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

神都洛陽皇城光政門外,甲士聚立,並有僕役沖洗地面,太平公主車駕正從宣輝門進入,準備轉入西隔城入宮。

眼見到這一幕,太平公主不免有些好奇,停車使人詢問發生何事,片刻後門僕匆匆返回,神色驚異有加,上前稟告道:“南省李侍郎剛剛在光政門外杖殺王慶之……”

太平公主聽到這話,忍不住抽了一口氣,心情也是震驚有加。

這個王慶之雖然不是什麼顯宦,但太平公主也是聽過其人名號。

其人乃是洛陽閭里一個豪客,因其人面廣闊拜入魏王武承嗣門下,常爲武承嗣策劃奪嫡謀計,太平公主甚至在武氏家宴上都見過其人幾次,可見魏王對這個人的賞識、看重,卻不想竟然被夏官侍郎李昭德直接當街打死。

家僕還打聽來一些別的消息,近前細說緣由,但太平公主心思已經不在此處,聽得也不太真切,只是擺手吩咐繼續前行入宮。

坐在車上,太平公主也是心念飛轉。對於李昭德這個人,她雖有聞名,但瞭解不多,只是聽過幾句閒說言是其人氣盛高傲。但無論這個人秉性如何,直接當衆打死一個爲魏王奪嗣而衝鋒陷陣的急先鋒,若說背後沒有她母親武則天的示意,是不可能的。

若是往常,太平公主怕要心懷竊喜,認爲母親終究還是心向兒子更多,不願將皇業傳給外侄。可是現在,她自然不會這麼淺表的看待問題,帝王心術還是有別庶人,至尊之位又哪能如此濫由旁人窺伺,兒子不可以,侄子更不可以!

“這個三郎,還真是……”

沉吟許久之後,太平公主才驀地感慨一聲,卻又不知該要怎麼評價。

天授革命以來,時流所矚目的焦點無疑是李、武奪嗣之爭。甚至就連太平公主這個事外之人,眼見那些動輒人頭滾滾的紛爭都不免憂悵滿懷,有些迷於此中。

直到此前不久,她才意識到自家母親仍是幹勁十足,嗣序問題完全不在眼下其人度內。可是遠在西京的少王,不獨一早就已經意識到這一點,而且還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舉動。

再對照李昭德今日所爲,太平公主才越發感慨,能夠立在這樣一個世道中蹈舞隨勢的,果然沒有一個簡單人。跟這些謀計深刻的人物相比,她還差了很多。

因知前朝多事,太平公主也並不去直訪母親,入宮之後便直入女皇近日慣居的億歲殿。可是入殿之後才意外發現女皇並沒有在前廷議政,而是一直待在億歲殿中。

“途過南省,偶見雜事,還道阿母應在前殿。”

被宮婢引入殿中,太平公主忍不住說道。

武則天身穿燕居的彩袍,半臥於榻上,身前憑几支住一卷,神態頗有悠閒,聞言後便微笑道:“竟日勤事,南省還置那麼多官員做什麼?”

太平公主聞言後便也笑起來,讓乳母張夫人奉上自家精製的養顏丹丸並說道:“端午新採的益母草,是我親手調製,沒有長趣興祝,只能拙工表意,願我阿母長盛萬萬年。”

武則天擡手讓宮人收起藥丸,讓人收起文卷,半坐起來與女兒閒談。

聊了幾句之後,太平公主終究還是沒忍住,又開口說道:“前廷發生那種事,難免羣情驚擾,阿母不用親視、或找人入問?”

武則天聽到這話,眸光略有閃爍,片刻後嘆息道:“雖爲人主,未必能得大自在。有的時候,人事趨來,我也不得不避。”

太平公主聞言後,便意識到母親或許有此示意,怕也想不到李昭德會做得那麼暴烈,便又說道:“我聽人提起南省李侍郎,論者多言其人性厲,在勢則驕。”

“用人如降物,用其善、略其惡罷了。昭德有宰相的才器,無宰相的風度,但跟那些昏昏於事的人相比,已經算是難得。這世上又有多少良善人才能讓人只見其美,不覺其拙?”

人總有傾訴的慾望,武則天自然也不例外,只是如今朝事糾紛不斷,羣臣各有懷抱,而她自己又親緣寡淡,能作親密交談者實在寥寥。

隨着近年母女關係緩和,她也越來越喜歡跟這個女兒聊一聊,並不只獨限於傢俬,偶爾還涉及到許多外朝人事。這個女兒不乏機敏,有時迴應也能讓她大受啓發。

“真無這種人嗎?阿母是大枝蔭廣,忽略了樹下啊!”

太平公主笑語回答道。

武則天聞言後也笑起來,但還是微微搖頭道:“那小兒雖然戲弄入事,但卻不經不典、不禮不章,譽之過甚,讓人笑話。”

太平公主又笑道:“門外閒人論言是非難免,但本來就是庭門之內兒郎們情真自表,也不需要外人的表彰誇讚,只要能討得親長歡意,便是一件知足的樂事。我教孩兒,能誦一韻已經覺得聰慧可喜,又不必跟那些沉迷書卷的儒生們較論學識長短。”

“這麼說也是道理,不言那些年齒虛長之流,兩京各家少輩,能及河東王者也是寥寥。”

武則天笑眯眯說道,講起這個孫子,已經完全沒有了此前那種冷漠,神態間甚至泛起了一絲慈祥:“我這麼評價他,是有些苛刻了,總覺得該要更好。閒情湊趣還不忘通意上下,做事雖然不在章法,但誰又能說這一份情義不真?有篤情、雖拙事也可誇,更不要說居然做得有聲有色。”

“我也真是無聊惹氣,既知阿母極愛這佳孫,也不需我再嘮叨表意。但我也爲人母,阿母此言薄我孩兒,難道他們就沒有可誇之處?”

武則天聽到這話,笑容更顯輕鬆:“近朱者赤,就連攸宜這個靈性久昧的人,都能受少輩點撥知明。你能不惜筋骨勞頓,讓孩兒追從秀才,有這樣的敦促,未來是不會差的。”

她自有喜悅的理由,最初只道少王屈於情勢而毀於言行,卻不想西京戲弄還有如此深情。

雖然消息傳回神都之後,在朝人士不乏非議,道是少王蠱惑人情、牽強入事,以風月誇張,褻瀆莊正。但也正如太平公主所言,庭門內的兒郎討巧弄乖,取悅親長即可,何須什麼道學評判?

西京戲弄興祝聖壽,事雖淺、意卻長。一則向人指明瞭武則天目下心意所重,二則讓武攸宜併入事中,第三則就是緩解了朝野之間有關遷徙關隴生民入河洛的非議之聲。

“本來還擔心這孩兒人事久疏,會拙於入事,現在看來倒是多慮了。”

講到這裡,武則天又突然對殿中待制的女官說道:“嗣雍王太妃教子有方,該要褒揚。稍後着人禁中作敕,發往西京。若家門新婦都有這種恭良的馨才,又會讓人多省心!”

說話間,她又低頭沉吟片刻,繼續說道:“房氏也是故朝元從舊門,雍王太妃父、祖俱當忠勤二字,如今在朝卻無才位相待,有些可惜。發敕鳳閣,檢索這故宗野遺,量才取用。”

饒是太平公主自知河東王近日所爲頗投女皇心意,聽到這話後仍然忍不住略感驚訝,這是真的打算將孫輩引入時局,已經開始着手鋪墊幫襯了。

驚訝之餘,她也順勢說道:“阿母如此欣賞佳孫,看來是打算系入神都、縱其入事了?”

“這也不着急,留他在西京稍全心意。戲鬧娛情的事情,都是他從頭操持,貿然旁人接手,勞擾人情倒是不美。”

武則天微笑說道,轉又念起一事:“是了,河東王時齡不小,也該考慮婚配諸事。倒要仔細想一想,何家秀女堪配我家秀才。”

“少王自納孺子,乃京兆人士,早前神都城中往來,我也見那小娘子,雖欠大家氣度,倒也秀美率直,沒有什麼心機,只是愛煞了大王。”

太平公主笑道:“阿母可聞舊篇《洛陽女兒行》?便是傳情的戲作。”

“還有這種事?小兒才趣豐美,人物更是絕倫,讓人深迷並不意外。歸洛之後,擇時讓那女子入見,如果沒有什麼奇豔姿質,可是配不上皇孫!”

講到這裡,武則天又說道:“才趣豐美,則必風流多情,即便不作青眼,自然有人趨之急切。”

“正是如此啊,戲場往來多各家婦人,少王何時歸都已經是日常有問。那小子風流於外,卻讓親人不勝其擾,也實在可厭。”

武則天聽到這話後又笑起來:“人情自該有這樣的往來,我是訪才若渴,卻有佳孫讓神都士女求婚似疾。既然這樣,不妨小示幾家,讓他們羣情趨此,渴配少王。”

講到這裡,女皇臉上自有幾分惡趣歡顏,心情則更加輕鬆,已經很多年沒有過這種戲弄人情的樂趣。

不過這一份樂趣沒有持續太長時間,突然有女官疾行入叩,並奉上鳳閣疾奏,武則天匆匆覽過,臉色頓時陰鬱下來,擡頭冷聲道:“奉駕,西上閣。”

“是有什麼外事急情?”

太平公主見狀後,連忙起身道。

武則天臉上輕鬆不復,將奏書重重的摔在案上:“攸宜這個蠢物,讓人不能省心!”

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038 水漲船高0025 不如降黃巢0071 音聲細題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563 天家德種,合御蒼生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193 太平托子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062 禁中亡命徒0417 搶位政事堂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328 野狐宰相0093 被甲登殿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029 李氏爲上0319 巽郎才壯0164 官拜尚輦奉御0363 新的班底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226 瘋狂的武周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048 內教坊諸事0376 紈絝衛府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281 牡丹花下死0067 協律頌今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246 細憐閒庭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049 莫厭金盃酒0247 血脈的力量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075 將軍跋扈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049 莫厭金盃酒0324 寶藏仍未枯竭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389 鄭女文茵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133 太平歸邸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159 皇孫李寶雨0133 太平歸邸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096 勇宦楊思勖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
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038 水漲船高0025 不如降黃巢0071 音聲細題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563 天家德種,合御蒼生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193 太平托子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062 禁中亡命徒0417 搶位政事堂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328 野狐宰相0093 被甲登殿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029 李氏爲上0319 巽郎才壯0164 官拜尚輦奉御0363 新的班底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226 瘋狂的武周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048 內教坊諸事0376 紈絝衛府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281 牡丹花下死0067 協律頌今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246 細憐閒庭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049 莫厭金盃酒0247 血脈的力量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075 將軍跋扈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049 莫厭金盃酒0324 寶藏仍未枯竭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389 鄭女文茵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133 太平歸邸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159 皇孫李寶雨0133 太平歸邸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096 勇宦楊思勖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