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0 不望獨活

御正厙狄氏離開了,仁智院中廳內氣氛卻是凝重無比。

一衆宮婢、宦者都被遣出,房間中只剩下幾個家人。太妃房氏面牆而坐,背對衆人,雙眼清淚默默流淌。李潼仍然跪在地上,兩側跪着臉上各存驚疑的兩個兄長。

“太妃,郎君等久跪不起……”

鄭金恭立一側,見到郎君神情慘淡的長跪在地,忍不住上前低語道。

“讓他跪着!不孝子,不……”

房氏低斥一聲,神情又變得激動起來,她轉過身來指着少子,一臉沉痛之色:“你要我怎麼容你任性?人事催逼,一線生機在你,因你一次任性,家門恐要絕嗣……三郎、三郎,娘娘求你,留在大內,給你亡父留下一線血嗣!”

李潼聞言,連忙以頭叩地,澀聲道:“求娘娘勿以人情逼我,幸生家門之內,惟求禍福與共,不望獨活!”

他是惜命不假,爲了活命多有荒誕、狠絕之想,也常常開解自己,名利場中沒有對錯。但是生而爲人,卻必須要有是非!

一家人被囚禁大內數年之久,卻在眼下這樣一個敏感時刻外放出閣,不用想也知這當中蘊藏的險惡。

無非外間那些滿懷惡意者因他們一家居在大內,想要構陷也無從下手,才鼓動催促少王出閣。一旦離開禁中,那滔天惡意必會洶涌而來!

應該說武則天還有一份留情,起碼是將李潼留在禁中、繼續施以庇護。如果李潼願意接受這樣的安排,可以想見縱有再多惡意要構陷他家,也不會波及到他。

准許少王出閣,任由人去攻訐,已經是武則天難得做出的讓步。但如果有人還想將這把火燒到禁中,那就是真的在挑戰她的底線!

如果只爲了活命,這樣的結果對李潼而言已經足夠了。但他情知後事,終究心障難除。在沒有他參與的那個世界,活下來的應該是李守禮這個嗣雍王。

可是現在他一番窮折騰,等於是將李守禮的生機攫取過來。而且他折騰出的這個局面,較之原本的歷史其實還要更加險惡。一旦兩個兄長出閣而李潼留在禁中,便等於是武則天劃出了一條清晰的界線,那兩個孫子隨便他們折騰,唯禁中這個誰都不能動!

李守禮大大咧咧,李光順謹慎有餘、計謀不足,一旦身入這樣的環境中,可以想見必死無疑!甚至就連太妃房氏、良媛張氏只怕都再難活下來。

除了心中的是非拷問讓李潼不能接受這樣的安排,還在於他心知一旦接受了這樣一個看似安逸的安排,餘生必將徹底落入他奶奶的指掌之內,由其揉捏、玩弄,人生再難有什麼自主。

在他們李家,不是沒有這樣的人,那就是他三叔李顯。李顯一生爲其母親陰影所覆蓋,哪怕是日後再登皇位,都沒能擺脫這一陰影。

但李顯起碼還有一個皇位可以指望,李潼一旦完全順從了他奶奶,纔是真正的萬劫不復,成爲一個徹底的玩物!

他情知這一次違抗他奶奶的安排,剛剛培養出的一點祖孫情分只怕所餘無幾,但在生死之上,他也有自己的底線堅持。

且不說仁智院人心情勢,御正厙狄氏返回神皇寢宮便登殿覆命,將永安王所言如實轉告。

武則天正批閱奏章,聽完後提筆勾勒的手臂頓了一頓,臉色微微一寒,閉上眼作深吸狀,片刻後才又睜開眼,沉聲道:“即刻分付有司,督辦少王出閣事宜。”

“那永安王所請……”

“同出。”

牙縫中崩出兩字,武則天覆又提起筆來,厙狄氏見狀便領命退出。然而武則天提筆的手臂只是空懸,一直等到厙狄氏離開殿堂仍然沒有勾動。

近側侍立的韋團兒偷眼發現神皇陛下眸光散漫,斟酌好一會兒纔開口輕笑道:“大王才趣灼然,也是少年好勝……”

“一個不安於室的蠢物罷了!”

武則天思緒迴轉過來,語調多有不滿,待低頭看到筆鋒淺觸紙面,已經遺落一團墨漬,神態更加煩躁,提手將這一份奏章甩出,惡聲道:“發還鳳閣,重作抄錄!”

當韋團兒匆忙將那奏章撿起送出,武則天驀地揮起拳頭,重重砸在御案,眉宇之間疲態顯露。

她兩手撐住御案,過了好一會兒神態才漸趨平靜,提筆疾書一份敕書,着令政事堂儘快推薦能夠直案公正嚴明的左右肅政大夫人選。

世道如大網,人皆在囚中,她也只是站位更高一些而已。近來左右肅政臺頻有請求少王出閣的奏章,這並不是出於她的授意,但她卻不得不予以正視。

她能頂住言官壓力強留永安王在禁中,已經冒着暴露憲臺失守的危險,卻沒想到那小子看起來恭順機靈,內裡卻仍難免浮浪任性,強求出閣。既然如此,那就自求多福吧。

——————

“大酺獻樂,足見少王學養有成,怎可久養禁中?格某念舊求榮,人皆有見。但作一二勾引,請出之奏自是繁若雪片。”

皇城秋官官署中,已是白身的武三思上座於廡舍中,在其下席則虛坐着一名眼窩微陷、面色清瘦的中年官員,此人正是令朝野聞風膽寒的秋官侍郎周興。

周興眉飛色舞,侃侃而談:“少王深在大內,受於城闕環拱,絕非微細能傷,可若走入坊野,便是白龍魚服。公尊體慎重,不必與此閒流較量長短。屆時自有兇惡之類,搏命撲咬!”

武三思聽到這裡,眉眼舒展,笑意盎然,他長身而起,拍着周興頂上襆頭笑道:“侍郎滿腹錦繡,秋官陋署實在不能盡逞才器。”

對於武三思虛辭誇讚卻無實際表態,周興也只是假笑納之。單單一個武三思的請託,並不值得他處心積慮去謀劃少王,可是來自左金吾衛丘神勣的壓力卻讓他不能不重視。

丘神勣掌兵大將,與周興秋官侍郎雖無上下統屬關係。但周興用事以來,屢治冤獄,仇家遍野,如果沒有丘神勣這城防大將的關照,睡夢中都要擔心頭顱或會不翼而飛。

三王將要出閣,消息很快傳遍內外。除了少數一些人之外,時流大多數對此還是持正面看法。

最近這些年,特別是去年的垂拱四年,李唐宗室被殘殺大半,宗屬凋零,人情慘淡。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這樣的情況下,神皇准許故太子李賢的三個兒子出閣設邸,於人情也是一樁慰藉。而且去年神都坊間還有傳言說這三個少王已被囚殺禁中,現在得於顯露人前,也算是粉碎謠言。

元月大酺,少王因獻樂事而爲時流所知,神皇對少孫的喜愛也溢於言表。且年後幾樁大的人事變動都與雍王一家有涉,將要出閣的少王身後起碼立着一位宰相、一位九卿,也讓人對此不生什麼險惡猜測。

但是禁中的李潼,心內還是略感失望,他本以爲一家人捆在一起,或能讓他奶奶打消放他們出閣的念頭,讓他們在禁中再賴上一段時間,但最終還是沒能避免。

最初的驚慌之後,李潼也漸漸恢復了冷靜。特別是之後禁中多有人奔走道賀,也讓他意識到由於信息的不對稱,時流對這件事看法與他們一家真實處境還是有不同,這就給了他搏命的空間。

眼下出閣雖然需要直面強大對手,但也給了他接觸更廣闊空間的機會。無論會有什麼樣的險惡局面等待着他們一家,但在危機徹底爆發之前,他們兄弟還是正正經經的大唐宗王。

最近這幾天,他也一直在打聽宗王出閣的細則,但往常能夠接觸到的,無非仁智院諸宮官又或者內教坊卑流樂官們,他們對於這種大事也全無瞭解。

但是好在大酺獻樂刷出的存在感,讓他刷出一些才名,於內文學館和內教坊都有機會接觸到一些真正的朝臣,這些人對於各種禮章制度便有着很深的理解。

特別是曾經共同編制大麴的沈佺期,於內教坊向少王引見另一名時流文豪,那就是號稱初唐文章四友的李嶠。

李嶠如今官居麟臺郎、即就是秘書郎,秘書省本就掌管經籍圖書,自然熟知典章。李潼向之請教出閣諸事,那真是問對了人。

宗王出閣就封,自有一整套的章程,林林總總大體可分爲四大類,封國、食邑、官佐、奴婢,其下又可分爲數十小類。這其中封國自然是最重要的,決定了就封何地、品級高低、儀仗鹵簿等等相關內容。

比如李潼他們家三王,李守禮雖然是嗣王,按例與郡王同級,但卻是繼承的親王爵位,所以還是要比郡王高出一個等級,在儀仗、祭祀等等各方面都有不同。

即便是同一等級的封號,按照封地所在不同也有貴賤的差別,以關中、河北、中原等地爲貴。李光順樂安王封在江西,李潼永安王封在川南,一看這倆王就是便宜貨。

如果有了實封的話,封號所在更是關係重大。郡王例封五千戶,這當然是吹牛了,但物產豐饒的地界,實封一百戶所得就能超過貧寒之地幾百戶的實封。

三王出閣開府之後,還要搭配有國官、府佐兩套班子,這比較類似於魏晉時期的豪強部曲,是屬於宗王的私人班底。至於奴婢之類,既有私豢,也有官給,這當中又有着顯著的區別。

對於少王虛心請教,李嶠也不藏私,給李潼提出了一些思路建議:求實求近,虛官實奴等等。

0245 曲江櫻桃園0074 《萬象》美哉0381 媽寶裴光庭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054 鎖喉之臣0004 醫博士沈南璆0326 幼宦可養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054 鎖喉之臣0019 一隻大青鵝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033 雕蟲與公賞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156 武氏羣英會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223 軟飯香糯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011 仁智院家人們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856兵強馬壯,殺氣外露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019 一隻大青鵝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359 幷州大都督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265 順水推舟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089 賢賢易色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188 愛上一匹野馬0225 無兒還有孫0229 心似雙絲網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324 寶藏仍未枯竭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112 神都水深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950 國人庸碌,大論真雄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073 春江花月夜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090 家賊難防0360 祖孫情深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291 獻業求命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002 又一個才人0164 官拜尚輦奉御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046 京華遊仙窟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0308 吾皇萬萬歲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306 魏王不壽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0007 上陽宮官
0245 曲江櫻桃園0074 《萬象》美哉0381 媽寶裴光庭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054 鎖喉之臣0004 醫博士沈南璆0326 幼宦可養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054 鎖喉之臣0019 一隻大青鵝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033 雕蟲與公賞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156 武氏羣英會0868 老婦害我,不容善終0223 軟飯香糯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011 仁智院家人們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856兵強馬壯,殺氣外露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019 一隻大青鵝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359 幷州大都督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265 順水推舟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089 賢賢易色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188 愛上一匹野馬0225 無兒還有孫0229 心似雙絲網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324 寶藏仍未枯竭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112 神都水深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950 國人庸碌,大論真雄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073 春江花月夜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090 家賊難防0360 祖孫情深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291 獻業求命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002 又一個才人0164 官拜尚輦奉御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046 京華遊仙窟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0308 吾皇萬萬歲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306 魏王不壽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0007 上陽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