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

李潼倒是不知道楊再思心中感想,就算知道了,多半也只是笑一笑,這才哪到哪,他給長安這些人家準備的節目多了。

他倒並不仇富,人有錢了,當然是要享受更好的生活。但相應的,也要爲更美好的生活付出更多的代價。

此前全城搜查竇懷讓,算是把長安各家基本情況摸了個大概,像是園宅規模、人丁數量之類,這都是接下來一一會用到的數據,《宅居令》只是小試牛刀而已。

長安城很大,比洛陽城將近大了一倍,所以城池資源有很大一部分閒置。城中大凡稍具財勢者,興造大宅都是基本操作,畢竟閒着也是閒着,而且也沒人管。

但沒人管並不意味着合法,閒置着並不意味可以隨意侵佔。你說你元從之家,祖輩爲大唐流過血、出過力,這的確不錯,但是名爵田邑、養生送死,國家也沒虧待你。凡事總該有個尺度,逾越了規矩就要任打。

居大屋、造大宅,這沒問題,有錢你可以包了半個長安城,但是要交錢!

至於水井交錢,這也很正常。長安周邊開發多年,講到居住條件,已經遠不如洛陽。坊間雖然都有水井,但水質渾濁苦澀,飲用起來體驗非常不好。

所以許多權貴人家都選擇地下水質優良的地方私自開鑿水井,以滿足自家飲用需要。甚至許多佛寺道觀都將此當作招攬信徒、募取錢財的一種手段。

眼下李潼暫時還不打算招惹那些宗教人士,所以暫時只針對權貴人傢俬鑿的水井進行收費。西京人家鄉望已失,搞他們還不至於激發民怨。

可那些佛寺道觀真要搞了,分分鐘可能引起暴動,雍王貪婪無度,甚至不準長安生民飲水。雖然說這些水井,他們也不免費。搞宗教管制,必須要有極強的羣衆基礎與行政能力,眼下幕府還不具備。

此前幕府已經經過一番覈算,《宅居令》如果頒行全城,應該能夠帶來六十萬緡左右的收入。這其中,逾規的宅邸屬於收入的大頭。

六十萬緡的收入,哪怕神都那種全國性的行政中心,也是一筆頗爲可觀的收入。眼下李潼暫時能有效控制的還只有長安城,當然可以做許多事。

眼下城外客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比較穩定的以工代賑的階段,這筆錢李潼打算用來進行城池的修復工作。除了修理那些鬧亂中被破壞的坊居之外,還可以用來興建一些基礎設施。

比如說將隆慶坊的隆慶池深挖、闊整,開掘一段渠道將之與城外的龍首渠連接起來,直通渭水,改造成一個類似神都新潭那樣的漕運中心。這樣一來,沿河渠周邊土地又可以賣上一筆,也能改善整個長安的漕運環境。

畢竟李潼又不打算再建一個南內興慶宮,長安城中已經有了兩大內,再造也是浪費。雖然說大興宮悶潮溼熱、大明宮不利防守,但洛陽還有一個紫微宮,明堂也保留了下來,造太多也住不過來。

另外,還可以依託城東樂遊原的高地勢、引曲江與其他園池的水,改造一個供水系統,即便不能覆蓋全城,大半城區是沒問題的。

這項工作技術難度不大,只是園池徵用等宅地糾紛不好解決,但這對李潼而言不是大問題。樂遊原上那些豪貴人家不鬧一鬧,總感覺武攸宜養着沒啥用。

客民們有工開、有錢拿,自然也就有了消費能力。只要產生了交易需求,哪怕看在錢的面子上,土民們也不會過於排斥客民,這也有利於土客矛盾的進一步緩和。

長安缺水,有自然因素、有人爲因素。特別是京西那些碓磑,截流造堰、囤聚水力,有的時候下游農田乾涸、沒有收成,上游河水反而氾濫成災,這極大破壞了關中的耕種條件。

李潼早已經命令李湛收集這些碓磑資料,不過眼下距離春汛還有一段時間,現在拿出來勒索長安權貴們效果不佳。

等到河水漲起,碓磑正式開動的時候,河流每時每刻都能帶來收益,這纔是下手敲詐的好時機。要麼你們坐望財水東流,要麼乖乖交錢。

抽長安這些勳貴們的血,是一個技術活兒,並不好所有大招一起招呼上去。真把人逼急了,破罐子破摔,翻臉吵鬧,對大家都不好。軟刀子割肉,才能吃得香,吃得飽。

現在交錢買學位和宅居令,估計能讓長安這些人家肉疼一陣,但也不至於傷筋動骨。養上幾個月,等到春夏之交,又可以通過碓磑收割一波。

年底的時候,國子監應該能洗腦……優選一批關隴子弟加入幕府,邊地胡寇問題應該也能得到初步解決。

這樣明年開春就可以針對權貴們的園業下手,掃掉一批,讓一部分客民可以劃土歸籍。總之,誰敢在朝中跟我同黨李昭德瞪眼,我就在長安抄誰的家!

算計完了關隴勳貴們的家產,李潼又開始算計自己的產業。

神都革命之後,他的爵號從代王該封爲雍王,食邑雖然高達五千戶,但至今卻無一落實,是時候要整理一下了。

“此前洗劫官庫那十幾家田業資產,一半劃入王國田邑,一半歸於幕府公廨田。王國邑產,主要選在京南杜陵境內。”

李潼略作盤算後,又對武攸宜說道。他如今兼職衆多,手底下幾套班子,雖然各自的事務不同,但俸祿、福利等還是全都歸入幕府、即就是總管府下,別的官職雖然也顯赫,但還不夠資格稱爲幕府。

抄了二十多家,收了三千多頃的土地,一半劃入邑產,一半歸入公田。但即便是這樣,李潼也談不上是長安第一大土豪。,比他闊的人家有的是。

像他選定邑產所在的杜陵,便是關隴大豪門韋家和杜家的鄉居所在。所謂城南韋杜、去天尺五,大半個杜陵縣,都屬於這兩家。

本來李潼是不打算這麼快對韋杜人家下手,畢竟他們嚴格來說並不屬於關隴勳貴羣體,而是經術有傳的世家。

可韋巨源這傢伙,此前李潼在神都的時候,看他老實巴交、不愛表現,沒想到這一次居然敢插手他跟關隴勳貴的糾紛。所以李潼就打算跟他家做鄰居,別管弄不弄你,老子先嚇死你!

當然,李潼這麼做也並不純是爲了嚇唬韋巨源。他懷疑韋巨源這傢伙此刻跳鬧,可能還有別的想法,比如迎回廬陵王之類的騷操作。

畢竟李顯是他們韋氏正牌女婿,只看王美暢女兒還僅僅只是皇嗣側妃,就跳得不行。京兆韋家這些人,難道不盼望廬陵王回來,帶挈他們一起雞犬升天?

對於這一點,李潼自然不能答應,那可是我的親三叔,只能我拿來嚇唬我四叔,別人誰插手都不行,想也不行!韋巨源如果敢這麼搞,李潼就直接衝去杜陵抄了他的老窩!

“昌嗣近日與宋參軍交割一番,邑戶不必抽選土民高戶,直選一批客民即可。”

留守長安的馮昌嗣,被李潼任命爲王國大農。

這個薛懷義的侄子在長安歷練幾年,已經逐漸變得精明能幹,李潼也放心將王國事務交付給他,

馮昌嗣聞言後便起身應道:“卑職一定優選客民壯者,壯大王國田事。”

身在長安城得知叔父死訊後,馮昌嗣也有一些心痛難受,但同樣也明白他這個叔父是有幾分自作自受。

他心裡雖然暗恨武攸宜,但對雍王殿下卻是感激,雍王是信義之人,儘管他叔父生前對雍王多有得罪,但雍王仍然顧念舊情,哪怕他叔父已經死了,還包庇他們母子,給他們一份生機,也給自己一份前程。

“王國田事,勤耕即可。昌嗣你雖任國官,但在幕府還另有使任,要幫助蘇縣尉儘快把社監署搭建起來。”

李潼眼下圖謀的是京西半壁江山,區區王國邑產,並不怎麼放在心上。只是將一部分客民編入役戶,能夠解決一些客民問題才吩咐一聲。

長安豪富者,並不只有那些勳貴門戶,四方雲集的商賈,也都手握大量財富。寶利行社利潤那麼驚人,李潼又怎麼會忽略這些人。

兩市各有市監署,維持市場、平準物價並收取稅資。但這種管理模式還是比較粗放,並不能延伸到生產、運輸等行業內部秩序。

李潼又創社監署,是作爲市監署的補充,並不面對具體的商戶,而是城中百業行社,其中也包括景教、祆教這些宗教社團。

至於社監署該要怎麼運行,眼下還沒有一個具體的章程,需要先將各行社社首們彙集起來,才能進一步商討擬定。

諸事吩咐完畢後,員佐們各自退出處理事務。李潼坐在堂中,手裡捏着一份信報,轉頭望向北方,口中喃喃道:“盼望春前人事能定、物資集聚,可有一戰之力……”

他在長安城中雖然一派強勢作風,但也明白自己前來關中本就是一步險棋,走得好可以進窺天下,走不好怕就要功敗垂成。現在危機已經浮出,需要專心應對。

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011 仁智院家人們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320 高句麗遺民0164 官拜尚輦奉御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123 兵事再興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296 通泉縣大街痞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016 大唐潑婦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295 無妄之災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206 一支穿雲箭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001 大唐宗王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363 新的班底0345 雲韶府諸王鬥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043 進學內文學館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027 南衙北衙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456 誰沐代王恩威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061 佳人再贈香0368 薛郎鐵頭0033 雕蟲與公賞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064 薛師信義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110 託事獻命0247 血脈的力量0204 誰都別惹我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107 坊居閒趣0295 無妄之災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296 通泉縣大街痞
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011 仁智院家人們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320 高句麗遺民0164 官拜尚輦奉御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123 兵事再興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296 通泉縣大街痞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016 大唐潑婦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295 無妄之災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206 一支穿雲箭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001 大唐宗王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363 新的班底0345 雲韶府諸王鬥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043 進學內文學館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027 南衙北衙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456 誰沐代王恩威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061 佳人再贈香0368 薛郎鐵頭0033 雕蟲與公賞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064 薛師信義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110 託事獻命0247 血脈的力量0204 誰都別惹我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107 坊居閒趣0295 無妄之災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296 通泉縣大街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