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

當劉幽求步入中堂,李潼看到對方神情略顯倦怠,且有着很明顯的黑眼圈,心中不免一樂。

人的際遇如何都是對比出來,相對於自己很清楚自己危機所在,劉幽求這種懵懵懂懂又充滿危機感的狀態很明顯更加折磨人。

搞陰謀的人,就需要有見微知著的本領與足夠的憂患意識。劉幽求這個模樣,可見已經有所感受且頗受煎熬,這已經算是通過了第一層的考驗。

如果連這種危機感都沒有,李潼也就不必再與之繼續交談下去了,該吃就吃、該喝就喝,黃泉路上做個糊塗鬼,陪你家大王走上這最後一程。

待到劉幽求入座,李潼隨口問起一些近來整理樂書的情況,劉幽求情緒明顯不在於此,只是木然作答。

但在閒扯幾句後,他終究還是沒能忍住,開口發問道:“斗膽請問大王,坊外重集金吾衛衆,晝夜都有喧譁,言是巡警但卻已經驚擾入心,使人不安……這、這非是常態,該是有因?”

“這件事,府裡倒也詢問,只得幾句推諉、虛飾之辭,仍是躁鬧不該,的確讓人厭煩。”

李潼講到這裡,擡眼凝望着劉幽求,微笑問道:“出閣未久,諸事少歷,我也想請問劉長史,此前都邑之內可有此態?慣常都是什麼緣故?”

劉幽求雙眉微蹙,目露沉思,口中呢喃似在斟酌說辭,過了好一會兒才徐徐開口:“時局詭譎難免,人事不乏紛爭,居安思危,思則有備……卑職野居多年,不敢稱洞察人事,但坊野俗諺,寧缺鹽與谷,不願入官府。講的是這些下僚胥吏日常卑任污濁,繁勞少功,粗鄙貪貨,最是可憎、”

“大王門第清貴,自然無患這些俗人之困。但薰蕕(you)不同器而藏,厭其濁而惡其質,小人失於教,久近必不遜。那些金吾衛街徒,無論奉於何令,都不該整日周遊貴人邸側,聲言的騷擾尚是其次,但若行跡失於謹慎,難免官非入門。屆時,大王辯則失於格調,不辯則失於清白……”

聽到劉幽求這一番話,李潼心中便生出讚許,這是他所沒有考慮到的一個視角。

他關注更多還在於丘神勣這種層次的惡意與威脅,對於那些普通金吾衛街徒添堵的能力便不免有些忽略,人言可畏、積毀銷骨,來自大人物的指摘構陷誠然可慮,但小人物的閒聲碎語積攢多了同樣也很致命。

人心最是複雜,很難常情度之。這些普通的金吾衛卒衆,自然不會了解南衙大將與宗親少王的糾紛,未必會有明確惡意針對坊中少王。

但他們日常被排列在此,晝夜顛倒的繁忙巡弋,難免會有怨氣滋生,怨氣積攢多了便要發泄,坊中三王府邸便是最好的發泄對象。

畢竟在他們看來,他們晝夜操勞卻俸料微薄,少王無所事事卻富貴安享,彼此之間際遇差別懸殊,難免心懷不忿,惡意自然而生。

劉幽求見大王目露沉思,便又繼續說道:“軍府警宿陳設,或是有其原因,但也不該完全失去了情勢差異的審斷。金吾衛丘大將軍若只是循常、循例,卻沒有這種基於人情的關照從宜,卑職竊以爲,其人似是不配大王薦用的稱許……”

聽到劉幽求終於懷疑起自己與丘神勣的真實關係,李潼心裡不免暗樂。

有的時候,人的層次不到,是很難跨階層的瞭解資訊。這種情況哪怕在後世資訊發達的年代尚且難免,在如今這個世道表現的便更加明顯。很多在某一個階層裡常識性的資訊,在另一個階層中則就是人不能知的秘密。

甚至在同一階層羣體中,一些關鍵訊息的刻意隱瞞,都能給人造成一種思維漏洞,做出大悖於事實情況的判斷。

比如在五月望日朝會,除了韋待價西征與薛懷義統兵征戰這兩個最重要的事情之外,還有幾樁人事調整。其中一件是地官尚書楊執柔擔任薛懷義行軍長史,司賓少卿武思文接替擔任地官尚書。

這已經是省部高官的人事變化,但前有宰相替補,後有大的軍事行動,這一件人事調動被相當一部分人給忽略掉了。

李潼倒是注意到了這一件事,武思文原名李思文,但其實真正應該叫徐思文。之所以這麼複雜,在於其人身份複雜,武思文是徐茂公李勣的兒子,徐敬業與徐敬真的叔叔。

眼下這段時期,武則天在外大動干戈、在內則隱忍不發,但李潼相信時局中不乏聰明人,能夠看出他奶奶有動作在醞釀的絕不止他一個人。

但這些聰明人即便有所預料,絕對會有超過九成會被這一樁人事任命所誤導,不會想到武則天會將徐敬業叛亂舊事重提,從而發動清洗!

李賢之死在當年就是一樁敏感事件,丘神勣雖然因此被貶,但正如眼下武思文被提拔爲地官尚書一樣,有幾人能夠看出這人事調動背後邏輯?即便是有人詳知內情,又怎麼敢浪言於外?

劉幽求在說出那番話後,也在小心窺望着少王神情。他是在那天之後,心裡越想越覺得有些不對勁。

一則是自知少王連日常王府出入賓客都小心篩取,謹小慎微,怎麼突然置喙干涉這種敏感的軍國大事?而且最後受命者薛懷義與少王關係親厚,日常頻有往來,少王就算要舉薦,也該舉薦薛懷義啊。

二是事後不久他就被限制了行動,飲食起居都在王邸之內,言則是讓他整理樂籍,但若僅僅只是爲此,很明顯那胡人同僚史思貞要比他更加合適。

接下來金吾衛又幾乎兵圍履信坊,再聯繫之前疑惑,劉幽求自然意識到當中水深,覺得少王與丘神勣之間似有非常聯繫。再念及此前少王所言“不是常情”,劉幽求的心情便越發忐忑驚疑。

“諸君供事府中,自有才力奉用,非是阿諛幸徒。才士事我,我也深感榮幸,不敢狎慢。即便此前迫於無奈而以隱事相擾,仍盼能與長史堂堂相對,不敢曲求相謀暗室。”

對於劉幽求言思種種,李潼也頗感滿意,便決定稍作吐露:“世事詭譎,人情乖戾,我也沒想到丘神勣這狗賊猖獗至斯,兇態毫不收斂。此前貿然引長史涉於事中,若還秘情相隱,或會連累長史失察於自謀。今日諸事坦然相告,盼能稍補此前冒失。”

劉幽求聽到這話,心絃也更加繃緊,口中則強笑道:“卑職幸入府中,惟求能憑薄纔不棄,入事肱骨。大王職祿養我,若只勤於自謀,卻無盡勞府主,又有什麼面目再作忠義自誇!”

“先考舊年失恩,放逐巴中,這一樁舊事,長史應該有聞?”

李潼望着劉幽求,神情略露悲傷,見劉幽求點頭便又繼續說道:“先人故事,幽深諱言,唯一事可人前傾吐,人子大恨,先人不以善終!贈我此恨者,正是丘神勣!”

劉幽求聽到這裡,臉色頓時劇變,連忙翻身離席,深跪在地,顫聲道:“卑職大罪,竟情逼大王深言舊痛……”

“痛在肺腑,豈在脣舌。此前所以不言,一在隱諱故事,二在恥於追思,與惡賊共戴一天卻乏於作爲,又有什麼面目作念念不忘姿態!此前捉得良機,情不能忍,借力於長史,事仍未濟,不敢明言。但若隱而不告,又恐長史陷於懵懂,幾經權衡,還是不免要以傢俬舊諱相擾。”

李潼也避席而起,行下堂去攙扶劉幽求:“殺父之仇,不成即死。我並不想牽連無辜,可惜微力難負重任……”

劉幽求以頭觸地,並不起身,語調也顫抖起來:“卑職不過洛中飄零草芥,非得大王賞識,飲食尚且不知所託!既入府中,榮辱一體,大王敢以心事訴我,卑職敢不銜恩勇報?既受絲縷之恩,不敢稱於無辜,巢於府邸之內,傾覆之際,安有完卵?成仁取義,追從大王!”

語調雖然顫抖,但這一番話卻是說的擲地有聲。可見劉幽求這幾日思忖,心內其實已經做出許多權衡。

李潼雖然將他引入事中,給丘神勣佈下死局,但也並不是沒給劉幽求留下絲毫退路。最簡單的一點,只要劉幽求能夠忍住不說舉薦丘神勣之事,做什麼落井下石的舉動,頂多也只會與其他府佐一樣,遭受牽連難免,但也罪不至死。

正如劉幽求所言,既受絲縷之恩,不敢稱於無辜,錢都拿了,板子落下哪能不捱揍。但若存心披露少王隱私以求免罪,那就必死無疑了。

“情勢逼害,雖然未至絕望,但也憂愁難免。彷徨之際,謝此‘榮辱一體’!”

李潼強拉起劉幽求,並親手將他扶回席中,再望向其人,神態已經大爲不同:“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世事紛繁,實難盡避,無懼前程多荊棘,卻憾山巔少知己。道逢歧路,不論離合,若能險途同出,自然榮華一體!”

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316 鸞臺給事中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192 太平公主登門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378 坐皇帝,立皇孫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381 媽寶裴光庭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304 待罪慈烏臺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241 秀姿動人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270 兵入武氏邸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137 好生是天德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265 順水推舟0043 進學內文學館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068 食心婢子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192 太平公主登門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106 禁中逆亂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117 權門惡事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234 刑威如玩物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
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316 鸞臺給事中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192 太平公主登門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378 坐皇帝,立皇孫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381 媽寶裴光庭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304 待罪慈烏臺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1049 武后賓天,扶柩歸京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241 秀姿動人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270 兵入武氏邸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416 此夜良宵,身心俱付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137 好生是天德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1037 大局爲重,戰不如降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265 順水推舟0043 進學內文學館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068 食心婢子0651 我王權壯,誓殺欽陵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192 太平公主登門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106 禁中逆亂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117 權門惡事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985 四十蔭授,科舉早達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234 刑威如玩物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