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蕭戈轉身上了車,但是卻是遲遲沒有發動車子。而車外的那個女人,在走了幾步之後,緩緩地站停腳步,並沒有離開。
兩個人誰也沒有再有動作。
過往的車輛大燈打進車內,棱角分明的臉龐上,滿是嚴峻的表情。蕭戈的雙手扶在方向盤上,青筋盡顯的手背,泄露了他內心的掙扎。從來都是這樣,從小時候記事的時候起,他就是跟在族長身邊長大,並沒有見過自己那個名義上的父親。而至於她的印象,幾乎就更是屈指可數。即使兩個人見面,也幾乎是形同陌路。
在小時候,他還會興致沖沖的跑到她面前去高興地說東道西,但是她的迴應永遠都是沉默,沉默。偶爾說幾句話,也大多是訓斥。到後來,年齡漸漸大了之後,兩個人之間,話語幾乎就是更少。即使這樣,他依舊還是會在每次出差之後,先回到這個地方,什麼都不做,只是坐在車裡透過天窗,看着那扇窗戶。
蕭戈覺得自己是木訥之人,根本就不善言辭。所以,往往對親人之間的感情,更多的是表現在行動上。對於母愛的那點貪戀,他幾乎是深深地埋進心底。對於家的概念,他幾乎表現爲零。
後面有車在鳴笛,示意讓開道路。
被喇叭聲拉回思緒的蕭戈,徑直髮動車子。打方向盤,調頭離開。而那個女人,在蕭戈離去之後,回頭望着,直到車子的背影消失不見,才緩緩地轉身。邁入大樓的腳步,明顯的沉重了許多。
許墨酌上午正懶懶地躺在躺在院子裡的吊牀上,少了之前訓練打鬥的聲音,整個院子忽然陷入了一種不習慣的平靜。倒讓她有了一點不適應。手裡的書本半個小時也沒有翻動一頁,微風微微吹起書的一角,呼呼啦啦的紙張的聲音微微傳來。
她睜大了雙眼看着天空,蔚藍蔚藍的幕布,點綴了點點白雲,連成一片,但是卻是連她都說不出來的形狀。
忽然門口傳來車子停
下的聲音,她扭頭,就看見佟天奇手cha在口袋裡,臉上依舊掛着淺笑。隱藏在金絲框眼鏡下的雙眼,顯得極爲狡黠。
“還真是悠哉啊。”男人的聲音很儒雅,一如他身上乾淨的氣息。
許墨酌根本就是懶得再去起身,只是在吊牀上側了側身子,正面對着佟天奇,“你來幹什麼?”但是,今天的佟天奇在她眼裡,總覺得有了哪裡不一樣。
佟天奇坐到了她對面的石桌上,自顧自地爲自己斟上茶,一邊品茗,一邊嘖嘖有聲,“許姑娘,什麼時候咱們兩個緩緩吧,你這日子太讓人羨慕了。”
她沒理會他的調侃,她纔不會天真的認爲天才科學家佟天奇會爲了一杯茶而專門跑來和她聊天。翻開書本,隨意的蓋在臉上,擋住了男人調笑的目光。但是男人低低的笑聲,還是一個不拉的全部進了耳朵。
陶瓷杯子和石桌相碰,發出輕輕脆脆的聲音。佟天奇見人大有睡覺之勢,只好安耐住調笑,低聲咳了幾下,“我這次來,是想喊你一起去西藏。”
西藏!
許墨酌倏地拿下臉上的書本,看着依舊淡笑着佟天奇,“理由。”
不過,她的打算是,不管他說出什麼理由,她都要一起跟去。因爲,剛好和蕭戈一起,有了一個藉口。但是,至於什麼時候見到蕭戈,她覺得還是看心情再說。
佟天奇笑眼看着她,“你算算你都多久沒再揹包客了。”
許墨酌掰指頭數着,還真有一段時間沒有再出去了。自從回到許家之後,她幾乎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更不要說曾經一直的揹包客了。
但是,他這次去西藏幹什麼?許墨酌也問出了自己心裡的疑問。
“你知道嘎巴拉麼?”
許墨酌想了想,覺得有印象,但是卻又想不起來是什麼。所以,她索性搖了搖頭。
佟天奇拿起一旁的平板電腦,點開裡面的相冊,許墨
酌只覺得眼前的圖案很熟悉。一個有些發黃的頭蓋骨,做工精緻的雕刻手藝,還有考究的裝飾,以及已經有了些念頭的串珠。
佟天奇指着其中的一個圖案解釋道,“這是嘎巴拉。嘎巴拉是西藏人骨製品的俗稱。其用材,一般多爲已圓滿的滿身都有修爲的喇嘛,在圓寂了之後,將其頭蓋骨以及指骨和眉心骨捐獻出做成的特殊的法器。是密宗的法器之一。
人骨念珠只有在佛教的密宗中才使用。而當今,密宗多分佈在青海、西藏一代。西藏雖然依舊還流行天葬,但是依舊保留着得道高僧圓寂之後,捐獻出遺骨做成法器的傳統。一般人骨念珠多取材於手指骨和眉心骨,因爲他們的解釋是,佛教講究因緣。
僧人作法手指自然用得最多,而眼睛則是閱佛經明世情的地方,這兩個部位可謂是最有因緣,是具有悟性的骨骼,當然可以成爲開啓後人之智的法器,手指骨做成的念珠一般來說較爲容易,一般一副念珠十個手指的骨骼便可製作而成,而眉骨是比較硬的,所以一副念珠可能要用十幾位高僧的眉骨製作而成。
而且,只有指骨和眉骨製作的人骨念珠才能叫嘎巴拉,而小腿骨等人骨製作的念珠只能叫做人骨珠,不能被稱之爲嘎巴拉。”
許墨酌自己迅速的瀏覽着上面的圖片,已經發黃髮紅的骨頭,顯示出一種油潤的光澤。人骨,人骨!她忽然想起昨天晚上,蕭家的人被做成的骨頭念珠,不知道和這個有沒有關係。她壓下心中的疑問,暗暗下定決心,要去西藏那裡看看。她看着一臉若有所思的佟天奇,“你怎麼忽然對這個有興趣了?”
剛剛,她有看到,人骨念珠的製作十分複雜,因爲全是手工製作而成,所以僧人要擁有非常高技藝的,每天還要磨出其光澤,這樣可能要用十幾年的時間,同時要湊足一副念珠所有的眉骨,需要等十幾位高僧圓寂,這樣一來可能一副念珠需要花去五、六十年,甚至一百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