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留待聖裁

楊嗣昌遺表送出之後,倒也一時苟延殘喘未死。只是那健康狀況,已經是肉眼可見地每日衰弱。

沉樹人既然來了一趟襄陽,也不可能跟楊嗣昌稍微聊幾句、敲定方略,就直接回武昌。畢竟襄陽這邊如今也算是他這個巡撫的防區。

他麾下的參將楊晉爵帶着五營軍隊,一直在這兒駐守,扼住沉樹人轄區西側的北大門,沉樹人在襄陽的控制力自然是不容置疑的,反而楊嗣昌算是兵敗後撤、客居在此。

沉樹人當然要花點精力,每日巡防戰區,瞭解戰備,順便提防一下“李自成萬一在河南取得戰果後,會不會仗着已經拿下了葉縣等地的桐柏山險隘,突入南陽盆地、繼續南攻襄陽”。

因爲沉樹人知道,按照《明史》的說法,歷史上李自成和左良玉的朱仙鎮大戰之後,李自成還真就南下攻打南陽、襄陽,一路攆着左良玉逃,直到逃到武昌,還站不穩腳跟,最後竟一直順着長江逃到九江才停下。

如今左良玉還是敗了,李自成也不是完全沒有“放棄難攻的開封,改打因爲剛剛兵敗而空虛的襄陽”的可能性。

不過沉樹人在觀察了幾天當地戰備情況,並且派出斥候持續遠遠打探後,他也意識到出現這種情況的風險,要比歷史同期低不少。

在如今這一系列蝴蝶效應之下,除非李自成在河南遭遇了別的敗績,站不穩腳跟,否則不至於分出偏師非要南下襄陽。

因爲左良玉畢竟還堵在從桐柏山口通往襄陽的道路上,李自成既然發現左良玉已經是“敵不動、我不動”,就不太可能再故意招惹左良玉、給自己多樹敵。

李自成佔領葉縣等地,只是爲了上一個保險,確保左良玉不能打他,是防守性的,把兩軍交界地區的山川險隘握在己方手中,僅此而已。

如果李自成後續真想南下,並且在不逼到左良玉的情況下、單獨對付沉樹人,那他也完全可以選擇換一條路,

比如先從開封府往東南方沿着鴻溝、汝水進攻,拿下劉國能的信陽府,然後走信陽道穿越桐柏山,進入隨、黃一帶,攻打沉樹人的腹心領地。

穿越桐柏山的諸埡口當中,葉縣的方城道,和汝南的信陽道,交通環境、行軍難易,差距並不大。

相比於少招惹一家還有六萬兵力的左良玉的收益,這點地理上的小困難,李自成肯定是願意去克服的。

所以,想明白這一點之後,沉樹人就知道了,他要立於不敗之地、確保自己未來進攻之前先能自守,關鍵還是劉國能那一側。

只要守住信陽府,沉樹人的核心領地就不會被李自成威脅。

左良玉雖然已經不再聽命朝廷,卻也起到了一個堵路的作用,至少在李自成選擇未來可能的進攻路線時,卡掉了李自成其中一條走位的可能性,也算是發揮餘熱了。

既然得出了這個結論,沉樹人下一步要做的,也就很明朗了:

他需要把楊晉爵的一部分兵力,以及他從南邊長沙、衡州戰場帶回來的那點兵力,儘量往漢水對岸的隨州府先集結,然後由隨州府進一步通過信陽道、進入信陽府前線。

另外,沉樹人留在九江的,隸屬於鄭成功麾下的部隊,乃至留在安廬等地、黃得功手下的兵馬,也都要儘量往信陽靠攏。

無論後續的戰鬥,是沉樹人主攻,還是李自成主攻,主戰場都會在信陽府和開封府之間。

不是沉樹人從信陽攻開封,就是李自成從開封攻信陽。

而沉樹人需要親臨前線操持軍務,後方武昌大本營的內政、軍備、後勤,也只好繼續交給方以智幫他照看一陣子了。

他滯留襄陽這幾天,就讓手下的信使回去帶個話,讓方以智幫他按計劃調度,儘快把湖廣腹地的戰爭潛力全部動員起來。

他此前跟張獻忠交戰那兩三個月裡,大冶鐵礦、鍊鐵廠新的產出,軍工作坊新打造的武器盔甲,該往前線送的也儘快往前線送,

或者一些需要嚴格訓練才能形成戰力的武器,也可以就地裝備部隊、磨合訓練完後再去往前線,也好減少一點後勤壓力。

畢竟火器部隊的訓練,會伴隨着大量的消耗。假設只是爲了練槍法、戰術,把一萬發子彈在武昌本地打完,那就只要消耗這些材料本身。要是在信陽打完,那就還要多消耗一份把這些子彈發運到前線的運力。

具體的輕重緩急、節奏拿捏,就全靠方以智幫他運籌規劃了。

方以智對於同年好友兼上司新壓下來的任務,當然不好拒絕,但他也有些難處。

原本方以智以爲,等沉樹人回師之後,最多再讓他幫着操持七八天最多十來天內政後勤,就能放他清閒一陣,然後方以智就能暫時辭官、去京城奔走幫父親方孔炤伸冤。

這種事情,在後人看來很匪夷所思,但在封建時代是很正常的。當時人死了爹媽都得辭官回家丁憂三年呢,就算父親只是獲罪下獄,兒子如果知道父親有冤情、有隱情,也該拋下一切其他事情,先把親爹的冤情申訴清楚。

而且原本歷史上的方以智,在方孔炤獲罪之後,就是真的辭官專門伸冤,最後申訴成功了,他自己纔回去重新做官。他的仕途也絲毫沒受這個暫時辭官的影響,回去之後反而還比原先升遷得更高了,可見明朝人治理國家也是很注重孝道的,會把這種事情傳爲美談。

只不過歷史上方以智入仕之後,就一直做的京官,沒在地方上任職,所以辭官、再任也都很輕鬆。他辭官爲父伸冤之前,是在翰林院當庶吉士,伸冤完之後回去,崇禎看他孝心可嘉,讓他改任翰林院檢討。還負責擔任定王和永王的講官,也就是教除了太子以外的崇禎另外兩個小兒子讀書。

這一世,因爲沉樹人的蝴蝶效應,方以智當京官只當了幾個月,後來就一直在安慶、武昌當地方官。所以要想辭官爲父伸冤,周折肯定會多不少。

沉樹人因爲軍務緊急,忽然冒出來那麼多新任務,當然不可能讓方以智抽身,所以他也只能勸方以智忍一忍,能不能另想別的辦法。

倆人書信往還數次,方以智一開始建議沉樹人,考慮把在江陵的張煌言調回來,坐鎮武昌,總攬湖廣各軍的後勤內政調度。

張煌言好歹也是知府級別的,而且是沉樹人的表哥,按說從親疏和可靠性方面都足夠了,也確實是個幹才。

可惜沉樹人告訴他,最近得知,張煌言那邊也還有點走不開,江陵、夷陵要地,必須有心腹得用之人鎮守。

因爲就在南線戰場上,張獻忠試圖向湘西轉移的過程中,拉着孫可望、劉文秀一起轉移。

但孫可望麾下有一部分湖廣新附軍,聽說孫可望被勒令放棄湖廣的根據地、往西遁走,這些湖廣流賊兵不願意遠離故土,就有些想不知天高地厚搏一把。

他們聽說湖廣巡撫方孔炤剛剛被朝廷抓去問罪了,荊州府可能空虛、人心不穩,居然敢在這節骨眼上,組織了一次從秭歸順江而下、偷襲江陵的戰役。

幸好張煌言防守謹慎,在夷陵就堵住了這夥流賊,還靠着他手頭僅僅一萬多人的部隊,打了一場阻擊戰,這事兒也就發生在八月上旬,如今還有些逃散的殘敵沒有肅清呢。

張煌言也因此斬獲俘虜累計兩千餘流賊士兵,斬獲了流賊一名都尉、活捉了一名掌旅,算是立了一點小戰功,後續估計能因此得到一些升遷。

《萬古神帝》

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張煌言這種能文能武的心腹名臣,是絕對不能調回武昌的,沉樹人就指着張煌言來確保孫可望不會鋌而走險呢,一定要確保張獻忠餘黨徹底死心不敢回湖廣,張煌言這個扼守長江三峽出口的棋子才能挪動。

方以智看了沉樹人的難處後,知道撫臺確實是無人可用,他也只好被“奪情”,放棄了親自辭官幾個月爲父親伸冤的念頭。

至於年輕的鄭成功,原本級別到也夠,算是沉樹人人才庫裡的一枚備胎。但他如今畢竟纔剛剛週歲十九歲,內政後勤才幹實在是不成熟,武昌這邊的局面交給他,絕對要誤事的。

只可惜,爲了給朋友幫忙而“奪情”,畢竟不能拿到檯面上說,也不像皇帝下旨意讓大臣奪情那麼堂而皇之。方以智隱隱約約已經感覺到,自己將來還是有可能因此被敵人攻訐,落下“不孝”的長久惡名。

好在他的憂慮,也都被家人看在眼裡,緊要關頭,還是二妹方子翎跳出來,跟兄長把話挑明瞭:

“大哥,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知父陷於罪而不申冤,傳出去愧爲人子。但國家大事,軍機要務,纔是重中之重。家裡的事情,有其他人處置,也就是了。

不如讓小妹代你進京一趟,找機會託關係,能面君最好,不能面君,至少也拜會閣老、呈遞申訴。最多一兩個月就能往返,不會有危險的。”

方以智正在躊躇,也被小妹的忽然請命嚇了一跳:“如今兵荒馬亂,中原處處鬧賊,你一個弱女子,怎能孤身進京!”

方子翎也不甘示弱:“沒說要孤身進京,大哥不放心,可以派兵護衛我。如果走陸路經河南北上不安全,還可以走水路。

至於弱女子請命,又有何不可?漢有緹縈救父,還促成文帝廢除肉刑,傳爲千古美談。我讀書多年,這點事情還做不好麼?

至於訴狀,完全可以大哥寫好了讓我帶去,如此申訴時我也好上達天聽,讓天下人知道大哥您是爲了國家軍機重任、脫身不得,纔沒有親自爲父申訴,並非貪慕官職富貴、戀棧不去。”

方以智震驚之餘,覺得小妹說得頭頭是道,似乎很有道理,一時也不能反駁。

“罷了,既如此,你一切以安全小心爲上。如今河南正在鬧闖賊,連沉兄都在集結兵力與之相抗,走河南太危險了。爲兄還是幫你借幾條戰船,走水路快船送你進京吧。”

以方以智的權力,外加跟沉家的交情,借調幾艘由沉家心腹精銳水手、家丁駕駛的四百料大沙船,運送一些使者進京,當然不是什麼難事。

沉家本就是黃海王,獨掌北方海貿,還承運了朝廷海路漕運,這點小事就是毛毛雨。

所以第二天,方子翎換了一些便於出門的男人服飾,爲了方便還帶了幾個負責內外通傳的侍女,然後就坐船北上了。

沉家的船儘量加快趕路,能走長江、淮河縮短行程的,也儘量抄近路。不過半個月工夫,方子翎就到了京城。

而沉樹人此前押送京城的人犯尹先民、何一德,反而因爲路上走得慢,也纔剛要到京城。畢竟這些人犯都是坐着囚車慢慢用牛馬拉到京城的,可不能跟信使那樣日行數百里。

不但尹先民何一德才剛到京城,事實上連方孔炤本人,也才差不多同時抵達。

唯有楊嗣昌的遺表,倒是早了三四天抵達,已經被崇禎閱覽過了,只是崇禎覺得關於湖廣的後續安排,茲事體大,把楊嗣昌的遺表暫時留中待議,這幾天召周延儒、陳新甲一起商議後續安排。

方子翎到京後,趕緊花錢瞭解了一下相關情況,得知皇帝還沒發落,也是鬆了口氣。

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33章 孫武再世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種稅產生的第一天,就會被人貪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22章 反攻序幕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48章 實事求是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29章 簡在帝心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20章 屢敗屢戰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102章 精神攻擊(六千字大章,今天合併更新)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345章 狙殺阿濟格(八千字大章)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170章 轉移計劃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46章 忽略不計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358章 滅國之戰-上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69章 秦淮金粉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20章 屢敗屢戰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
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33章 孫武再世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種稅產生的第一天,就會被人貪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22章 反攻序幕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48章 實事求是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29章 簡在帝心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20章 屢敗屢戰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102章 精神攻擊(六千字大章,今天合併更新)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345章 狙殺阿濟格(八千字大章)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170章 轉移計劃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46章 忽略不計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358章 滅國之戰-上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69章 秦淮金粉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20章 屢敗屢戰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