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讓人輸得心癢癢

田見秀和劉芳亮苦逼地商討好了爲損兵折將脫罪的說辭後,纔敢回去面見李自成。

戰敗的直接責任人田見秀,還特地脫掉了鎧甲,弄了幾根藤條,並且讓劉芳亮預先在他背上抽幾道血痕,學人玩負荊請罪。

李自成早已聽說今天攻城失敗,損失人馬尤其多,原本怒氣衝衝。看田見秀這幅慘樣進來,他才如同被冷水潑中,一下子冷靜下來,換了一副與袍澤同甘共苦的嘴臉:

“老田,你這是何意,咱自家兄弟,勝敗乃兵家常事,知恥後勇就好。攻開封時,死傷比這多多了,孤何曾責難過自家弟兄!”

李自成這番話,倒也不盡然。攻打開封死的人確實比上蔡這邊多,而且多了十幾倍都不止,但那是連續半年多血戰累計的傷亡。

如果比“單日傷亡密度”、傷亡速度,那今天一天的激戰,絕對比開封圍城戰任何一個單日拿出來都多。

只能說沉樹人太歹毒了,很擅長給進攻方看到機會,看到“再稍微努努力就可能贏了”,從而跟想翻盤想紅了眼的賭狗一樣,不斷下注,不知止損。

不過既然李自成擺了講兄弟義氣的表面功夫,田見秀的罪責總算是混過去了。

李自成只是簡單問了一下具體傷亡人數,而田見秀報給他的最新數字,已經超過了五千——因爲就在他跟劉芳亮商量對策、藉口的那一個多時辰裡,又有大幾百重傷員死了,數字就從四千多突破五千大關了。

李自成接受了數字後,很快又問起教訓,理由,兩人也連忙竹筒倒豆子一樣,把之前總結的教訓一股腦兒說了出來,李自成聽得沉吟不語。

李自成身邊,獐頭鼠目的宋獻策也在察言觀色,他雖然不擅陣戰,卻也有基本的謀略,知籌算。

宋獻策想了想,便當起了和事老,說道:“大王,如此說來,田將軍這場兵敗,倒也情有可原。沉狗官用了前所未見的戰術部署,我軍一時不察,慘遭重創,也是難免。

既然田將軍能想明白沉狗官此法的劣勢,來日咱就重兵圍城,四面合擊,先以少量兵馬試探,甚至只用剛抓來的堆土填壕炮灰試探,試出沉狗官的大炮多少、哪些牆段缺炮,

再針對性地投入主力勐攻。當然其他羊攻的幾面,也不能完全鬆懈,有多的人馬,也要列陣嚴陣以待,一旦官軍真把羊攻一側的火炮調走,我們羊攻的人馬也能隨時轉爲主攻。

反正我軍有近二十萬人馬,那麼多士卒本來閒着也是閒着,今天只讓田將軍與劉將軍的嫡系部隊準備,確實有點浪費人力了。”

然而,宋獻策這番話,顯然也不可能贏得闖軍上下所有人的信任。

軍中衆將都是知道宋獻策受李自成信任的,但依然有一些將領不太喜歡他這種神神叨叨的人。

此時此刻,軍中一個以厭惡裝神弄鬼着稱的部將袁宗第,便出班反駁:“大王不可魯莽啊,宋軍師說我軍近二十萬,如今哪還有二十萬?

那不過是原計劃而已,實際上已經有三五萬人臨時去了葉縣,咱又不是不知道。如今郾城這邊最多十五六萬,難道還要去葉縣把援兵調過來圍城不成?

其次,宋軍師雖擅奇謀,卻不顧兵法正道常識,這上蔡城雖沒有護城河,只有旱壕陷坑,但畢竟城池依靠汝水,有兩側頗難圍攻,難道咱還要繞到西面、南面,從那兩側也準備圍攻不成?

那兩側城牆雖然沒有直接造到汝水河邊,但狹窄之處距離河岸也不過白來步,最寬的地方也不過三四里,部隊深入那兩面圍城,還要躲開城頭弓弩火炮的射程,陣型縱深極爲不足,一旦敵軍出城反衝,很容易把我軍掐斷。”

袁宗第是闖軍中不太知大略、但戰術常識不錯的典型,所以說來說去都在摳戰場地理細節方面的毛病。

宋獻策聞言也不由有些不忿,誰讓他是算命看相出身,又沒打過仗,雖然當了謀士,可戰術微操確實是他最大的短板,一點都無法反駁。

“夠了!有什麼好吵的!”好在李自成對宋獻策還是無限信任,終於親自開口喝退了袁宗第。

也許是這一年多來,宋獻策經常給李自成灌輸“天命祥瑞”,搞一些神秘注意的預言說大明要亡新皇當興,讓李自成非常開心。

李自成自己是十幾年血戰打出來的,很懂戰術,於是親自幫着宋獻策把細節圓了回來:“宋先生說得有道理,你們糾纏的地利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孤倒是覺得,既然沉狗官的守城戰術,那麼依賴把佛郎機炮側向部署在每一個城樓、馬面上,那他數量不夠時,極有可能削減被認爲無法攻城的西南兩側。

那咱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到時候明着在東北兩側準備,到了真要正式進攻那天,突然延伸包圍,把兵力調到西南兩側一齊發動,甚至可以天明前移動部署、佛曉天色微明時總攻。

如此官軍夜裡也看不清我軍調動多寡,說不定天亮後西南兩側沒有大炮,被我軍一鼓作氣衝上去也未可知!”

李自成都親自開口幫宋獻策堵漏了,自然不會再有武將質疑。

而田見秀則因爲宋獻策支持的是他最初提出的建議,也對宋獻策投來了感激的目光。

宋獻策很享受這種被大將感激的狀態,內心也微微飄然,思緒開闊之下,靈機一動又想出一些補充策略,便得意地拍馬屁道:

“大王真是用兵如神,竟能那麼快想出如此細膩的戰術,查漏補缺,高屋建瓴,屬下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受大王謀略啓發,屬下又想到一個細節,在準備更多攻城武器、籌劃新一波攻城期間,咱可以每晚讓更多部隊持火把繞城巡邏,

咱也別擺出要四面圍攻的樣子,只要假裝是爲了防止官軍棄城突圍、不放跑一個狗官,如果官軍還有斥候敢出城,被我軍抓獲的話,也可以把這個目的不小心泄露給對方,再找機會讓對方偷跑回城。

如此一來,幾天之內官軍必然麻痹,以爲我們巡邏真只是爲了隔絕內外。到了總攻前夜再有人馬調動時,卻可以少打火把,儘量摸黑前行部署。而官軍已經習慣了城外四面每夜有人巡夜,必不會注意到人數多少之變,總攻時纔有足夠的突然性。”

“妙計,這點就按宋軍師說的辦!”李自成聞言,也是深以爲然,宋獻策這種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的小聰明、揣摩人心,一貫還是很有水平的。

闖軍上下總算是吸取了教訓,揭過初戰不利的陰霾,開始全心全意籌備下一次的攻城。

……

因爲第一天的慘敗,闖軍攻城器械損失非常慘重,很多木質的雲梯、壕車不是被砸爛、燒燬,就是被遺棄。

所以距離下一次再能發動全面進攻,至少有三四天的緩衝期。

官軍也就能趁機緩口氣,調整防務部署、查漏補缺補強弱點。

大勝而歸的當天晚上,沉樹人就在縣衙內略備薄酒,爲黃得功等諸將慶功。

沉樹人也是絲毫沒有文官的架子,喝完酒嘴直接往袖子上抹,還跟武將一起行吆五喝六的粗鄙酒令,

壓根兒不像其他兩榜進士出身的文官那般,哪怕肯跟武將一起喝酒慶功,也都是很斯文的。就算喝到要行酒令,變態點的甚至會分曹射覆;哪怕入鄉隨俗肯玩武的,至少也要拿箭失投個壺。

哪像沉樹人,跟武將行酒令,直接就拇戰划拳,怎麼粗鄙怎麼來,黃得功等將領當然是大呼過癮,也愈發把沉樹人當成了自己人、老哥們兒型的上司。

原先他跟史可法混的時候,史可法已經算好了,也只會投壺。

這其中的差距,就好比跟薛寶釵喝酒和跟史湘雲喝酒一樣大。

而黃得功是嗜酒如命之人,對他而言,誰肯跟他一起痛快喝酒,那就是當鐵哥們兒的一個重要條件,

如果不肯陪他喝酒的上司,他最多就是尊敬對方,但很難推心置腹跟你有過命的交情。

黃得功的嗜酒,在當時非常着名,軍中也是都知道的——早在二十年前的天啓初年,黃得功還是一個十二歲小孩的時候,他在遼東老家,就因爲喝酒鬧出過一起大轟動。

當時他父親早死,母親一個人釀酒賣酒維持生計。但黃得功十歲就嗜酒,十二歲時有一次趁母親出門、偷偷把母親借本錢釀的一批酒全喝了。

母親回來後看見酒全沒了,不但掙不到錢,怕是連高利貸本錢都還不清,急得大哭。黃得功卻是酒壯瘋人膽,直接跟母親說不就是十幾兩銀子麼,聽說熊經略(熊廷弼,天啓五年之前爲遼東經略)開出賞格,殺一個韃子人頭就賞二十兩,咱混進官軍殺幾個韃子就全還清了。

然後才十二歲的黃得功,還真就趁着一次戰鬥之前,自帶乾糧和一把長刃柴刀,混進了熊廷弼軍中,跟着官軍一起衝殺,殺了兩個建奴騎兵,拿人頭換了賞銀,還清了母親的借債,還留下一筆本錢繼續釀酒賣。

從此二十年來,再也沒人管過黃得功酗酒。幾次窮困到沒錢買酒時,他就衝去殺韃子拿人頭換賞金買酒,莽得不行,一缺錢就殺韃子,這才落下了“黃闖子”的名頭。

此時此刻,黃得功已經酒醉到說話毫無顧忌了,也沒了禮數,就跟沉樹人扣肩搭背,吐槽道:

“大人!你是個爽快人!咱沒見過幾個文官跟你這般豪爽。多虧你還知兵,竟連把佛郎機橫着擺、專門側着轟城牆根的主意都想得到!

今日殺賊,實在是痛快!咱十二歲開始殺敵,殺了二十年,打的仗不是我軍敗了、非戰之罪,要不就是敵人很快跑了,從沒這般敵人明明敵不過你、卻還死纏爛打不肯跑,讓我一直能殺個痛快的!

下次再有這種機會,能有明明敵不過還不知死的敵人,排着隊讓老子殺,大人可還要讓咱當先鋒!這種爽快的機會不能便宜了別人!

嗝,你說,這麼好用的招數,怎麼原先就沒人想到呢,一直留到今日便宜了咱。”

沉樹人也有點喝多了,不過他始終保持了清醒,面對黃得功酒後真心請教,他也立刻點出了對方的疏忽。

“你以爲只要把炮橫過來就行了?咱這招,原先沒人能用,那是因爲他們的炮本身就不稱手!別的炮,但凡炮口稍微朝下一點,炮彈就滾出來了,還怎麼打城牆根?

咱的炮,彈藥都是數年精心打磨改良的,至於這種戰術,也需要一些前提啓發——咱就是幾個月前,在洞庭湖水戰時,我軍的水師跟張獻忠義子劉文秀的水軍廝殺,臨時想到的。

當時咱軍中兩個守備,沉練和李愉,把用了木筒定裝柱狀彈藥的佛郎機,炮口向下一定角度俯射、專門攻頂打小船的船底板,一轟一個洞小船直接就沉了,白白殺了劉文秀數千人!

就是那一戰之後,咱受到了啓發,在軍中總結經驗,想到了不少‘柱狀定裝彈藥炮可以俯射’這一特性的妙用,今日所用,也不過是其中之一。爲將者,如果不能舉一反三,那也不過是庸才罷了。”

小書亭

黃得功摸了摸腦袋,忽然心悅誠服,勐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這天下的文官讀書人、琢磨戰陣之法的時候,要是都跟大人您這麼直奔根本,大明何愁不定啊!

大人,咱是真的服了!你是讀書讀活了的,什麼事兒都能看一點想好多點,咱跟了那麼多文官,從沒見過你這樣的。”

沉樹人擺擺手,示意這沒什麼值得驕傲的,不過基本操作而已。

與此同時,他也不忘趁機勉勵大家不要放鬆警惕:“這些都沒什麼,應該的。如此計謀,只是殺了幾千賊兵,有什麼了不起。

我這個戰術也有弊端,也有更多後手,今天田見秀勐攻那些馬面時,我其實可以拿出後手來,讓他輸得更快更慘更徹底的。

但我覺得沒必要暴露太多,另外,也是想看看黃總鎮你的英姿、督戰的實力,就默許你帶隊把田見秀的先登死士反衝殺光。

如此一來,田見秀肯定輸得不甘心,覺得‘官軍也就這樣,咱差得也不多’,不出數日,就會有更兇狠的攻勢了,我們一定要保持警惕,見招拆招。”

黃得功虎吼應諾:“大人放心!你讓怎麼打咱就怎麼打!”

——

PS:今天兩更都是四千字,跟前幾天也差不多,最近四千字的寫慣了,所以今天也有八千了,就這樣吧。

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57章 哪兒看着都原始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1章 大局爲重第17章 入國子監第102章 精神攻擊(六千字大章,今天合併更新)第160章 吹響反擊號角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320章 百廢待興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150章 綱舉目張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5章 雙線操作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28章 慢性絞殺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76章 前一秒地獄,後一秒天堂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270章 韃子最擅長這種事情了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98章 虛實相濟第270章 韃子最擅長這種事情了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82章 新年計劃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61章 先生繆矣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5章 奮勇爭先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207章 兵臨重慶
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57章 哪兒看着都原始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1章 大局爲重第17章 入國子監第102章 精神攻擊(六千字大章,今天合併更新)第160章 吹響反擊號角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320章 百廢待興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150章 綱舉目張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5章 雙線操作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28章 慢性絞殺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76章 前一秒地獄,後一秒天堂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270章 韃子最擅長這種事情了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98章 虛實相濟第270章 韃子最擅長這種事情了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82章 新年計劃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61章 先生繆矣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25章 奮勇爭先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207章 兵臨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