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如同預先計劃好的一樣。
張璇衡裝腔作勢的說要讓法師把他驅逐出唐伊寧的身體,最終表示要和唐伊寧說話。
於是,杜海濤的人格在一陣短暫的失神後被切換回了唐伊寧的人格。何朱琪則給他看了手機的錄像。
唐伊寧當場就嚇得軟腿了。甚至一時間差點昏厥。
他說什麼也不相信這是他的第二人格,只覺得杜海濤真的附身在自己身上了。何朱琪花了好一會兒才讓他平靜下來。
他被艱難的說服了,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有雙重人格,並帶着懊悔、恐懼和哭泣的同意去自首。
可在刑警到場後,張璇衡卻找到現場的組長,出示證件後向他低聲說了幾句話——這讓那位警官愣了一下,滿臉難以置信的神態。
何朱琪見狀,也趕忙湊過來,問張璇衡在說些什麼。
可張璇衡只是搖搖頭,滿臉神秘,表示待會兒你就知道了。
對於張璇衡跟他說的東西,警官似乎有點不知該如何處理。
爲此,他呼叫了上級,小聲將情況說明後徵求意見。
上級沉默片刻,予以批准。
於是,張璇衡提的計劃被採用了。
何朱琪二人騎着摩托,跟着其中一輛不開回刑偵局的警車,迅速開往了樑文蘇家。
直到越發接近目的地,何朱琪才恍然大悟。
她激動的微微將身子前傾,詢問張璇衡爲什麼會想到這種結論。
對於,他帶着同樣有些激動的語氣,簡單跟何朱琪說了說自己的想法——他就猜到她會自己明白的。
其實這個思路,說出來很簡單。
只是杜海濤的人格在言語邏輯上一些比較違和的地方罷了。
只不過真正自己想的時候,容易注意不到這個岔路口。
沒能有所察覺的後果,便是像個愣頭青一樣一頭撞過去,直至撞在道路盡頭罷了。
而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這是個正確路線。
知道有岔路而不走,和沒察覺到岔路存在、以爲只能這麼走,是兩碼事。
性質完全不同。
前者是自己排除“錯誤”方案,後者是以爲自己這是唯一解法。
愚蠢程度不分伯仲。
再次回到小區門口,能發現那位喝茶的門衛還在。
只不過,這次喝的茶變了。
好像換成了綠茶……?
杯子半透明,看得不是很清楚。
看到有警車要進小區,保安的臉色立馬有些不好看了。
一副“尼瑪,又出什麼事”了的表情。
也可以將這副神情解釋爲“警察來了,不會出大事了吧?不會有外來人員搞事,然後物業和戶主都把鍋甩給我,說這是小區安保不力吧?會不會丟飯碗啊?不丟飯碗也要開始嚴格篩查不能摸魚喝茶了吧!”
嗯,第二個解釋稍微長了點。
可是不長又怎能體現出保安細膩無比的心理活動呢?
偵探可是專業腦補的職業,必須能隨隨便便就解釋出這麼大一坨才行。
就跟語文考試的閱讀理解一樣。
別管人話還是鬼話,先扯一大堆上去就行。
不怕扯的錯,就怕你不扯。
當然,警車要進小區,你肯定老老實實把攔車杆擡起來的。
於是,警車很輕鬆就進了小區,毫無阻礙。
然後,張璇衡二人就沒這麼輕鬆了。
他們跟在警車後面想一塊兒進去,馬上就被迅速下落的攔車杆擋住了。
比較尷尬的是,保安認出他們了。
他嚷嚷着,說你們兩個混蛋還有完沒完了,下午就鬼鬼祟祟的想溜進去,現在還來這套。
“居然還想跟警車進去,你們要點臉嗎?”
但更尷尬的是,保安話音未落,一位刑警便從車窗探出頭來跟保安叫道:“我說,門衛!他倆跟我們一起的,把杆子擡開!”
嗯,場面尷尬的要命。 www ●ттκan ●CΟ
不過這次尷尬的是保安。
秒打臉。真的不到一秒。
他要不說最後那句話,可能臉打得還不是非常疼。
現在要比喻的話,可能是已經打腫了。
眼看着保安沒話說了,張璇衡心裡可爽的要命。他朝保安做了個牙膏廣告上纔會出現的標準笑容,指了指攔車杆,又指了指天空,瘋狂暗示快點把杆擡開,別擋大爺的路。
然後,控制住想要作死的再做個大拇指朝下指和中指朝天的低俗手勢,慢悠悠的開了進去。
爽爆。再做那種手勢太LOW。
自降逼格,傻子才幹。
保安吃了癟,灰溜溜的目送二人離去,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納悶的拿起茶杯咂了一口。
如果要用一句俗語來概括這個場面,那就應該是……
“向正義勢力低頭”吧……
很快,張璇衡帶他們找到了杜天一家的樓門洞,並翻找筆記,對着上面記下的門牌號,撥打了門禁電話。
能聽到,杜天一接電話的聲音仍然充斥着不耐煩。
想必他今天下午被張璇衡二人嚴重騷擾,已經受不了了。
現在還沒緩過來,一接門禁電話就覺得又是這兩個傢伙。
所以,第一句話便是“又是你們兩個?!都說了不要再給我打了,再打我就報警了!”
很可惜,拿着話筒的是警察。
所以他們無比嚴肅、毫不客氣的告訴杜天一,他們就是警察,現在要和他談談,請他配合完成調查任務把門打開。
哇,爽啊!
張璇衡看着默默解鎖的單元門,心裡一陣竊喜。
有警察幫忙就是好,這下你想不見我們都不行了!
而事實上,見到杜天一後也沒跟他談多少。
真正的取證都是在局子的審訊室裡完成的。
因爲警察一進他們屋,就說出了張璇衡交代他們要說的臺詞,頓時讓杜天一失去了心理防線。
“唐伊寧已經自首了,他供認你犯下了數起謀殺案。藏得不錯,杜天一……你們演的戲成功讓我們長時間以來都將調查重心放在唐伊寧身上,但真正的罪行卻幾乎都是你犯下的!跟我們走一趟吧,去局子裡慢慢說清楚!”
沒錯。這就是張璇衡發現的“岔路口”了。
除了樑文蘇一案他有不在場證明、是杜海濤殺了她之外,剩下的案件應該都是杜天一所爲。
而唐伊寧化爲杜海濤的第二重人格,正是試圖將罪行都攬在自己身上,才說人確實都是他殺的。
供認杜天一是共犯但沒殺人,是因爲杜天一早就被警方有所懷疑,說他什麼都沒幹才容易引起更多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