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實事求是

“你這數字不對,這兩個鄉,這幾日我便親自去過,遠離鐵山,地勢低窪。就算加以整治,也不過是多些圩田,種水稻就很好,怎麼可能要改種玉米?當地預領的種子借貸,怎麼可能有這麼多?”

“還有,這三個鄉,今年的收成我也看了,八月底,別處已經在收割晚稻,當地卻還沒熟透。問了老農,才知那兒灌溉不足、鐵山附近土地相對貧瘠。

都是每年只種一季晚稻、以豆菽替代早稻,往年魚鱗冊上也多是記爲下田!這種土地,雖然能種土豆,生長期卻對不上!只能先種一季別的長勢快的蔬菜或是山芋過渡!”

沈樹人仔仔細細看了大冶縣官員和豪紳遞交上來的統計數據和圖冊,一開始貌似人畜無害,走走過場,但很快他眼睛就眯了起來。

也一改這段時間的散漫之狀,條分縷析地說出了好多不對之處。

沈樹人這段時間的暗訪,也不可能真的做到詳細清丈土地、劃分用途,那工作量太巨大了,得專門組織檢地,一年都未必搞得完。

所以他只能是定性地大致觀察一下,而非定量覈查。利用自己的表面鬆懈,引誘下面心思活的人自己路出馬腳來。

這種假賬,如果大差不差,只是細節數據稍微改改,沈樹人還真看不出來。

但顯然大冶知縣和豪紳胃口很大,加上了誤判沈樹人是不務實的狗官,幾乎是涉及整個鄉整個鄉不適合推廣新作物的田地、或是生長週期來不及換種的土地,造假攤派種子貸,這就輕易被看出來了。

這種人如果擺到北宋,顯然是最積極支持王安石強推青苗法的那羣人,因爲不但可以幫朝廷變法,也可以趁機過手沾更多的油水。

沈樹人說這番話,雖然語氣神色並不嚴厲,卻也讓知縣劉民生和豪紳秦家衆人都有些變色,只能認栽請罪:

“道臺大人明鑑!許是我等之前查驗不周,一時倉促,有些錯漏之處……”

沈樹人這才臉色一冷:“大冶雖是礦區,相比武昌其餘各縣,多山少田,卻也有一百餘萬畝耕地!涉及十萬農戶!你們就是這麼統計需要借貸種糧的百姓規模的!

如今張獻忠在西,隨時會竄犯我湖廣腹地,要是當官的都這般藉機以利息盤剝百姓,到時候又要給張獻忠製造多少從賊兵源!

我看你們是根本不識時務!說到底還是我和方巡撫太愛民,驅賊太積極!讓你們生在太平,不知疾苦!

看看河南那邊,李自成陷洛陽之前,福王也是聚斂財賦,讓他拿點銀子出來犒軍跟割他肉一般!現在倒好,聽說洛陽淪陷兩月有餘,李自成休整收編、緩過氣力,要繼續東犯開封——你們應該沒有關心北方剿賊軍情吧?那你們倒是猜猜,這次開封守住了麼?”

劉知縣和秦家,外加大冶縣其他幾個到場的主官,被沈樹人一番話罵得狗血淋頭,正在惴惴,見沈樹人忽然話鋒一轉提到剿賊的事兒上,不由有些納悶,不理解這話題切換的邏輯。

但劉知縣也知道說朝廷天兵能打勝仗、肯定屬於政治正確。所以哪怕他心裡覺得開封這次多半也會凶多吉少,他嘴上也只能說:

“洛陽之敗,定是奸猾刁民、兵匪一時不察,貪財從賊,才偶致敗績。開封有河南汪巡撫親自坐鎮,諸將士用命,鐵定是能守住的……”

沈樹人拿扇子拍拍他後腦勺,冷哼哂笑:“結果你倒是說對了,開封不會那麼容易被闖賊攻下的,不過,理由你們這種人定然是想不到的了——

那是坐鎮開封的周王,終於想明白了,闖賊張逆所到之處,定然殺盡藩王、官員、富戶。這次李自成剛要兵臨城下,周王就拿出了好幾成家產犒賞全軍和助戰民壯!河南巡撫及以下官員,也難得慷慨了一把!我看這開封之戰,是有得打了。

楊閣老指揮着我們殫精竭慮苦戰,才保得一方平安,如果還有人不識好歹,那就是指望着張獻忠兵臨城下、才肯收手盤剝百姓麼!”

這些人在官府組織分發種子放貸的事兒上,原本也不算多重的罪名,無非就是一個強行攤派多收利息,而且被沈樹人發現貓膩後,最多也就是個未遂。

所以要直接藉故撤去官職,也是不太可能的。

沈樹人這才需要把事情描述得嚴重一些,以震懾人心,讓大家對他後續的相對嚴厲手段不至於太逆反。

果然,他把“此時此刻,搜刮逼反百姓,就等同於通敵”的歪理牽強附會了一番後,果然讓衆人都噤若寒蟬。

沈樹人這才繼續往下推進,鐵口直斷地宣佈:“來人,把大冶縣做過一鄉糧長以上的豪紳,都叫到這兒來,本官要親自考察。

劉知縣,這事兒本官會另派人來查驗,你直接讓縣丞和典史配合就好,你和蕭主簿就不用過問了!一會兒這些鄉紳也是!”

今天是道臺大人來視察,捧場的人自然多,大冶縣當過一鄉糧長以上的鄉紳,也都在其列。

只不過其中大多數,都沒資格進內院、跟道臺大人坐一屋。只有沈樹人傳喚,纔有資格進來。

所以當下沈樹人也不跟他們客氣,讓自己的親隨給這些頭面鄉紳都發了紙筆,然後問了幾個問題,讓他們把各鄉的田地情況梗概、哪些地方適合推廣新作物、原先的農作物收成播種季節節奏,全部寫下來,不用太詳細。

一個個問太費時間了,還容易給人根據前人回答調整掩飾的機會,直接突擊考驗寫下來最方便。

衆人也沒想到道臺大人會突然一改之前的奢靡和稀泥狀態,來這麼一個下馬威把劉知縣等人繞開,只好紛紛照辦。

不一會兒,沈樹人非常勤政地一個個看過來,發現其中還確實有一些比較實事求是的。

表現最好的一個,甚至還寫了一些結合實際情況的勸農建議,誠懇地說:武昌府氣候暖溼,又少山地,大冶縣除鐵山周邊,其餘各鄉大部分地區不適合種植玉米。

還分析了玉米的生長週期,認爲玉米生長所需時間略顯尷尬,從前兩年在黃州等地聽到的經驗,玉米普遍要長四到五個月,跟晚稻相當,比早稻長一個多月。

但玉米的下種時間卻要比晚稻早,最晚四月份就必須下種,所以跟南方的水稻種植區並不契合。如果種了玉米,早晚兩季水稻都種不了了,只能在開春後種一季兩個月之內就能收穫的速生蔬菜。玉米產量雖高,一下子取代兩季水稻,最後也沒多賺多少產量。

倒是在北方,秋收之後能種植小麥,冬小麥是越冬生長的,佔用的春夏生長期較短。開春後三四月份就可以作爲夏糧收割了、然後接上種玉米,可以做到初夏玉米和冬小麥一年兩季。

那鄉紳最後的結論,就是懇請沈樹人越往南方水鄉,就該考慮實際情況,彆強行推廣種植太多玉米,倒是山區土地可以繼續推廣土豆,作爲補充。

沈樹人看完之後,倒也沒立刻表態,還準備嚇一下週邊的人。

畢竟這些鄉紳纔剛進來,之前也沒機會跟內堂的劉知縣等人串供,並不知道自己對農政的態度。

沈樹人便說:“這份答卷是誰寫的?玉米比稻麥高產,本官推廣也是爲了利國利民!居然有人反對多種玉米?”

衆人都有些噤若寒蟬,面面相覷,最後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起身答道:“學生並不敢反對道臺大人善政,只是實話實說。

玉米雖好,卻跟南方的其他作物季節銜接不好,要推廣,也得細細算總賬,否則縱然有所增產,也不如百姓借貸種子後、憑空多繳兩成收成的利息,來得沉重。

如果爲了追求多收利息,一味多放種貸,那與前朝呂惠卿歪曲王安石青苗法本意,又有何異?”

旁邊一堆鄉紳、小吏,聽了都不由爲此人捏了一把冷汗,但更多是幸災樂禍,似乎這廝本來就不合羣。

還有人見他只講道理、沒有自報家門,就幫着他報:“道臺大人,千萬別跟這書呆子一般見識,他叫宋明德,祖籍南昌,十幾年前才搬來的,與咱本地人一直格格不入。”

沈樹人假裝表情抽搐了幾下,似乎是被拂了面子而惱怒,隨後才恢復如常,問那宋明德:“你還是個外地人?當初怎麼來的武昌府?”

宋明德如實陳述:“天啓年間,武昌府擴產大冶鐵山,官府重金尋覓懂得點堪輿地理、探礦打井的人。

我雖是讀書人,中了秀才後便無心聖人之學,跟着族中長輩學些雜學。來大冶後,十幾年間,靠着給官府做事,漸漸攢下家業,也當過數鄉糧長。”

沈樹人點點頭,出人意料地說:“你能面刺本官之過,指出玉米與南方水田的兩季月令不合,倒也算實事求是。那本官就給你個機會。今年這大冶縣的玉米、土豆種子放貸、秋收後收貸,就由你家負責。

各鄉會上報借貸多少,你先去統計,本官自會讓人盯着你的,別想偷奸耍滑!否則秋收之後,本官自會清算,明年也別想了。”

沈樹人也不會傻到因爲對方一時面試表現好,就徹底相信對方。該有的後續覈查監督還得有。

旁邊一些豪紳和官員小吏見狀,也是覺得頗爲不合常理,知縣劉民生嘴脣都扇動了幾下,只是沒發出聲音。

但他的表情動靜落在沈樹人眼裡,沈樹人扭過頭去,很和善地詢問道:“怎麼?本官的想法,劉知縣有什麼意見?”

劉民生連忙擺手:“沒意見沒意見!大人誤會了!”

嘴裡這麼說,心中卻是有些憂慮的。這沈樹人雖然掛着道臺和僉都御史頭銜,可理論上對武昌府、漢陽府的民政沒那麼大的權力,不可能隨便任命換人。

如今這麼霸道,難道方巡撫也沒意見?

衆人都決定再觀望一下,看看後續武昌其他各縣,對沈樹人的獨斷專行,如何反應。

槍打出頭鳥的道理大家還是懂的,別人要是不鬧事,那他們也就忍了。

第61章 初戰告捷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22章 反攻序幕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開黃河第325章 得國本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敵84章 偉大的撤退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17章 入國子監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31章 籠絡劉國能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62章 就憑你有什麼資格學戚少保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16章 忠奸難辨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198章 領旨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1章 大局爲重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36章 天下泰斗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臥龍崗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07章 兵臨重慶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150章 綱舉目張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1章 大局爲重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6章 天下泰斗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
第61章 初戰告捷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22章 反攻序幕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開黃河第325章 得國本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敵84章 偉大的撤退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17章 入國子監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31章 籠絡劉國能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62章 就憑你有什麼資格學戚少保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16章 忠奸難辨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198章 領旨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1章 大局爲重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36章 天下泰斗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384章 終戰條約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臥龍崗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07章 兵臨重慶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150章 綱舉目張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1章 大局爲重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6章 天下泰斗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