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

田少安返回大內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傍晚,因爲在離開平康坊後,他又要返回通濟坊將所見聞的相關人事深入瞭解一番,並且拿到平康坊眼線所遞告那些人的詳細會面情景,當然也免不了歸還蘇三友心心念唸的那套價值不菲的行頭。

聖人所交代的事務有了眉目,加上剛剛發了一筆小橫財,田少安心情很是舒爽,大筆一揮着令內衛歸還一部分借佔運通社的車馬。

內衛作爲天子近衛,其運營資金當然要比運通社更加充足。只是因爲直堂營所都設在大內夾城、場地有限,日常不方便配備太多的車馬,所以才頻頻出借,倒不是刻意要貪奪別司財物。

當他返回大內的時候,聖人也已經處理完了外朝公務返回禁中。田少安的好興致仍然不減,登殿時臉上還掛着濃濃的喜色。

“觀此神采,看來此行是頗有收穫了?”

眼見田少安這幅表情,聖人也是笑語說道。

今日早朝後,他特意接見了幾名在朝當司主官,奏對過程中也略作言語的試探,但都對坊間熱議的輿情要麼是茫然不知,要麼是少有關注。

這炒熱的輿情仍然止於民間坊曲,並沒有蔓延到朝中來,這也是一個好現象,說明暗中造勢者影響有限,事態仍在可控範圍之中。

田少安聽到聖人此言,忍不住便呵呵傻樂起來。但他也知正事要緊,連忙入前奏告道:“聖恩庇護加持,臣員用事順利,坊間流言傳揚一事,已有眉目查定。”

說話間,他便將已經整理總結過的資訊文書呈交上去,先供聖人御覽,自己則垂首站在一旁,等待着言語補充。

李潼接過文捲來略作翻覽,神態中的輕鬆漸漸斂去,眉頭則隱隱皺了起來,過了片刻後,他才又開口問道:“王仁皎在臨淄王邸有無供職?他替臨淄王營張的人事究竟幾深?”

“王某德慚福薄之類,舊日人面多數絕緣,如今能作交際者,多爲南衙裁汰落魄人衆。此一類偶或出入王邸,但也鮮有深情滋生……”

田少安聞言後便回答道,講到人面的廣闊,王仁皎也是頗爲可觀。畢竟追隨聖人多年,與聖人一衆故舊彼此間也都熟悉,這些人眼下多數都居內外高位。

只不過王仁皎的命運乖張也是出了名的,哪怕不爲了規避忌諱,僅僅只是不想沾染這一身的晦氣,那些故交們也都鮮少與王仁皎維持交際往來。

倒是原本的南衙禁軍體系被裁撤之後,府兵軍戶們不再隸屬諸衛,手下無兵可用,南衙許多將官都陡然失勢。

這些人當中,有的本身才具不俗、或者機緣不差,能夠順應時勢的變化,在開元新世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但有的則過於依賴原本的宿衛體系,安身立命的人事不存之後,遲遲不能重新融入世道中,不免就過得落魄有加。

王仁皎雖然際遇可嘆,但所依附的臨淄王終究還是一位宗家親貴,因這一層關係,那些落魄的南衙武官們也樂於同其交際,以緬懷舊日的風光歲月。

但若說有多深厚的交情,那也未必。臨淄王本身並不掌管禁衛軍權,不能在前程上給這些人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又沒闊綽到對他們衣食住行等生活需求大包大攬,無非是偶爾聚會的淺薄往來。

聽完田少安的回答後,李潼便點了點頭。

這時候臨淄王作爲一個明燈的作用便體現出來了,此前他大刀闊斧的改革京中宿衛結構,雖然是立足於東都動亂、兩衙系統已經被摧殘得一塌糊塗的基礎上。但新秩序的建立與運行究竟能不能夠得到時流廣泛的認可,仍然沒有一個標準清晰可見。

可是臨淄王並王仁皎的存在卻能比較有效的折射出這一部分反應,如今京營的運作井然有序,並不像歷史上中宗年間兩衙被宗室們滲透的篩子一般周身空洞,前腳中宗剛走,後腳妻子兒女們統統遭殃。

雖然也有一部分人同這兩目標保持着往來,但這一部分人既不能在新世道中找準自己的位置,註定也是被時代淘汰的一批,那就算不上是什麼大患。

不過他已經準備動手鏟除的靺鞨人大祚榮居然藉着王仁皎一家的關係向臨淄王靠攏,而且還招引西胡中的人物,雖然眼下還只是淺有跡象,但也不得不讓人感慨世事流轉之玄奇。

“將這兩蕃人創檔,查清他們各自部族勢力並人事關係,歸在臨淄王卷中。”

略作沉吟後,李潼又開口吩咐道。

田少安聞言後不免微微一愣,他是查探清楚這兩蕃人只是新進入京、同王仁皎父子纔剛見一面,談不上什麼固定的交情往來,與臨淄王更是關聯甚少,聖人爲何要將他們捏合在一起?

心中懷着疑惑,田少安略作擡頭窺望,只見聖人眸中正閃爍着冷厲的光芒,彷彿蓄滿了雷霆之力、仍然含而不露的天際陰雲,心中不免一凜。

類似的神情,只有在當年預謀大事前後田少安纔有眼見,開元新世之後,他便很少再見到聖人露出這樣的表情。看來這一次,聖人是打算再大幹一場了。

心中敬畏之餘,又有一些期待,田少安連忙恭聲應是,然後轉念又說道:“王仁皎之子將從遼東邊舉參加今夏武舉,所循乃是奚酋舉薦。請問聖人,要不要將李大酺一併立檔深查?”

李潼聞言後搖了搖頭,腦海中閃過奚酋李大酺那憨態可掬的模樣,倒不是被這胡酋的恭順乖巧所迷惑,而是眼下東北方面接連經歷契丹與靺鞨人的動亂,需要有一個部族作爲表率穩定東胡情勢。

若連奚族都一併收拾了,那除了大舉往遼邊遷民開發大東北,已經沒有了更好的經營策略,而且對新羅的震懾必然也會銳減。事分輕重,有的需要從急,有的需要就緩。

雖然不打算對奚酋李大酺下手,但李潼也不希望他同臨淄王保有什麼情面往來,於是又開口道:“王仁皎之子應舉名額,找個事由,免了吧。”

王仁皎父子滿身蝨子,要找個由頭收拾簡直不要太簡單。

田少安也趁機講起王守一所經營的那個鬥雞場豪賭內幕,順便講了一下自己豪贏橫財的經歷,並不無感慨道:“此中豪奢,簡直異於人間。一注籌碼竟需百緡,若非臣盛享天恩、運氣滿身,此行怕要身陷賭窟,還須同僚拿錢贖人……”

李潼聽到這裡,忍不住便笑起來,指着田少安笑罵道:“本以爲你笑顏登殿是因爲用事順利,原來是因爲在坊間豪取了一筆橫財。”

“臣銘記父訓、謹守本分,既爲聖人近從,家室凡所衣食使用,俱仰聖人恩賜。餘種雜項邪途,既不敢、也不屑爲!今次只因聖澤庇佑,強凌此類運勢衰敗門戶,這橫財推都推不走,只能暫作接納,隔日錢財入手也不敢私納,將上繳內衛以充公廨食本。”

田少安聞言後連忙表態道,雖然感覺有些肉疼,但不敢就此打馬虎眼。

李潼對屬下親信們也並不是苛刻到不容分寸的瑕疵,但聽田少安作此表態,便又笑語道:“官中並不貪取這些許的浮財,但橫財入手雖有意外之喜,但卻無益於德性家業的休養維持。這一筆浮財入官也不必納在食本,就署散給因此事勞累的事員們。我也並不奪你運氣,田翁誕日將至,轉駕東都後,禁中具宴,邀他入宮來爲他慶生,暢話故事。”

田少安聞言後自是大喜,連連叩拜謝恩。他老父原本也隨他一起定居長安,但終究不耐關中水土,開元七年轉駕東都時便返回洛陽久居養老。

田少安官事所限,自覺孝義有虧,常懷愧疚,捨去幾千緡的浮財換一個聖人親自爲老父慶生的榮耀,怎麼算都是不虧。更何況,屆時宮中必然又有賞賜,自是豐厚有加。

唯一一點不爽的是,這些賞賜不能盤進自己的小金庫裡。這一次平康坊走上一遭,街曲間那些招徠生意的女子們搞得他心癢癢,還打算找個時間入坊重溫少年時的舊夢輕狂呢。

心中感慨與平康坊女子們終究緣淺之餘,田少安又說道:“王氏父子暗弄輿情,已是悖法的大罪,更兼持坊間賭窟惡業,不如由金吾衛直捕入罪?他父子今次妄生事端,背後必有臨淄王暗作授意,從嚴懲處,也能給王以震懾。”

李潼聞言後便搖了搖頭:“禁其武舉即可,餘者不必作業更多。至於臨淄王,另有震懾之法。”

李小三這麼熱情的在坊間造勢,自然也是存了跟太平公主一樣的心意。

李潼倒是不知太平公主這個大聰明還是受了李隆基的啓發,但這也並不重要。搞清楚坊間輿情同李隆基關係不淺,他心裡對這個不安分的堂弟也是生出怒氣。

這一次他是不打算再繼續縱容隱忍下去,準備挖上一個大坑,把一系列讓人覺得煩躁的隱患人事一併埋葬進去。

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149 舊事再起波瀾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027 南衙北衙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1020 朝議未定,民聲先傳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437 新授殿中監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141 劫掠金吾衛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107 坊居閒趣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241 秀姿動人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222 吐谷渾王族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218 銀青光祿大夫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053 誤我少王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048 內教坊諸事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324 寶藏仍未枯竭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238 洗劫武攸宜0077 永昌元年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169 酷吏授首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049 莫厭金盃酒0308 吾皇萬萬歲0320 高句麗遺民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
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149 舊事再起波瀾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027 南衙北衙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1020 朝議未定,民聲先傳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437 新授殿中監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141 劫掠金吾衛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107 坊居閒趣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241 秀姿動人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222 吐谷渾王族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218 銀青光祿大夫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053 誤我少王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048 內教坊諸事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324 寶藏仍未枯竭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238 洗劫武攸宜0077 永昌元年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169 酷吏授首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049 莫厭金盃酒0308 吾皇萬萬歲0320 高句麗遺民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