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9章 失衡

鄴城。

別看之前太史慈在鄴城之下很是讓冀州人大吃了一驚,嚇得魂飛魄散得樣子,但是實際上鄴城得城防還是非常強的,而且之前太史慈也只是在外遊奔襲,並沒有直接攻城,不管怎麼說,經過這麼多年來的袁氏修築,鄴城可以說是冀州第一雄城也不爲過。

郭圖負手立於城樓之上,心事重重的看着遠去的辛評,直至辛評一行激起的煙塵全數消失了,依舊張望着,久久不動,眉頭緊緊皺着,臉上愁雲密佈。

辛評昨夜找過他,和他有過一番的商議,但是最後也沒有商議出一個什麼結果來,甚至因此發生了爭吵……

但是郭圖知道,辛評說的有一部分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袁氏三兄弟,如果不能齊心協力,那麼袁紹遺留下來的基業,也就完了!同樣的,像是郭圖這樣依附着袁氏的人,也會失去了根基,失去了榮華富貴。

可問題是……

袁尚爲了保住自己的位置,甚至一日三次的召見審配逢紀郭圖等人,還有一些冀州的大士族,甚至不惜說得很直白,如果他們支持袁尚,袁尚便會投桃報李,會給官職,會免賦稅,會舉孝廉,基本上能給得,袁尚都給出來了,也就等於是說,就算是現在衆人反悔,倒向了袁譚,袁譚也不見得能給出比袁尚更好的條件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目光短淺的傢伙依舊等着袁氏兄弟兩個,不,嚴格說起來應該是兄弟三個相互撕逼,看最後誰給的條件更好,便會最終倒向哪一個……

什麼?

大漢司空曹操?

無所謂啊,在那個人手下不用繳納賦稅?交給誰不都是交麼?說不定袁氏曹氏最終決一勝負了之後,日子還能更好一些,至少不會天天擔心着接到什麼臨時的要錢要糧草的徵調令!

所以,真正在其中不斷衡量利弊,會因爲一個決定而產生極大的區別的,便是像是審配郭圖之輩了。

郭圖對於袁譚,抑或是袁尚,說起來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見,只不過因爲之前袁紹傾向於袁尚,作爲體察上意點到了滿級的郭圖,自然也是和袁尚多多親近,以至於現在很多人都覺得郭圖肯定支持袁尚,可是有時候郭圖也不禁會想,或不會袁譚更好一些?

當然,也就是想一想而已。

袁譚本身的能力也不怎麼樣,這一點,郭圖是知道的,但是話說回來,袁尚的個人能力麼……

“公則憂慮何事?”逢紀走了過來,城頭上的風一吹,顯得大袖飄飄。

“元圖兄……”郭圖拱了拱手,面不改色的說道,“仲治此去,怕是……必有一戰啊……”

逢紀點了點頭,但是依舊毫不爲意,說道:“若是大公子興兵而進,便是自尋死路!”

這一點,郭圖也是同意,這也正是他們幾個人最後統一起來的認知,就是袁譚進兵,對於袁譚來說絕對是弊大於利,如果袁譚是個聰明人,便絕對不會這麼幹的。

很簡單,第一,鄴城是一個雄城,雄城不僅是難以攻打,而且還代表着在鄴城之中有相當數量的糧食器物儲備,就算是真的被圍被攻打,也不是短時間能夠攻克的,而依照袁譚的兵力,是絕對無法滿足攻下鄴城的標準的。

第二個方面,現在正值秋收了,所以袁譚一旦開啓戰端,等於就是自己絕了稅賦,青州能有多少賦稅,還不是要靠冀州供給的?因此若是袁譚出兵,便是一條毫無退路的絕路!再說,身爲兄長,不能樹立一個謙虛容忍,恭親溫和的形象,反而要對自家兄弟舉刀槍,這還會有人支持袁譚麼?

最後纔是曹操方面的問題。

所以,逢紀審配,甚至郭圖本身,都覺得袁譚應該是在虛張聲勢,並不太可能直接領兵進軍,畢竟這樣一來,收支不成比例,袁譚應該沒有那麼笨。

然後麼,等秋收一過,賦稅自然都是會陸續集中到鄴城,不管是袁譚還是袁熙,都必須仰仗着冀州的賦稅才能過活,所以這個事情,恐怕多數也就是這樣不了了之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袁譚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就選是袁尚掌握了冀州又如何?郭圖認爲,如果說袁譚能夠表現的可以和曹操進行抗衡,甚至有能力壓制曹操,相信不久之後,很多人也知道應該怎麼選擇,根本不需要現在和袁尚進行爭奪。

如此方爲正途啊!

可惜辛評不接受……

辛評表示現在如果不能將後方的這些事項確定下來,如何能夠讓袁譚安心在前線抵擋曹操?如果袁譚抵擋不了曹操,難道袁尚就能抵擋的住?這樣一來,還不如直接支持袁譚,省了自亂陣腳,反而給了曹操機會!

辛評這麼說,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世界上的事情,並不是有道理便一定可以辦得成的,也不一定是誰更有道理便是按照誰的來辦的。袁譚若是能夠像是驃騎將軍斐潛那樣,手中握着大量的強悍的兵卒,就算是沒有什麼道理也會變得有道理……

同時,袁紹執政之時,留下來的,或者說袁紹有意搞出來的問題,也在這一刻爆發了出來。

袁紹崇尚平衡之術,所以手下謀士那個翹起來的,就會受倒袁紹的打壓,而弱小的一方反而會得到袁紹的扶持,在袁紹一個人統御全數的時候,這個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或者說就算是有問題,袁紹大體上也能調整,對付得過去,然而現在沒有了袁紹的控制,誰當老大誰服氣?這些年頭,誰沒有點相互傾軋的事情?

尤其是郭圖自己。這兩年也做了不少的齷齪事情,雖然其中很多是按照袁紹的意思在辦的,可是現在袁紹死了,一個是死無對證,二來正常來說,誰也不可能去找一個死人的麻煩,所以麻煩便是落到了郭圖手中。袁尚因爲需要自己的支持,所以不會計算着一些齷齪事情,若是跟了袁譚,之前並沒有多少鋪墊和前戲,這要是摩擦起來,肯定生疼無比……

所以郭圖也很矛盾,心中縱然是知道當下這樣的作法並不怎麼好,但是權衡利弊之下,也只能是這樣了。

……_(:з」∠)_……

秋天的早晨,空氣總是新鮮且涼爽的,可是袁譚心中卻如同點燃了一把火一樣,在不斷的燃燒,不斷的煎烤着,令他痛楚和不安。

袁譚幾乎是坐了一整夜,露水浸潤了他的頭髮,等到朝陽從東面升起,第一縷的陽光刺入到了袁譚眼眸之中的時候,讓其驀然驚醒。

旭日東昇,霞光萬丈。

袁譚站了起來,活動了一下因爲長夜久坐,導致筋骨痠痛的身軀,然後呼喚着讓護衛準備洗漱,早脯等等……

辛評聞聲前來,拱手一禮。

袁譚將熱巾覆蓋到了臉上,在熱巾之下悶悶的說道:“三弟肯定以爲我是嚇唬他的……對吧?他一定以爲我在嚇唬他……就像是小時候我經常說要揍他一樣……”

辛評:“……”辛評自詡爲是一個不錯的謀士,既然作爲謀士,那麼盡心爲上做出謀劃,至於採不採納,又或是走向何方,謀士終究不能替代主上去做決定。一旦上面決定了什麼事情,謀士的責任就是將這一件事情做好。

“……那個時候他就會去找父親,然後父親就會過來訓斥我……”袁譚的聲音有些細微的沙啞,“可是他不知道,我從來就沒有真的想要揍過他!我只想着要讓父親多跟我說幾句話……就算是父親罵我都行……”

辛評低下頭,不由得輕聲嘆息了一聲。

“我想再看一眼父親……”袁譚將已經失去了熱量,顯得有些冰寒的巾丟到了地上,“可是我的好弟弟啊……他依舊死死的守着……就連最後一面都不肯給我!最後一面啊!”袁譚說到最後,幾乎已經變成了嘶吼一般。

辛評久久無語,半響之後才說道:“大公子,考慮好了?”

袁譚深深吸了一口氣,點了點頭說道:“考慮好了……今日便起兵!直進鄴城!”

……((ノ*T_T*)ノ┴—┴……

“大公子瘋了不成?”逢紀扒在城頭之上,看着袁譚的旗號和兵卒,忍不住叫道。

郭圖默然無言。

在一旁的審配,也搖了搖頭,半天沒有說話,半響之後仰頭看天,頗有些傷感的說道:“此戰之後,袁氏……”

“咚……咚咚……”

審配沒有說完,便被突如其來的戰鼓聲打斷了。審配的心也不由得伴隨着戰鼓也撲通撲通的跳動了起來,和郭圖對視一眼,也幾步衝到了城垛之處,朝着遠方望去。

“咚咚……”鼓聲越來越密集,越來越大,漸成轟鳴之聲。

鄴城內外,民衆兵卒,所有人的心,也是隨着遠處的戰鼓聲而劇烈地跳動着。

“啊啊啊……”一旁有尖銳的聲音響起,審配轉頭看去,是袁尚在城門樓上揮舞着手臂,尖叫着,“他們上來了!迎戰,迎戰啊!”

審配發出一聲爲不可察的嘆息聲,然後沉聲大喝道:“擂鼓!準備迎戰!”

猛烈而狂暴的戰鼓聲霎時間沖天而起。

審配站在城垛之後,凝神注視着從遠方逐漸出現的袁譚軍隊,轉頭對袁尚說道:“公子,刀槍無眼,還請回城中罷,某定能護得鄴城安全,公子大可放心就是。”

袁尚點點頭,“好好,某靜候佳音……”

看着袁尚在護衛的保護之下,轉回了城中,審配目光遊動,然後重新看向了形成了兵陣,逐漸向鄴城逼近的袁譚軍團。

“這是要真打啊……”一旁的郭圖唸叨着,“還真的打了……這,這真是……”

一片沉默。

城樓上高高矗立的大纛在風中呼號。審配擡頭看去,大纛上那個巨大的“袁”字象波浪一樣劇烈地翻滾着,而城下,也有一個“袁”字在不斷的翻騰着。

……(/?Д?)/……

“都準備好了?”袁譚騎在馬背上,望着鄴城城頭,沉聲問道。

身邊的軍侯點頭應是。

“那就打罷!”袁譚舉臂狂吼,“開戰!開戰了……”

因爲鄴城雄渾,而且袁譚也沒有那麼多的兵馬可以將這麼大的一個鄴城團團圍困,所以在清除了城外的營寨之後,袁譚只能是選擇從一面主攻,一面佯攻。

原本鄴城之外是有兵寨的,而且多的時候甚至有三座,但是一是太史慈當年焚燬了一個,後來在袁紹南下攻打曹操的時候又基本上將兵寨當中的兵卒全數帶走了,後來兵敗之後,因爲各種方面的原因,這幾個兵寨一直都沒有恢復到其鼎盛的狀態之下,現在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弱和勞役在其中駐紮,因此袁譚領兵而來的時候,幾乎沒有費什麼氣力,便是掃平了鄴城周邊,開始針對於鄴城主城,展開攻勢。

因爲鄴城周邊的進展順利,袁譚也不由得產生了一些期望,一些更多的,更大的期望。

辛評之前提出了一個比較穩妥的方案,辛評他認爲,袁譚既然已經決定和袁尚爭奪,那麼就不能只是看着鄴城一地,必須着眼於冀州全地,既然出手,就必須勝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面對鄴城之雄偉,如果能夠不戰而下,則是上佳,若是不能,也不可在鄴城上消耗太多兵卒,否則在得不到補充之下,縱然最後能夠勝利,恐怕也難以應對將來的複雜局面……

袁譚原本認爲辛評說的不錯,但是現在,袁譚在鄴城外圍及其順利的刺激之下,開始覺得似乎鄴城也能夠像是外圍一般的順利,一舉可下!

兩杆“袁”字戰旗越來越近,然後迸發出了驚天動地的聲響,戰鼓聲,吶喊聲,廝殺聲,慘叫聲響徹着鄴城城牆上下!

黑色的長箭在空中飛舞,血色的刀槍在風中呼嘯!

數十架雲梯被高高的舉起,身穿着同樣青色戰袍的兵卒拼殺在一處!

巨大的石塊在雲梯上肆虐而下,厚重的擂木挾帶着風雷之聲從天而降!

這裡是鄴城。

這裡是袁氏興起之地。

如今,袁紹屍骨未寒,繼承者們已經相互舉起了刀槍……

第2060章流程大法,襄陽進退第一一六章 龐統的辦法第2008章鹽鐵勝利,妥協大會第2779章 夏侯蠻橫過關卡,關中游騎救王昶弟2176章白與黑第3130章 老兵不死第2640章黎明之中黑暗第2448章混入的沙子第3103章 長見識第1387章 主客第2372章黑暗之中第1230章 民意可導第2598章觀念,教化改良第3456章 夸父追日第2839章可以詩賦者第2771章 好戲連臺第八三七章 活着不容易(五)第3146章 當思路遇到歧路第二六六章 亂起第1600章 四方烽火人第九三六章 爲難的處置第2596章斐潛的取經第1495章 誰信誰的傳言第1244章 誰的策對才爲恰當第1390章 操戈第1620章 真的和假的第九五八章 戰場上的變化第2679章借來人頭用一用第五三二章 水面之下的陰影第2790章 上下左右夠不着,前後周邊挨不上第3092章 等待第2499章間之戰第3157章 當危機遇到良機第3026章天時地利均在我手第六零二章 八百人的狙擊第2622章移山,究竟是什麼山第1031章 戰場的小心思第2800章 車師前後走天山,金子河上金子城第1358章 凋零第1747章 是一起的還是分開的第2620章南中,究竟是什麼中第3186章 一江冰水向東流(加更)第3141章 當現管遇到現實第五十七章 拖拉的劉辯(聖誕節加更)第1085章 陰山祭祀風雲動第1704章 刀槍和計劃第1835章 別猜,猜就是真的第2786章 羌煮圍爐話東西,南北謀略風波起第2696章有爲無爲有聞司第2417章三晉分家第3130章 老兵不死第2425章幸好第2304章隴羌和藏羌,西平和西海第1217章 睡前別喝太多水第3266章 逃生路第3017章盡孝忠孝不孝子第1678章 誰立風中第八五三章 風雅頌(六)第2799章 屋漏偏遇連綿雨,船漏偏遇歪舵人第2292章時間長了難免健忘第1636章 坐井何觀天第2408章定點打擊第四一五章 永安城下(憤怒的六一盟主欠賬2/3)第1898章大禹治水,大漢商會第2354章老酒裝新瓶第2845章掙扎第2090章夏侯淵和黃忠的第一次第1339章 仲秋第1626章 心念的漸變第3379章 可惜完了第1124章 餓第1319章 師道第1992章舊時舊路,新年新途第2866章某人曾經做過第2989章一個全新的名字第五二七章 恰到好處第五三五章 天下四劉第3182章 氣力登山較先後第1024章 吃相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2322章風險當中的機會第2408章定點打擊第五四八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七三七章 在一退一進之間第2067章核心目標,戰場之上第三四五章 到底是誰的鍋第四四三章 怎麼辦怎麼選第1978章諸葛三問,新建秩序第五章 吃是有條件的第2739章 不鏽功勳第3289章 團隊要有狼性精神第2846章死活第3397章 摧第3134章 不同之道第3259章 找什麼第2116章此事還需計議一二第五一八章 都是軟柿子第七一五章 進攻的終奏第3082章 食第二零九章 是走還是留
第2060章流程大法,襄陽進退第一一六章 龐統的辦法第2008章鹽鐵勝利,妥協大會第2779章 夏侯蠻橫過關卡,關中游騎救王昶弟2176章白與黑第3130章 老兵不死第2640章黎明之中黑暗第2448章混入的沙子第3103章 長見識第1387章 主客第2372章黑暗之中第1230章 民意可導第2598章觀念,教化改良第3456章 夸父追日第2839章可以詩賦者第2771章 好戲連臺第八三七章 活着不容易(五)第3146章 當思路遇到歧路第二六六章 亂起第1600章 四方烽火人第九三六章 爲難的處置第2596章斐潛的取經第1495章 誰信誰的傳言第1244章 誰的策對才爲恰當第1390章 操戈第1620章 真的和假的第九五八章 戰場上的變化第2679章借來人頭用一用第五三二章 水面之下的陰影第2790章 上下左右夠不着,前後周邊挨不上第3092章 等待第2499章間之戰第3157章 當危機遇到良機第3026章天時地利均在我手第六零二章 八百人的狙擊第2622章移山,究竟是什麼山第1031章 戰場的小心思第2800章 車師前後走天山,金子河上金子城第1358章 凋零第1747章 是一起的還是分開的第2620章南中,究竟是什麼中第3186章 一江冰水向東流(加更)第3141章 當現管遇到現實第五十七章 拖拉的劉辯(聖誕節加更)第1085章 陰山祭祀風雲動第1704章 刀槍和計劃第1835章 別猜,猜就是真的第2786章 羌煮圍爐話東西,南北謀略風波起第2696章有爲無爲有聞司第2417章三晉分家第3130章 老兵不死第2425章幸好第2304章隴羌和藏羌,西平和西海第1217章 睡前別喝太多水第3266章 逃生路第3017章盡孝忠孝不孝子第1678章 誰立風中第八五三章 風雅頌(六)第2799章 屋漏偏遇連綿雨,船漏偏遇歪舵人第2292章時間長了難免健忘第1636章 坐井何觀天第2408章定點打擊第四一五章 永安城下(憤怒的六一盟主欠賬2/3)第1898章大禹治水,大漢商會第2354章老酒裝新瓶第2845章掙扎第2090章夏侯淵和黃忠的第一次第1339章 仲秋第1626章 心念的漸變第3379章 可惜完了第1124章 餓第1319章 師道第1992章舊時舊路,新年新途第2866章某人曾經做過第2989章一個全新的名字第五二七章 恰到好處第五三五章 天下四劉第3182章 氣力登山較先後第1024章 吃相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2322章風險當中的機會第2408章定點打擊第五四八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七三七章 在一退一進之間第2067章核心目標,戰場之上第三四五章 到底是誰的鍋第四四三章 怎麼辦怎麼選第1978章諸葛三問,新建秩序第五章 吃是有條件的第2739章 不鏽功勳第3289章 團隊要有狼性精神第2846章死活第3397章 摧第3134章 不同之道第3259章 找什麼第2116章此事還需計議一二第五一八章 都是軟柿子第七一五章 進攻的終奏第3082章 食第二零九章 是走還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