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

說話間,楊再思便展開那行卷仔細閱讀了起來。行卷內容並不多,除了那個所謂的三原李潼籍貫之外,另有兩首律詩並一篇策文,不足三千字的內容,楊再思卻翻來覆去看了大半個時辰。

看着楊再思如此認真,李潼心中也頗生感慨。

行臺如今吏治可稱清明,特別是與朝廷形成鮮明對比。這當然不是李潼一人之功,除了各種規令嚴格執行之外,也少不了身在要位者的悉心維持。

本就是開元名相的姚元崇、宋璟等那就不必說了,在這些人的努力下,開元前期吏治昌明甚至還要超過貞觀時期,是真正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帝國氣象。

如今行臺政治中,楊再思可謂一個典型。其人於武周、中宗朝兩度拜相,從未有一諍言進諫,所謂世路孔艱,直者先禍,若不如此,豈全吾軀?可以說是把一個官場老混子體現的淋漓盡致。

可是在入事行臺之後,特別是以西京國子監祭酒身份主持行臺考選以來,楊再思卻頗有幾分剛正不阿的姿態。在堂則謹事公務,居家則從無私幕之賓。

就連李潼被這傢伙懟了都不是一兩次,某日出府入坊準備拜訪一下楊再思,竟然被其家人直接阻在門外,只說公務垂教自有行臺堂會,私情來訪則家中實無閒暇待客,搞得李潼都只能訕訕離開。

這次他要給自己開個馬甲小號,結果又被楊再思堵了一把,老實說心裡是有點小氣惱,你這老同志是要作死啊,你伺候我奶奶那會兒可不是這個樣子,是不是看不起我?

不過話說回來,楊再思這種轉變的確也顯示出行臺政治風貌如何。楊再思這傢伙當然談不上耿直純正,事實上能在武周朝堂混得開的,哪一個不是見風使舵的人精?

之所以有這樣的轉變,無非仍是若不如此、豈全吾軀?對於不同的人,就要提供不同的服務,我能以直賣你,可想而知你是怎樣的氣量。

這馬屁拍的可就比單純的諂媚有格調多了,別看李潼有時候還想找楊再思走走後門、行個方便,可如果這傢伙在行臺仍是朝中舊態,李潼還真就直接辦了他。由此可見他奶奶調教出的這些老傢伙,一個個也真是不簡單。

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李潼雖然譏笑楊再思賣直ꓹ 但事實上就在這一兩年之間,兩京之間分別主持典選的狄仁傑與楊再思ꓹ 於士林中評價已經有了高下之判。

狄仁傑的名聲已經被毀的不要不要的,而楊再思卻反而頗有老妓從良的善評。

彼此臣員各自做派、名聲不同,倒不是說李潼真就比他四叔格調更高ꓹ 只是李潼浸淫世務要比他四叔更加深刻,目標也更加篤定。

他自身的權威已經通過各個方面、各種事件確立起來ꓹ 特別是神都革命與青海大捷。正因這樣,李潼才更有底氣ꓹ 並不需要通過臣員們恭順與否來判斷他的權威高低。

他四叔則就沒有這樣的條件ꓹ 幺兒生來不受重視,十幾年間被悍母盤着玩、已經天下皆知,幾無自信可言。大權驟享難免患得患失,遇到爭執並不是先判斷對錯,首先想到的就是你跟我擡槓、是不是看不起我?

一旦臣子要承受君王如此的猜疑,縱有風骨,又敢施展幾分?

如今他四叔甚至還沒有經歷中宗一朝的繼續考驗與韜光養晦ꓹ 可以說是直接從溫室中被移植到了三九寒天裡。更何況原本歷史上就算有他三哥打個樣,都被兒子直接撬了班ꓹ 如今朝情混亂至斯ꓹ 也實在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這三原李潼ꓹ 確是秀才彰然ꓹ 難怪能得殿下如此垂青?區區院試,於之的確不成考驗ꓹ 即便循規入考ꓹ 也只是恃才強佔了一箇中人進途。”

終於ꓹ 楊再思合上行卷並不無感慨的說道。

聽到楊再思這麼說,李潼心裡也是頗爲高興。他準備這個馬甲還算用心ꓹ 除了籍貫編的似模似樣之外,行卷也是花了兩三天時間準備,詩文都是另擬風格,行卷都是讓樂高再抄一遍,確保不會讓人一眼看出跟自己有什麼聯繫。

若是普通人,詩文風格哪怕再怎麼掩飾,多少都有端倪流露,但這最不好掩飾的一點,對他這個掛逼而言最不成問題。雖然同樣不是自己的真料,但他這個小馬甲能夠得到旁人讚許,也讓他心裡洋溢着一份滿足感。

“能得楊相公如此稱許,這學子必也因此爲榮。再請問楊相公,監試能否……”

李潼話還未講完,楊再思已經離席作拜道:“此萬萬不可!院試尚搜擴才遺、網羅士力,但監試得選便是授用政治,身言書判無一可省。此學子確是才性不俗,殿下賞之,爲賓爲友俱可,但若要經用行臺,章制既設,豈可因一野才而尺度豁開!此子若入試,憑此才器,足堪列選,但若循幸以進,行臺才選章制於之已是無物,異日王教授給,又能正視慎用幾分?因此一人,亂我選軌,實不足取!”

“是我任性,有侵楊相公案務,請楊相公見諒。”

李潼聞言後起身下堂,將楊再思扶在窗邊與自己對席坐定,然後對楊再思拱手作禮並笑道:“行臺選軌,自不可廢。但三原李潼,身世確有不便之處,於此恭請惠教,未知可否?”

“殿、殿下,這、這是……”

楊再思聽到這話,已是一臉驚容,忙不迭起身側立,看看行卷,看看雍王,口中仍是吃吃:“殿下、三、三原李潼?”

李潼微笑不語,只是請楊再思入席。

好一會兒之後,楊再思纔將這一訊息消化完畢,只是臉色仍然僵硬有加。他不是沒有猜到這三原李潼與雍王殿下關係匪淺,但仍想不到竟然如此親密。

殿下爲什麼有此行爲,他自然不敢深問,畢竟就算賣直,也要有所尺度。不過很明顯,他是不能真逼着這個李潼去入場參考。

“那就請李學士且擬一判,專判臣、我……”

落座後沉吟半晌,楊再思才又開口說道。

李潼聽到這話,心中不免大樂,老傢伙真精明,轉眼間就有了不失自謀的計議。他也並不拘泥,提筆便寫出一篇判詞,對楊再思就事行臺以來事蹟如何稍作評判,判詞還是相當正面,畢竟楊再思西行以來的改變也是有目共睹的。

不待墨跡風乾,楊再思便兩手捧起這一份判語,細讀一番後呵呵傻笑幾聲,才又連忙擡頭說道:“多謝李學士賜評雅正。”

說話間,楊再思便將這判詞又遞了回來。見其這番舉動,李潼臉色更顯和藹,就席將判詞推回,笑語道:“此書論及相公,相公且自收納,以此爲準,相得餘生。”

楊再思聞言後更顯激動,起身再作叩拜,語調竟都有了幾分哽咽:“臣半生潦草,無可稱誇,明主恩遇,指點迷津,彷徨再無,恃此判言,唯是闊行!”

一番謝恩,楊再思才又心滿意足的離開王府,並帶走了那一份行卷。能夠跟領導共同守護一個無傷大雅的小秘密,這種推心置腹的感覺實在不錯。至於雍王要搞這樣一個身份的深意何在,他纔不會深作打聽。

搞定了這個小馬甲之後,李潼了卻了一樁心事,轉頭便又操持起其他事務來。

如今的行臺,結構越發完善,可以說除了一個宗法大義,所發揮的職能已經可以說就是陝西朝廷。當下行臺幾樁大事,無論貢賦入京、還是考選才士,都是關乎統治根本。

今年的行臺,就比去年更加從容。除了本身的統治結構更加完善之外,還有就是神都朝廷眼下也忙碌得很,根本就無暇西顧。

衆多士人涌入長安,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大量關隴勳貴人家前往神都,有的甚至是舉家搬遷。

畢竟所謂的清算舊朝,就是一個分豬肉大會,關隴勳貴們歷經武週一朝的動盪,甚至早在高宗朝就已經開始憋屈有加,熱情一旦被激發出來,那也實在是火一般的炙熱。

對於這一點,李潼也是樂見,不作阻止,甚至授意行臺主動給以方便。關門打狗雖然過癮,但也要防備狗急跳牆。現在在神都分豬肉大會的誘惑之下,這些關隴勳貴們主動與行臺切割,本質上也是幫行臺肅清隊伍。

爲了讓這些關隴勳貴們走得爽利,實現快速的財產轉移,李潼甚至還授意府員們前往神都,與他姑姑太平公主商量在神都開設飛錢分櫃的事宜。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關隴勳貴阻礙關中民生的發展,主要就體現在對田宅和奴婢的佔有上。

這些產業都是很難進行大規模地域轉移的,現在行臺擺明了是不打算跟他們好好處,割的一刀比一刀狠,與朝廷開放包容的態度截然相反,何去何從,該要如何選擇,一目瞭然。

老實說,如果不是他四叔在有些方面體現的惡意過於明顯,李潼都懷疑他四叔就是在跟他打配合,爲了他們李唐江山,從根源上肅清一下革命隊伍。

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211 不宜輕沾俠名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247 血脈的力量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102 少王神都行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133 太平歸邸0073 春江花月夜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350 艱難皇嗣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160 血洗丘宅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027 南衙北衙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177 大王才思敏捷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172 薛師人間英豪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371 爲王先驅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064 薛師信義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163 加官加封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278 鉅富驚人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247 血脈的力量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399 行驛命案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004 醫博士沈南璆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240 少陵原逢故0096 勇宦楊思勖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220 如意元年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
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211 不宜輕沾俠名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247 血脈的力量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102 少王神都行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133 太平歸邸0073 春江花月夜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350 艱難皇嗣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160 血洗丘宅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027 南衙北衙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177 大王才思敏捷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172 薛師人間英豪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371 爲王先驅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064 薛師信義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163 加官加封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278 鉅富驚人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247 血脈的力量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399 行驛命案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004 醫博士沈南璆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240 少陵原逢故0096 勇宦楊思勖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220 如意元年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