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

進了塔山城,鄭成功能得到的前線軍情,一下子比前幾天從吳三桂那兒瞭解到的,又詳細了一大截。

畢竟李輔明已經在這打打停停堅守半年了,雖然一直被圍,可敵人是誰、有多少兵馬,還是能摸清楚的。

眼下要精誠合作,李輔明也就把他知道的全部和盤托出:

“……如今這塔山周邊的敵情,便是這般情形了。聽說老奴自去年臘月,就已經病重回去了。

如今留在鬆、杏、塔、錦之間圍城、隔斷的,主要是駐紮在前沿的僞郡王、鑲白旗主阿濟格。以及在後方圍困錦州的僞親王、正藍旗主濟爾哈朗。

韃子的部署,是以阿濟格統籌遮斷我三城之間的聯絡、圍困松山,並以濟爾哈朗爲後援。阿濟格本人如今駐紮在松山、杏山之間的馬場鎮、跨小淩河紮營,還在小淩河上臨時修了橋。

如此,無論松山、杏山哪邊有人想突圍、聯絡,他都能分兵阻擊,不用再臨時張羅渡河集結兵力。

阿濟格麾下,還分出鑲白旗兩個甲喇,分別掐在松山與我塔山之間的窯鄉、以及杏山與塔山之間的北屯,這都是我塔山與另外兩城聯絡必經的要道。

唉,真是天不佑我大明,說句良心話,韃子如今留下的兵力,比半年前大戰時,已經少了至少一大半――當時是八旗盡出,與我們血戰,現在只留兩旗圍城。要是老奴早幾個月發病,病在決戰之前,說不定洪督師就賭贏了!”

李輔明說着說着,又情緒化起來,想起惋惜之處,不免痛拍自己的大腿,拍得甲葉亂響。

他最後的感慨,在前線明軍中已是人所共知,鄭成功等人卻不知道,不由好奇追問。

李輔明也就多說了兩句,告訴他們僞汗黃臺吉其實去年初冬決戰的時候,就已經身染重病了,具體什麼病至今沒打探到,反正是打完就回去養病了。

後來聽說,冬天的時候,老奴的僞宸妃病死(海蘭珠,布木布泰的姐姐),老奴又是大病一場。

鄭成功聽完後,難免也跟着稍微惋惜了一會兒。

畢竟按照歷史,黃臺吉也就還剩一年多好活,無非這兒沒有穿越者,所以沒人知道這點。要是沈樹人在此,就絕不會感到意外了。

野史上很多都說黃臺吉最後重病期間有被多爾袞謀害之類,但這些顯然都不可信,黃臺吉死前最後一年多,健康狀況就已經很差了。

多糾結敵酋的健康狀況也沒用,鄭成功很快就恢復向前看的心態,略一合計,說道:

“既如此,這鬆錦戰場如今一共也就韃子兩個旗的人馬。我聽說韃子一旗五甲喇,一甲喇五牛錄,每牛錄三百戶、戰時每戶各出一丁。

所以一甲喇是一千五百騎,一旗是七千五百騎,兩旗滿編也就是一萬五千人馬,之前歷戰數場肯定也多有折損,估計就是勉強萬人。咱三城官軍,好歹還有數萬吧?怎麼就被圍得一點都動彈不得?”

李輔明聞言,不由冷笑,覺得鄭成功紈絝子弟,不知天高地厚:“說得輕巧!兩旗不少了,去年決戰時,雖是八旗盡出,可我軍也有八總兵十三萬衆!

當日決戰後,我軍被殲滅就有五六萬之多,在筆架山被踐踏蹈海而死亦不計其數!三城兵馬剩下的,最多不過五萬。

這又消耗了半年,我們和杏山人少還好,軍糧消耗慢,主力都在松山,怕不是早就已經開始吃死人了。這樣疲憊之師,便是面對兩旗也絕無可能迎戰。

何況,這只是說滿洲真韃來了兩旗,阿濟格還有蒙軍旗和漢軍旗呢。”

李輔明也是怕漲敵人志氣,好歹沒說出“女真滿萬不可敵”這種話,但言語之中的神態語氣已經非常明顯。

鄭成功也知道自己不瞭解情況,年輕識淺,立刻表示虛心受教。

李輔明見他不過十八歲一少年,血氣方剛,能來救援就夠急公好義了,便沒多糾纏。

兩人重新精誠合作,謀劃起具體突圍方式。

一番合計後,鄭成功建議:“如今看來,松山的洪督師是絕不可能救了。您這兒不過七八千人,只要我們海上的艦隊藏得夠好,不被韃子提前發現。

此去筆架山不過二十五里,趁着敵軍巡邏的空檔,步兵行軍也有可能趕到筆架山,那兒有深水泊位,大船可以直接靠岸,上船很快,就算被韃子追上,也能反身死戰,爲友軍登船爭取時間。所以,救出貴部應該是沒問題的。

但按您所言,杏山曹變蛟曹軍門那兒,至少還有一萬多友軍,他們離海也不遠,到筆架山碼頭大約是四十五里,若是能約定時間,一齊趕到筆架山,咱此番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不如,咱就約定在後天黎明,在筆架山接應,你們可以自行算好時間,半夜出城,爭取避過韃子斥候耳目,或者乾脆確保截殺掉一隊韃子斥候。

如果可以,最好再擺出一副要以少量騎兵、陸路往西南逃跑的樣子,迷惑韃子的注意力,如此,則夜間更有把握走脫。

杏山哪邊,我明日再派小舢板去北灣登陸,設法通知,無論是否通知得到杏山守軍,我們都會後天黎明到筆架山接應。”

鄭成功想得很明白,如果直接讓李輔明走陸路、去六十里外的杏山通知曹變蛟,那就一定會被清軍截住。

所以,只能是迂迴,先偷空子摸黑回到海上,然後再派幾艘船往東北方迂迴六十里、再找個淺灘上岸。

韃子對各城之間的交通要道看守是很嚴密的,卻不會提防漫長的海岸線淺灘。加上明軍有望遠鏡,總能找到空檔。

然而,鄭成功這個計劃,仍然被李輔明找到了兩處破綻。他思忖再三,搖頭不看好道:“此法還有兩個漏洞。其一,鄭提舉你通知我軍和通知杏山曹軍門,至少相差了一天多。

可今晨你們摸黑進城之前,半路上截殺過一小隊韃子斥候,如今韃子說不定已經發現他們有一隊斥候沒有回營,難道不會警覺麼?再拖下去,必然打草驚蛇夜長夢多。

所以,非要通知杏山曹軍門一起發動的話,今日我們這邊還得做點戲,至少要分出百十騎,假裝突圍想從陸路逃回山海關、還得跟敵軍小隊斥候交戰一番,暴露行蹤,這樣才能掩飾你們來過。

否則,說不定明日開始這塔山周邊的圍困,就會加強很多,到時候還想偷偷出城,簡直癡人說夢。”

鄭成功一想,確實也是這個道理,要想不提前驚動韃子,實在是太難了。

李輔明見對方也認可,臉色一冷,轉頭吩咐手下的守備李同泰:“城中還有多少戰馬?”

李同泰心中一寒,有種不好的預感,但還是說道:“不過兩百匹,許多傷病馬匹都被殺了吃肉了,咱都五個月沒運進軍糧了,全靠存糧撐到今日。”

李輔明一咬牙,森然道:“今晚黃昏時分,你帶一百騎突圍,所有馬都帶走,爭取一人雙馬,再把城中僅存的肉脯都帶上。

你儘量選軍中勇士、武藝高強的軍官,這樣遇到韃子斥候,也能一戰。你出城時就是黃昏了,天黑後應該能擺脫。

隨後就儘量往南逃跑,命好就自己跑回山海關吧,若是半路不幸被截殺,其他袍澤弟兄也會記住你們的,你們就算是爲主力引開敵軍注意,拖延了時間。

我會給你一件我個人的信物,山海關吳三桂應該認得。你只要活着到了那兒,就不會被當成逃兵。”

李輔明沒敢寫密信跟吳三桂說明情況,怕的就是萬一李同泰半路被韃子騎兵截殺會泄密。

只帶信物的話,由李同泰口頭轉述情況,就不存在風險,反正韃子看到信物也看不懂,信物本身沒有機密信息可供解讀。就算李同泰受傷被俘,他也犯不着主動供出韃子都預測不到的機密軍情。

李同泰聽完總兵的吩咐,知道這事兒做成了是大功一件,而且自己也確實有可能依靠塔山軍僅有的戰馬偷偷溜掉、比袍澤更快回到安全之地。這也容不得他拒絕,一咬牙就答應了。

李輔明確認好這邊不會出岔子後,這纔回頭跟鄭成功指出他計劃的另一處瑕疵:“你想後天黎明在筆架山接應,這個想法很好,但未免對敵情太不瞭解了。

筆架山乃是此地以東一處漲潮時會與陸地隔離、退潮時與陸地連爲一體的半島,素來爲塔、杏官軍的補給碼頭。僅僅半年之前、鬆錦大戰開打前,那兒還曾築有臨時糧倉,堆積後方海路運來的存糧。

當時決戰失敗後,阿濟格便帶人燒、奪了筆架山的存糧。那兒既然設施齊備,不可能沒有守軍。如今,似乎還有一個甲喇的編制,駐紮在彼。

考慮到韃子此前數戰也多有損耗,一個甲喇不可能是滿編一千五百騎,但就算是一千騎,外加偶爾有一兩個牛錄被派出去巡哨,筆架山碼頭駐紮三個不滿編的牛錄,也不是你們區區些許水手可以倉促擊敗的。

而且你們還不能提前動手,提前動手就會打草驚蛇。只能是距離後天黎明約好的接應時機不久、最多半個時辰,甚至一刻鐘,纔可以猝然發難。

而我軍和杏山曹軍門的退兵,如果要跟你們裡應外合夾擊筆架山守軍,也是難如登天。韃子本就驍勇,還有依託碼頭營寨,我軍要趕夜路急行軍奔馳二十五里,曹軍門要摸黑急行軍奔馳四十餘里,趕到筆架山哪有餘力立刻投入激戰攻營?”

李輔明不知道鄭成功軍力,當然也就沒敢期待對方能在接應前、才搶灘登陸殲滅守衛碼頭的清軍。

鄭成功聽到這個數字,心中也是微微膽寒。但他畢竟才十八歲,也不覺得自己命值錢,反正他還沒怎麼建功立業過,所以很快就調整過來了。

他這幾年一直以沈大哥爲榜樣,沈大哥都建功立業天下知名了,自己不冒點險爲國盡忠,怎麼可能名揚天下!

“放心!我軍這次其實也有戰兵五千!海船上還有紅夷大炮,搶灘攻打一座碼頭,韃子的騎射之利未必發揮得出來!就這麼說定了,雷打不動!

我軍後天黎明寅時正拿下筆架山碼頭!不論你們和曹軍門來與不來,我們堅守筆架山碼頭一個半時辰!辰時初刻出海撤退!過期不候!一個半時辰,有多少人能突圍到筆架山、逃上船,各安天命!”

鄭成功也絕對不敢多留,否則韃子的騎兵主力部隊就有可能趕到了。騎兵走夜路急行軍,一個時辰五十里也是可以做到的。

鄭成功剛纔已經看過李輔明指點的地圖了,阿濟格本人駐紮的小淩河畔馬場鎮,距離筆架山也就五六十里。

明軍的撤退部隊遇到甲喇級別的韃子騎兵,還有可能阻擊拖延,遇到旗級別的大軍,定然是凶多吉少了。

李輔明聽完,也是默然不語。他知道鄭成功今晚偷溜之後,不會再派人跟他聯絡廢話了,所以,就算後續有變,他也只能選擇去或者不去,不可能再有機會重新另約時間。

如果鄭成功沒做到,明晚後半夜他卻帶着塔山守軍主力突圍、後天凌晨趕到筆架山卻沒發現接應部隊,那塔山守軍就等於是放棄堅城,被阿濟格在野外誘殲了。

有那麼一瞬間,李輔明甚至此時此刻都還在懷疑“鄭成功是不是韃子派來騙我們放棄地利的奸細”。

但理智告訴他,有那麼多證據,而且戰局都拖延了那麼久,一切都應該是真的。如果要使詐,韃子早該使詐了。

事到如今,韃子就算什麼都不做,再圍困兩個月,一樣能拿下塔山――以城內的存糧情況,再過一個月就要人吃人了,再過兩個月,怕是人吃人都吃光了。

“罷了,就當衝到筆架山野戰一場!能多殺幾個韃子也夠本了!要是真在塔山城裡等餓死,說不定最後殺的韃子人數比後天轟轟烈烈一把還少呢!”

李輔明和鄭成功商議到傍晚,隨着天色已黑,李輔明讓李同泰帶着百餘騎,率先出城往山海關方向走陸路突圍,以提前爲疑兵。

李同泰走後,又熬到深夜時分,李輔明才親自護送鄭成功等人出城。

臨了時分,李輔明心中還有一絲忐忑,追問了最後一個問題:“你們此番來援,行事必然機密吧?韃子細作甚多,朝中又多有奸佞易被收買,此事若是被韃子提前探查到了軍情,便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鄭成功卻很有自信,

還很驕傲於對方終於問到了這個擔心,他得意說道:“當然,這北京的袞袞諸公有多不靠譜,沈大哥早就料到了。

所以,咱這番行事,從頭到尾都是沈大哥自掏腰包、自己貼錢來急公好義的,朝中壓根兒不知道細節。我們拿的只是漕運軍糧的工錢、卻適逢其會多做了這麼多事!

連朝中大臣都不知道的事情,韃子去哪兒收買刺探軍情!”

鄭成功此番樸素的道理,立刻讓李輔明深以爲然,最後一塊石頭也落了地,同時對沈樹人和鄭成功的仗義,有了更高一層的認識。

鄭成功此刻的做派,就像是一戰時德國海軍的希佩爾上將――當時德軍的恩尼格碼早就被英軍破譯了,包括日德蘭海戰在內,一切德軍精心設計謀劃的戰役,其實都是被英國人將計就計了的。

但希佩爾將軍經常會隨機應變、下克上獨走,帶着戰巡分隊在外面巡航時,保持着無線電靜默臨時起意就幹一票。結果這種連德軍參謀部都不知道的計劃,往往能有奇效,反而斬獲一些英軍戰果。

畢竟連自己總參謀部都不知情的事情,英國佬破譯恩尼格碼也不可能得到。

明末北京那些兵部機要官員,身邊被韃子收買的內奸都不知道有多少。這種刺探程度,可以說比英國人破譯恩尼格碼也不遑多讓。

可惜連崇禎和周延儒和陳新甲,都不知道鄭成功具體要做什麼、怎麼做。韃子的刺探,反而只會導致他們的麻痹大意、燈下黑。

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18章 鄉試揭曉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56章 風水寶地第36章 天下泰斗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24章 一石三鳥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159章 慘敗放棄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57章 哪兒看着都原始第33章 孫武再世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69章 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31章 籠絡劉國能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381章 鄭成功滅絕長州藩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27章 困獸之鬥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94章 一波又起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265章 李定國大戰李自成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98章 領旨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
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18章 鄉試揭曉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56章 風水寶地第36章 天下泰斗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24章 一石三鳥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159章 慘敗放棄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57章 哪兒看着都原始第33章 孫武再世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69章 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31章 籠絡劉國能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381章 鄭成功滅絕長州藩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27章 困獸之鬥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94章 一波又起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265章 李定國大戰李自成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98章 領旨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