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

笑了一會兒之後,武則天才擺手說道:“門中後進拙筆,難得竟讓狄卿如此激賞啊!”

“這、這是……”

聽到殿中幾人言語,狄仁傑臉上自然露出狐疑之色,同時心裡也生出一個猜測:“莫非此爲巽卿陳策?”

“正是那個小子,自負薄能,誇論國事,巧入諸卿高眼,倒是助長了他的氣焰。”

武則天又笑眯眯回答,那模樣像是一個誇耀自家兒孫才識的尋常老婦人。

狄仁傑嘴角翹了翹,笑容有些乾澀。類似的場景,他並不是第一次經歷,垂拱舊年似乎便有這麼一次。但那一次所見還只是才情相關的詩卷,且仍託名別者,但如今卻已經換做了濟世的策略,而且在他看來也確有可圈可點。

舊日情景,狄仁傑已經有些淡忘,可是眼下身處類似的場景中,記憶中稍顯陳舊粗糙的畫面再次變得鮮活起來,甚至包括自己當時所思所想都一併回來。

他默然不語,將那份奏抄擺在了書案上,並下意識轉望向同在殿中的李昭德,但李昭德並沒有迴應他的張望,只是坐在席中看着案上器物。彼此性格出身種種不同,他與李昭德也並沒有太大的交集,但李昭德此際避開他的視線,卻讓他更覺心情沉重。

略作轉念後,他便又說道:“昨日臣新歸都邑,故友相迎於洛浦,恰逢巽卿送別廣漢大王,著新抒情……”

說話間,他便將昨天的事情包括李潼新詩都講述一遍。

武則天也是聽得認真,並細詠這一篇新的詩作,嘆息道:“慎之情趣豐美,不只一二事蹟。他還只是冠齡未及,卻已經享世道人衆畢生難及的大譽。身作親長,也真是既喜且憂,盼他能秀出同儕,又想教誨該要折慧從庸,免得離羣惹謗,竟有幾分取捨難度。”

狄仁傑聞言後則笑道:“陛下仁愛佳幼,此心自察,比及世道百姓,誰又不愛壯美偉器的俊才?收斂從庸,這本就不是常人能有的困擾。巽卿本就不是尋常家境所出,要他從庸求全,反倒是傷損器力。”

“狄公誠是良言啊,患得患失,倒是朕俗計自擾了。小事不需多說,今日還是專賀狄卿歸朝。”

武則天聞言後點點頭,不準備再繼續這個話題。

然而狄仁傑卻繼續說道:“陛下篤愛深刻,爲臣亦有感懷。所見美器,雖微瑕亦心痛,此人之常情。但幸在能作人力補救,浮塵輕撣,這也未嘗不是衆望所歸。”

聽到這話,武則天目露思索,而在席其他兩名宰相,卻都擡頭皺眉望向了狄仁傑。

雖然說周曆將正月與臘月生湊在一起,但民間積俗臘月作祀也並非朝夕能改。

不過這對朝廷來說,也並不是什麼難搞的事情,畢竟女皇履極一路上便封神無數,雖然正月已經舉行過大禮以祭祀上天並周諸先王,但到了臘月之後,相關的祭禮仍然極多,四郊祭祀五方天帝並百神、五嶽四瀆,特別是洛水與中嶽。

除了鬼神之外,還有諸先賢也都在得享之列,孔宣父、姜太公、武成王之類。諸禮雖然並不集中於一時,但多數也都在臘月扎堆。

李潼的雲韶府使雖然不屬於正式的禮官,但有禮則必有樂,所以整個臘月也都過得很充實。

特別看到樂府屬官們送來排列的密密麻麻的禮司用樂,只能感慨他奶奶禮數是真的好,滿天下的鬼神們特別那些冷門的神祇們熬到了武周,算是能過上一個飽年。

當然,除了給這些大大小小的典禮分配樂工之外,李潼也一直在留意,有沒有加塞進來的冊授禮節。如果有,那八九不離十就該是他了。

他奶奶這段時間雖然不常見他,但每次見面,氛圍也都很溫馨和睦,暖得他幾乎要就此放棄夢想、轉作大周忠臣。

如果要給他加擔子,最大機率就是在這年前年後的光景,等到恢復了王爵,轉入一月上元節就可以美滋滋的出門炸街顯擺了。他甚至已經打算好去尚善坊他姑姑家做客,專門在武三思家門外扎彩臺唱大戲,讓這老小子嘴賤,就得秀你一臉!

但是很可惜,一直到了臘月快要放年假的時候,他都沒有聽到朝廷裡有什麼封冊事宜在討論。

臘月下旬朝日,在朝百官入朝賀春,然後便要鎖衙封庫,除了值班留直的之外,餘者各回各家,要到一月人日纔會再正常辦公。

黎明時分,羣臣朝集於端門外,李潼仍是隻能一身緋袍的站在供奉班列中,看着他二兄李守禮身穿一身宗王禮服、仰着臉站在武家幾個貨當中,心情很是酸澀。

今天的朝日,類似於年終尾牙,所以氛圍也很輕鬆,起碼錶面上看不出太多朝堂中已經極爲嚴酷的彼此傾軋,每個人都喜氣洋洋,特別上個月剛剛參加完明堂大享且大出風頭的魏王武承嗣,更是早早就來到端門外,居然還挺騷包的擦了粉,臉頰白裡透紅,一副喜氣洋洋的模樣。

站在武承嗣身邊的樑王武三思也不遑多讓,朝服之外,身上還加披了一領金線細織的裘衣,在端門燈火的照耀下,整個人都熠熠生輝,很是耀眼。

察覺到李潼打量的目光,武三思回望他一眼,眸中噱意十足。如今的他,已經不再是司屬卿,而是又回到南省,擔任了刑部秋官尚書,親自主持對皇嗣黨羽的深挖窮問,大勢在享,自然看不起只會搞小動作的李潼。

李潼本就心情欠佳,看到武三思那眼神,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你媽的,再這麼看我,老子把你眼珠子摳出來!

人越在失意時,便越易怒,李潼這裡碎碎念還沒想完,突然有司禮寺太常博士匆匆入班,附耳低言。李潼在聽完之後,毫不掩飾自己喜色,握起拳頭虛空一揮,待見武三思又望過來,兩手豎起中指一比,然後便匆匆出班。

“阿兄,你看。”

望着李潼離去的背影,武三思若有所思,並擡手點了點武承嗣的肩膀低語道:“寶雨近日聲勢不小,眼下離班先行,怕有異事!”

武承嗣擡眼望過來,小臉微微一沉,點頭道:“且留他短時,開春之後若還不知收斂,那便引來且試法刀!”

“開春?”

武三思聞言後略有疑惑,武承嗣卻並不答他,視線落在東宮方向,眉眼中又有喜色溢出。

李潼匆匆出班,是因爲司禮寺新受尚書春官令,要在朝日加設冊禮,然後讓雲韶府速備禮樂送往神宮。

正是他這段時間心心念想的內容,這會兒一邊走着一邊在心裡唸叨他奶奶真是個老頑皮,一定要把人胃口吊到最後!

事關自己,李潼當然要做的體面一些,再加上本來就早有準備,一直讓樂人排演他的成名作《萬象》,誰還沒有個天女散花、榮登王位的騷包夢啊!

當然《萬象》曲式太大,而且立意極高,並不適合用在冊立宗王的禮事上,所以他也早作減削,保留精華,作《華年》新名,恰好在他四叔家五王削爵之後入錄春官冊禮部樂中。新鮮滾燙,就等着自己開封呢。

回到雲韶府之後,李潼便即刻下令道:“諸頭部伎,速速聚此,隨我登堂獻樂!”

年關之際,正是禮樂大用的時候,所以雲韶府諸伶樂也都是隨時待命狀態,眼下雖然距離天亮還有一段時間,但隨着李潼一聲令下,諸樂工還是快速的集結起來,並收拾諸器樂,之後便在中官引領下直往神宮而去。

李潼率領諸樂衆來到明堂附近的時候,百官也早已經行過了則天門,正向萬象神宮緩緩行來。他吩咐中官將諸樂人引領到明堂側廂專作冊授之禮的軒閣待命,自己則避在道外,安心等待入班。

禮官唱名,百官登殿,山呼爲祝然後謹然班列於宏大的神宮之中。聖皇武則天此日也是冠冕莊重,端坐於殿上御牀,左右各有兩根大燭燃燒着,光線交叉,雖然仍未破曉,但仍然將聖皇容顏照耀得光彩無限。

今日朝集,本就沒有定事,諸多繁文縟節,李潼也實在沒有心情關注。

他站在供奉橫班中,身邊便是諸鳳閣舍人並鸞臺給事中們,看着這些人雖然不在光照之下,但一個個仍然站得筆直,心中不免感慨,對不住了兄弟們,老子待會兒就要去殿中站着了!

終於事程進行到了李潼最關心的內容,聽到禮官唱自己的名字,忙不迭闊步出班。他名字太多,今日朝集又以褒揚爲主,所以唱名很多,聽到現在,耳朵都有點疼。

“皇次孫寶雨,元血垂及,功合兩族,宗室瑰玉,顯聲於時,久事無彰,公議稱憾。金聲泣玉,楚王何昧!臨軒承冊,其所宜也!”

冊書並不同於制敕,並不需要當殿宣讀,而是在軒室受冊,通常由司屬寺官員並朝臣禮官在場頒授。所以在拿到冊書之前,李潼並不清楚他的新封是什麼。

當然這只是特殊情況,他奶奶保密性做的太好,像此前受封河東王,是經過公論朝議,還沒造冊之前,消息便傳開了。不過那一次受封只在禁中簡行,完全不像今日這麼莊重。

從內心而言,李潼當然是希望能恢復他故號河東王,河東這地方位於兩京之間,地利真是好,此前因爲聲勢不夠,沒能將這封國潛力完全挖出來。

不過看他奶奶近來對他態度,可能會有更好的安排,總之是能接受,啥王不是王,咱又不是那種挑剔的人。

可是當他拜謝起身準備退殿受封的時候,看到參與封冊幾人之後,臉色頓時一變,心裡也打起了鼓,意識到這擔子加下來可能有點壓人。

那幾人赫然是新任司屬卿武重規、司禮卿歐陽通以及鸞臺納言姚璹,完全不是一個郡王該有的規格啊!

看到這一幕,滿殿朝臣也都齊齊色變,一陣簡短騷動之後,冊書內容傳回了正殿:入嗣孝敬,爵封代王!

聽到這一消息,武承嗣那白裡透紅的臉登時黑成一片,兩拳陡地握起。其他武氏幾王,反應各有深淺,但大體都算不上。至於這會兒跟幾王站在一起的李守禮,只是覺得自己很無助。

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003 前途堪憂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119 伴遊金吾衛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365 羣僚入廟,參佐代王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057 命途何艱難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227 名馬梨花落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楔子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308 吾皇萬萬歲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091 恩賜瑞物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363 新的班底0295 無妄之災0108 等你長大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261 不欺少年窮0084 具位庸臣0196 卑職願從大王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292 留財不留人0098 禁宮隱細0066 猶歌前代功德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261 不欺少年窮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124 朔邊良才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191 少王竟知有我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124 朔邊良才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056 金吾衛大將軍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086 曲樂動人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067 協律頌今0039 羅網常設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072 天賦異稟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269 西京此夜驚魂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048 內教坊諸事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楔子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
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003 前途堪憂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197 先王回遷,陪葬乾陵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119 伴遊金吾衛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365 羣僚入廟,參佐代王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057 命途何艱難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227 名馬梨花落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楔子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308 吾皇萬萬歲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091 恩賜瑞物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363 新的班底0295 無妄之災0108 等你長大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261 不欺少年窮0084 具位庸臣0196 卑職願從大王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292 留財不留人0098 禁宮隱細0066 猶歌前代功德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261 不欺少年窮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124 朔邊良才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191 少王竟知有我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124 朔邊良才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056 金吾衛大將軍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086 曲樂動人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067 協律頌今0039 羅網常設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072 天賦異稟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269 西京此夜驚魂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391 朕有佳孫,與卿論好0048 內教坊諸事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楔子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