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

表兄弟倆買完官後,沒過幾天就要各自上任了。

沈樹人來南京前後只住了一個多月,最後還是要各奔東西。

九月初的一天,沈樹人在秦淮河上租了條船,給張煌言踐行。還有幾個新認識的朋友,也跟着來湊熱鬧。

張煌言也算是沈樹人來到這個世界後,認識的第一個志同道合的哥們兒,此去雖然風險不大,但亂世誰也不敢保證絕對安全。

沈樹人本着今朝就有今朝醉的心態,請來的歌舞奏樂女子都是最上成,不惜重金。其中好幾個還是之前白鷺洲買官大會時、吳偉業請過的當紅花魁。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此去桐城,表哥可要小心謹守城池,不要輕動。熬過這個冬天,明年春闈之後,只要我表現好,楊閣老就會想辦法給我挪位置。到時候我們再聯手對付革左五營,立個大功!

張獻忠最擅長的就是以流賊細作假裝難民、潰兵混進城內,裡應外合取城。其強攻堅城的實力則遠不如李自成。革左五營是張獻忠裹挾出來的,但也學了張獻忠的風格,一定要小心吶。”

張煌言端着面前的酒杯,滿飲而盡:“賢弟放心!我一定每日盤查進出城的百姓、士卒。倒是你,朱大典明明跟你們家有仇,還給你肥缺,背後必然有詐。這些暗處的損招纔可怕呢。”

張煌言說着,又滿斟了一杯,對旁邊另一個來送行的舉人朋友道謝:“方兄,別的客氣話就不說了,你的盛意拳拳相助,張某定當謹守地方,以爲報答。”

對面一個二十七八歲年紀、鬍鬚濃密的舉人,也跟着拱拱手,陪了一杯:“該當的,詮選官職,本就是朝廷公器,豈可恩謝私門。

方某跟侯朝宗略有交情,也不過是幫你說了幾句話而已。月前鄉試時,蒼水賢弟你的騎射工夫可是驚豔得很吶。

朝廷既然要選幾個新官去鎮守桐城,方某當然希望選去的是實幹之才,而不是手無縛雞、不諳韜略的庸才,助人便是助己。”

原來,這人名叫方以智,是今科南直隸鄉試的頭名解元,也是前幾天買官文會結束後,主動來跟張煌言、沈樹人結交的。

而沈樹人知道方以智歷史上並沒有當漢奸,對這種正派文人伸來的橄欖枝,他當然不會拒絕。

(注:歷史上,方以智在次年的會試、殿試也成功高中了,最後錄取爲崇禎十三年二甲進士出身第五十四名。)

方以智就是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人,這次革左五營的泛濫,把他老家也禍害得不輕,縣令典史這些官都死於兵災,周邊好幾個縣都要選新官填補。

而送錢買官的人,也大多不願意去那些地方。

桐城的情況好歹比隔壁的潛山、霍山稍好一些,反正三個縣的缺都空着,方以智就利用他跟侯方域的那點舊交,幫忙說和,最後上面才把張煌言弄到了桐城。

對方以智而言,這麼安排也不虧。張煌言能文能武,看起來比別的書生靠譜,他去桐城,方家人的安全也多點保障。

今年的鄉試是第一次加考騎射,張煌言在考試時連射三箭都上靶了,其中一箭還命中了靶心。

這種武藝在武將當中雖然不算什麼,但在秀才裡絕對算鶴立雞羣,給方以智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

……

三人酒到杯乾,該交代的都交代完了。

張煌言也搭着幾條沈家的船、帶着百來個有武藝、帶火槍的家丁,揚帆起航。

目送表哥離開後,沈樹人也難得頗有禮貌地對方以智拱拱手,客氣道:

“方兄,我這人讀書不行,向來不喜歡跟死讀書的人打交道。我是真沒想到,你身爲今科解元,竟肯與我們這些買官之人折節下交。”

方以智也是溫潤如玉地報以微笑:“以言取人,失之宰予。我不買官,不代表我不能跟買官的人做朋友。

你雖然學問不行,但觀你言行,也算是君子坦蕩蕩,那天公然跟吳山長說買官的事兒,還說得挺有道理,真是驚世駭俗。

以後你就知道了,我這人愛好廣泛,奇技淫巧,物理通識,無所不好。我看你也是個不拘一格的,以後有機會多多切磋。”

沈樹人點點頭,對方以智又多了一層認識,也算是徹底認下了這個朋友。

方以智這番話倒還真不是吹牛,他歷史上寫過《物理小識》、《通雅》,都是些百科類的書籍。

當然他這個“物理”並不是牛頓的物理,書的內容大約包括天文、地理、生物、機械、礦藏冶煉等等知識。

《物理小識》如今應該還在萌芽狀態,不出意外的話崇禎十六年才能寫成。而《通雅》涉獵更雜,是明亡之後閉門謝客才寫出來的。

沈樹人之前就在琢磨當地方官後、攀科技種田造福百姓的事兒,如今得知方以智對這些感興趣,他也忍不住試探一下對方的水平。

沈樹人一邊喝着酒,一邊用酒水在桌案上比劃,隨口挑了一個問題:“方兄既然對天文地理、工農機巧都有興趣,不知可看過徐閣老的《農政全書》、宋長庚的《天工開物》?”

方以智原本只是覺得沈樹人不拘一格,並沒有期待他能懂多少理工科知識。聽沈樹人隨口說出兩本書來,頓時更增幾分驚訝,對沈樹人又額外高看一眼。

方以智正色道:“徐閣老前輩大賢,他的《農政全書》當然全部拜讀過。不過宋長庚的《天工開物》,我也只是略有耳聞,沒聽說那書有刊印,難道賢弟竟然看過?”

徐光啓的《農政全書》生前並沒有寫完,一部分遺稿還是徐家後人整理的。不過徐光啓家有錢,地位顯赫,所以拿去雕版印刷比較快捷,此書如今已問世五六年,熱愛科學和生產食實務的讀書人多少會看。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崇禎十年才完本,距今不過兩年,宋應星家還窮,雕不起這種賠本賣不出去的書,至今沒有印刷。

沈樹人僅僅一兩句話,就大致摸清了方以智的水平,然後微笑着問了一個問題:

“那方兄可知,我們蘇鬆一帶,種植棉花、織造棉布時,如果在棉花生長時,不慎‘摘心’掐掉了棉花的沖天頂芽,那棉花可能存活?”

方以智眉頭一皺:“故老相傳,棉花的沖天星要好生保護,棉株才能生長得更高大。如果頂芽被摘,棉株必然矮小瘦弱,徐閣老的《農政全書》上都是這麼說的。沈賢弟故有此問,莫非是宋長庚的《天工開物》上,另有奇說妙論?”

沈樹人輕搖摺扇,隨口揭開謎底:

“方兄大才,反應果然很快。沒錯,棉花摘頂芽之後,雖會矮小,但水肥之力都往開花結桃上傾注,產出的花朵也更多。不摘心只是看着高大,養料都浪費在空長個子上、多些無用的秸稈而已。”

沈樹人本能就想到舉這個例子,也是因爲這個例子是《天工開物》上被吹得最有名的。

他記得小時候看《十萬個爲什麼》,裡面就有引用介紹,說“農作物的頂端優勢”是中國科學家宋應星最早發現的,比西方還早。

方以智果然沒聽說過,一時覺得眼前這個不學無術的新朋友,在雜學方面竟比自己更強。

他的好奇心被充分激發:“那你怎知道是徐閣老對還是宋長庚對?”

沈樹人笑了,兩手一攤:“我親手試過啊,我們沈家在蘇州,莊園千頃、海船百艘,蘇繡絲茶、松江棉布,都是我家做得最大宗的生意。

我當初一讀到《天工開物》裡這一段,就立刻讓莊子裡的家丁試了,當年果然多收了兩三成棉花,生長期反而還縮短了。我家一年就靠這條多收了幾萬匹棉布的棉花,多賺了幾千兩銀子,你說我的證據夠不夠鐵?

後來我推而廣之,還發現其他農作,有不少可以觸類旁通,套用宋長庚這個發現,把頂尖的芽掐了、不讓秸稈一直長高,水肥養分就專注到灌漿果肉穀穗上了,能吃的部分產量反而上升。”

方以智徹底愣在了原地,他沒想到沈樹人是這麼直接的實幹派。

什麼理論都能騙人,唯獨實打實賺回來的銀子不會騙人。沈家能靠摘心白白多收那麼多棉花,可謂鐵證如山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古人誠不我欺,賢弟雷厲風行,愚兄佩服。”方以智也不管自己是解元了,坦坦蕩蕩起身一揖,算是服了沈樹人。

沈樹人打蛇隨棍上,趁機勸誘:“那不知方兄此番鄉試之後,久留南京可還有別的事務要辦?還是就在南京等到年底、屆時直接北上參加會試?

若是有暇,小弟願請方兄去蘇州遊歷數月,我們一見如故,也好切磋一下天文地理、工農機巧。”

沈樹人對於拉攏這個時代的科學家和理工人才,向來是不遺餘力的,既然遇到了方以智,沒有放過的道理,哪怕只是交個朋友先義務切磋一下也好。

將來等他官做得大了,肯定要把宋應星也挖過來。

方以智想了想,後續三四個月在南京也沒什麼事,就答應了。

沈樹人還有些不好意思,善意提醒一句:“方兄,八股文章還是不能丟,否則明年春闈要是過不了,可別怪我。”

方以智被激發了傲氣,傲然道:“我今科能考解元,就算四個月不寫文章,明年春闈照樣過!

我如今算是看出來了,這兩屆的鄉試會試,八股文章的重要性是越來越低了,原先拉不開差距的時政策論,反而值錢起來,要不然,我這種學問駁雜之人,也考不瞭解元。

賢弟,不是我說,你雖然八股文章不太好,但時勢造英雄,如今的掄才標準,漸漸也對你有利了,明年春闈,你也該試試,既然捐了監生,不考白不考。”

方以智說的都是事實。

歷史上,明年春闈最後是魏藻德爲狀元,按《明史》的說法,這個魏藻德的八股文章也不算出衆,但是他的時政策論比較對崇禎的口味,就脫穎而出了,還在短短四年之內當到了內閣首輔,堪稱升官神速(崇禎上吊自殺前的最後一個首輔)。

可見在大明危亡的最後兩屆,崇禎在科舉上也不得不做出重大讓步和改革。

沈樹人如果真想去考考,只要稍微惡補一下八股基礎,也不是完全沒機會。

畢竟沈樹人看過《明史》的魏藻德列傳,而崇禎十三年會試殿試的時政策論題考什麼,就在這篇列傳上寫着,無非是一些如何平定流賊的策問,沈樹人等於是開天眼泄題的。

如果讓他考鄉試,絕對毫無希望,誰讓鄉試級別太低,考題不會寫上《明史》。而更高級的會試,卻反而有可能出現反轉。

不過,沈樹人也不刻意追求這些,他眼下的目的,只是勸誘方以智先跟他回去遊歷切磋一陣子,別的以後再說。

兩人徹底把話說開,方以智也回去收拾了一番行李,說走就走跟着沈樹人一起上任遊歷。

一旁那幾個歌舞助興的花魁,看到頂級大才子方解元竟能被這位土豪沈公子折服,也是嘖嘖稱奇。

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臥龍崗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198章 領旨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25章 奮勇爭先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240章 太子豈會與殺父仇人合作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42章 塵埃落定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265章 李定國大戰李自成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68章 哥就喜歡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滅通匪豪紳滿門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73章 首輔也不過是臨時工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68章 哥就喜歡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滅通匪豪紳滿門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68章 哥就喜歡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滅通匪豪紳滿門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
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臥龍崗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198章 領旨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25章 奮勇爭先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240章 太子豈會與殺父仇人合作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42章 塵埃落定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36章 天下泰斗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265章 李定國大戰李自成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68章 哥就喜歡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滅通匪豪紳滿門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73章 首輔也不過是臨時工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68章 哥就喜歡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滅通匪豪紳滿門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334章 多爾袞:你知道這兩年半我怎麼過的麼!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68章 哥就喜歡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滅通匪豪紳滿門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