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

沈樹人原本還擔心自己太年輕,驟然做到同知,下面管着一羣四十來歲的知縣、衆人會不服氣。

但是,在得知他身爲蘇州首富沈家的大少、還中二甲進翰林、卻依然主動願意外放前線剿賊後,所有下屬的怨念都消失了。

鬧得沈樹人原本想得很好的扮豬吃虎、打臉立威,一招都沒用上。

這樣也好,省了內鬥的心思,專心於種田和外敵吧。

此後半個月,沈樹人視察了蘄州縣、黃梅縣,大致摸清了黃州的情況。

至於那些靠近前線的縣,和深入山區的鄉鎮,他暫時沒去,個人安全始終還是最重要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來之前,他看過戶部那邊關於黃州的檔案資料,賬面上和平年代總計有人口二十多萬(實際上按照大明末期的慣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隱戶、投獻瞞報),分佈在九個縣。

如今還沒淪陷的五個縣,人口最多的是蘄州縣,有六千多戶,四萬多人,最少的是已經淪爲敵後飛地的羅田縣,居然才七八千人。

其他三縣各一到三萬人不等,五縣加起來理論上應該有十一萬人口。

實際上的數字,因爲戰亂流亡逃散,按趙雲帆、江城等知縣上報,只有六萬多了。

那些隱戶、逃民如果能算上,估計還是能湊出十一二萬的。但怎麼把他們弄回來齊民編戶是個大問題,如果處理不好逼到流賊那邊就麻煩了。

而整個黃州府在戶部魚鱗冊上應該繳納的稅糧是六萬多石,擁有在籍田地五十餘萬畝(明朝後期正額田稅被壓到每畝1~2鬥,平均八畝地繳一石稅糧)。

按朝廷制度,稅糧十萬石以下的府是下等府,黃州才六萬多,毫無疑問是湖廣地區下等府裡都比較窮的。

好在這五十多萬畝田地,屬於未淪陷五縣的足有三十五萬畝——雖然府治黃岡還未收復,但黃州最肥沃的平原卻不是黃岡所在的巴水河谷,而是南邊鄱陽湖對岸的湖口沖積扇,那塊地方在沈樹人控制下,所以田地還是夠種的。

如今人數變少之後,唯一的利好消息是勞動力可以被充分利用。大部分百姓如果想種田,都能有足夠的田種纔對,只要那些地主願意給他們一個合理的租佃價格。

總共纔不到十萬人,種三十五萬畝地,連老人小孩女人都算上,每人都能攤到四畝耕地了。

沈樹人做完這番全局調研,立刻意識到當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穩住恢復生產,把戰亂暫時逃荒的田都用起來。

……

沈樹人趕到黃州時已是五月過半,摸底調研完已是六月初,到夏糧搶收的季節了。

他能做的,也就是先勸農保證各地搶收,然後對那些春耕時拋荒的田地,組織秋糧的耕種。夏糧收穫完之後,也要組織搶種。

南方夏天的雙搶,從來都是最繁忙的時候,流賊那邊也沒敢頂着大熱天騷擾,雙方都安心組織生產。

六月初,沈樹人先找來幾個知縣,還有本地的一些豪紳,讓他們指認蘄州、黃梅等地那些成片拋荒田地中、有哪些是地主逃亡而空下來的。

趙雲帆和本地豪紳們見同知大人只是挑軟柿子捏,倒也很配合。把那些因爲戶主逃去對岸江西而拋荒的田莊都指認了出來。

沈樹人立刻分撥了幾百個從蘇州帶來的沈家佃農,以及幾千新組織起來的無地農民,在這些地皮上搶種土豆、紅薯和玉米。

部分低窪地帶就種點水稻,實在是淤泥沼澤地形地就組織種芋頭、蓮藕。

後世湖北地區本來就是蓮藕的重要產區,因爲這兒小湖窪地沼澤特別多。後世黃岡的巴水蓮藕跟武昌的蓮藕,都是很有名的。

芋頭則算是湖北人種得比較少的溼地作物,但在蘇州、崇明一帶很多,沈樹人帶來的蘇州佃農都會種芋頭,可以手把手教本地農民。

沈樹人按照自己心腹佃農一戶、帶領本地農民五到十戶的比例,組織起生產。本地百姓雖然不願意被人管,但聽說同知老爺帶來的人會教他們種這些沒見過作物的技術,也都很積極學習,沒有鬧事。

不過,農民們樂見其成,不代表沒有其他方面的阻力。

沈樹人組織起生產後,趙雲帆就提醒他:“大人,不知你想過沒有。這些田地因爲故主逃難而暫時拋荒,您來之前那些失地農民不敢亂種,必然是有道理的。

只因佔有這些田地的豪紳,很多勢力都不侷限於一鄉一縣。這黃州地界一貫以來形勢複雜,倚靠英霍山區,又是三省交界。很多豪紳在江西戶口、南直隸安慶池州都有莊園、故舊勢力。

現在他們看劉希堯猖獗,怕江北之地都不安全,才逃去湖口、池州。他們是篤定了流賊沒有可以渡過長江的水師,南岸武昌那邊又有左良玉,所以覺得到了江南就安全了。

如果得知在黃州的田地被人隨便分給貧民耕種,將來秋收時他們回來鬧事、糾紛分潤不勻,又該如何處置?那些勢力橫跨數省的望族,您可得罪不起吶。”

趙雲帆說這番話時,是真心爲沈樹人好。他在本地當官多年,知道那些戰時避賊的豪門望族,到了秋收之後肯定是回來看看的,因爲去年就這樣。

黃州地處大別山區,一旦到了冬天,陸路就更難走了,所以不用擔心流賊冬天會翻山來襲。只要秋天沒被流賊侵擾的縣鄉,冬天就絕對是完全的。

那些豪紳就能回鄉看看有沒有人偷種自己拋荒的田地,如果有就要仗着勢力獅子大開口收租。

去年初冬,趙雲帆就親自經歷過幾個案子,一些偷種拋荒田地的貧民,被還鄉團的豪紳逮來打官司,因爲不是事先簽訂好租佃契約,所以豪紳幾乎想開多大口就開多大口,要分收成的四分之三,貧農也無力抵抗。

而如果是提前簽訂佃契,那最多也就是“倒四六”,地主拿六成,農民拿四成,不可能黑到七成五的。

當時的黃州知府還支持了豪紳們的這一系列案子訴求,這才導致今年再出現“開春後豪紳們逃避戰亂去江西,田地拋荒,貧民卻再也不敢來偷種”,因爲貧民們吃了一次虧,知道偷種到冬天時會被還鄉團清算,到時候還不如老老實實種手續齊全的有主田地呢。

沈樹人聽完趙雲帆轉述的這一系列案子之後,不由拍案怒罵:“真是荒唐!就算是偷種,也不能因爲沒提前契約約定、就任由豪紳亂開價啊!前任知府和下面其中幾個知縣,就是這麼定案的?他們就不怕激起民憤?”

趙雲帆嘆道:“這不已經激起過了麼,不然哪輪得到大人您來這上任——就是那批案子斷完之後,去年吃了虧的那批貧農,好多都投劉希堯了,他們當中很多就在府治黃岡。

劉希堯聽說嚴知府不得人心,殺到黃岡,原本流賊也沒什麼攻城器械,按說籠城死守也能撐住。

但城內先亂了起來,那些被判給七成五地租的貧民四處放火,亂中打開城門,劉希堯殺進城內,把嚴知府和其他府中官吏、黃岡知縣、還有幾個當時留在黃岡的豪紳都殺了全家。

不過,那些豪紳也沒都死完,很多當時不在黃岡,還在江西,所以今年貧民們仍然不敢擅種無主之地,直到大人您出面主持。但即使如此,如今民意顯然還在觀望之中,還不知道秋收之後會不會被清算呢。”

沈樹人聽完,心中只是冷笑:“那嚴知府也算求死得死了,這種節骨眼還敢激起民憤。哼,他怕那些江西豪紳,我卻不怕。給我召集蘄州和周邊各縣的官員、豪紳,我要明令宣佈我的決策。

凡是拋荒田地逃亡的,一律兩年內不得回來主張對擅種自己田地的農戶收租。這些人逃離家鄉,拋荒田地,本就導致朝廷稅源枯竭、當納糧的份額沒有繳納,本官讓人幫他們種,他們還有臉回來鬧事?”

趙雲帆聞言,對這位上官的魄力倒是多了幾分佩服,但他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不由苦笑道:

“大人愛民,遠非前任嚴知府可比。但這番說辭,如果真被人攻訐,也是不太站得住腳。很多逃荒之人都是有功名的,還有免稅額度,甚至相當一部分都是江西籍貫的進士家族的旁支。

他們利用各省土地魚鱗冊賬目不清,在江西那邊免稅過兩千畝,到湖廣這邊再冒減,甚至再到南直隸池州、安慶設計減免,一功名多減,也沒人能管。

這些人既然不用納稅,您非要說他們拋荒田地是‘導致朝廷稅源枯竭’、才讓外人耕種,怕是說不通,他們在上面也有人的。”

沈樹人聽了,也是大開眼界,心說特麼原來明朝人就有這種跨幾個省到處騙補騙退稅的垃圾了。

這不就跟後世大學畢業生、利用各地引進人才的補貼政策,在多個省騙補一個道理嘛?

多少人在南京就業拿了補貼,然後發現自家公司在杭州或者合肥也有子公司,就運作到那些子公司繳社保和個稅,然後把杭州合肥的人才引進補貼也騙一遍。

更典型的就是那些突破多套房限購鑽空子的——雖然國家出臺了限購,可全國不動產大數據沒打通啊!在一個城市限購了不代表不能到其他地方再買。

明朝的土地登記只會比21世紀的不動產登記落後不知多少倍。這種三省交界的州府,豪紳把自己的功名免稅面積在三個省都騙一遍的,簡直不要太多。

可惜,已經死了的嚴知府怕他們,沈樹人卻不怕。

不就是比上面有人麼,事實上主持戶部尚書工作的蔣德璟都是咱這一派的人,咱還怕這些傢伙掀起浪來?

沈樹人很篤定地下令:“別管這些人,我說讓你請客,你請就是了。敢不服的,到時候我自會處置。”

趙雲帆看沈同知這麼有底氣,也估計到他上面也有人了,便領命而去。

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69章 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25章 奮勇爭先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19章 隨州炮戰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325章 得國本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56章 風水寶地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330章 爲何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84章 惹火燒身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176章 背水一戰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12章 沈樹人在大氣層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
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69章 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25章 奮勇爭先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19章 隨州炮戰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325章 得國本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56章 風水寶地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330章 爲何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84章 惹火燒身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176章 背水一戰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12章 沈樹人在大氣層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