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

西京這場鬧亂,自然不能不了了之。但是想要查清楚因果,卻又缺失了一個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引發一系列事件的宣撫使竇懷讓。

此前將城中坊曲與城外大營全都搜查一遍,仍然不見竇懷讓的蹤跡。世事也不可因此一人便停頓不前,所以雍王幕府在經過一番討論後,便決定先審查西京官庫盜竊一案。

官庫失竊一事,與小民關係不大,本來長安城民衆們對此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相對於審問盜竊官庫的犯人,他們更樂意看到那些給長安民生造成極大破壞的客民們受到懲罰。

但當相關案情稍作披露後,這件案事還是快速的傳遍全城,引起了整個長安城的轟動。

一則在於形式,這一次的案事審斷是公審,所謂公審並不是當街當衆的審問,而是直接將案情進程當街榜示。公示榜分佈在朱雀門南的銅匭附近、東西兩市以及幾個主要的城門。

這樣的形式前所未有,此前官府無論大小訟案,全都是閉廳審理,完全就是小民難以接觸的範疇。

可是現在竟然將案情進展直接張榜公開,讓民衆們能夠清清楚楚看到審理過程,這無疑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哪怕跟自己無關,他們也想看看究竟什麼人竟然如此膽大包天,居然敢搶掠官庫!

二則就在於案情所涉的人員,當公示榜第一次張貼出那些涉案名單時,看到榜上名字,可謂是全城震驚。

榜上所涉多爲長安勳貴名族,哪怕名氣並沒有大到全城皆知,但也都不陌生,再加上知情者熱心的宣傳講解,民衆們很快便意識到榜單上那一個個名字究竟意味着什麼。

同時他們也都不免狐疑,那些名族一個個家室豪貴,世享國恩,怎麼可能會是洗劫官庫的惡匪?是不是官府搞錯了?

對於民衆們普遍的質疑,暫領萬年縣令、負責審理此案的王美暢也不急不躁。

張榜之後,王美暢並沒有第一時間進行審理,而是先將罪證羅列公開,就在朱雀大街上,將從涉事諸家所抄沒出來的官庫禁物擺列開來,足足佔據了一大段街道。

眼見到這麼多的物證沉積在大街上,城中民衆們一時間也是驚詫不已,幾乎舉城圍觀。

“這些貴族們,真是該死啊!城中鬧亂視而不見,反而趁亂洗劫官庫!這麼多的刀槍甲械,看起來就讓人心驚膽戰,他們藏在私門,難道是要謀逆造反?”

“眼下也只是器物擺設,並沒說一定是他們搶劫。當時城中鬧亂那麼嚴重,各自守在家門,誰又能說清楚外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各有榮華富貴,衣食無憂,實在沒有必要去犯這樣的大罪!”

物證擺設開來,圍觀人衆們也都是衆說紛紜,有的人義憤填膺,有的則仍心存狐疑。

物證陳設一天後,除了一些留堂問案所用之外,其他的則就都再次送入其他還算完好的官庫中儲存起來。

接下來,萬年縣又張榜徵集散在民間的人證物證,一旦採證,共謀者可以減罪一等,旁證者則各有褒獎。

這一告示公佈出來之後,頓時又在坊間引起一番熱議,許多人爭相往萬年縣廨涌去,可謂熱情至極。

“楊五郎,你又往縣廨湊什麼熱鬧?我記得你秋前便已經離城,亂後才又返回城中?”

“蠢、蠢!證或不證,只憑一言,老子關心鄉事,要去衙堂看個真切!如果是真的,那些貴族真是該死!如果是假的,也不能眼見咱們鄉土名宗被冤枉構陷!”

至此,這一場公審算是吸引了全城注意。除了宵禁淨街的時間段之外,許多人幾乎不吃不喝的守在那些公示榜附近,只爲第一時間看到案情的最新進展。

一時間,位於城東宣陽坊的萬年縣廨可謂是人聲鼎沸,因爲聚集了大量的民衆,就連出入都變得極爲困難。

如此喧鬧了整整三天,案事終於正式開審。

王美暢並沒有第一時間審問那些主犯,而是先從其他人證開始審問。這其中,包括通濟、敦化等幾坊居民、街徒以及一部分負責防守官庫的留守府兵衆。

通過對周邊人事的審問,很快便整理出被劫官庫這幾坊在動亂前後的基本情況。亂民入城鬧亂,主要便集中在朱雀大街以西的區域,城東坊區還是不失秩序。特別官庫所在那幾坊,因爲本身就有甲士駐防,所以在遭劫之前,幾乎沒有什麼亂民匪徒敢於滋擾。

“卑職守在通濟坊,本有兩營六百餘衆,動亂髮生幾日後,陸續抽走一營軍士入守昭國、晉昌等幾坊?有沒有留守府調令?沒有,當時消息絕傳日久,卑職困守通濟坊,也不知留守府安危與否。

昭國坊有弘農楊氏永壽縣公園業,校尉周利民乃楊氏婿子,率衆支援,但永壽公助糧兩百斛。當時坊內已經斷糧,卑職不敢私開官倉取用……官庫遭劫前,大業坊突然告破,卑職率衆馳援,再回來時,通濟坊已破……”

“小民大業坊坊正,當時坊內有坊吏、街徒兩百餘,並坊民助守共六百餘衆,分守四邊坊門。坊破時,小民正在東坊門,西坊門告急小民未救,只是因爲當時東坊街也有亂……是、是小民膽怯,先率衆退守自家……

沒有殺人、沒有!小民有罪,是、是黎陽公使人傳信,只要小民任亂民入坊,就補償小民家財所失,並贈帛百匹,招一子入府任事……小民有罪,真的沒有殺人,那些財貨,真是黎陽公家人贈送……”

經過審查多人,案情抽絲剝繭的拼湊清晰。特別在場聽證的本就有大業坊坊民,當聽到坊正貪求財貨而主動開門迎盜,那些受害深重的坊民們一時間更是氣憤有加,甚至有數人直接衝破衙役封鎖,衝入衙堂便要打殺坊正。

“狗賊、狗賊!知不知你貪那百匹帛,亂民衝入我家,老夫驚死,阿妹清白不存!”

一名壯漢一邊毆打着坊正,一邊涕淚滿面的悲哭怒吼。餘者衆人也都是羣情憤慨,振臂呼喊道:“打死他、打死他!還有那賊戶黎陽公家,官府不敢殺,鄉義敢殺!”

“再招兩百甲卒入衙,一定要控制住羣情!”

好不容易命令衙役們將衝上來的民衆們驅退,王美暢又召來縣尉蘇約吩咐道,同時擦了一把額頭冷汗,西京民情彪悍,他今天算是領教到了。

“諸位鄉親深恨鄉賊,本衙亦有所感。所以要公審賊子,就是爲了將這些鄉惡罪跡宣揚於衆,以彰顯朝廷威令不容觸犯!鄉情義憤,亦是刑令所覆。罪情大白後,自有國法懲之!”

王美暢再次返回衙堂,先將義憤填膺的聽證諸衆情緒稍作安撫,然後才繼續審問案件。

西京這十幾家,盜竊官庫乃是證據確鑿,鐵證如山。但之所以還要重新審理一番,一則是將如今京內土、客矛盾尖銳的輿情稍作緩解,二則就是爲了將這些人家的罪事與西京這一場動亂稍作牽連。

這一番公審的過程,不獨將這些人家從蓄謀到實施的整個過程勾勒完整,同時也的確引申出來一些新的罪實。

比如當日朱雀大街上所發生的哄搶,的確是有人暗中將城西的亂民們向城東去引,如此才造成城東幾坊接連告急乃至於被攻破。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些人家面對雍王的索取,連自家家財都捨不得而要動念打劫官庫。在城中製造混亂的時候,更不會用自家家財吸引亂民,所以靠近朱雀大街的幾坊便成了犧牲品。

“狗賊該殺!活剮了他們!”

隨着案情逐漸紕漏,整個長安城也徹底沸騰了。原本那些民衆們還以爲西京這場鬧亂僅僅只是客民兇橫不法,卻沒想到城中居然還潛藏着這麼多的碩鼠門戶!

等到氣氛營造到一定程度,雍王幕府也並沒有再繼續拖延,直接做出了判決:凡涉事諸家,中男以上統統處斬!餘者老幼婦女,沒爲官奴。朱雀大街參與哄搶並當街被擒之衆,成丁者俱斬,餘者流放朔方。

判決勾定之後,接下來兩天的時間裡,長安西市砍頭從早到晚,足足砍了兩天有餘,被殺者幾近千人,一時間血漫法場,場面血腥至極。

但就算如此,長安羣情仍未徹底平復。被殺那十幾家是有確鑿罪證而施以極刑,但那些沒有參與搶劫官庫的人家就無罪嗎?

明明長安城還有着不弱的守衛力量,結果那些權貴人家仗着自家權勢,將本來應該守衛全城的兵丁瓜分用作私家護院,他們難道就無罪嗎?

既然刑令難懲,那就鄉情來懲!一時間大量餘怒未消的長安民衆們衝入諸權貴坊居,或是圍堵喝罵,或是繞府打砸,以發泄他們的不滿。

與此同時,雍王幕府再次頒佈一條定亂政令:凡長安在籍之民,往後一年庸調免除,課錢減半。諸營客民,以庸代賑,以役代租,三年租滿,方可劃土入籍。

雖然宣撫使竇懷讓至今下落不明,但砍了西京足足十幾家勳貴族人,也總要給朝廷一個階段性的回覆。所以在監斬完畢後,王美暢便攜着雍王奏表與幕府選闢名單返回神都述事。

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109 仗義屠狗輩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278 鉅富驚人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053 誤我少王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292 留財不留人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236 蜀商楊麗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009 聖心取捨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020 願此心同我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095 東宮舊人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006 人盡敵國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150 俱入彀中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295 無妄之災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343 女人的報復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269 西京此夜驚魂0078 死而無憾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110 託事獻命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290 懼親如仇0241 秀姿動人0058 薛師懷義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399 行驛命案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076 祈求長生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216 急流勇退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269 西京此夜驚魂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101 出閣河東王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117 權門惡事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
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109 仗義屠狗輩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278 鉅富驚人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053 誤我少王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292 留財不留人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236 蜀商楊麗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009 聖心取捨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020 願此心同我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095 東宮舊人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0006 人盡敵國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150 俱入彀中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295 無妄之災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343 女人的報復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269 西京此夜驚魂0078 死而無憾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0110 託事獻命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290 懼親如仇0241 秀姿動人0058 薛師懷義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399 行驛命案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076 祈求長生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216 急流勇退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269 西京此夜驚魂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101 出閣河東王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117 權門惡事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