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我的眼睛!啊啊啊啊啊!”何朱琪捂着雙眼,悲憤的叫嚷着,彷彿氪金狗眼因爲看到了不可名狀之物而碎掉了一般:“光線好強啊!正好刺到眼睛了!”
“沒事,又不是被閃光彈照到了。”以調侃的語氣安慰了她一番,張璇衡聽着那似乎沒有接近的直升機螺旋槳聲,明白了何朱琪幹嗎突然發神經擡頭往天上看了:“是直升機啊……你看到是什麼類型的了嗎?”
“沒有啊!”低着頭捂住眼睛,何朱琪用另一隻手拿着筷子,失落的抱怨道:“能看到的話,瞎了也值了啊!”
你的眼睛就這麼不值錢嗎?!
張璇衡很想吐槽的,但還是沒說出口。
放下餐盒與筷子拿出望遠鏡,他小心翼翼的用手遮着雙眼望向旋翼聲所在的方向,確定直升機的位置後,這纔拿出望遠鏡遮着鏡筒看了過去。
黑色的武警直升機。
不過和上次在絲雨花露大劇院所看到的情況不一樣,這次那直升機上面沒蹲着神狙手劉永行。
……嗯,或許應該說……
光從外面看,是看不出來的。
艙門沒打開。他可能蹲在裡面。
潛影市只要出動武警直升機,那麼那上面就很可能有狙擊手在。
其中最有實力、最具代表性的狙擊手,當然就是劉永行了。
前幾天新聞聯播還報道了他的又一場戰績。
戰場在潛影市東部海灣——在這裡,他開槍攔截了犯罪嫌疑人高速行駛的三艘快艇。僅僅打壞了遊艇的發動機,並未傷到任何一名歹徒。
最可怕的是,這些遊艇是用來偷渡化學爆炸物的。
也正因此,這些暴徒纔敢肆意持械向警方船隻開火——警方無法向其反擊,害怕誤擊後引燃爆炸物導致沒法抓活口。也正因此,嫌疑人們的火力才能將警方壓制,讓武警部隊只得保持距離,不能貿然靠近。
爲此,才需要直升機的狙擊援護來打掉髮動機,停住船隻。如此一來,暴徒們無法行動,就很方便警方強行上船抓人了。
船不會動,就很難射偏誤擊炸藥,可以斃掉幾個來讓剩下的人放棄反抗。反正,每艘船至少抓到一個活口就夠了。
這個作戰方案是有很大風險的。
顛簸的直升機上,有一槍打偏都可能引燃炸藥,導致任務失敗,無法順利抓住嫌疑人。
這個活也只敢讓劉永行來做了。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普通狙擊手可能難以應對壓力如此之高的極端任務。
而精銳狙擊手,卻又揹負着一旦失敗便會迎來衆人失望的又一重高壓。
此時,在螺旋槳聲音外,還傳出了學校放學的鈴聲。
現在的時間是十一點四十——看來這所學校沒有分開放學的規則。
只有那些能給高三學生提供單獨教學樓的學校纔有資本實行錯開放學時間的方案。
否則響了鈴,場面將變得極其混亂。
在張璇衡二人來時,學校對面的小販們還只有稀稀落落的兩三家而已。
如今卻在他們買飯、吃飯的過程中,陸續聚攏來十幾……
……
不對,二十幾家小販!
有用推車的、三輪車的、開車的……什麼交通工具都有出現。
粗略看去能一眼認出的小販,便有賣盒飯、烤冷麪、三明治、漢堡、包子、烤串、炸串、煎餅果子、涼皮、餈粑這些東西的。
感覺這些小販就像商量好了一樣。
哪家學校門口賣的差不多都是這些東西!
張璇衡高中時,門口“小吃一條街”那兒唯獨沒有賣的便是餈粑。
不過倒是有賣竹筒飯的……這裡似乎沒看到有店家。
看着這些小販,張璇衡突然覺得某個把包子放在大泡沫箱裡賣的老闆,有點小眼熟。
這傢伙……以前似乎是在他們高中前賣包的!
五元錢一個的三丁(揚州)大肉包,是他的招牌菜品。
裡面包含三種他已經忘了是什麼的肉——五花豬肉、牛肉,還有一個什麼來着?
忘了,反正味道和口感相當牛逼。裡面的肉丁都是事先做熟了才包進去的,湯汁鮮美無比,餡料的顆粒感也層次分明,簡直是舌尖的盛宴。
他每次中午吃一份盒飯都吃不飽,往往需要搭配點別的才能填飽肚子。這時候,三丁大肉包永遠都在候選名單之中。
……嗯,不過……
好像三丁肉包都是這個感覺的……所以不是他家做的牛逼,而是這種包子本身就很牛逼……
那好像比上次看到又胖了一圈的老闆,現在怎麼跑到晨曦高中來了?是來開疆拓土的,還是被攆走的?
亦或是……現在住的離這裡比較近而已?
不清楚。反正張璇衡這個當初總去買包子吃的熟客認識他,他是不會認識張璇衡的。
每年新來的學生太多了,就算你是熟客,沒刷臉刷到一定程度且日後也偶爾光顧,誰記得你啊。
更別提他還是畢業四年的畢業生了。
這些抱團的小販,早已在附近等候多時,隨時準備開啓一天中最爲艱苦、激烈的戰鬥——學生們一會兒衝過來時,肯定會瞬間將該區域的吵鬧度拉滿。
有些人死也不肯買學校附近的房子,便有這種原因。
不過,學區房有的是人要。
根本就不愁賣的。
這些高中附近的房主,可以選擇把它們租出去,一個月可不少賺。
好多家長都爲了讓孩子上學近一點,而出來租房子住。那麼在學校附近出租房子就變成了一項高回報的長期生意。一般來說,這種房子就算內部裝修再破、房間再小,價格和需求量也下不來。
性價比再差,也能被能讓孩子上學少走點路、多睡幾十分鐘的誘惑壓下。
怎麼說呢……可憐天下父母心吧。挨宰也沒什麼辦法。
走讀的學校就是這樣的。每天孩子花在路上的時間成本不得不考慮。壓力大的高中,能多讓孩子睡一會兒實屬不易。不讓路途剝奪這些寶貴的時間,已經是家長唯一能做到的了。
甚至有人爲了讓孩子能被分到好學校讀書,專門去購買學區房。
這種投資值不值得、應不應該提倡且不說,但這個行爲還是很讓人無奈又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