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

崇禎十二年五月十九,芒種。

蘇州太倉劉家港,一座八進深的豪宅內。

月初纔剛從京城因公返鄉的戶部承運司主事沈廷揚,神色凝重地把自己鎖在書房裡。

確認窗外沒有人影,他纔打開書桌暗格,拿出一封紙色尚新、但已被翻看得皺巴巴的密信,放在蠟燭上燒了。

直到火苗舐手,他才吃痛地甩了甩指頭。

信是兵部尚書楊閣老寫的,裡面只交辦了一件事:讓他儘快做個表率,把他唯一成年的兒子送到南京國子監去。

本來麼這也是好事,何況是爲了大明江山,沈廷揚義不容辭。

但偏偏他那驕縱的兒子,前陣子因爲跟家裡鬧彆扭,瞎作踐自己,中暑了。

沈廷揚怕路上有個閃失,就想等兒子病好再說。

誰知這一拖延,就生出了變故。

如今他也是悔不當初,只能硬着頭皮見招拆招了。

……

與此同時,沈家大少爺房中。

朱樹人靜靜躺在一張罩着天青色軟煙羅蚊帳的紫檀拔步牀上,唯恐漏出破綻。

其實,他一刻鐘之前就醒了,典型的穿越。

但剛開始腦子有點亂,所以多躺會兒緩口氣。

昨天,他還是一個職場中年,在一家國際關係智庫混。工作這些年,他勤勤懇懇,寫過不少實事求是的內部參考。

但所長是個諂諛之臣,嫌他的文章總是提醒風險、首長看了可能會心情不好,經常卡着不讓發。

和平年代,這種報喜不報憂的文科磚家很多,反正漲潮時看不出誰在果泳。但真到了多事之秋,鐵定是要誤大事的。

所以朱樹人最終選擇了辭職揭蓋子。

不過,他心裡也挺空落落的。

自己研究了十幾年的歷史軍事、外交謀略、情報分析。到了社會上,沒有民企老闆會爲這些屠龍之技買單的。

所以昨晚跟兄弟們吃散夥飯時,他難免長吁短嘆多喝了幾杯。

沒想到醒來後就在明朝了、還奪舍了一個紈絝弟子。

現在冷靜下來,想想還有點小興奮——如今似乎已是崇禎年間,這等亂世,一身所學不就有用武之地了麼。

前世那些爛在箱底的陰損毒招,正好翻出來曬一曬、往韃子身上招呼,一點都不浪費。

回憶清楚前塵往事,朱樹人又開始琢磨怎麼適應新身份。

這肉身好像是叫沈林,虛歲十八,還沒取字。

朱樹人自然而然閃過一個念頭:“林”和“樹”也算勉強關聯,自己可以設法取字“樹人”,就能把前世的名字重新用上了。

至於姓,暫時沒辦法,暫時只好叫“沈樹人”了。

好在朱是明朝國姓,歷史上鄭成功都能因功被朱聿鍵賜姓,自己將來肯定也有辦法。

……

沈樹人剛接受了姓名設定、正在盤算以後怎麼改回姓朱。

忽然門口一陣喧鬧,屋裡涌進好幾個人。侍女們避讓不及,連連行禮。

沈樹人見狀,腦袋稍稍往內側一歪,決定先繼續裝暈,靜觀其變。

一陣涼風拂過,軟煙羅蚊帳被掀開,一隻枯瘦的手精準搭住他的手腕,顯然是醫生在把脈。

“沈公勿憂,令郎的脈象已比昨日調勻了不少,老朽再敷些藿香冰片油,多半就能好轉。”

把完脈後,那醫生一邊解說,一邊拿出藥膏,麻利地塗抹起來。

沈樹人還沒弄清情況,就感覺額頭和太陽穴陣陣涼熱交替,有股介於萬金油和藿香正氣水的刺激氣味。

他沒忍住稍稍動彈了一下,立刻被醫生髮現了。

沈樹人心念電轉,也就順勢慢慢睜眼,假裝剛被藥力治醒。

“少爺醒了!”侍女們忍不住歡呼起來。

隨着視線漸漸清晰,沈樹人注意到屋內有三個男人和一些侍女。

除了那醫生,剩下的兩個男人,一個四十來歲,美髯齊整,容貌莊嚴。

另一個面目粗豪,有着鋼針狀的絡腮短鬚,一時難以判斷年齡。

沈樹人心中暗忖:那美髯中年男,應該就是這具肉身的父親、沈廷揚了。

沈林留給他的記憶稍稍有些缺失,但主要是近期的事情忘了,問題不大,家裡有哪些人他還是記得的。

這也很符合失憶的一般症狀,失憶往往都是越近的事情容易忘,而深層記憶則牢固得多。

而他前世作爲智庫參謀人員,自然熟讀二十四史,知道《明史》上的沈廷揚是個大明忠臣,堅持抗清,最後在永曆二年殉國了。

想到這兒,沈樹人內心對“便宜父親”的疏離感也減弱了一些。

畢竟將來生活起居之間、免不了要向這個便宜父親行禮。他作爲現代人,對封建禮教當然會排斥。

但既然沈廷揚是個抗清義士,那就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敬他的民族氣節好了。

另外,想清楚這些來龍去脈後,沈樹人內心的抗清決心,也進一步堅定了——歷史上,沈廷揚兵敗殉國時,他全族連家丁在內七百餘人,也都沒有投降,全被韃子殺了。

所以別看沈樹人奪舍了一個有錢大少爺、貌似很賺。但他責任也大,必須玩命抗清,沒有別的選擇,否則就是全族七百口被殺光的下場。

……

另一邊,沈廷揚在發現兒子終於醒來後,果然大喜過望,別的煩惱都暫時拋在腦後,連聲對醫生道謝:

“先生真乃杏林聖手,想必犬子很快便能徹底痊癒了吧。也多虧鄭賢弟急公好義、尋醫贈藥,日後……”

沈廷揚後半句話是轉向那個絡腮鬍男人說的,但他還沒說完,就被對方打斷:

“沈兄何必急切,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世侄就算醒了,不得好好調養上幾個月?王先生,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那醫生猶豫了幾秒,附和道:“沈公子身高體胖,邪火鬱滯。用藥後,雖然表面上發散了些,但酷暑將至,還是要小心。”

這話符合醫理,讓人沒法質疑。

絡腮鬍男聽了,摸着鬍渣子哈哈大笑,對沈廷揚一拱手:

“沈兄,你看王先生也這般說,你還是考慮考慮。禮物我就留下了,就當是給世侄的藥資。天色已晚,我就告辭了,不耽誤世侄調養。”

沈廷揚表情尷尬,但也不敢反對:“實在是有勞賢弟了,犬子哪受得起這等禮遇。今日他剛醒,難免禮數不全,來日定讓他登門回拜。”

說着,沈廷揚只好先把客人和醫生送出去。

沈廷揚一離開,房中的侍女連忙湊過來,給沈樹人揉胸擦汗,心疼地噓寒問暖:“少爺您可醒了,這幾日可嚇死我們了。”

沈樹人無心美色,只想多瞭解情況,就順勢問道:“頭還有點暈,昏迷前的情形都記不清了,我如何得的病?剛纔的客人是誰?”

爲首的侍女名叫青芷,聞言不由一愣,隨後嘆道:

“還不是您想要一萬兩銀子,買那個梨香院唱曲的姐兒做妾。老爺不肯,你就鬧彆扭,不知怎麼就中暑了。

外頭的事情,我們也不清楚。您病倒後,剛巧南京國子監來信,說是朝廷優恤承運士紳、官員子弟,請你去南京,那客人或許跟這事有關。”

一萬兩買個唱曲的?!他聞言不由暗暗咋舌,這舌頭是金子做的還是嘴脣是金子做的。

不過這都是沈林犯下的荒唐,不關他沈樹人事兒,大概知道就行了,他也不想多聊。

青芷便乖巧地打住這話題,又問少爺餓不餓,去廚房弄了一碗蝦子陽春麪。

沈樹人喝了幾口清湯,覺得舒服了些。

另一邊,沈廷揚也送完了客人,回屋查看兒子情況。見兒子能吃東西了,他也安心了些,揮手把侍女們都趕走。

沈樹人放下碗,琢磨着該說些什麼:“孩兒之前確實奢靡……好在如今已想通了。”

沈廷揚苦笑着擺擺手:“以後不許再作踐自己!銀子算什麼,關鍵是你還沒娶妻,不能太招搖納妾。

罷了,這些都是小事。唉,原本收到國子監邀請,要送你去南京。如今只好先慢慢養病,真是耽誤大事!”

這已是沈樹人第二次聽人提到國子監。

他心中暗忖:既然如今是崇禎年間,時間已然不多了,要拯救漢人文明,他肯定得儘快往上爬。

去國子監讀書純屬浪費時間,但如果作爲一個買官佈局的跳板,佔着茅坑不讀書,倒是可以考慮。

沈樹人便試探着表明心跡:“孩兒這病好得快,耽誤不了。”

沈廷揚倒沒拿兒子當外人,毫無防備地長嘆:“晚了!”

沈樹人不由暗暗警覺。

剛纔他便覺得沈廷揚行事透着一股怪異,比如他和那訪客看似稱兄道弟,但仔細揣摩兩人的潛臺詞,不難聽出其中暗藏的交鋒。

他眼珠子一轉,問道:“父親,不知剛纔的貴客是何人?”

這個問題沒什麼好隱瞞的,沈廷揚就直說了:“那是福建來的鄭鴻逵鄭都司。知道福建海防總兵鄭芝龍吧?鄭都司就是他四弟。”

沈樹人沉吟道:“父親剛纔說‘晚了’,莫非是那位鄭都司阻撓、不希望父親送我去南京麼?還是說,是鄭芝龍在背後阻撓?”

“你聽出來了?”沈廷揚略感意外,不過也沒多想。

沈樹人見猜中了,連忙追問:“我們沈家的事,與他鄭芝龍何干?父親爲何要怕他?”

沈廷揚下意識自辯:“我怎會怕他!我是擔心一時不慎誤了大事!算了,國家大事和你說了也不懂,你先好好養病吧。”

沈樹人知道信任不是一下子建立的,便暫且退讓一步:“既如此,那封國子監的書信,我想親自看看,這總可以吧?這關係到我將來的學業。”

沈廷揚轉念一想,這倒是無妨。

送兒子去南京這件事,他前後收到了一暗一明兩封信。

暗的那封是楊閣老送的,已經被他燒了。

明的那封是南京國子監司業寄的,純粹公事公辦,沒有任何見不得人的陰謀。

於是他隨口答應:“既然你想上進,一會兒我讓沈福送到你書房來,你先歇着吧。”

說罷,他就要轉身離開。

“父親,孩兒還有一事相求。”沈樹人連忙喊住他,趁機提最後一個要求。

沈廷揚回頭:“又怎麼了?”

沈樹人:“我雖尚未及冠,但既然要入國子監,還當有個表字。剛纔思量了一番,以爲‘樹人’不錯,還請父親賜予此字。”

沈廷揚想了想,點點頭:“你既名林,取這字倒也貼切。管子曰‘十年樹木,終生樹人’,望你好自爲之,對得起這個字。”

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198章 領旨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48章 實事求是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52章 奇葩說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73章 首輔也不過是臨時工第293章 一個月內潤兩次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102章 精神攻擊(六千字大章,今天合併更新)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265章 李定國大戰李自成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83章 纔給我兩年,就還了你一個新的蘇州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27章 困獸之鬥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1章 大局爲重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150章 綱舉目張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
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198章 領旨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48章 實事求是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52章 奇葩說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73章 首輔也不過是臨時工第293章 一個月內潤兩次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102章 精神攻擊(六千字大章,今天合併更新)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265章 李定國大戰李自成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83章 纔給我兩年,就還了你一個新的蘇州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27章 困獸之鬥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1章 大局爲重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150章 綱舉目張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