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

話分兩頭。

京城那邊爲了“襄王等藩王被殺事件,究竟算是賊寇潛入行刺,還是失地陷藩”糾纏不清時。

湖廣戰場這邊,沈樹人已經在忙着他自己的事情,瘋狂接收和擴大地盤,正式行使他作爲湖廣兵備僉事、僉都御史的權力。

他知道,平定襄陽之亂、給襄王貴王報仇這件事上,無論如何他本人都是絕對有功無過的。

就算有罪過,也是楊嗣昌等人的罪過。

沈樹人自己肯定只有被進一步封賞的可能性,完全不用擔心個人的前途。畢竟他來襄陽平亂時,襄陽的控制權還沒交接給他呢。其他湖廣地區原本不屬於他的轄區,情況也是一樣。

說白了,沈樹人扮演的角色,就像歷史上剛剛被曹叡恢復兵權後、在上任途中就趕上孟達響應諸葛亮叛亂的司馬懿。

當時的司馬懿根本沒有“立刻平叛孟達”的義務。從宛城八天倍道兼程一千二百里、趕到上庸秒了孟達,秒得掉當然是大功一件,秒不掉也不是司馬懿的錯。

七月下旬的最後幾天,沈樹人就藉着襄陽被張獻忠騎兵部隊破壞後的餘威,很快實現了對襄陽各方面局勢的控制——

說起來,他還得感謝張獻忠爲他掃清了在當地鐵腕掌權的障礙。因爲衆所周知,張獻忠的騎兵進城後,燒殺了一個多時辰,可不僅僅只殺了兩位藩王,還殺了不少大臣。

《明史》上就記載“鄖襄道張克儉、推官鄺曰廣”等湖北要員,都在襄王遇害時一併被殺,而其他官位稍低一點的,史書上沒有記載,實際上卻肯定也沒少殺。

張獻忠至少爲襄陽周邊騰出兩個道臺級別、三五個知府級別的官位。畢竟襄陽原本是楊嗣昌的行轅所在,高級文官肯定是不少的。

這些人員的出缺統計,就要好幾個月才能全部完成,眼下崇禎還在忙着處理楊嗣昌的定性呢。

哪怕和平年代,官員交接都有三個月的上任期限,何況是千頭萬緒的戰時。所以整個崇禎十四年秋天,朝廷是不可能討論該如何補任這些官員了,入冬之後估計會討論,但算上上任期限,可不也得等到崇禎十五年開春後才上任。

這半年時間差裡,這些被殺官員的職權行使,只能是憑藉楊嗣昌的臨時指示,找一些人兼職。

而已沈樹人“挽救楊嗣昌”的人情擺在那兒,楊嗣昌說了算就等於他沈樹人說了算。

沈樹人也不會跟楊嗣昌客氣,抓了艾能奇、滅了張獻忠奇襲隊後,他第一時間就直接私下裡去南陽登門拜訪,一方面是表功,一方面是開出條件。

經過這檔子事兒,兩人的關係越發傾斜了。楊嗣昌本就風燭殘年、歷史上這時候原本他都死了半年了,如今沈樹人又救了他命,他身體又病重,完全不敢擺上官的架子,只是以朋友論交。

沈樹人也給足了他面子,提出的條件表面上都是出於公心,爲了儘快恢復襄陽周邊的統治秩序。他一邊提出讓他手下的人暫時代管襄陽等地政務,一邊提出了一堆擬定提拔的人選。

“閣老,襄陽、鄖陽等地再亂不得了,出缺的官員,我這裡想到了幾個可靠之人,還請閣老幫着斡旋,爭取年後就能任命。

陳新甲陳尚書那邊,也掌握有戰區地方官一定的任命話語權,只能指望您給陳尚書打招呼了。”

說着,沈樹人就報了幾個名字。

他希望崇禎十五年年初,就能由他的同年好友方以智,以及當初同年二甲頭名的葛世振兩人,分別擔任襄陽府、武昌府這兩個要害所在的知府。

方以智是因爲有家族勢力幫他立功,沈樹人跟他關係好之前也有幫襯,所以如今已經做到了安慶府同知。

安慶府的級別地位也是不低的,畢竟後世的“安徽”地名就是來自安慶府和徽州府各取一個字。方以智是今年年初在安慶府升到副職的同知的,幹滿一週年後、表現好,升爲知府,在崇禎末年也屬正常。

葛世振倒是家世並不顯赫,但他歷史上是崇禎十三年的榜眼,如今因爲沈樹人的蝴蝶效應、那一屆的一甲三人組全都換成了後世的漢奸降臣,葛世振被擠到了總榜第四名的傳臚。

作爲傳臚,殿試考完後也是有擔任庶吉士鍍金的資格的,升官速度也就會比那些直接外放地方的同年快不少。因此沈樹人要運作他爲知府、用同年來充作自己的心腹,也說得過去。

至於沈樹人當初結交的其他同年朋友,或缺乏功勞,或缺乏資歷,還不可能運作到知府級別上,但做個同知、通判也都是沒問題的。

這些人裡,很多缺乏關係的如今還在地方上當知縣,沈樹人肯看在同年之誼幫襯提攜,他們自然會感沈樹人的恩,到時候忠誠度和控制力也就絕對保障了。

當然,爲了給楊嗣昌留夠面子,沈樹人從頭到尾沒有說“我希望哪個人具體安排到哪個位置上”,他只是把名單、履歷都介紹了一遍,說了自己希望填補的空缺的級別。

至於同一級別裡,具體用誰做哪個官,全看楊閣老建議!

換言之,楊嗣昌可以決定究竟是讓方以智當襄陽知府,還是武昌知府,甚至漢陽知府。沈樹人只要這幾個人當知府,具體誰知哪個府,沈樹人充分尊重他。

好在楊嗣昌也不覺得過分,只是公允地審視了一番沈樹人的名單,公事公辦地說:“這葛世振畢竟是傳臚,還廝混過庶吉士,升快一點情有可原。

方以智跟你一樣,只是二甲最後幾名,你卻有那麼多功勞傍身,他有什麼?若想當襄陽或武昌知府,只能指望在下半年再立點功勞——

革左五營,如今已滅其三。最西邊、也最強的馬守應,投靠了李自成。最東邊、實力也較弱的藺養成,如今還在黃州和安、廬之間山區盤踞。

要是能在下半年,把藺養成徹底摟草打兔子解決了,期間讓方以智再立點功,你這任命倒是能實現。還有,你不是想提攜張煌言、鄭成功麼,如果能在對付藺養成的過程中,也讓他們沾點功勞,這幾個任命都能實現。”

沈樹人目的達成,也就恭敬道謝:

“既如此,學生便去安排。今年連番大戰,是該歇歇了,張獻忠被我們殲滅了幾支偷襲的死士,加上閣老您部署的‘十面網’、針對張獻忠的部分也沒被突破。他應該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突襲了。

我想,今年下半年應該軍事上能稍微緩口氣。咱加緊在湖廣恢復民生、廣種玉米土豆,推廣速生雞、魚、豬種,並且養兵開支儘量靠厘金商稅解決,緩解農民負擔。

再把那些被張獻忠襲殺的藩王、權貴的土地,以低租給貧農耕種,相信能讓襄陽、武昌等地民心也快速恢復。”

如今已經七月底八月初了,等沈樹人收拾好局面,今年肯定是沒糧食可種了。最多靠近偏北一點的地方,可以種點冬小麥,另外就是種一些生長期短的蔬菜,勉強支撐一下。

明末的災害絕收主要還是北方比較嚴重,兩湖地區勉強還能自給自足。這次張獻忠殺了不少藩王和權貴,倒也騰出一些無主之地,給貧農減租之後,情況應該會好不少。

明朝的藩王佔據的王室田莊面積都很誇張,比如之前在洛陽被李自成殺了的福王,在萬曆末年就藩時,就被萬曆皇帝賞賜了四萬頃田地,也就是四百萬畝。

基本上把小半個洛陽盆地的良田都佔了,後來天啓、崇禎這些年,福王還有進一步貪財聚斂、兼併土地,最後被殺前具體有多少,實在是難以統計。但說他佔了洛陽盆地一半以上田地多半是不冤的。

其他藩王的土地沒福王那麼誇張,但幾千頃還是有的。這次被張獻忠殺了的那批人,加起來至少製造了數百萬畝的無主之地,着實減輕了沈樹人的統治負擔。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沈樹人今年打了那麼久仗,整整四個月都在爲軍事奔忙,眼看快到秋收,也該歇一歇,好好處理內政種田了。

……

跟楊嗣昌要官、要權談妥後,沈樹人也該再次離開南陽,正式回自己的地盤享受勝利果實了。

襄陽府已經被接收了,但還有武昌府、漢陽府這些地盤也該歸他,可他至今爲止都沒空,一次都沒去過呢。

不過,就在他即將開拔、南下回返這天上午,沈樹人的手下也還在做着最後的收拾行裝,忽然城外來了一支龐大的軍隊,楊嗣昌並沒有讓大軍入城駐紮,因爲住不下,就讓在城外紮營。

沈樹人及其心腹侍衛軍官也都難免好奇,到城頭上瞭望,原來竟是左良玉的旗號——之前福王被殺、洛陽淪陷一案,皇帝的處置意見最終還是得到了執行。

被罰去了平賊將軍頭銜、勒令移鎮南陽的左良玉,最後還是沒敢直接公然造反,選擇了認這個栽,拋棄了在武昌、漢陽的地盤人口,還有地方衛所兵力。只帶着他的嫡系部隊,以及一切可以轉移的動產,北上來南陽,從此負責堵截李自成南下。

仇人見面,自然是分外眼紅。好歹沈樹人也知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纔不會刻意去當面刺激左良玉呢。

否則萬一左良玉情緒不穩定,拼着變成反賊、也要暴起報仇,沈樹人不是虧死了。這種**出身的人,衝動不計後果的可能性,可比沈樹人這種秀才出身的斯文人要高得多了。

既然陷害成功了,悶聲發大財就好,何必小人得志地當面裝逼打臉挑釁呢。

最多回頭好好收拾一下李香君,算是爲陷害左良玉的事兒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第12章 沈樹人在大氣層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62章 就憑你有什麼資格學戚少保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29章 簡在帝心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46章 忽略不計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48章 實事求是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134章 決戰爆發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16章 忠奸難辨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5章 雙線操作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51章 敢立帖爲證神預言,就要做好被槓的準備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84章 惹火燒身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
第12章 沈樹人在大氣層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62章 就憑你有什麼資格學戚少保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29章 簡在帝心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46章 忽略不計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48章 實事求是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134章 決戰爆發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16章 忠奸難辨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5章 雙線操作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51章 敢立帖爲證神預言,就要做好被槓的準備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84章 惹火燒身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