也並沒有因此徹底的放寬心,畢竟神都這邊改周歸唐已是大勢所趨,保不準西京那裡就會在此鼓舞下想要爭取什麼定亂之功,所以他必須要第一時間西去,藉助朝廷給予的權柄儘快控制住各邊力量。

“朝廷派竇懷讓前往西京宣撫,確實是一步昏計。這些關隴子弟們,如今已經是活在人情勢力之中,早已經不復祖輩們的機敏勇闊。”

武則天聞言後也嘆息一聲,並不掩飾自己對這些關隴人家的輕視,她也的確有這個資格,雖然猜到了李潼在關中做了手腳,但也並不打算向外宣揚,只是望着這個孫子凝聲道:“草野悍力,終究不是正計。你也不要小覷了那些亡命之徒,故隋所以崩壞,諸名族釜底抽薪誠是一因,但山東賊患也確是一記重創。不要受短時的快利迷惑,諸力若不能容於章法,又該以何御之?”

“祖母的教誨,孫兒一定銘記。入關之後,對於那些起義的民衆,一定儘快撫定。若有桀驁不馴者,當棄則棄。”

李潼又點頭說道,人心最難捉摸,特別是在極致的動盪之中,故衣社終究是一個民間的結社,突然暴起,必然也會暴露出對成員約束力的極大不足。

這其中必然會有渾水摸魚、陰存別計的興風作浪之人,享受到暴亂帶來的快感之後,未必還會受規矩的約束。對於這樣的人,李潼也是決定要堅持打擊。

他組建故衣社,拋開功利的初衷,本旨也是希望那些破產的府兵們可以有一個平臺進行互助謀生。但生人百態、各有不同,也難以杜絕藏污納垢的現象。

畢竟就連他奶奶通過朝廷選士,大用寒門,也都做不到完全杜絕濫竽充數、泥沙俱下的現象。

所以這一次故衣社起事,一則是他藉以跳出神都泥潭的契機,二則也是肅清隊伍的一次釣魚執法。

將故衣社的成員們進行一次甄別篩選,剔除一些隱患,保證隊伍一定的純粹性,未來才能通過一系列的行政手段,對故衣社進行半官方化的收編,作爲一個類似老兵俱樂部的半官方福利以及人才培養機構。

李潼對故衣社的構想很長遠,並不僅僅只是將之當作自己奪位過程中一股法外力量。

未來無論是守邊還是開拓疆土,帝國都需要大量的軍事人才,再加上安史之亂的後事之鑑,對於胡族蕃將的影響要加以制約,對於大唐內部的軍事人才發掘必須要加以重視。

故衣社能夠有效的整合府兵制崩潰後向社會釋放出的軍事人才,自然也就值得長期維持發展下去。當然任何的機構最後也都難免畸大與利益固化,但短期之內,李潼倒不必爲此憂慮。

畢竟再好的政令,一旦長時間施行,終究免不了不合時宜、漏洞百出。就不說政策問題了,像北宋皇統傳承動不動就絕嗣,難道還得把趙老二挖出來敦促子孫專心生產?

“那麼,你離都之前,先做好內外置換,讓皇嗣迴歸大內罷。”

沉默片刻後,武則天又開口說道。

李潼聞言後便點點頭,表示這件事無需他奶奶操心。

雖然他奶奶眼下還能維持住隱退前的待遇,那是因爲有李潼這個孫子不遺餘力的支持,可李潼接下來便要前往關中、歸期未定,朝廷無論是基於禮法上的追求還是其他目的,都不能容忍皇嗣長期留在上陽宮。

儘管李潼也可以憑此指責他四叔不孝、將其母幽禁別庭而獲得一定回攻神都的正當性,但繼續堅持讓他奶奶留在大內,隱患也是不小。

大內作爲真正的中樞所在,宿衛情況要更爲複雜,一旦李潼離開,他這一派在禁軍中便不能掌握絕對優勢,不能完全確保他奶奶的安全。

上陽宮建築面積較之大內還要更加廣闊,可一旦皇嗣返回大內,人事關係並不複雜,也有利於武則天的長期休養。

而且武則天強留在大內的話,短時間內或許還沒什麼。可一旦時間過長,朝廷中類似呼聲一定會越來越高,武則天也會因此被視作阻礙時局進步的老不死,會令場面變得異常難看。

李潼推翻他奶奶的統治是一方面,但也希望他奶奶能有一個安穩的晚年。既然現在他奶奶主動提及這個話題,那麼在離開神都前不妨做出妥善的安置。而且眼下他也勢必不能將家人全都帶往西京,他奶奶遷居上陽宮後,可以一同入宮居住。

祖孫兩人還在討論細節,又有北衙軍士來告,說宰相李昭德、狄仁傑並豫王李成器正一同在宮外求見。

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177 大王才思敏捷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177 大王才思敏捷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110 託事獻命0161 宰相薦才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180 豈能笑罵由人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130 少王邪才妖異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446 白刃不相饒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063 明月暫未有0447 嵩陽道大總管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034 狄公滿腹荊棘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212 獨不見,自惶恐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002 又一個才人0343 女人的報復0304 待罪慈烏臺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965 持符握憲,不負此生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064 薛師信義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013 王的起居日常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148 橫財浸金汁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264 色是殺人刀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031 不是一路人0270 兵入武氏邸0368 薛郎鐵頭0247 血脈的力量0052 大酺獻樂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037 春官武承嗣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049 莫厭金盃酒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
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177 大王才思敏捷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177 大王才思敏捷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110 託事獻命0161 宰相薦才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180 豈能笑罵由人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130 少王邪才妖異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446 白刃不相饒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063 明月暫未有0447 嵩陽道大總管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034 狄公滿腹荊棘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212 獨不見,自惶恐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002 又一個才人0343 女人的報復0304 待罪慈烏臺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965 持符握憲,不負此生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064 薛師信義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013 王的起居日常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148 橫財浸金汁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264 色是殺人刀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031 不是一路人0270 兵入武氏邸0368 薛郎鐵頭0247 血脈的力量0052 大酺獻樂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037 春官武承嗣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049 莫厭金盃酒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