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

戰場上,慘烈的廝殺仍在繼續。此前那千數狼騎與唐軍契苾部的激戰只是一個開始,後續的戰鬥烈度則有增無減,越來越殘酷血腥。

其實,馬嶺附近這一處戰場,對於參戰雙方而言都不夠理想。

對於突厥軍衆而言,被牽制在高原上的河灣與谷嶺之間,其騎兵野戰優勢並不能完全發揮出來,只能在這小規模的戰場上進行一定的離合變陣,完全不具備開闊縱橫的交戰條件,戰鬥力無疑要大打折扣。

特別人馬氣力多有消耗,一旦高烈度的戰鬥不能速戰速決,其戰鬥力便快速下滑。像最開始參戰的千員狼騎,如果是在一個廣闊平原放手搏殺,戰鬥結果將會完全不同,即便突厥馬力不繼,起碼也能保證全身脫戰。

而對於唐軍來說,他們所放棄的優勢更大。他們本來已經先一步趕到了馬嶺堡,大可以據堡而守、以逸待勞,以輕微的代價,將突厥堵死在馬嶺堡南。

現在野戰出擊,放棄了城堡的優勢地利,雖然仍然佔據了戰場上的優勢,但傷亡也增加起來。

特別是首陣出戰的契苾部將士們,儘管他們追殲了許多狼騎精銳,但自身也是傷亡慘重,在袍澤接應退下戰場的時候,近千部伍戰死三百有餘,剩下的也多有傷在身。雙方各派增援進入戰場後,戰場形勢變得更復雜,他們是硬頂着各種變數,直接將那一部狼騎追殺殆盡,這才退出戰場。

但對交戰雙方而言,此戰又有不得不進行下去的必要。戰爭畢竟不是單純的推演,優秀的將領能夠儘可能的因勢利導,給軍隊創造更加有利於作戰的條件。

但往往許多戰爭,都很難塑造一個絕對理想的作戰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比拼的就是各自鬥志能不能扛得住不利條件的制約。

對默啜而言,馬嶺此處苦水河灣本就不是預定的理想駐營地,一旦被唐軍牽制在此,時間拖得越久,其部戰力折損就越大,所以是一定要突破唐軍對此境的封鎖,若不然,便是全軍覆滅的下場!

至於契苾明,設想則要更加複雜一些。

一則來自雍王方面的壓力,雍王有令此戰概不留俘,就意味着一定要儘可能多消滅掉突厥入寇的有生力量,這就需要唐軍掌握戰場上絕對的控制權,據城而守雖然穩當,可一旦突厥勢敗潰散,來不及進行圍殲剿滅。

二則就是要對河曲諸州進行震懾,突厥此番南來,雖然有借大唐內部動盪而趁火打劫的意思,但其部能長驅直入,沿途諸胡部羈縻州居然沒有進行有效的牽制,這也暴露出河曲諸州這些胡部貌合神離,對大唐已經不復恭謹。

所以,契苾明今次就要取此堂皇之勢,離城野戰,乾乾脆脆的擊潰乃至於圍剿這羣來犯之賊,從而對河曲諸州形成震懾,肅清那些各存詭謀的胡酋,重新梳理河曲之間的秩序。

契苾明雖然出身鐵勒,但其父契苾何力少年時期便率部歸唐,自此之後追從在太宗皇帝麾下,畢生功業成於大唐,而契苾明也同樣如此。

鐵勒諸部本就是一個鬆散聯盟,通過上一代首領薛延陀被輕鬆拋棄就能看出來,彼此不過是因利苟合而已,這樣的聯盟又能有多大的感召力?

無論是出於各種考慮,契苾父子榮顯於大唐廟堂之上,都遠比在河朔塞邊擔任一個胡酋要好得多。因此在考慮河曲問題的時候,契苾明就是完全出於一個唐將的立場,不恭者需要震懾,亂法者需要誅殺!

在同袍們策應之下,契苾聳順利的退出了戰場,戰袍染血但卻不及卸甲,行至主帥旗纛之下叉手說道:“末將幸不辱命,引部出戰,誅敵過半,歸來複命!”

契苾明垂眼望向兒子,發現左肩微塌、血水洇透袍服,有心想問一問傷情如何,但既然身在軍陣之前,也只將這一點憐意按捺不表,只是微微頷首道:“戰法還算得宜,退後休整,稍作診治。若無大礙,便歸陣待命!”

說完後,契苾明便不再理會兒子,而是繼續觀察戰場上的情況。

此時的戰場中,雙方各自投入幾千人,整個戰場已經容不下此前那種騎兵馳騁變陣的戰法,在交戰的核心地帶,雙方將士早已經棄馬步戰。而一旦被拉下了戰馬,突厥士卒的戰鬥力起碼要被削弱三成。

雖然這些突厥精銳們也都配有堅硬的鎧甲、鋒利的長槍,乃至於還有弓刀之類其他的器械選擇。但若講到軍械的複雜、各種戰法的配合與變化,則完全不是唐軍的對手。

一個標準的唐軍主力士卒,除了基本的甲刀弓弩配給之外,還有多達十幾種的武器選擇。儘管負重所限,這些武器並不能全都攜帶上戰場,但只要將官進行有意的調配,各類軍卒搭配不同的武裝,便能極大的豐富各種戰鬥環境下的戰術選擇。

唐軍步戰中,最經典的戰法有拒馬槍林,當年蘇定方遠征西突厥,傍河設陣、豎槍爲林,配以弓弩強射,西突厥雖十萬之衆,竟不能破。還有陌刀戰陣,入牆而進,排殺強敵。

今日戰場上局勢要更加複雜,雙方雖然都是以騎兵出戰,但是隨着交戰越發激烈、彼此逐漸增兵,戰場上所留有的空間已經極小,容不下騎兵再機動往來,戰馬反而成了拖累。

雙方各自棄馬步戰後,在短兵交接的過程中,長槍這種武器反而不利於殺敵。雙方都是具甲精良,一旦不能破甲被敵人欺近,長槍不利回防。

儘管槍鋒尖長、有破甲之效,但那是在有極大慣勢加持的情況下,若只單憑臂力的擺幅,很難進行有效率的破甲殺敵。所以下馬步戰後,突厥士卒們多數選擇戰刀,這也是他們爲數不多的備用武器。

但是反觀唐軍,選擇就多了起來,其中有陌刀成陣者,排牆而進,作爲戰陣中的主力不斷向前逼近着。突厥軍中所用戰刀,遠不如陌刀如此勢大渾厚,擋者披靡,戰線被節節壓縮。

若僅僅只是陌刀,也並不足以完全鎖定優勢。畢竟陌刀對使用者要求極高,本身又造價不菲,唐軍投入戰場不過兩百陌刀手,爲了將這兩百人投入殺敵,前後動用兩千多人加以配合。而爲了確保陌刀陣不被衝散,兩翼還要安排數量不少的跳蕩兵。

至於拱衛陌刀陣的跳蕩兵,便不是傳統的刀盾戰士了。橫刀雖然也有一定的破甲效果,但總體而言並不太理想。

因知此戰所對陣的突厥甲具不俗,所以唐軍中攜帶許多破甲之器,諸如錘鐺之類,乃至於行軍紮營鑿井所用的鐵鎬等器物,以求震盪殺敵。許多突厥軍衆被砸擊得甲衣凹陷,表面看來或無明顯傷處,但內裡卻被震盪得臟腑離位,嘔血而亡。

最讓突厥軍衆們感到驚駭的,是這些唐軍之所以如此悍勇廝殺,好像是受了什麼邪法加持。因爲唐軍每斃一人,口中便大呼一聲“十緡”,多數突厥軍衆不知其意,但明顯感覺到每當唐軍如此喊出一聲後,氣勢便壯大幾分。

於是戰場上,也有一些突厥軍衆抱着一試的心態,陡地學着唐軍叫喊一聲,但還在等待感受異力加持的時候,便被旁側裡唐軍一錘砸翻在地。

“狗膽賊胡,嚇了老子一跳!還以爲誤傷同袍……十緡!”

吼叫完畢後,那唐軍甲士便繼續向前奮勇殺敵。

“不準退!不準……”

突厥一方的大營中,見到己方在戰場上的部卒們不斷被向後逼退,一時間也是焦躁不已,乃至於想要親自出營壓陣督戰。

戰場上人馬損失慘重,默啜自然收在眼底,但同時他也察覺到,若真單就兵力而言,似乎對面的唐軍比他們突厥人馬還要少一些,因爲有的唐軍將士在短暫回撤、稍作休整後,便繼續投入作戰,很明顯是沒有足夠的預備力量。

但這一發現,作用並不大,因爲在正面戰場上,首戰失利後,唐軍便一直在壓制着他們突厥部伍瘋狂輸出,隨着傷亡增多,部卒們戰鬥意志也在快速下滑。

儘管還沒有發生嚴重的潰敗,但唐軍向前推進的速度卻越來越迅猛。特別唐軍的戰術搭配遠勝突厥,戰場上步騎結合,騎兵們除了拱衛步卒衝殺,彼此之間還會內外交替,騎兵接替步卒衝擊正面的突厥,步卒則立槍如林、阻攔突厥遊騎的靠近。

雖然眼下戰場上突厥兵衆們也是步騎摻雜,但更多的還是迫於戰場環境,一部分人不得不下馬應敵,但卻並沒有相應的戰法搭配。

眼見再這樣下去,戰場上的部衆們可能要被直接逼回河灣,屆時再想衝殺出去那就困難多了。

於是默啜便又下令道:“繼續增軍,一定要衝破唐軍的封鎖!唐軍兵力不多,幾番惡戰下來,肯定也將要力窮!”

然而他下令完畢後,卻發現周遭迴應聲寥寥,再轉頭望去,才發現幾名部落小酋都隱有不情願流露。

“可汗,唐國大軍圍堵前路,本身又殺性旺盛,就算部族勇士全拋在這裡,也未必能殺出啊!兒郎們都是部族裡的少壯,難道真要派遣出去任由唐軍屠殺?”

一名小酋壯着膽子說道:“營地裡還有過千名的唐人俘虜和幾千雜胡,咱們可以作爲要挾,讓唐國息兵放行啊!就算他們不愛惜人命,咱們還能出讓一些財寶。再殺下去,唐人也要損失慘重,現在把人和財富退給他們,讓他們放行……”

默啜聞言後,臉色霎時間變得陰鬱無比,但在沉默片刻後,還是作出一副從善如流的態度,指了指那名發聲的小酋說道:“這麼說也有道理,那就由你去見唐軍將帥。”

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016 大唐潑婦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103 府佐諸衆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447 嵩陽道大總管0248 太平積忿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080 豬狗之才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343 女人的報復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022 萬古愁難銷0076 祈求長生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112 神都水深0112 神都水深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047 向陽而行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221 窺望河西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059 生人探幽0114 友誼的河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317 尚方少監0177 大王才思敏捷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330 給事真幹才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057 命途何艱難0149 舊事再起波瀾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
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016 大唐潑婦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103 府佐諸衆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447 嵩陽道大總管0248 太平積忿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080 豬狗之才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343 女人的報復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022 萬古愁難銷0076 祈求長生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112 神都水深0112 神都水深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869 能傾情者,唯有聖人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047 向陽而行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221 窺望河西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059 生人探幽0114 友誼的河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317 尚方少監0177 大王才思敏捷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330 給事真幹才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057 命途何艱難0149 舊事再起波瀾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