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同知黃州兼團練副使

數日之後,京城,沈府。

沈家上上下下,已經做好了慶賀升遷的準備,今天是大擺宴席的日子。

低調起見,府邸的大門外並未張燈結綵,只是在內院略作裝飾,闔府上下一片喜慶氛圍。

沈廷揚的任命已經正式走完流程。連沈樹人的最新去向,也已經確定。沈家父子高枕無憂,面對來賀賓客也有了更多的底氣。

“蔣侍郎快請上座。光臨寒舍,蓬蓽生輝。”沈廷揚對着一羣戶部的同僚,春風滿面地一個個往裡讓。

“葛兄,宋兄,快請快請,小弟不日也要出京,預祝你們在京中繼續大展宏圖。”

沈樹人在另一邊,也把葛世振、宋鳴珂、顏渾這些同科年兄一個個招呼得很得體。

府上累計擺了幾十桌,內院的七八桌都是各路官員、同僚,外面還有二十幾桌給衆親隨、幕僚。

席上的酒,是京城本地的上等蓮花白,還有山西來的汾酒。

菜式則根據上中下席分出檔次。

上官和同僚吃的上席,有鹿肉燒烤、山珍野味、渤海的海產乾貨,最後還得確保每桌有一尾活殺的鱘鰉魚。蔣侍郎那桌的還得是三尺長的,其他桌也要兩尺長。

下屬、幕僚吃的中席,可以省掉鹿肉燒烤和鱘鰉魚,別的還得有。

至於親隨們吃的下席,野味都不需要了,直接雞鴨魚肉管夠就好。

看着這一切準備,沈樹人自己也頗爲感慨:越到末世,規矩越複雜,繁文縟節還錯不得,否則別人就覺得你辦事不地道。

客人們其實也知道,並不圖這一口吃,但同僚升遷請客,就得是這個規矩,不能壞了官場體面。

酒宴還未正式開席,所以沈家父子也是各自招呼自己的客人,各桌先上果碟看盤,方便大家敘舊聊天。

沈樹人也被葛世振和顏渾等人圍着,聊起他的最新任命。

這些同年已經得知他即將升任六品,不過對更多的詳情並不太瞭解。有爲他高興的,也有覺得這個賞賜並不足以表彰沈家的功勞。

葛世振嘆道:“若是換做別人,升正六品已是意外之喜。但賢弟你會試之前已經做到正七品的人,考完之後基本上只是平調。

現在覈算漕運安置之功勞,多升一點也是應該的。怎麼聽說朝廷還讓你使了銀子,這多損名聲,事情辦得亂七八糟。”

一旁的顏渾如今被分到吏部當給事中,他的態度顯然持重一些,聞言也勸道:

“葛兄何必不平,朝廷自然有難處。關鍵沈賢弟還年輕嘛,驟升太快不好服衆,未必是福。”

沈樹人心態很好,雲淡風輕地說:“陛下恩遇已屬非常,我的任命,畢竟是吏部最終根據實缺定的,授我正六品黃州同知。

黃州在安、廬以西,深入英霍山區,也更靠近革左五營賊巢。也正因如此,原先的黃州知州、同知或是殉國、或是被俘降賊。

所以,我雖只是六品同知,實則與五品知州職權並無二致,上面的正職空着,也沒人敢去。一個個都怕死,不敢深入賊巢爲官。”

明朝的“地級市”一級的地方官,是知府和知州並存的。州一般是巡撫直轄,但下面有的就不再設限,知州級別一律是正五品,知府的話有正四品也有正五品。

同知是副職,對應知府/知州再降一品,上等府同知正五品,下等府同知正六品。

沈樹人這個同知黃州,是下等府的副職、實際全面主持工作。

他說到底還是吃了年紀的虧,穿越至今一年,也才十九歲。再過兩個月正式到任,最多堪堪夠虛歲二十。

這麼年輕,給知府是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的,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給個副職,說起來是戰時事急從權,也不傷朝廷體面。

葛世振顏渾等人討論了一下這個任命,不無擔心地關切道:

“若是沒有正職,同知倒也能料理政務。可賊亂之地,節制軍權爲重,同知能管得住地方上的團練鄉勇、節制守土士卒麼?也沒有根據賊情自行募兵之權吧?黃州可是個爛攤子啊。”

沈樹人很有把握地說:“所以吏部還給了我一個團練副使的差事,這就可以節制鄉勇了。反正實權都是有的,只是品級不能高於同知,所以才加個副字,實際上上面也沒有正職。”

明朝的團練制度繼承自宋朝,各地戰亂時也有鄉勇、民兵,但不常設。一般情況下沒有團練使,最多以“團練總兵”之類的臨時性武職替代,上面由省級的按察使監督。

但沈樹人是純粹的文官,不可能去當團練總兵,吏部覈計後,決定靈活變通一下,把那些犄角旮旯的冷門官名拿出來用用。

幾位年兄聽了這個名號,也是不由笑了:“黃州還設團練副使,這是奔着蘇子瞻的名頭去了,吏部怎麼想的。”

“賢弟耿介、犯顏勸諫觸怒陛下,可比東坡先生觸怒宋神宗,這名頭倒也當得。罷了,不說這些喪氣話,來,咱一起敬沈賢弟一杯,算是祝他追跡古人了。”

沈樹人陪衆人滿飲一杯,談笑自若:“諸兄不必爲我擔心,我此去黃州,聽說府治黃岡縣還未光復,還在流賊之手。只有府東臨近安、廬的蘄州、蘄水、黃梅、羅田等縣還在官軍手上。

吏部已經跟我打過招呼了,只要我討伐藺養成、劉希堯有功,滅其一部,光復黃岡縣,就可實授我黃州知府。若是能光復黃州全境、把藺劉等賊全殲,便是授兵備道僉事、協防漢北各府,也不是不能考慮。

到了地方上,那就是實打實靠功績升遷了,能者上庸者下,自古軍功最做不得假。也省去了在朝中爾虞我詐,跟政敵糾纏。”

沈樹人要去的黃州,屬於湖廣省,也是湖廣和南直隸邊界上的州府。因爲湖廣省太大,戰時不好協防,所以在省和府之間,會拆分設置一些“兵備道”。

比如漢水以北的襄陽、德安(今隨州)、黃州三府歸一個兵備道僉事管,

漢南江北的荊州等地再歸一個兵備道,

長江以南部分再劃一個兵備道。

吏部給沈樹人畫的大餅已經非常清晰了,提前告訴他也是爲了打雞血,讓他到了地方努力建功。

葛世振等人看他說得這麼雲淡風輕,也是暗暗佩服:

多少文官畏賊如虎,聽說有流賊的地方就不敢去做官。沈賢弟居然視流賊如無物,把革左五營視爲建功立業的工具,這是何等氣概!

衆人反省對比了一下,紛紛覺得自己完全比不上。

他們給沈樹人敬酒時,態度也愈發欽佩,愈發把沈樹人視爲他們這一屆的精神領袖。

……

另一邊,沈廷揚和蔣德璟等人喝酒的主桌上,沈廷揚也把和上官、同僚們的交情維護得很不錯。

戶部的侍郎不止一人,各個侍郎理論上是平級的。但實際上,就跟後世一堆副部長裡,總有一個“常務副”一樣,蔣德璟如今就是主持戶部工作的常務副。

沈廷揚原本員外郎的時候,和他差了很遠,現在升到郎中,還是各司當中陛下最賞識的一個司的郎中,跟蔣德璟離得也不遠了。

所以,沈廷揚一邊要站隊,一邊也要維護好上官的情緒,讓對方意識到自己並無打算最終搶蔣德璟的位置。

酒過三巡之後,沈廷揚就藉着一個機會,跟蔣德璟說起了幾年前下獄的侯恂的事兒。

“蔣侍郎,你可聽說近日朝中的風傳,說是武昌左良玉的養寇自重、畏葸不前,與尚在獄中的前尚書侯恂有關?”

蔣德璟還是很想“上進”的,老尚書程國祥出工不出力,剛剛被皇帝免掉,他當然想直接取而代之,聽了關於侯恂的話題,當然有些不快。

怎麼可以讓“上上屆”的老領導再復出呢?再說這侯恂也沒什麼真本事,無非就是東林內部地位比較高,吹捧得名聲比較好。

他不動聲色地抿了一口酒,壓低聲音:

“本官倒是不曾聽說,對了,沈賢弟你在戶部也有七八年了吧,當年侯尚書下獄之前,你就已經在戶部了,當時還只是個給事中,莫非你當時就頗得侯尚書賞識?”

沈廷揚:“哪裡,犬子之前在南京時,入監捐官,跟侯尚書的公子侯方域、還有朱大典的侄兒朱光實,結下了些過節,還有那個江左名士龔鼎孳。

聽說侯尚書已經暗中讓人跟朱大典結交,若是他能被左良玉、朱大典搭救復職,自然要投桃報李,讓戶部阻撓漕運改海的推進。

下官也不瞞侍郎,這漕運改海,乃是我畢生所願,戶部若是被那些已經離任多年、搞不清楚狀況的老朽接手,實在非天下之福吶。要是能由侍郎這樣銳意進取、明鏡高懸的楷模接手,才能利國利民。”

“誒,這是什麼話,本官何德何能,尚書是當不得的。”蔣德璟聞言大喜,嘴上卻非常謙遜。

沈廷揚雖然官位不高,但人家有錢啊,戶部其他官員就算貪個十幾年,也沒沈廷揚這種不用貪的人錢多。

沈廷揚只要肯幫他疏通關節,何愁不能進步?

不過,蔣德璟還有一點疑慮,他不太瞭解沈廷揚自身的最終官場期望會有多高,於是謙虛之後,又旁敲側擊了一番:

“沈賢弟此番爲陛下儉省了那麼多銀子,將來漕運改海五年之期到了,若果是政績卓著,說不定也能望一望尚書了。”

沈廷揚也知道對方在擔心什麼,於是也把他兒子通過吏部打聽到的消息說了:“說來慚愧,陛下給下官升遷的詔書,是犬子草擬的,也是犬子拿去內閣和吏部辦理。

他幫着打聽了一下,陛下的也知道,漕運改革成功後,功勞不是一個郎中便能打發的。如今先給郎中,也是怕我後續安置漕民不力,要觀望一下。

如果今年做下來,安置漕民沒出亂子,陛下考慮破格提拔我去南京戶部擔任侍郎,並分管江南司。下官並非科道出身,只是捐官,要在京城走到臺閣,這輩子都是不可能的。

南京六部,常人覺得不過是養老之地,但對下官這種胸無大志的富家翁,卻是剛好,畢竟級別也夠清貴。下官只想力所能及爲朝廷辦事、換個清貴顯位,至於實權,非我所求。”

這番話說完,蔣德璟徹底把沈廷揚引爲心腹了。

明朝南北京各有六部,南京的六部說起來級別待遇也是不低的,只是實權小得多,才被視爲發配政鬥失敗者的收容所。

這沈廷揚富商出身,想要的是政治地位和名聲待遇夠高,而不是實打實攬權,這就跟蔣德璟毫無衝突了。

如果沈廷揚非要留北京,還真不可能在剛升郎中後一兩年,就再升侍郎。不過到南京當侍郎,競爭壓力就小得多,同僚也都樂見其成,巴不得把北京這邊有實權的承運司郎中空出來。

蔣德璟立刻開始許願:“這有何難,這邊事成之後,自然戶部上下都會全力幫襯賢弟去南京當侍郎的。”

他說的“事成之後”,當然是指他本人當上尚書之後。

沈廷揚跟上官達成了交易,內心卻還有些狐疑:爲什麼兒子一定要運作他以“去南京六部”爲手段、實現快速升遷呢?

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1章 大局爲重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84章 惹火燒身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93章 瘋狂升官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66章 無能狂怒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48章 說了讓你們別離開同知大人的保護範圍,結果死了吧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89章 戶部侍郎有所不如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329章 收復大員-上第37章 不能給皇帝當炮灰第66章 無能狂怒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82章 新年計劃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53章 心有猛虎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93章 瘋狂升官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1章 大局爲重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84章 惹火燒身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93章 瘋狂升官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66章 無能狂怒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48章 說了讓你們別離開同知大人的保護範圍,結果死了吧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89章 戶部侍郎有所不如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329章 收復大員-上第37章 不能給皇帝當炮灰第66章 無能狂怒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82章 新年計劃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53章 心有猛虎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93章 瘋狂升官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